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福建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权益,各国对进口产品的环境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能否适应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茶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竞争力,茶叶是福建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绿色贸易壁垒对茶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国家对进口茶叶的环境和质量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欧盟的有机认证、日本的绿色认证等。
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面临一些挑战。
茶企业需要进行环境和质量管理的升级,以满足各国的要求。
这需要茶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改进种植和加工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自然环境的保护。
茶企业需要获得相关的认证和标签,如有机认证、绿色认证等,以证明其产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
这需要茶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认证程序,增加运营成本。
茶企业需要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这需要茶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国际市场拓展和推广。
针对上述挑战,福建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茶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茶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发展出更加环保和有机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
茶企业可以加强行业合作,共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茶企业可以建立行业组织,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茶企业可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茶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消费者。
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保要求的提高、产品认证的困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茶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行业合作和提高品牌建设等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趋势。
绿色贸易壁垒旨在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并打击不合规的贸易行为。
福建的茶企业作为中国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竞争压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认证和环保规范的要求。
绿色贸易壁垒通常要求产品符合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并进行第三方认证。
而福建茶企业在质量认证和环保规范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很难获得相应的认证和符合标准。
这使得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失去竞争优势,难以打开市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福建茶企业可以加大对质量和环保的投入。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环境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满足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要求。
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和品质,从而增加竞争力。
企业可以主动寻求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将自身的产品进行认证,提高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还面临着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困难。
绿色贸易壁垒要求产品具备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福建茶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有限,导致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建茶企业可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团队,进行品牌规划和设计,并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宣传,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企业可以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价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福建茶企业还可以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和商务洽谈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销售渠道。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还需要加强合作和创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单一企业难以独自应对。
福建茶企业可以通过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竞争力。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注:欧盟的农药残留限量是以欧盟指令的形式陆续发布,官方对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没有一个完整的清单。
因此,各组织和机构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欧盟茶叶农残限量表项目多少常常不一致。
日本在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标准之后也于同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还将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并明确设限以外农残超标将视为违法。
[3]而后还不断更新茶叶农残标准,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
2012年以来,欧盟、日本相继修改可溶性农药检测及三唑磷、氟虫腈等具体农药检测标准,进一步加剧福建茶叶出口企业经营风险,严重影响了福建茶叶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
另外,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也纷纷提高茶叶农残控制标准。
面临如此纷繁多变的茶叶检验项目,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二、福建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福建茶叶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国际上的贸易保护。
目前茶叶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低成本产品,具有低成本价格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同类产品造成冲击。
由于传统的贸易壁垒的作用在当今贸易自由化环境中已逐渐被削弱,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及企业,进口国自然会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阻碍茶叶进口,减少对本国企业和市场的冲击。
2.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国际品牌。
目前,福建茶叶生产茶园大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
另外,福建生产的茶叶仍然以散装茶叶为主,出口到国外充当原料,产品粗放,附加值低,基本无自有品牌,缺乏国际社会的认同感。
3.茶叶出口市场分布不合理。
虽然福建茶叶出口国别达60多个,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销日本、欧盟、美国等地。
2013年,福建对日本出口茶叶8802吨,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57.8%。
[4]但日本和欧盟接连实行并不断更新近乎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使福建茶叶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
