2015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目及答案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0题。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三废”治理效率情况(单位: %)1.2006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比2001年增长了:A.1.73倍B.1.98倍C.2.19倍D.2.98倍2.从2001年到2007年,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二氧化硫C.工业烟尘D.工业粉尘3.从2001年到2007年,排放达标率提高最明显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二氧化硫C.工业烟尘D.工业粉尘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比上年提高最明显的是在:A.2002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2001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B.2007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2001年提高了10.0个百分点C.从2001年到2007年,“三废”综合利用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综合利用产品价值提高了近3倍D.从2001年到2007年,“三废”达标治理效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与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大成效6.从1981年到2005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A.“六五”时期B.“八五”时期C.“九五”时期D.“十五”时期7.已知A省2007年生产总值为9075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不变,在2008年可实现的生产总值为:A.10113.16亿元B.10397.21亿元C.10436.25亿元D.11078.65亿元8.A省“十五”时期的生产总值比“六五”时期增加了:A.33.48倍B.35.48倍C.36.48倍D.37.24倍9.从1979年到2007年,A省生产总值总量为:A.50543.75亿元B.67146.25亿元C.67407.55亿元D.68512.25亿元10.在下列关于A省的说法中,不能从图中得出结论的是:A.“十五”时期的GDP总量大约是“九五”时期的1.65倍B.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除了“七五”时期低于10%外,其余时期均高于10%C.如果保持现有的GDP年增长率,可以预测“十一五”时期的生产总值将明显高于“十五”时期D.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年GDP增速居全国第二位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0题。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练习答案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练习答案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练习答案
1.【答案】C。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总量为结业学生数,总数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数,根据平均数公式①,所求为57209955÷162049=353 人,应选择C。

6.【答案】D。

中公解析:2010年1~3月,山东、陕西出口金额同比增加,出口量同比下降,因此平均单价上涨。

新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出口量增长较少,平均单价上涨。

内蒙古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低于10%,出口量增长明显高于10%,平均单价下降。

选择D。

7.【答案】A。

中公解析:由第一段中“2009年7月钢坯进口量为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可知,6月钢坯进口量为57-19=38万吨。

第二段中可知1-7月钢坯进口量为323万吨,则1-5月钢坯进口量为323-57-38=228万吨,月平均进口量为228÷5=45.6万吨。

8.【答案】A。

中公解析:2011年一季度,华东六省一市建筑业产值的平均值是(739.2+1773.1+2381.2+625.7+583.9+334.2+838.5)÷7=1039.4亿元。

9.【答案】C。

中公解析:2011年一季度,华东六省一市安装工程平均的产值为(104.5+139.4+171.8+53.1+42.7+19.9+129.1)÷7=660.5÷7≈94.36亿元,则由
表格第四列可知,华东六省一市安装工程产值高于其平均产值的省(市)有上海
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4个。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2、在房地产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中,用( )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高,说明风险越小。

A.销售量B.销售单价C.销售额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盈亏平衡的评价原则。

盈亏平衡点的值不论用产量表示,还是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不论是用产品单价表示,还是用销售额表示,都是越低越好[BEP(V)除外]。

即BEP(V)越高越好。

3、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_____。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______、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C.苍白无知D.失效误解4、对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的闲置土地,处置方式是( )。

A.自动延长动工开发期限2年B.办理有关手续后再开发建设C.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土地D.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且不给予原土地使用者补偿标准答案: C解析:考察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

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延长动工开发期限,单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置换土地;其他处置方式。

本题中,C说法正确。

5、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______,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A.与时俱进 B.推陈出新C.破旧立新 D.精益求精6、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7、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百分数与百分点详解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百分数与百分点详解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百分数与百分点详解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 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 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 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年均增长量的求法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年均增长量的求法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年均增长量的求法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中有一类求增长量的题目,考生普遍感觉比较混乱,这一类的题型就是求年均增长量,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年均增长量谈谈该如何求解。

年均增长量:就是假设每一年较之前的年份都以相同的增长量在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在考试中主要有三种题型:1.已知初期量a,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末期量。

末期量=初期量+nx其中n代表的是增长的年份,具体计算就是两个年份之差。

2.已知末期量b,年均增长量x,增长年份n,求初期量。

通过计算可以求解:初期量=末期量-nx这个求解过程是一个逆向的求解过程,所以这时候用的是一个减法。

3.已知初期量和末期量,还有已知增长年份,求年均增长量。

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差易错点:1.年份差算成年份数。

例:2009年的棉花产量是23412吨,2014年的棉花产量是67893吨,求从2009年到2014年的年均增长量?错误的解法:(67893-23412)/6错误认为从09年到14年之间总共有6个年份,所以最后除以6对于年均增长量或年均增长率的问题都是除以两个年份直接做差所以正确的答案为(67893-23412)/52.年均增长量的初期量算错。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棉花产量 1234 4576 6571 7213 9521 10384求十一五期间棉花产量的年均增长量。

