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

合集下载

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10124/4/19
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
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制 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职业目标
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可以是未来五到十年的 职业规划,例如成为一名专科护 士、护理专家或护理教育者等。 明确长期目标有助于制定具体的 计划和步骤
职业目标
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可以是未来 一到五年的职业规划 ,例如完成专业培训 、取得相关证书、积 累工作经验等。中期 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 的关键步骤
20XX
护理三查 七对制度
xxxxx
-
1 引言 3 职业目标 5 评估与调整
2 自我评估 4 行动计划
23024/4/19
引言
引言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和 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护理专业作为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
3
作为一名大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制定 一份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于未来的
检查短期、中期和长 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分析进展是否符合预 期,及时调整计划和 行动方案
-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自我评估
沟通能力
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 、医生、家属等进行 有效沟通。评估自己 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了解自己是护理工作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估自己的团队协 作能力,了解自己在 哪些方面可以发挥领 导力,哪些方面需要 加强
自我评估
抗压能力
护理工作具有高强度 和高压力的特点,需 要具备较好的抗压能 力。评估自己的抗压 能力,了解自己是否 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压 力和挑战
行动计划
获取证书和资质
根据职业目标,考取相关的证书和资质,如护士资格证书、急救证书、营养师证书等。这 些证书和资质能够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提高竞争力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3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3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查对并签全名。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4)整理、转抄长期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他治疗等)后须经二人查对。

(5)医嘱必须每班查对,办公室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查对并双人签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3、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急诊室、门诊注射室还应对性别和年龄。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4、输血查对制度(1)护士抽血样时严格查对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与化验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的是否一致。

(2)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检查血袋:(1)标签有无破损、字迹是否清楚;(2)血袋有无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无明显凝块;(4)血浆中有无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5)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是否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6)红细胞层是否紫红色。

202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测试题和答案

202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测试题和答案

202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测试题和答案202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测试题和答案1.发现新冠病毒疫苗AEFI后,应当填写()A、AEFI登记表B、新冠病毒预防接种表C、不良事件上报表D、个人信息登记表2.对属于应当报告的或者其他认为需要报告AEFI,应当在发现后()小时内上报。

A、2小时B、12小时C、48小时D、6小时3.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死亡原因。

()A、呼吸道梗阻B、晕厥C、低血压D、急性肾功能衰竭4.()是过敏性休克首选特效药物。

A、利多卡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地塞米松5.发现怀疑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等对。

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 时,应在()小时内网络直报。

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6.新冠灭活疫苗储存运输温度为()A、0℃B、2-8℃C、22-26℃D、常温7.新冠灭活疫苗储存运输,严禁冻结。

这种说法()A、正确B、错误8.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单位必须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台账。

()A、以上说法正确B、以上说法错误9.本次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59周岁易感人群。

这种说法()A、正确B、错误10.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应现场留观()分钟A、5B、10C、30D、6011.结合视频培训会要求,本次新冠灭活疫苗实现应种尽种。

这种说法()A、正确B、错误12.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程序为基础免疫为()剂次。

A、1B、2C、3D、413.新冠灭活疫苗接种途径是肌肉注射,最佳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

这种说法()A、正确B、错误14.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禁忌证包括:1对本品中的活性物质、任何非活性物质或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2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

这种说法()A、正确B、错误15.新冠疫苗接种后有效率是100%这种说法是()的A、正确B、错误16.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多选题】A、疫苗反应B、实施差错C、偶合症D、注射反应E、原因不明17.疫苗接种常见不良反应有()【多选题】A、红晕、浸润B、疼痛、压痛、硬结C、发热D、淋巴结肿大、淋巴腺炎18.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有()【多选题】A、疫苗及疫苗中的附加物B、机体过敏性体质C、培养基异种蛋白D、机体清除阻止抗原能力低下19.2023年春节前,完成感染高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职业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考核试卷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考核试卷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考核试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考核试卷姓名: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县区:___________1.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程序、方式和接种部位正确答案:C、接种2剂,两剂间隔4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解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分为2剂或3剂,一般情况下是接种2剂,两剂间隔4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2.新冠病毒疫苗冷链管理的要求正确答案:A、2~8℃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解析:新冠病毒疫苗需要在2~8℃的温度下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

3.免疫规划工作中XXX表示何意思正确答案:C、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解析:AEFI是Adverse XXX的缩写,表示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包括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4.关于过敏性休克错误答案:C、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一般可自行恢复解析: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至1-2小时发生。

接种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可以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三查七对一验证错误答案:B、三查: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解析:三查七对一验证是指操作前查、操作时查、操作后查,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以及在接种疫苗前请受种者或监护人验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等。

6.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原则正确答案:A、科学规范;C、安全接种;D、知情自愿解析: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原则包括科学规范、安全接种和知情自愿等。

7.受种者在接种前要了解的规定事项正确答案:A、疫苗说明书;B、知情同意书;C、禁忌方面解析:受种者在接种前要了解疫苗说明书、知情同意书和禁忌方面等规定事项。

8.关于AEFI的描述正确答案:A、48小时内填写个案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B、怀疑与紧急使用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等2小时内尽早上报;C、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子系统中的AEFI报告相关模块进行报告解析:AEFI发生后,需要在48小时内填写个案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

