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1 概念

①生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界中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动植物总称。

②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生物以及有它们组成的生物群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③生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等。有的学者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资源。(百度百科)

④生物资源通常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即可资人类利用的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总和。(论文)

⑤生物资源是指地球上对人类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称。(论文-陶黎新)

2 生物资源的特性

系统性:自然界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整个系统。

可更新行:通过繁殖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状态。

地域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生物资源,同一种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资源数量和质量存在有差异。

周期性:指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分为日、季节、年周期。

有限性:生物可更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的;开发过度将导致整个资源枯竭灭绝,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增值性: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

3 生物资源分类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其中:动物资源包括陆栖野生动物资源、内陆渔业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海洋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包括细菌资源、真菌资源等。

3.1动物资源

3.1.1 概念

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生物圈中一切动物的总和。

3.1.2 分类

一、按类群分

1、哺乳类动物资源: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

2、鸟类资源:鸟类通常是带羽毛、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有坚硬的喙。

3、爬行类动物资源:爬行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亚门。

4、两栖类动物资源: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

5、鱼类资源: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二、按用途分

1、珍贵特产动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分布狭窄,数量稀少。

2、食用动物资源:提供蛋白质或脂肪等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

3、药用动物资源:是一类经过人类使用,证明可作为治病,防病和具有保健价

值的资源动物

4、工业动物资源;

5、实验动物资源;

6、观赏性动物资源;

7、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8、其他作用的动物资源。

三、按分布分

1、陆栖野生动物资源

2、内陆渔业资源

3、海洋动物资源

3.1.3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推动有机物质循环

2、加速碳养循环

3、多种动物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4、动物的活动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5、其他,如肉食、药材、毛皮、生产工具、科研资源

3.1.4动物资源现状

1、物种灭绝速度快

2、野生动物作为药材、食品、装饰品、工艺品、毛皮羽制品、宠物的需求却在增加。

3、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生存环境,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人类对生物体的直接开发利用,比如狩猎和捕杀;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等,都直接或间接构成野生动物的生存威胁。

3.2植物资源

3.2.1 概念

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3.2.2 分类

1、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食用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可分为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饲料、饵料七种。

2、药用植物资源,中国现有药用植物11146种,可分为中草药(人参、杜仲、黄连、甘草)和植物性农药(除虫菊、冲天子、鱼藤)两类。

3、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科、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七种。

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监测和抗污染植物五种。其中防风固沙植物包括木麻黄、大米草以及多种桉树等;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包括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以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固氮增

肥、改良土壤植物包括桤木、碱蓬、紫苏、田菁、紫云英、红萍等;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包括碱蓬、风眼兰等,此外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5、植物种质资源

3.2.3 植物资源的作用

1、动物的超级保姆:在自然生态环境里,植物就象动物的保姆一样,它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供给别的生物呼吸;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供动物食用;它们形成煤、木材等能源,让人类运用。如果植物从地球上消失,动物也无法生存下去。

2、防止水土流失:植物可以保持水土,当雨水降在森林以后,有25%会蒸发掉,25%会流失,25%留在泥土中,另外25%则渗透成为地下水。如果没有森林,只有10%的雨水会成为地下水。可见森林就象是水的故乡,能够多蓄存5倍以上的雨水,并且避免土壤流失。

3、抵抗风沙和潮汐:植物可以防风定沙,例如滨海地区风沙很大,附近的居民常常种植木麻黄、黄槿来阻挡风沙的吹袭。另外,生长在朝间带的水笔仔等植物,可以留住一些泥沙,延缓潮汐侵蚀海岸的速度。

3.3微生物资源

3.3.1 概念

微生物是除动物、植物以外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上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最低等的微小生物。

3.3.2 分类

一、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

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组成;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于此类型

微生物

二、按用途

1、农业微生物:包括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微生物。

2、工业微生物:基本上包涵了食品与发酵行业各类生产及科研用微生物。

3、医学微生物:主要有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的生物制品的生产用菌。

三、按分布

1、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空气微生物,海拔越高,微生物越少

3、水体微生物,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随水体类型、受污水或废水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水温、ph及水深等的变化而变化。

3.3.3 微生物的作用

有害的作用:

1.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2.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这点相当于上面所说的做为分解者)

3.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

有益的作用:

1.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

2.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

3.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4 我国生物资源特征及存在问题

4.1资源总量大,但质量普遍较低

我国的生物资源中,与生产、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森林、草场和水产资源存在着资源总最量大、但资源质量较低的现象。中国森林面积约1.59亿hm2,活

立木蓄积量124.9亿m3,森林蓄积量112.7亿多m3,均居世界前列。但森林覆盖率低,仅16.55%,林分每公顷蓄积量112.7m3,用材林蓄积量每公顷平均为77.10m3,现实生产力较低。中国草地资源约4亿hm2,其中天然草地3.9亿hm2。中国大部分天然草地为低工草类型,适合作为割草利用的草场不多,直接影响了冬春贮草。我国草地产量偏低,北方的草甸草原每公顷产鲜草3000~4500kg,旱草原草场1500~3000kg,荒漠草场750kg。我国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面积达1.8h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5%,草场载畜能力低。全国草场平均约 1.0~1.3hm2养一只绵羊单位,而目前每只绵羊单位仅占有草场0.5hm2,明显放牧超载。

4.2 资源结构不尽协调

据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统计,在我国现有森林中,用材林比重过大,面积占66.08%,蓄积量占74.20%;其他林种比重过小,防护面积占16.55%,薪炭林面积占3.34%,特用林面积仅占2.60%,经济林面积占16.55%,竹林面积占2.95%,在现有用材林的林龄结构中,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面积结构比为3.8∶3.6∶2.6,蓄积量结构为1.2∶3.3∶5.5,森林结构低龄化现象明显。在4亿hm2草地资源中,人工草地0.07亿hm2,仅占草地资源的1.67%,比重过大。在内陆淡水鱼种类中鲤料占50%,草、鲢、鳙、鲤、鳊、鲂、鲷、占大多数。淡水渔业品种单一。

4.3 生物生产力年际变化大,季节性明显

生物生产力随着水热条件变化而变化,年内表现出季节性,年际之间表现为丰歉年,这在草地资源表现最为明显。草地实际产草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年降水量多少。通常草甸草原丰歉年产草量可相差1倍,干旱草原相差2倍,荒漠草原差3~4倍,荒漠差2倍,这一特点是造成我国北方靠天养畜的放牧畜牧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差异天然草场前暖季与冷季资源载畜量不平衡,暖季草

场普遍有较大潜力,而冷季草场资源量明显不足,大体缺1/3。冷季草场资源量不足是制约我国草地载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4.4 区域分布不平衡

生物的生长受光、热、水、土、气等自然环境诸要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森林资源集中华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其面积、蓄积量与用材等均占全国80%以上,而广大的华北、西北地区由于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我国少林地区。我国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与山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加上四川西部的甘孜、阿坝七省(区)为西部牧区,共有天然草地2.9亿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73%。其中蒙一新牧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1.6亿hm2、占西部牧区的53.78%;青藏高原牧区(西藏、青海与四川西部)1.3亿hm2,占西部牧区的46.22%。东部农区的草地堆星分布于东部地区、丘陵,草地面积1.0亿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6.66%。

5 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措施

5.1贯彻“保护、培育、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保护好现有植物。

5.2适当增加物种数量,不断扩大其种群数量。

5.3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不得妨碍野生动物的活动。

5.4景区的建设项目不得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植物资源灭绝10.15

作业四 资源植物灭绝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片段化,退化 1、植物资源灭绝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的破坏 热带50%野生生态环境破坏,亚热带生态环境破换80%以上,中国70%天然林已被采伐,50%草原被破坏,25%收沙漠威胁。 2、生态环境片段化 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态环境,由于道路、农田、城镇以及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二分割成小块。对植物资源的威胁表现:(1)对物种流动的影响;(2)边界效应。 3、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污染 影响因素:环境污染,杀虫剂、化工产品及废物、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等。 包括农业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及全球性气候变化等都对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二、外来物种的入侵,引进和疾病 1、外来引种 水葫芦、薇甘菊、紫茎泽兰等。 2、野生生物疾病的增加 人类的各种活动促进野生生物疾病发生率增加。 三、资源过度利用 尽管我国植物培植已初见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繁育、培植体系,给植物保护带来很大压力。植物培植的科技含量