其实这道题的算法没有绝对的正确,只不过针对历年的考试主要有两种求法,两种求法都是正确的。

第一种解法:(10384-4576)/5这种解法主要是把起点定在2001年,因为十一五的起点就是2001年。

第二种解法:(10384-1234)/6这种解法是把起点定在2000年,这种解法相对第一种解法就是把2001年的增长情况也考虑在内,也有其合理性。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运用,至于在考试过程中如何选择操作方法,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面临国考的同学可以用第一种方法来求解。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带答案和解析

1、下列房地产投资风险中,属于系统风险的是( )。

A.收益现金流风险B.机会成本风险C.持有期风险D.政策风险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系统风险的组成。

系统风险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周期风险、变现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和或然损失风险。

2、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从和重点设施发现警报。

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预测的前提条件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现有效的地震警报53、按照房地产市场调查问卷设计( )原则的要求,调查问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问题。

A.针对性B.简明性C.逻辑性D.目的性标准答案: B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问卷设计的原则。

简明性原则要求调研问卷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是受访者一看就能明白。

4、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典作品来______我们偶尔困顿迷茫的精神,用大师的智慧烛照我们前行的步伐,他们的作品有着______岁月阻隔的力度,唤起我们在这个浮躁时代里重新对人生的追索,从眼前困扰的现实中超脱出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观照肖弭 B.唤醒超越C.支撑穿透 D.消除跨越5、按照城市的( )划分,可将城市划分为块状城市、带状城市、星状城市等类型。

A.地理位置B.地形地貌C.内部结构D.平面几何形状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城市的分类。

按城市平面几何形状,可以将城市划分为块状城市、带状城市、形状城市等。

6、对国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的( )。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铜陵中公教育解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建议准备参加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朋友们可以阅读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和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掌握更多考试技巧。

届时,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欢迎加入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04058608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几种常见计算题。

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约增长了多少”、“XX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的量是多少”等等。

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 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资料分析解析【题号】2015-国家-116.【答案】C【知识点】增长率计算【扩展知识点】增长率【细分知识点】除法估算【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2011 年同期”、“2014 年 1 季度”、“增长”。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1 年1 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 2187 元,2014 年1 季度为 3224 元。

第三步,“2014 年 1 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3224 - 2187≈1037≈ 47% (或略小于 50%)。

因此,选择 C 选基期量项。

【题号】2015-国家-117.【答案】B【知识点】增长量计算【扩展知识点】现期基期【细分知识点】加减估算【解题思路】2187 2200第一步,标记“同比”、“增加”。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27 + 6222 + 6520 + 6786 ≈ 7400 + 6200 + 6500 + 6800 = 26900 元,2012 年为6796 + 5712 + 5918 + 6138 ≈ 6800 + 5700 + 5900 + 6100 = 24500 元,故 2013 年的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26900 - 24500 = 2400 元。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18.【答案】D【知识点】简单比较【扩展知识点】读数类【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2011~2013 年”、“最高”。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

第三步,直接读数,2011~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最高的均是 4 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均是 1 季度。

因此,选择 D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19.【答案】C【知识点】简单计算【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2011~2013 年”、“年人均”、“超过”。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

第三步,2011 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2187 + 1519 + 2196 + 2764 ≈ 2200 + 1500 + 2200 + 2800 = 8700 元,2012 年2560 + 1744 + 2475 + 3009 ≈ 2600 + 1700 + 2500 + 3000 = 9800 元,2013 年2871 + 1947 + 2810 + 3356 ≈ 2900 + 1900 + 2800 + 3400 = 11000 元,故只有 2013 年“超过”1万元。

因此,选择 C 选项。

解法二:定位柱状图,2012 年四个季度的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均高于 2011 年的四个季度,且低于 2013 年的四个季度,故可优先计算 2012 年的值(9800),那么可知只有 2013 年满足。

因此,选择 C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20.【答案】A【知识点】综合分析【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A 选项,定位柱状图,2013 年各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1947、2810、3356)均高于 2012 年各季度(2560、1744、2475、3009),正确。

B选项,定位柱状图,2013年4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6786-6138= 648 ,环比增速为6786 - 6520=266,根据分数性质可知648 >2666138 6138,即同比增速大于环比增6520 6520 6138 6520速,错误。

(或现期量一定,同比基期量小于环比基期量,即同比增速大于环比增速,错误) C 选项,定位柱状图,2014 年1 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率为8155 - 6786≈1369≈ 20% ,不到三成。

错误。

6786 6800D 选项,定位柱状图,2013 年下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半年多(3356+2810) - (1947+2871) ≈ 3400 + 2800 -1900 - 2900 =14 00 元,错误。

【拓展】B 选项,分数性质:分子相对大且分母相对小的分数值较大。

【题号】2015-国家-121.【答案】D【知识点】比重计算【扩展知识点】整体值【细分知识点】除法估算【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全国”。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3 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7864 亿元,占全国工业的 3.7%。

第三步,由整体值=部分值,可得“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7864亿元> 100 比重万亿元。