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

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介绍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是一项旨在确保有效验证和核实信息准确性的制度。

该制度采用了三次查找和七次对比的方法,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这种验证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和使用。

三查三查指的是在进行验证时进行三次查找。

在每次查找中,验证人员将仔细检查相关文档、记录和信息,以寻找不一致或不准确的地方。

三次查找的目的是确保信息没有被遗漏,以及尽可能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七对七对指的是在进行验证时进行七次对比。

验证人员将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对比,以确保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些来源可能包括不同的数据库、记录或其他可靠的信息渠道。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多次对比,可以减少信息错误的可能性,并提高验证的可信度。

三验证三验证是指在进行验证时进行三次确认。

验证人员将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并核实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与相关方的确认,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次验证的目的是避免任何误解或错误信息的传播,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制度的优势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通过多次查找和对比,可以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2. 提高验证的准确性:三次验证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任何误解或错误信息的传播。

3. 减少信息错误的可能性:通过采用多层次的验证方法,可以减少信息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信息的品质和可靠性。

4. 增加验证的可信度:通过与相关方的确认,可以增加验证的可信度,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结论三查七对三验证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验证制度,可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三次查找、七次对比和三次确认,可以提高信息的品质、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并增加验证的可信度。

这一制度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保护个人和机构的权益,促进信息的正确认知和正确使用。

2024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二篇)

2024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二篇)

2024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即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1.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2.手术(麻醉与病房、与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3.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查对并签全名。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4)整理、转抄长期医嘱执行单(输液、注射、服药、其他治疗等)后须经二人查对。

(5)医嘱必须每班查对,办公室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查对并双人签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检验科查对制度(五篇)

检验科查对制度(五篇)

检验科查对制度查对制度的认真执行死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

一、“三查七对”、“一注意”内容1、“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2、“七对”。

认真、严格核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3、“一注意”。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有关记录。

4、特殊用药或特殊患者应注意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中药物输注速度的查对。

二、医嘱查对制度(一)电子医嘱查对1、电子医嘱查对适用于所有开具电子医嘱的护理单元。

2、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应采用pda或计算机认真核对患者身份与医嘱信息。

3、有执行条码的医嘱执行需用pda扫描,执行者确认签字;无执行条码的医嘱在核对执行后应当在该项医嘱上点击确认执行。

(二)纸质医嘱执行查对1、纸质医嘱查对适用于所有无法开具电子医嘱、仅能开具纸质医嘱的护理单元。

2、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应携带纸质医嘱单进行医嘱相应准备或到床旁进行患者身份确认及医嘱内容的查对。

(三)对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查对1、对医嘱有疑问时,护士应主动询问主管医生,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待医嘱核实后,方能执行医嘱。

2、处理流程:发现医嘱模糊不清、有疑问→询问主管医生→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实(修正医嘱)→遵医嘱执行(四)口头医嘱查对处理1、口头医嘱查对仅适用于抢救患者和手术过程时。

2、对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两人核对,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五)电子医嘱执行后医嘱管理查对制度为保障护理安全,护士应每班查对医嘱执行情况。

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用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三、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无沉淀、混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不可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过敏药,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检验科的三查七对一注意

检验科的三查七对一注意

检验科的三查七对一注意讲课人;余长发一、“三查”:检查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1.检验前按时间顺序,检验前程序始于临床医生提出检验申请,止于启动分析检验程序;其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采集、标本转运到实验室、在实验室内部传递及检验前标本的预处理的全部过程。

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采集、标本转运到实验室、仅依靠实验室的努力难以实现,还需要临床科室的参与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标本在实验室内部传递及检验前标本的预处理是实验室可以控制的,也是实验室关注的重点。

检验前标本的预处理主要是标本的接收和检测前的处理、准备和保存。

标本的接收包括标本的可追溯性和标本的接收及拒收。

检测前的处理、准备和保存,包括离心、冷藏保存等要求。

2.检验中包括检验方法的选择、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验证、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验证、仪器的定期校准及维护保养、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计量的溯源性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3.检验后包括检验后程序和结果的报告。

检验后程序:检验结果的评审、原始样品的保存、到期样品的处理。

结果报告:报告单内容、检验周期的确定和保证、危急值确定和报告、检验结果的查询、检验结果的咨询及解释等内容。

二、“七对”:1.核对标本的唯一性标识包括标本类型、医嘱信息、检验申请等信息是否正确、是否是急诊标本等内容。

2.核对标本是否合格,然后核收登记包括采集容器、标本外观、标本量、防腐剂的使用、抗凝剂的使用、标本运送时间、标本运送条件、抗凝剂比例等内容,根据SOP文件的标准进行核收和拒收。

3.核对标本编号是否与LIS中编号一致对于不能自动扫描条形码的设备,需要手工编号,注意标本的编号顺序要与LIS中的核对一致。

4.核对标本编号是否与仪器中编号一致标本上机检测前,需要核对仪器开始的样本编号是否与样本的实际编号一致,防止做错顺序。

5.核对LIS中结果是否与仪器中的原始结果一致目前,结果的传输都是LIS自动传送,但对于一些高值甚至超出线性的结果要特别注意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要关注仪器的报警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