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改造新技术-斯伦贝谢

合集下载

斯伦贝谢 指标解释

斯伦贝谢 指标解释

斯伦贝谢指标解释1. 引言斯伦贝谢(Schlumberger)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油田服务公司,成立于1926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该公司提供各种技术、设备和解决方案,帮助油气公司在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斯伦贝谢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油气勘探和生产活动的指标体系。

它包含了多个关键指标,用于评估油田的潜力、生产效率和经济可行性。

本文将对斯伦贝谢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并介绍其在油气行业中的应用。

2. 斯伦贝谢指标的构成斯伦贝谢指标由多个关键指标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勘探指标•勘探成功率:衡量油气勘探活动中成功发现油气资源的概率。

•勘探成本:衡量发现每桶油气资源所需的成本。

•勘探速度:衡量单位时间内发现的油气资源量。

2.2 开发指标•开发周期:从勘探成功到开始商业生产的时间。

•开发成本:将勘探成功的油气资源开发为商业生产资产所需的成本。

•开发效率:衡量单位时间内完成开发的油气资源量。

2.3 生产指标•产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油气资源量。

•产量成本:生产每桶油气资源所需的成本。

•产量效率:衡量单位成本内生产的油气资源量。

2.4 经济指标•投资回报率:投资于油气勘探和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率。

•成本效益比:衡量单位成本内所获得的油气资源产值。

3. 斯伦贝谢指标的应用斯伦贝谢指标在油气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评估油田潜力通过斯伦贝谢指标,可以对油田的潜力进行评估。

勘探指标中的勘探成功率和勘探成本可以帮助油气公司判断勘探活动的风险和潜在回报。

开发指标中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可以评估油田开发的可行性和效率。

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是否继续投资于该油田的决策。

3.2 优化生产过程斯伦贝谢指标可以帮助油气公司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产指标中的产量和产量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的效果和成本。

通过对斯伦贝谢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国外储层改造新技术

国外储层改造新技术
成本控制和高技术引入是储层改造的必要途径。
第七页,共95页。
7
1、非常规水平井压裂技术引领储层改造迅速发展
水平井压裂技术引领储层改造在储层评价、压裂机理认识、压裂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不断进步
技术名称 多级压裂 滑溜水压裂
水力喷射压裂 重复压裂 同步压裂
氮气泡沫压裂 大型水力压裂
技术特点
适用性
多段压裂,分段压裂,技术成熟,使用广泛
国国根西非大拿比哥西兰国威利度拉基利克典麦拉国洲伦尼兰耳洛内国撒陶
廷哥
利大亚拉
圭斯维兰

其比斯
其哥瑞
哈宛

坦亚
他亚


资料来源 :EIA, 2011
第十六页,共95页。
16
3、市场需求和集成创新是压裂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由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过程是地质认识、钻井及压裂工程不断进步的过 程
Source: Baker Hughes, IHS
Source: HPDI
水平井是页岩气开发的主要井型,水平井成本为直井的1.5~2.5倍,但初始开采速度、控制储量和最终评价可采
储量却是直井的3~4倍
第五页,共95页。
5
1、非常规水平井压裂技术引领储层改造迅速发展
在低渗透致密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已经成为主导,其技 术的复杂程度、施工的规模及成本投入远远大于常规直井的压裂及酸化措施
25
3、市场需求和集成创新是压裂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集成创新决定了压裂的关键技术并不能够等待原始创新,市场需求决定了最新、最先进的 技术在某个地区不一定适用,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
压前地质研究
裂缝模式判断

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中国油田服务和装备行业报告

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中国油田服务和装备行业报告

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中国油田服务和装备行业报告首次关注证券研究报告2012 年 6 月 19 日石油天然气研究部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关滨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80005guanbin@cicc4>>.cn何帅分析员,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120001heshuai@cicc>.cn 中国油田服务和装备行业报告投资亮点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费增长疲软、全球乃至中国能源供应结构加快调整的大格局下,能源产品的价格趋势、能源企业的资本支出规模和投向都可能不断发生变化。

面对这些新趋势,很多投资者对油田服务(“油服”)和油气装备(“油装”)两个板块的思考,可能已经跳出一味看多油价、紧盯大油公司资本支出以及追捧政策目标和口号的固定套路,对中国油服、油装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问题。

针对新趋势和新问题,我们构建了一套油服、油装企业的评价体系,既通过“增长速度”、“进入壁垒”、“国际客户认知度”等指标评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前瞻性及成长空间,也通过“整合能力”、“财务表现”和“企业管理”等指标评估企业在逆境中的抗风险能力。

