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案

合集下载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对中文的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口语和写作练习,提高对中文的运用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 学生能够培养对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三打白骨精》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并打败白骨精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和故事中的重要词汇。

2.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和分析。

2. 互动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提高对故事的understanding。

3. 任务驱动法:学生通过完成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提高对故事的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1. 教材:使用《三打白骨精》的教材或者相关的故事文本。

2. 多媒体: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西游记》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4.2 讲解和分析1. 教师对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阅读和听力练习1. 学生进行阅读练习,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听相关的故事音频或视频,提高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五份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五份

三打白骨精教案范文五份三打白骨精教案 1教材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

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子、老头儿都孙悟识破。

三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概括孙悟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揭题唐僧师徒来到住着白骨精的'山洞前,发生了什么事呢?那么孙悟空又是如何与白骨精作斗争的呢?二、细读课文,理解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欢哪一打呢?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圈画画。

2、交流: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打?进行朗读训练。

特别是孙悟空的话。

3、比较:出示课后第3题问题,指名读题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关词句。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孙悟空怒打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挡交流朗读,评议,再读。

体会文中三打过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句式说话:我觉得孙悟空是个()的人。

总结: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

三、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要对你的亲戚朋友说什么呢?听课随感:一、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吕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

1、重视学生自主学*,教师因势利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023最新-《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8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三打白骨精》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

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

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篇一这次上海之行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两节名著导读课和她的简短讲座。

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窦老师那激qing、灵动、思辨的语言艺术,甚密、细致、周详、完善的教学设计,和她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

听窦老师的课就像在读一本文学名著,有精彩的对白,有奇丽的想象,有构段章篇的精巧,每一页的翻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而到最后她会留给你很多启迪和思考,人生意义上的、教学上的,等等,咀嚼不尽,函咏无限。

窦老师的课和窦老师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1、从学生那头来谈,窦老师本着“为生命奠基”的思想来教学,因此,她的课堂上处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从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提炼和回顾,到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的深入品读,再到“小说中人物的多种评价”和“阅读意义人生意义上的求取真经。

”她的课是高密度、高含量,高效率的,学生确实有收获的。

反观我们的课堂,是否还停留在只是为了教而教,有没有着眼于学生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问题之二是必须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多读文学名著。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语文学得好的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

他们的良好语感和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是教出来的。

这个理儿大家都知道,但要去做不容易。

这一点窦老师和她们清华附小的老师做到了,他们开展了许许多多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值得我们借鉴。

2、从教师自身的成长来看,窦老师那勇于探索,勤奋钻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她由一个“打杂”的教师到清华附小的校长,这一路地走来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

她抱着女儿背教案,把女儿和丈夫当小学生演练课堂教学,要不她怎么说话像说相声呢?许多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王松舟也是这样。

用窦桂梅的话说就是:向学校要课上,请教研组评课,录音机还原课堂,写反思。

就她说的这几点,一般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有人说,坚持写三年反思,你就能成为专家。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3. 古典文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古典文学语言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总结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片段,深入剖析故事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三打白骨精》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评论、解析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以及课堂练习和作业安排。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简要介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故事,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故事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片段,深入剖析故事内涵。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从《三打白骨精》中汲取的教训。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7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够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2.分段讨论。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从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① 找句子——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③ 分层次——分三层。

④ 说经过——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二。

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行为,提升幼儿的道德观念和分辨善恶的能力,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的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了解《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角色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神秘与冒险的世界,那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其中的经典故事——《三打白骨精》。

在开始学习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大背景和主要人物角色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

唐僧师徒在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经过一座荒山,山上有一只妖怪白骨精。

她多次变化形态,企图吃掉唐僧以求长生不老。

而我们的主角孙悟空则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三次打败白骨精,成功保护师傅的安全。

唐僧:他是取经的主要人物,虽然性格善良但较为软弱,容易被妖怪欺骗。

在故事中他的安危引起了徒弟们的极大关注。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徒弟,他聪明勇敢,富有正义感。

在故事中他凭借智慧和勇气三次打败白骨精,成功保护师傅的安全。

他是我们的英雄角色。

白骨精:她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多次变化形态企图吃掉唐僧。

她的形象狡猾多变,是孙悟空的主要对手。

通过她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邪恶无法战胜正义的道理。

2. 学习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情节发展《幼儿园大班课程教案: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学习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情节发展段落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三打白骨精》的动画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向幼儿介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关键事件介绍: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向幼儿介绍故事的关键事件。

首先是唐僧师徒遇见白骨精的情景,其次是三次打斗的过程,最后是孙悟空成功解救唐僧的情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材教主要内容、作用和地位本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渔歌子〉〈如梦令〉》《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旨在引导学子在阅读的选择上要占领诗文经典这一制高点。

它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这篇课文写孙悟空三次识破妖魔,却被唐僧认为滥杀无辜。

三打白骨精是取经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白骨精的狡诈多变,也塑造了孙悟空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

第五册的《三顾茅庐》、第九册的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两篇课文分别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它们和本文一起共同担负着引领学子阅读经典的使命。

2、重难点分析读懂课文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也不是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子感悟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引领孩子通过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棵“树”的触摸,走进诗文精粹的“森林”。

课文具有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今天我们小学子的表达习惯不同,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

教学中,指导学子多阅读,在阅读中明确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古典名着《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3、感受名着的魅力,激发学子阅读经典的兴趣。

三、教学理念1、落实《语文教学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围绕张庆老师提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的语文课程改革意见组织教学。

2、借鉴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组织课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揭题。

同学们看过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书或电影、电视吗?这部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哪几个人,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就是《西游记》的一个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篇幅较长,所以我们分两课课文来学。

今天先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二、带着3个问题自学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大致意思。

3、运用“扩展课题”的方法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1)指名读。

2)要求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

3)注意读准:僧,平舌音;竖,翘舌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涧,后鼻音:僧
2、词语。

1)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3)重点理解词语:挑拔、索性、慈悲、诡计多端。

3、通过“课题扩展法”说说课文大意。

(唐僧西天取经途中路遇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变化,打死白骨精的三个化身。


四、理清脉络分段。

1、再读课题,问“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

(五段)
3、让学生读读课文,分好段想想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4、交流分段情况。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先想想这段课文你能学懂什么?
2、交流:
这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了解了帮事发生的原因是白骨精残害百姓,孙悟空要为民除害。

点拨:能用“不但┅┅而且┅┅”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专门”强调了什么?进一步理解“诡计多端”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概括第一段段意。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教学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思考回答)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

(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呢?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点。

2、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部分内容来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先挑选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4、小练笔。

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吧。

老师温馨提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各组推行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评价。

三、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一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
唐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诡计多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