福建的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推崇,出口量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福建茶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包括了对环境友好、无公平贸易和无强迫劳动等方面的要求,对福建茶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福建茶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其他茶叶产区的竞争压力,提高自身的绿色贸易认证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和寻找有效的对策,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前景展望,提出具体建议,为福建茶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指明方向。
2. 正文2.1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而设立的贸易障碍。
对于福建茶企业来说,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其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福建茶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需要符合绿色贸易标准,企业需要进行环保投入和技术更新,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绿色贸易壁垒还要求企业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如果企业不能达到这些标准,就会面临被淘汰出市场的风险。
绿色贸易壁垒也可能导致福建茶企业的出口受限。
一些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福建茶企业无法符合这些要求,就会面临出口受限或被迫调整生产方式的困境。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限制了出口市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福建茶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压力。
政府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
2.2 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分析在绿色贸易壁垒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福建茶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
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

机会。
力按进 口国的质量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 加
茶叶是福建 出口的优 势特色农产品 ,
( ) 四 非茶异物 。 茶叶中的非茶异物是 工 , 真 正 形 成 整 个 茶 叶 产 业 链 条 的无 公
在 我 国 加 入 WT O后 , 建 茶 叶 出 口 更 具 茶 叶物理危害的主要来源。 福 近年来福建茶 害 、 范 化运 作 。 规 有广 阔的潜在市场优 势和明显 的比较 优 叶进 出 口有 限责任 公司在 福建 国检局 的 ( ) 强质量检 测 , 行 “ 品” 三 加 实 三 认 势 , 随着 当前 国 际 茶 叶 贸易 绿 色 壁 垒 的 监 督管理和 指导下加 大力度严控非茶类 证。 但 生产企业应加强对 出口茶叶源头的动 兴 起 , 叶 出 口面 临着 新 的严 峻 挑 战 。 茶 夹 杂 物 , 一些 小 型 生产 企 业 机 械化 程 度 态管理,实施原料定期入库报备制度 , 但 出 茶 叶 企 业 出 口面 临的 绿 色 壁垒 较低 , 以传统工 艺生产 为主 , 其产品 中仍 口报检批应 附生产 拼配单进行原料 核销
一
、
( 农药残留。近年来, 一) 发达 国家最 然 存 有 诸 如 塑料 残渣 、 发 、 子 等 夹 杂 等 , 保 卫 生 质量 。强 化 生产 企业 卫 生 注 毛 石 确
常用 的“ 器 ’ 是农 药 化 学残 留 。 武 ’ 就 随着 全 物 , 因此非茶类夹杂物问题依然严峻 。 球 茶叶市场对规模化 、 健康 型、 高附加值 二 、 叶 企业 突 破 绿色 壁 垒 的途 径 茶
其中主要包括 铅、 特 别是铅的含量 问 枝 , 铜, 合理培土 以阻碍越冬虫蛹羽化 出土等 [】 2林馥茗. 浅析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因 题。根据最新的我国茶叶卫生标准 , 将铅 农 业综 合 防 治 措施 。 素… . 福建茶叶,072 20.. 含量的限量指标 由原来的 2 g g规定为 m/ K ( 扩大茶产业规模 , 二) 实行产 业化经 [】 3 中国农资网.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有四大
福建省茶叶出口与绿色贸易浅析_王娇玲

摘要:阐述了绿色贸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概况,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的问题,并且详细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问题的原因,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绿色技术基地,实行绿色包装,发展有机茶为内容,提出福建省茶叶出口发展绿色贸易的对策分析,旨在提高福建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破福建省茶叶出口这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的局面。
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绿色贸易中图分类号:F752.6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421(2014)S0-0043-08《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14年增刊总第123期Sum No.123福建省茶叶出口与绿色贸易浅析王娇玲(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法律系,福建福清350300)收稿日期:2014-09-21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生科研创新课题(项目编号:xkycx-20421520)。
作者简介:王娇玲(1990-),女,福建惠安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级本科生。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绿色”这个词。
1960年起,绿色运动在西方国家悄然升起,1970年起,许多国家引入环境控制计划,人们开始关注贸易与环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对绿色贸易的盛行起了客观推动作用[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贸易成为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议题。
绿色贸易引领了新一代国家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方向,其不仅可以让经济持续增长,还保护了环境,符合当代经济的发展潮流。
因此,发展绿色的出口贸易对于中国乃至福建省的环境与经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福建省不仅作为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也是中国茶叶的出口大省,其茶叶的出口发展带动了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国际绿色贸易的发展,福建茶叶的出口也开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茶叶市场,福建省茶叶的发展必须在绿色贸易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创新。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目标和新互市贸易区的基本格局1.政府目标下的新互市贸易区的基本格局通过调研发现政府对新互市贸易区的理解主要有三点:第一,新互市贸易区成功建设运行的同时过货量大幅增长;第二,通过新互市贸易区进口的货物合法化;第三;造福于边民,提高便民收入和增加就业机会。
在政府目标下互市贸易区基本格局如图3所示:图3政府目标下互市贸易区推导2.新互市贸易区贸易行为演示图4新互市贸易区贸易行为演示如图4所示,新互市贸易过程相比原过程发生了裂变,形成多种形态共存的局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增加了“人”的要素和组成,包括其在区内活动、信息交流、面对面交易(C—C)等环节,另外,商品的换装带来的简单加工功能的需求和运作,由此使得整个互市贸易平台上的活动变得丰富、饱满。
四、新互市贸易区资源分析以东兴市为例,东兴互市贸易区选址位于东兴城市西尽端,属于中心城区范围。
整个新互市贸易区的建成将视为城市中心城区的扩张,其与城市的关系十分密切,由此引发两个层面的关系:第一层面:城市是新互市贸易区的资源给养,提供成熟的交通、生活和一切城市功能配套等资源。
同时,零距离促使新互市贸易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总有你,应该考虑更多的共生和互动;另一层面:新互市贸易区反作用于城市。
受到城市给养的同时也一定作用于城市。
交通上,新互市贸易区是城市交通网络的补充和延伸,处理得当有利疏导,处理不当将造成城市交通堵塞,成为瓶颈;功能上,新互市贸易区是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加强,是城市能力和形象再造的。
但功能定位以及规划不当,将会迅速影响城市环境,造成新的城市污染和引发一系列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1]玉庆南.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2]莫运襟,莫晚成.广西防城港市边境贸易的最新研究[J].特区经济,2012(5):195.[3]刘志颐.广西东兴市县域边境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92-193.作者简介:谭雪燕(198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郑国富(1981-),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巫德富(1982-),男,四川隆昌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房地产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的第一产茶大省,拥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福建省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