基于这些标准,我们选取了六家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首次研究覆盖。

它们是:杰瑞股份(002353.CH,推荐)、吉艾科技(300309.CH,推荐)、惠博普(002554.CH,推荐)、通源石油(300164.CH,审慎推荐)、海隆控股(1623.HK,推荐)和珠江钢管(1938.HK,审慎推荐)。

同时,我们仍然长期看好中海油服(601808.CH /2883.HK,审慎推荐)和海油工程(600583.CH,中性)。

如果中海油(883.HK,审慎推荐)在中国海上的勘探作业持续取得积极进展,二者的 A 股都可能出现交易性机会,而中海油服港股在目前低价和低估值的条件下,更显吸引,建议增持。

尽管能源行业内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我们仍相信下面四大有利趋势,可能持续推动一批优秀中国企业的成长。

斯伦贝谢_油田新技术Schlumberger_OilField_Review-2

斯伦贝谢_油田新技术Schlumberger_OilField_Review-2

楚科奇海
加拿大 阿拉斯加
巴罗角
巴罗拱
普拉德霍湾 Mukluk
E. Mikkelsen Bay State 1
阿拉斯加国家 石油储备区
Brooks Range Foothills
Bel i Unit 1
^
连接后的模型有助于工程师研究 在盆地发展史(包括多次流体充填事 件、发生圈闭和古油/水界面倾斜的时 期)中压力-体积-温度的变化对不连 续稠油沉积的影响。模型连接的结果 为KOC提供了稠油形成机理方面的可 靠假设。事实证明,这对预测这种低 渗透遮挡层的分布很有效果,适合作 为ECLIPSE储层模拟的输入数据。
0
公里 100
0
英里
100
研究区域
22
油田新技术
Brookian
Beaufortian
Etivluk 组
Ma SW 0
陆上
Gubik 层
NE
Sagavanirktok 层
50
Mikkelsen 岬
Staines 岬
65
PrSinccheraCdreeerkB层luff 层
Canning 层
Schrader Bludd 层
25. Saller A,Lin R和Dunham J:“Leaves in Turbidite Sands:The Main Source of Oil and Gas in the DeepWater Kutei Basin,Indonesia”,AAPG Bulletin, 90卷,第10期(2006年10月):1585-1608。
和Enrico RJ:“A New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for the Mahakam Delta and Makassar Slope,Kalimantan,Indonesia”, AAPG Bulletin,84卷,第1期(2000年1月): 12-44。

斯伦贝谢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技术介绍

斯伦贝谢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技术介绍
Top Base
L a te ra l S tra tig ra p h ic U n c e rta in ty
为什么进行实时钻井地质导向?
-地质模型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The Plan: The Plan:
Target 1 40 ft Target 2
T heR eality: he R eality: T
EcoScope – 多功能随钻测井
多功能随钻测井仪:安全的结合钻井和地层评价


传感器于一体。 多功能随钻测井仪地层评价测量包括 – 20条电阻率,中子孔隙度,密度 ,PEF测量 – ECS 岩石岩性信息 – 多传感器井眼成像和测径器 – 地层Σ 因子测量碳氢饱和度 钻井和井眼稳定性优化 – 环空压力数据优化泥浆比重 – 三轴震动数据优化机械钻速 更安全、更快、更优化! – 减少组合钻具时间 – 较少的化学放射源,高机械钻速同时得到高 数据质量 – 测量点更靠近钻头,减少口袋长度!
-斯伦贝谢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技术介绍
2010.5
随钻测量的价值观
客户需求
日进尺
油藏
高效钻井
减少非生产 时间 提高机械钻速 面积
钻井与测量
优化 地质导向 最大化
油层泄油
动力和方向
目录
斯伦贝谢钻井与随钻地质导向技术简介
—斯伦贝谢随钻地质导向定义 — 斯伦贝谢钻井与随钻地质导向技术核心
— 斯伦贝谢主要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及在国内气藏中应用
井下附加动力 可使用X5或Xceed 承受更大钻压,输出 更高扭矩
26” -17 ½” Bit Sizes 14 ¾” -12 ¼” Bit Sizes
14 ¾” -12 ¼” Bit Sizes 9 7/8” -8 ½” Bit Sizes

国外斯伦贝谢电缆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国外斯伦贝谢电缆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新的信息重新刻度和标定
斯伦贝谢测井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 -适应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需要
1990年以前
1990年-2000年 2000年-2006年
常规三组合
PeX+元素 声、电成像
扫描 Scanner 系列
SonicScanner MR/RtScanner
2006年-2015年
扫描 Scanner系 列+无化学源新
电缆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基于传统“三组合”测井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油气 骨架 粘土