较低,资源增长缓慢,甚至还有部分单位借人工培育为名,非法从野外掠取资源,对资源造成极大破坏。 兰花资源、红豆杉资源被盗采、发菜和甘草资源被乱挖滥采等。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已严重超出了资源增长幅度,导致资源总量不断下降。一些需求量大的物种,如麝类、穿山甲、红豆杉等,资源已下降到濒危程度。特别是在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仍在大肆、乱挖滥采和非法经营、走私野生植物及其产品。这样的情况,国家应采取措施遏制资源下降趋势,促进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物种状况生态环境丧失资源过度利用引种其他 灭绝28% 25% 25% 22% 趋于灭绝47% 28% 15% 10% 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随着我国对资源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大。对资源的破坏也就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野生资源中,有很多植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有的甚至已经灭绝,因此,探索并且完善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并且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是当前植物资源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植物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也就成为当前在植物资源管理手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目的 (1)保护植物物种的生存; (2)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 (3)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4)保护植物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 二.意义 1.野生植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练习:4.3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多选)化石燃料与其他矿产资源有一天会枯竭,原因是() A.人们的过度开采 B.不可更新 C.更新得太慢 D.生物不能再形成化石燃料 答案AC 2.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是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的标志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3.下列生产活动中,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是() ①在鄱阳湖区围湖造田②开垦山地③完全禁止采伐林木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⑤适时适量地捕捞湖泊中的成鱼⑥用电瓶打鱼 A.①②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在,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 B.我国野生生物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 C.自然因素是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D.大熊猫、金丝猴、银杉等野生生物分布区域明显缩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答案C 5.我国沙尘暴频发,下列针对西部地区环境治理的措施中,哪项是不可取的()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禁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 C.科学利用水资源 D.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答案B 6.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答案B 7.下列措施中,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不相符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解析农田长期处于C项中的状况会使土壤贫瘠,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C 8.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不应禁止捕捞,而应适度捕捞,否则,会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答案D 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经济价值 B.潜在价值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以及血液制品。 二、生物制品统一由药剂科购进,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并严格适应症,防止滥用。 三、购进的生物制品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温度、湿度及避光要求储存,应定时检查和记录储存库的温度,按有效期的先后发放、使用。病房(或专科)领用生物制品必须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并按要求储存。 四、生物制品储存库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整理,进出库均需及时填写登记册并签字。 五、生物制品储存应填写分类帐,注明品种、规格、数量、有效期、贮存日期。 六、对已过有效期的生物制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七、生物制品的运输期间应遵守下列原则: 1、尽量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输时间。 2、夏季必须用冷藏方法运输,避免常温态下运送生物制品。 3、冬季运输应注意防止制品发生冻结。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1、按上级有关规定和医院用药的实际情况,划分贵重药品管理目录。贵重药品执行二级库管理。 2、列入贵重药品范围内的药品均应上专用帐册,定期盘点,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3、贵重药品管理又分为一类贵重药品和二类贵重药品管理。 4、一类贵重药品,应实行“三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须凭处方消耗,不得外借和换药,并建立日清月结收支帐目。 5、二类贵重药品采取定品种、定位,存放于非加锁橱架上,设专管人员。专管人员必须勤查勤点,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以保证临床用药。 6、贵重药品处方不得涂改,特殊情况更改者,原处方医师应在更改处签字方可调配。 7、调配贵重药品处方时,应该核准价格。凡计价误差大、或错发或多发出的贵重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 8、自费药品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自费药品公费报销的现象发生。属公费医疗的患者,应按公费医疗制度执行,严格控制和杜绝滥开大处方的现象。 9、贵重药品如有自然破损,应按规定的报损制度执行。 10、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逐日消耗制度,每月盘点一次,并认真填写盘点明细表,上报财务科。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共享中学生物学教学网站资源