福建省作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多年来其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茶叶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茶叶出口也在福建省出口创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协会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从而使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T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and it is China's important area where the tea is produced . As the major province of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the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the country are in the forefront. Afte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tea industry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tea export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ujian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ea market is op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Fujian tea exports are also facing vari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Fujian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xport trad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 export trade in the Fujian province , and from three angles ,the enterpris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tea export trade, so that the tea export trade can realiz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 Keywords: The tea of Fujian province Export trade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2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概况…………………………………………………………………2.1福建省茶叶产量分析…………………………………………………………………2.2 福建省茶园面积分析…………………………………………………………………2.3 福建省茶产业地位分析…………………………………………………………………3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现状………………………………………………………………3.1 福建茶叶出口概况………………………………………………………………………3.2 茶叶出口主要市场………………………………………………………………………3.3 主要出口茶叶种类………………………………………………………………………3.4 出口茶叶价格……………………………………………………………………………4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4.1生态环境污染,茶叶质量落后………………………………………………………4.2产业化水平落后………………………………………………………………………4.3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足…………………………………………………………………4.4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5 促进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5.1 企业对策…………………………………………………………………………………5.1.1 提高茶叶质量………………………………………………………………………5.1.2 打造福建茶叶品牌…………………………………………………………………5.1.3 拓展出口市场………………………………………………………………………5.2 政府对策…………………………………………………………………………………5.2.1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5.2.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茶叶质量意识…………………………………………………5.3 行业组织协会对策…………………………………………………………………5.3.1 稳定市场秩序………………………………………………………………………5.3.2 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结论………………………………………………………………………………………致谢………………………………………………………………………………………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茶叶源于中国,饮茶也始于中国,据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已达4112万亩,茶企业20万余个,茶农3000多万,茶业产值超过350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析福建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系部商学院年级 2010级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学生姓名朱红学号 1004053227指导老师於丽娜职称讲师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1)(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实施条件 (2)(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二、分析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3)(一)福建省茶叶出口概况 (3)(二)福建茶叶出口特征 (3)三、分析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4)(一)生产技术标准 (4)(二)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4)(三)市场信息的把握 (4)(四)行业协会作用 (5)(五)缺失企业品牌 (5)四、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5)(一)正面影响 (5)(二)负面影响 (6)五、福建省茶叶出口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6)(一)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6)(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7)(三)建立完善的行业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以协调贸易 (7)(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 (7)(五)充分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7)六、企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 (7)(一)加强对目标市场贸易壁垒的特点研究 (7)(二)积极参与茶叶检测标准的制定 (7)(三)茶叶科研机构是茶叶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保障 (8)(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8)(五)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品牌茶叶发展 (8)七、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 (8)(一)整合茶叶行业的产供销链条,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8)(二)积极调整茶叶产品的产业结构 (8)(三)整合茶叶企业,实行优胜劣汰,为优势企业创造迅速扩张的良好竞争 (8)(四)整合行业协会,委派行业代表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浅析福建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摘要】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对规模化、健康型、高附加值等方面的要求,发达国家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的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市场。