W体水a积te模r型 骨架(75%-85%) 流体-水/油气(15%-25%)
传统的9条曲线三组合 测井
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储 层
油气 密度-中子-声波:孔隙度
电阻率(深/中/浅):饱和
粘土

岩性密度/介电/核磁
元素能谱测井的原理和过程– 矿物组份和总有机碳量化
将元素干重曲线处理 解释得到矿物组份、 骨架特征参数和总有 机碳含量(TOC)
最新元素测井仪器 - 岩性扫描测井 LithoScanner
仪器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高性能的中子发生器(PNG),其输出中子 速度高达每秒3×108个,是普通中子管的2 倍、化学源的8倍以上 掺铈溴化镧(LaBr3:Ce)大晶体探测器, 精度比锗酸铋(BGO)探测器提高两倍以上, 在不牺牲光谱分辨率条件下处理超过每秒 2,500,000计数的计数率,同时高低温性能 优越 改善了原有元素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海相
陆相
海陆过渡相
复杂储层的地层测井解释模型
矿物骨架
孔隙
流体类型
体积模型
骨架(>90%) 流体-水/油气(<10%)
传统的9条曲线三组合测 井

斯仑贝谢钻井技术应用分析

斯仑贝谢钻井技术应用分析

2004年 8 2
2005年 22 4
2006年 26 0
●迪那2井9-5/8″套管在2408-2418m处磨损破裂
●却勒1井因磨损甩掉钻杆195根,套管
垂直钻井技术在山前高陡构造上的应用
2004年斯仑贝谢垂直钻井技术(Power-V)首先在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开 发上得到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山前高陡构造的钻井速度,实现了防斜打快, 但针对塔里木山前深井特殊的钻井环境(高陡构造、铁矿粉加重泥浆、钻井
0.51
6.15
垂直钻井技术在山前高陡构造上的应用
Q2-44井0-1500m井斜曲线图 4 3.5 3 2.5 2 1.5 1 0.5 0 0 200
井斜 度
常 规 钻 井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井深 m
1600
玉门Q2-44井在734.88-1500.00m井段应用垂直钻井系统,平均钻速5.95m/h,比本井 常规钻井机速1.50m/h提高近4倍,比邻井Q2-37井相同井段平均钻速(1.57m/h)提 高近3.80倍。钻井周期比Q2-37井相同井段缩短13天,同时井斜控制在0.3度以内。
0
旋转导向技术推进了水平井、大位移井的应用
旋转导向技术在滩海油田的应用
大港张27×1井三开井段应用Schlumberger旋转导向系统,进 尺2550m,纯钻时间74.5h,与同区块的张海502井对比,同井 段机械钻速提高了35.84%。
井号 井段 (m) 进尺 (m) 纯钻时间 (h) 钻速 (m/h) 钻速 提高 钻井方式
迪那102井井深-井斜曲线
红线为使用PowerV钻进 井段井斜,蓝线为使用 钟摆组合钻进井段井斜

基础研究是石油工程高质量发展基石——斯伦贝谢测井科技发展剖析及启示

基础研究是石油工程高质量发展基石——斯伦贝谢测井科技发展剖析及启示

n stries行业422023 / 08 中国石化基础研究是石油工程高质量发展基石——斯伦贝谢测井科技发展剖析及启示斯伦贝谢(SLB)公司的测井技术一直是当今世界测井技术的前沿,世界上第一套数字测井仪、第一套数控测井仪和第一套成像测井仪都出自斯伦贝谢。

科技是斯伦贝谢最重要的发展基石,斯伦贝谢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在电磁学、地声学、核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有力支撑了斯伦贝谢测井技术的发展。

剖析研究斯伦贝谢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布局经验,可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在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方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供经验借鉴。

斯伦贝谢基础研究的沿革及特点斯伦贝谢高度重视基础前瞻研究,在公司业务稳定后就设立了研究中心开展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

1948年,斯伦贝谢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里奇菲尔德成立了研究中心(后更名为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是斯伦贝谢最早开展基础研究的机构,时至今日仍是斯伦贝谢最重要、核心的研究中心,从最初的4个测井学科研究部门发展成为3个测井研究中心。

构建多层级基础研发体系,设立稳定的基础研究机构。

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斯伦贝谢构建多层级研发体系,从事不同层次的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分别设立美国道尔研究中心、英国剑桥研究中心和挪威斯塔万格研究中心,主要研究10~50年内不同技术方向不同层次的石油工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道尔研究中心主要进行传感器、数学和建模、油气藏储层、地球科学、机械学和材料科学、碳捕获与封存、机器人等领域基础研究;英国剑桥研究中心主要开展钻完井技术、流体技术、地震以及岩石力学等方面应用研究;挪威斯塔万格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地震图像解释、地表和地下测量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建模等应用研究。