因此,选择 D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22.【答案】A【知识点】简单计算【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全国”、“比”。

3.7%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某省工业企业全年税金增长 19.4%,利润增长 26.4%,分别高出全国 8.4、14.2 个百分点。

第三步,“全国”工业企业的税金增速19.4% - 8.4% = 11% ,利润增速26.4% -14.2% =12.2% ,两者差值为 1.2 个百分点(11% -12.2% =-1.2% )。

因此,选择 A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23.【答案】D【知识点】综合分析【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A 选项,工业企业利润占比为该省工业企业利润,缺少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数据,全国利润无法推出,错误。

B 选项,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船舶收入,缺少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机械收入无法推出,错误。

C 选项,材料只给出橡胶塑料行业利润额的增长率,缺少基期值,无法推出,错误。

D 选项,定位第一段,由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可知百户总体销售利润率为2080 ⨯ 27.6%,正确。

37864 ⨯ 29.5%【拓展】销售利润率又称为收入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100% 。

【题号】2015-国家-124.【答案】B【知识点】增长率比较【扩展知识点】增长率读数【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增速”、“从高到低”。

第二步,定位第二至七段,汽车行业利润增速为 19.9%,食品(含烟草)行业 34.5%,钢铁行业 18.8%,石化行业 38.1%,建材行业 51.6%,机械行业 23.8%,只有 B 选项排序正确。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25.【答案】C【知识点】综合分析【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A 选项,定位第三段,2012 年食品(含烟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20.8% + 9.2% = 30% ,错误。

B 选项,定位第一、二段,2012 年汽车行业所占比重为225.3 1680 225.3 ÷1680 15%-÷==1 + +<15% ,错误。

50% 1 +19.4% 1.5 ÷1.194 1C 选项,定位倒数第二段,分子增长率(51.6%)大于分母增长率(27.1%),比值上升,正确。

D 选项,定位倒数第三段,2012 年净亏损为0.2+13.6=13.8 亿,错误。

【拓展】C 选项,(1)销售利润率又称为收入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100% 。

(2)两期比值比较。

差值计算公式为A⨯B11 +a%⨯ (a% -b%) ,(a% -b%) > 0 表示比值上升,(a% -b%) < 0 表示比值下降。

【题号】2015-国家-126.【答案】A【知识点】其他计算【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之和最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项软件业务收入。

第三步,长春(0.89,2.70,10.15,0.03)和哈尔滨(3.02,2.09,3.36,0.19)明显较小,排除;大连(130.51,133.48、52.20、2.37),沈阳(73.03、83.73、84.42、10.20),四个数字分别相比得到大连“之和最高”。

因此,选择 A 选项。

【题号】2015-国家-127.【答案】B【知识点】比重计算 【扩展知识点】比重 【细分知识点】除法估算 【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排名前三”、“占”。

第二步,定位文段,我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约 13254 亿元,收入“排名前三”的软件业务分别是:软件产品(4141 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2649.3 亿元)、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2429.5 亿元)。

第三步,“排名前三”的软件业务收入之和为4141 + 2649.3 + 2429.5 ≈ 4100 + 2600 + 2400 = 9100 亿元,“占”软件业务总收入的 比重= 部分值 = 9100 ≈9100 = 70% 。

因此,选择 B 选项。

整体值 13254 13000【题号】2015-国家-128. 【答案】D【知识点】比重计算 【扩展知识点】无 【细分知识点】插值法 【解题思路】第一步,标记“之和”、“低于”。

第二步,定位文段与表格下半部分。

第三步,副省级城市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占全国总共收入的比重为1470.98 > 1,信息2429.5 2技术咨询服务占比为 936.56 > 1 ,嵌入式系统软件占比为1300.11 > 1,IC 设计占比为1399.2 2 108.60 < 1。

因此,选择 D 选项。

405.1 22230.3 2 【拓展】判定 A 与1 的大小关系,若 nA > B ,则 A > 1 ;若 nA < B ,则 A < 1。

B n 【题号】2015-国家-129. 【答案】A【知识点】倍数计算 【扩展知识点】单倍数 【细分知识点】除法估算 【解题思路】B n B n第一步,标记“增速最快”、“是”、“增速最慢”。

第二步,定位表格,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增速最快”的是青岛(39.5%),该项收入为 63.26 亿元;“增速最慢”的为哈尔滨(10.1%),该项收入为 3.02 亿元。

第三步,“增速最快”的副省级城市是“增速最慢”的63.26≈ 21 倍。

因此,选择 A 选3.02项。

【题号】2015-国家-130.【答案】B【知识点】综合分析【扩展知识点】无【细分知识点】无【解题思路】A 选项,定位表格,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深圳(472.19 亿元)、青岛(166.03 亿元)、杭州(164.78 亿元),错误。

B 选项,定位表格,武汉市的四项业务收入增速(33.1%、34.2%、32.1%、20.4%),均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24.2%、28.0%、20.5%、19.1%),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