茶叶作为福建省的特色农产品,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历史,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但是,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再加上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条件越加的苛刻,使得福建茶叶出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因此,我对福建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茶叶现状影响对策【abstract 】As the global tea market for scale, health,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 added valu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name of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protect their own products and markets. Tea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fujian province, is known for its long-standing history JiYun history, for a long time, fujian tea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export products,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exports have ranked among the top of the world. However, fujian tea product technology content and added value are low, does not yet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tea export of fujian provinc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make fujian tea exports facing increasingly severe test. Therefore, I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export of fujian tea green trade barriers do some simple analysis.【key word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ea situati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福建省是中国最大、茶类品种最多的产茶省份,近十年来产量年年增长,连续十年为中国最大的产茶省。
茶叶已经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福建茶叶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随着国家外贸经营体制改革和宏观政策的调整,福建茶叶出口呈现出停滞不前和下降趋势,这使得福建茶叶出口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茶叶内、外销状况反差巨大、出口规模与全国第一产茶省的低位极不相称。
所以如何有效应对农产品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茶叶出口的方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破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为例对农产品应对绿色壁垒有所帮助。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实施条件1.概念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贸易限制制度。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可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通常,绿色贸易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2.实施条件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日本,而深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原因在于:(1)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很高的农药检验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2008年8月1日起,欧盟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 调整为0.01mg/kg,硫丹是一种具有杀螨虫作用的有机氯类广谱杀虫剂,属于高毒农药,广泛应用于茶叶、棉花等作物上。
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也很难达到标准。
(2)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留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
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一般认为有以下特征:1、内容更具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的。
2、形式更具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等为实施的依据和基础。
3、保护动机更具虚伪性。
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抓住人们保护自身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心理,扯起了保护健康和人类环境的大旗,“名正言顺”的实行贸易保护,阻止进入其他本国市场,与此同时,又将本国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产,从而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4、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
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先进的技术,渐渐的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过多的不平衡。
5、产生后果更具严重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各国在关税壁垒之外找寻到的一切可以有效遇到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非关税壁垒,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往往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绿色壁垒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二、分析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一)福建省茶叶出口概况表1 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排名情况注:表格内数据资料来源于商务部2008年农产品月度统计报告表1显示了2008年我国各省茶叶出口金额排名前3地区的茶叶出口情况,福建省2008年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居第二位。
出口数量为4.78万吨;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排在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全是沿海城省(市、自治区),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82.73%,出口量所占比重为81.44%,其中,福建地区茶叶出口量为4.78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28.78%。
茶叶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金额的22.85%,出口单价为每吨2901.35美元,是全国出口单价最高的城市,比全国平均出口价格还要高出803.69美元每吨。
(二)福建茶叶出口特征1、出口贸易方式过于单一2008福建茶叶出口量为4.78万吨,出口占全国的28.78%,而同年浙江出口量为16.61万吨,出口占全国的57.39%,同年的出口量没有浙江的高,主要是因为福建省茶叶出口主要是乌茶和花茶,其次才会是绿茶,红茶和白茶。
贸易出口的方式过于单一,过于集中出口销量高的茶叶。
2、主要出口过于集中,目标市场狭窄2009年,福建茶叶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其中输日本茶叶数量和货值分别占出口茶叶总量的5.77%和39.7%,位居第一。
2010年福建出口主要贸易国家为日本、香港、美国、德国、澳门等,其中出口日本0.25亿美元,出口香港0.18亿美元,分别占茶叶出口总货值的36.24%、25.11%。
3、福建茶叶出口品种严重不平衡2010年福建出口品种主要有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其中出口乌龙茶0.43亿美元,占茶叶出口总量的60.9%。
三、分析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一)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技术标准较低,而国外标准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歧视性,同时,国内外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标准,这样对我国茶叶企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出口量较大的省份。
(二)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质量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涉及茶叶质量的法律法规较少并且不都全面,与其他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生产中的一些违法问题特别是滥用化学用品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发生安全卫生问题之后,处罚力度不够,对生产者没有较大的威慑,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