共享中学生物学教学网站资源钱留华 (江苏省泰兴中学 22540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在迅速加快,许多中学生物学教师对上网技能学习的热情特别高。但是, Internet上大量的垃圾信息浪费了教师的宝贵时间,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站中快速寻找到那少得可怜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网站,令许多生物学教师颇为头痛,本文对网上中学生物学教学网站资源作一简介,帮助教师迅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料。 1 综合资源 1.1 K12生物教学(http://WWW.k1 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 teacher/subedu/biology) 这是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一部分,分为教学资源、教改实验、实验实习、考试专栏、漫话生物、教师书屋、网上投稿等栏目。教学资源中有学科教案、教研论文和试题3个库;考试专栏中有高考、中考、有关竞赛和会考4个栏目;漫话生物中有科学常识和生物趣闻2个专题。 1.2 中基网—生物(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sub2 ject/biology) 该站是中国基础教育网生物部分,设有教学参考、教学习题、教学研究、动物世界、植物世界、镜下世界、课件展示等栏目,目前有文章654篇,图片1636幅,课件24个。 2 课件资源 2.1 生物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jx.htm) 提供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Direct等软件制作的初、高中生物课件46个。 2.2 中学生物CAI(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提供用Au2 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软件所做的高中生物课件28个。 3 试题资源 3.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 许多省市已进行3+X高考改革,该网站提供理科综合试题10套,供师生下载使用。另外,该站还设有3+X专题讲座,既可浏览也可下载,下载的专题不仅有内容,而且还有许多跨学科综合试题,让考生进行高考前的演练。 3.2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go 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swjx/test.htm) 提供1981~2000年生物学高考试题和广东省1993~2000年会考试题以及1996~1999年福建省生物会考试题的下载。 3.3 中学生物教学与研究(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zxswjxyyj) 提供1981~2000年生物高考试题和广东省1993~2000会考试题的下载。 3.4 生物新世纪(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duhd) 提供初中植物、动物、生理卫生试题。 4 图片资源 4.1 现代生物图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 包含丰富的生物图片,你如果嫌图片浏览速度太慢的话,还可下载压缩文件。 4.2 生物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jx/pkj. htm) 有植物、动物、人体、微生物、细胞等学科的大量精彩图片。 4.3 中学生物课件下载(http://gol.163com/~zhonghuan/midb2.htm) 图片库中提供初一上册、初一下册、初二和高中4部分丰富图片。 4.4 中学生物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 生物天地栏目中有许多图片。 4.5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swjx/bmp.htm) 提供36种动物图片。 4.6 中学生物教学园地(http://biology.easthome. net.cai/ind.htm) CAI素材库中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微生物等方面制作课件的图片。 5 论文资源 5.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xjx.home.sohu. com//lwxz.htm) 该网站的生物学论文写作指导栏目从确定专题、检索资料、精心写作、投稿发表等方面详细介绍论文的写作过程。另外,该站提供了《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通报》等5家杂志的投稿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征稿启事等内容,为生物学教师投稿提供方便。 5.2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swjx/jylw.htm) 有教研论文13篇、教学资料12篇。6 竞赛资源 6.1 生物学教学探讨(http://swxjx.home.sohu. com//swos.htm) 有生物学奥赛大纲、全国生物学竞赛大纲、IBO(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试题、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竞赛经验介绍和试题分析等。 6.2 我的生物天地(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i2 bol.htm) 这是一个曾参加生物学奥赛的学生制作的网页,其内容包括IBO的试题及分析。 7 资料资源 7.1 生物苑(https://www.360docs.net/doc/426937109.html,) 介绍

植物资源学复习题(无答案)

汇华学院《植物资源学》参考复习题2011-5-7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资源 2.变形体 3.颈卵器植物 4.原叶体 5.多胚现象 6.松脂 7.双受精现象 8.可更新资源 9.异形胞 10.拟蕨植物 二、填空题: 1. 发状念珠藻的植物体丛生呈毛发状,干燥时黑褐色,故俗称。 2. 海带藻体明显分为、及三部分,其内含丰富,多食可防 治甲状腺肿大。 3. 一些细菌在氮的固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统称为,主要包括 和。 4. 地衣对反应非常敏感,根据这一特性,常用地衣作为的监测生 物。 5. 提灯藓科中许多种是生活史中必需的冬寄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 于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6. 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以南各省蕨类植物丰富,其中的省被称为“蕨类 王国”。 7. 裸子植物是保留着,具有系统,能产生的一类高等植物。 8. 毛茛科的资源利用主要有用,如乌头;用,如华北耧斗菜。 9. 苔藓植物通常分为、和纲。其中的对治疗心脏 病有显著疗效。 10.提灯藓是蚜虫生活史中必需的。 11. 大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背腹分化的叶状体,腹面生有 和。 12. 蕨类植物中的分布已极其稀少,近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植物。