此外,斯伦贝谢在全球还设有11个技术研发中心(包括北京地球科学中心BGC),主要从事石油工程领域10年内的技术和产品研发。

持续打造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道尔研究中心基础研究团队由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多数都已拿到博士学位,并且具备多年相关行业研究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藏改造新技术
斯伦贝谢油井增产服务部
斯伦贝谢前期技术回顾
Mangrove 非常规压裂模拟软件 L064/L055 粘土稳定剂
J580 高效瓜胶
J475/J569 胶囊破胶剂
J313/J609 高效降阻剂
S810 柱状支撑剂
F108/F111/F112 防水锁助排剂
HiWAY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
ThermaFRAC高温液体体系
MaxCO3 体系
多级压裂工具
桥塞+射孔 水泥固井体系 非固井体系
泵入桥塞带枪隔离分级压裂
泵入带枪桥塞隔离第二级, 第三级射孔
重复隔离, 射孔及压裂步骤
4.5” csg. 15.20#, 3.826” ID
预置球座 投球
− − − − 采用可溶式材料 无需钻磨 井筒全通径 更快的完井时间,更少风险
- 支撑剂嵌入 - 降低缝宽(导流能力↓) - 地层颗粒分散
- 固体颗粒堵塞支撑裂缝导流能力
当常用盐水已不能满足抑制粘土的要求 时,K240作为补充,可增强盐水对粘土
的抑制
K240 –长效粘土稳定剂
有效控制地层中的粘土膨胀和运移
泥岩在
之前
中的稳定性
之后
在 目的筛网上
在托盘中
在 目的筛网上

留在筛网上
可溶式压裂堵球
• 在250oF情况下可以承受压力达6-8小时 • 在地面环境不会反应 • 降解程度依赖于 • 时间 • 温度 • 液体
节省时间和费用– KickStart爆破盘阀
− 避免了水平井中使用连续油管或钻杆传 输射孔
− 在定向井和直井中也可以使用
− 作为套管的一部分进行入井,安装在扶 鞋以上2或3个单根位置 − 之后就可以进行桥塞+射孔作业 − 固井体系和程序没有变化 − 无需修井作业开启第一级 − 高扭矩值,允许套管串下入大斜度井
微地震监测技术
常规微地震工具 Schlumberger VSI
VSI传感器套装
Z
检波器位于工具内部
很小的,分开 的传感器套装
• • • •
Y
X
Shaker
High force-weight ratio Noise Isolation No resonance in seismic band High bandwidth, low noise, GAC (acceleration) sensors • Balanced 3-Component sensors • High sensitivity instrument gain • Shaker for in-situ coupling evaluation
低保真信号
高保真信号
微地震监测技术
纵波
注入液体
孔隙 压力
剪切应力
垂直横波
可以反演获得:
破裂面位移量 破裂面方位 错动量, 体积, 能量
水平横波
Petrel软件平台综合工作流程 Mangrove – 完井优化
微地震工作流程
油藏描述
3D 地质 模型
水力裂缝设计
矩张量反演
微地震事件
离散 裂缝 网格
水力裂缝延展模型 生产模拟
泥岩在
之前
中的稳定性
之后
在 目的筛网上
在托盘中
在 目的筛网上
96%留在筛网上
“宽带”压裂技术
BroadBand Sequence“宽带”压裂
增加新井压裂时被改造 到的射孔簇数量 增加新井中每个压裂段 的段长
迄今已施工超过
产量
新井产量 增加

可靠性
转向后的微 地震事件
重复压裂 生产指数
离散裂?


• • •
200 ~ 375 ℉ [93 ~ 191 ℃]
兼具硼和锆交联液体体系的优点 消除了剪切敏感性 提高了热稳定性
低 温度 (℉) 粘度 (cP) @ 100 s-1
剪切敏感性
时间(分钟)
粘土稳定剂的选择
某些页岩和非常规储层对盐水的强敏感性 盐水敏感性会导致:
- 裂缝表面软化/粗糙化
套管、裸眼完井,直井 和水平井
二次压裂井 生产指数增 加
意外的完井情况(射孔 位置错误,套管变形, 套管下不到位)
完井时间
相比桥塞射 孔完井节约 时间
转向前的微 地震事件
MaxCO3新型转向酸技术
人造纤维表面活性剂酸液体系 适用于裂缝性油气藏酸化压裂改造的液体转向 井底温度在175到25ºF(79到121 ºC ) 将无伤害化学液体转向技术和可降解转向技术相结 合,来提高酸液转向的能力 人造纤维随着时间和温度恢复而降解 非常环保的液体转向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