13. 孢子的含油量约40%,为不干性油,是铸造业的优良脱膜剂。 14.茶原产于,其中的绿茶是经过、、三道工序 制成的。 15. 西瓜原产于;甜瓜原产于;葫芦原产于。 16. 先叶早春开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17. 天麻为多年生腐生草本,它的为著名中药。 18. 我国东北区最为著名的药用植物有;著名的纤维植物被誉为“东 北三宝”之一。 19. 桃起源于国,其栽培历史已有年以上。 20. 茄科中的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皮称“地骨皮”。我国有7种3 变种,多分布在和。 21. 海带体内的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组织崩溃和溶解。 三、选择题 1. 螺旋藻隶属于 A. 绿藻门 B. 褐藻门 C. 蓝藻 D. 红藻门 2. 石莼的藻体为 A. 丝状体 B. 茎叶体 C. 单细胞体 D. 膜状体 3. 虫草(冬虫夏草)是 A. 真菌 B. 地衣 C. 种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4. 苔藓植物中的()对治疗心脏病有显著疗效 A. 泥炭藓 B. 大叶藓 C. 提灯藓 D. 地钱 5. 被食用的“蕨菜”是蕨的 A. 花序 B. 成熟的孢子体 C. 嫩叶 D. 配子体 6. 银杏种子的()具较高毒性,提取物可用于杀虫 A. 中种皮 B. 外种皮 C. 外果皮 D. 内果皮 7.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特产于我国 A. 华北及华东 B. 华北及东北 C. 华北及西北 D. 东北及华南 8. 目前,我国采脂的树种主要集中于

医药公司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医药公司生物制品 管理制度

***公司 生 物 制 品 管 理 制 度 签发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目录 1、生物制品购进管理制度 2、生物制品入库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3、生物制品仓储保管制度 4、生物制品养护管理制度 5、生物制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6、进口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7、生物制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8、生物制品销售管理制度 9、生物制品运输管理制度 10、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1、生物制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2、物流系统的装置及设备的配置情况

生物制品购进管理制度 1.0目的 明确本企业生物制品购进的管理。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业务部。 3.0责任 公司业务部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4.0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生物制品批 签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物制品的采购工作,杜绝假、劣生物制品购进,确保生物制品质量安全有效。 2、严格执行公司采购药品的程序规定,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购进原则,编制 购进计划,可以是长期计划,也可以是临时计划。 3、负责生物制品购进的采购人员应熟悉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崇尚 科学和质量第一的精神,做好生物制品采购工作。 4、生物制品必须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或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不得从 不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购进。 5、购进时严格审查供货单位的《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证书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注明 有“生物制品”经营范围)、GSP证书及《营业执照》,查验供货单位业务员委托书、身份证明,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货,确保从合法资格的企业购进质量可靠的生物制品。 6、采购生物制品应当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或生物制品批发企业签订采购合同,约定生物制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有的学者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资源。 特征 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资源的再生性 再生性: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资源的基本属性。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各种产品。 (2)生物资源的可解体性 可解体性:生物资源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导致某些生物种类减少以至灭绝的特性。每种生物 都有自身独特的遗传基因,并且存在于该种生物的种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个体都不能代表其种的基因库。生物资源破坏后难以自然恢复,从这个意义上看,生物资源是有限的。 (3)生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生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 (4)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生物总是生长在与其生态相应的环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是人类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 (5)生物资源的未知性 表现在:很多生物还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价值;即使已经认识、开发的生物资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价值,如银杏。 (6)生物资源获取的时间性图 不同生物种类,获取有用物质的时间不一样。“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六月当柴烧” 。(7)生物资源的可引种驯化性 野生生物资源可以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而成为家养生物。生物的引种驯化,不仅可以解决野生生物资源获取的困难,而且可以拯救、保护濒危物种,扩大分布区,提高产量。 (8)生物资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资源属可更新自然资源,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资源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相对稳定的生物资源系统能较长时间保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平衡,并对来自内外部干扰具有反馈机制,使之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干扰超过其所能忍受的极限时,资源系统即会崩溃。不同的资源系统的稳定性不同。通常,资源系统的组成种类和结构越复杂,抗干扰能力越强,稳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组成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人员着装管理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 理发;勤换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帽)做到个人卫生整洁。 二、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要保持服装干净整洁。 三、库房管理人员进出冷库要注意穿防护服装,做好个人防护。 四、每年对直接接触兽用生物制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可能污染兽用生物制品的疾病的人员应当调离直接接触兽用生物制品的岗位。 第二条兽用生物制品出入库核对制度 一、兽用生物制品入库时,首先由质量管理员进行质量核对,质量合格后由库 房保管员进行实物核对,出库时由库房保管员进行核对; 二、质量管理员进行质量核对,逐批、逐品种核对生产单位、批准文号、标签、说明书、中国兽用生物制品监查所的批签发证明、包装质量、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和有效期,填写《兽用生物制品验收记录》,对具有特定管理要求的兽用生物制品,要核对有关证明和文件。不符合规定的兽用生物制品不得入库或者出库; 三、库房保管员进行实物核对,首先按生产单位提供的随货同行单内容进行核对,然后按购进记录要求记录的内容对购入的每一批兽用生物制品都要进行逐批检查验收,填写《兽用生物制品经营单位购进记录》; 四、库房保管员进行出库核对时,要按出库单和销售记录要求记录的内容,对售出的兽用生物制品进行逐项检查、核对,并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兽用生物制 品经营单位销售记录》; 五、做好真实、准确、完整的检查验收核对记录,记录至少保存至兽用生物制

品有效期后二年。 第三条兽用生物制品订购制度 一、严格按《河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第六条和第九条的规定,全省动物防疫所需的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用兽用生物制品,全部由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订 购,省、市、县、乡逐级供应; 二、订购国内兽用生物制品应当为中国合法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并 依法取得产品批准文号、具有批签发证明的兽用生物制品; 三、订购的进口兽用生物制品应当为国外企业依法在国内设立的销售机构或者依法委托的国内代理机构销售的合法产品,并取得进口产品注册证书的合法产品; 四、单位定购的兽用生物制品应保存生产单位的供货凭证,建立真实、完整的 采购记录; 五、采购记录应当载明兽用生物制品通用名称、批准文号、批号、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入数量、购入日期、经手人或者负责人以及国务院兽 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它事项; 第四条退回和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退回兽用生物制品产品管理规定 1、质量负责人会同仓库管理人员对退回兽用生物制品按兽用生物制品验收制度 进行逐批验收; 2、退回兽用生物制品应先存放于待验区,确认无质量问题后,移入合格品区; 3、怀疑兽用生物制品产品有内在质量问题时,应将退回兽用生物制品送有关部 门检验; 4、不合格的退回兽用生物制品产品按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处理规定处理。 二、不合格兽用生物制品管理规定

生物资源科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格式3000字

生物资源科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格式3000字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人生的职业规划更是如此,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肯定会更快更好的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让我们不再迷茫不再无措,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我结合自身情况,客观的形式及我所学专业的特点,深思熟虑后为自己制定了如下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根据霍兰德理论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我属于社会型、研究型和艺术型(SIA)。因此,适合我的职业应具有以下特点:涉及与他人协作、沟通以及教育他人,经常要求工作者为他人提供帮助,与各种式样、设计和图案打交道,表现自我而不必墨守成规。 所以适合这种类型的职业大概有以下几种:社会工作、咨询、调解、教育和一些要求组织他人的职业。 个性特点:我的个性特点基本描述为:性格内向、感觉、情感丰富、判断2.强烈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工作努力;良好的协作技巧,能和别人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讲求实效的态度,办事方法现实可行;十分关注细节,能够准确地把握事实;能够连续地工作,对相同的工作任务不会感到厌倦;非常强的责任意识;别人可以信任你实现自己的诺言;喜欢运用固定的办事程序;尊重别人的地位和能力;通情达理,看问题现实;有韧性,在困境中不轻易放弃。 二、职业选项

1、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 近几年,国家通过司法考试招收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与逐年增加的生物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还很少,同时考试难度很大,录取率较低,出现众人过“独木桥”的局面。 准备考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考试,不看许多参考书,考试中涉及的非常宽的知识面,靠平时积累遗漏太多。 四、行动计划 大学阶段目标 我现在距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就是英语远没有达到要求。综合素质也有待加强。知识面还太过狭窄,英文的相关背景知识缺乏,不论是实事新闻还是社会现象知道得太少。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还是很不熟练,社交技能也有待提高。大二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申请URTP,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于下学期要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应当注意的就是其实际应用能力,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提高。在备战英语四级的同时,参加2009年大学英语竞赛,综合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利用较多空闲时间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另外,在活动方面,尤其是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应该积极地参加,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加适应未来紧张的工作,也能更合理地利用时间。 在大三的时候,利用有限的课外学习的时间继续我的韩语学习,争取适时参加韩语等级考试,拿到中高级证书。由于大三还要过外语六级,英语的学习还要继续坚持,此时着重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与交流能力。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校选课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海洋矿产资源的利用 院(系):行健 专业:法学 班级:2012级2班 学号:1238120203 姓名:裴宇 指导老师:谭志彪

地球海洋面积3610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8%。如此辽阔的地域必定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也应允而生,无疑不对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科学有效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巨大破坏的开采海洋生物资源,成为了当今科学界一大难题。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构成的丰富的生物体系,我们称之为海洋生态。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应对海洋污染也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富营养化、石油泄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这些也必将导致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

生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生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TT2018-330 课程名称:生物资源学 总学时数:36 学分:2学分 一、说明 (一)《生物资源学》课程的性质: 《生物资源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生物资源利用方向的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是介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及其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生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物群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教材:《生物资源学导论》(第一版) 编者:陈集双,欧江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专业 (三)《生物资源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资源的概念及其多样性; 2.理解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3.了解生物资源上的研究与开发。 4.初步具备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生物资源有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充分体现专业选修课的基础性和通用性。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内容作适当取舍或补充。该课程内容相对复杂,一部分较难懂,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生物资源学导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本课程讲授总学时为36学时。

(五)教学建议: 明确教学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并注重综合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除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外,对部分章节引入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 (六)考核要求: 本大纲根据《生物资源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分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按平时占30%(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作业等),期终成绩占70%。试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考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生物资源和生物资源学的概念;掌握生物资源的属性;了解生物资源学的发展概况。

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保护 通过这学期对海洋生物学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加深了对于海洋生物物种多样,资源丰富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人们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海洋造成了很大危害,使我更有意识地想保护海洋。 海洋可以说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起源于海洋的。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已经有50亿年,地球上的海洋生物在40多亿前就已经存在了。 到目前为止,海洋中已经发现和命名了的生物有100多万种,其中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海洋中物种具有多样性,主要分为头足类,鱼类和哺乳类。并且海洋游泳生物分布范围很广,从南极北极到赤道的水域,我们几乎随处可以看到海洋生物的踪影。 海洋生物主要门类有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海兽类和藻类。 其中鱼类是海洋生物里中重要的一类,而且鱼类的分布很广,从两级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还有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鱼类的种类也很多,约两万种。世界上的鱼类可以捕捞2亿吨,数量较大,所以说鱼类是海洋生物中最重要的一种。 其次,海洋植物资源也很重要。海洋里的植物大多是藻类,又叫做海藻,主要分为绿藻,褐藻以及红藻。海洋植物营养丰富,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等。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藻类植物都在海洋中。海洋植物中营养物质丰富,含有抗菌抑菌的活性物质,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丰富的色素,并且海洋植物的含碘量高。 无脊椎动物在海洋中的种类相当多,大约有16万种。就像虾,海参,海蜇,海蟹,乌贼,扇贝等等,这些无脊椎动物被人们熟知并且食用,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此外,很多无脊椎动物还可以作为药物的材料以及其他的用途。例如乌贼就可以止血,治皮肤病,胃病,乌贼墨囊里的墨汁还可以做墨水使用,是种著名的绘画材料。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问题也随着日渐突出。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海洋,转向了这个占着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多都是在海洋上的,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确保生物制品的经营安全,加强经营过程中的监控管理措施,达到安全、合法经营的管理目标。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 四、内容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药品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中,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2、凡购进生物制品,均应按规定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3、建立生物制品的专用账册及购进、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

4、生物制品购销业务中应票账货款相符。 5、生物制品账册及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6、生物制品的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应相对稳定,其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储存和运输等人员每年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7、严格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和出入库“见码必扫”操作,确保正确核注核销,及时处理系统预警信息。加强对下游企业销售的管理,电子监管预警信息提示收货企业核注信息有误的必须立即暂停供货、进行调查,发现销售数量和流向等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

一、目的 严格把好生物制品的购进业务质量关,确保依法经营并保证经营质量安全。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实施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的通知》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购进环节的质量管理。 四、内容 1、药品配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生物制品的采购工作。 2、公司必须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或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生物制品,不得从不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购进。 3、采购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3.1确定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 3.2确定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 3.3核实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 3.4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采购中涉及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按《供货单位及销售人员资质审

第六章 生物资源管理

第一节生物资源概述 一、生物资源的概念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所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但狭义的生物资源,要涉及的是非人工驯养、种植的动植物资源,即习惯上所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资源与类关系极其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资源。 二、生物资源的基本类型 根据生物资源自然属性,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 根据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野生和非野生生物两大类。 根据生物的生态特征,可分为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两大类。 根据生物资源的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生物、农用生物、工业用生物、药用生物和建筑用生物资源等。 三、生物资源基本特征 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 任何生物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即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具有结构上的等级性。 在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界由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组成,每一个生态系统又包括各个组成部分,各组分之间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改变其中的某一

个成分,必将会对系统内的其他组分产生影响,以致影响系统性。例如,森林的砍伐、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土壤肥力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导致植被的衰退和群落演替,使生物群落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自然界各系统之间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立即可以表现出来的,有些则需要很长时期才能显露出来。 由于生物资源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坚持全局约观点,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治理及综合利用。 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 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生物资源可以不断地更新,即通过繁殖而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供人类重复开发利用。例如,草原可以年复一年地被用来放牧、割草;森林在合理砍伐下,可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动物资源、渔业资源可为人类提供肉、毛皮、蛋、医药等。 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所以生物资源的蕴藏量是一个会发生变化的量。当利用合理,生物资源可以不断地增长;如果利用不当,破坏生物资源生长发育的基础,或者利用强度超过了其可更新能力,生物资源就会减少,质量也会愈来愈差,继续下去,必将导致生物资源的退化、解体,以至灭绝。因此,我们利用生物资源的强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 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生物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生物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95《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阶段实验报告;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尚德兰;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一、课题的提出;从03年九月开始,新乡市被列为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 二、课题变量的界定和理论基础;(一)变量的界定;1、自变量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因变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二)理论基础;课程资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阶段实验报告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尚德兰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已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及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主题对我校的课程资源及校本课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 生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 一、课题的提出 从03年九月开始,新乡市被列为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我校作为课改骨干学校,三年来,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课改成果。然而,这次课改实验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还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资源短缺问题是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使用新教材中最感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课程资源短缺问题,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适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课程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如何利用好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体,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

科学: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说课稿 谢家堡学区X志民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谢家堡学区的X志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研讨课标、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科学的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下面我就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1、首先说课程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数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2、课程分目标,分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了具体阐述。1)科学探究方面课标总共提出了八条内容;2)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共提出六条内容;3)科学知识方面本单元涉及到的有①学习生命世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②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 (二)内容标准 《生物与环境》属于科学知识中的生命世界X畴。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标准有:科学知识方面,1、生物对环境有基本需要;2、生物会选择环境也会影响环境;3、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4、生物之间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在科学探究方面,1、设计种子发芽实验;2、观察、记录绿豆芽生长;3、进行蚯蚓选择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的认识; 2、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培养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浅谈生物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物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要持续地利用它就必需掌握其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如果不考虑其基本规律盲目行动,特别是不尊重这些规律鲁莽从事,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当前,人们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bstract:Biological diversity is a product of natural evolution,and it has its own law of development.Humans who want to use it continuously should have to master the law of its development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lanning and action plans.If we do not consider the basic laws of the blind, especially when we do not respect these rules anything rash,consequences will be unthinkable. At present,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at people advocate was essentially asking people to take care of the nature of law of development of respect for nature, and stick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reach ambitious goals including the coexistence of modernization and nature and the coexist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io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Keyword:biological resources biological d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前言 当前,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带给人类的宝藏远远不止是那些能够使用的珍馐佳肴,也不止是那些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石油”。人们正在逐渐的发现着生物资源这一新的自然的馈赠。 但是我们应当如何开发这种新生的资源呢?是效法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石油产业上进行的竭泽而渔的野蛮的开发方式,不断开发新的石油井,让这一资源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人类明白终有一天石油将称为过去的名词,但很显然我们对其的依赖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据说世界石油在几百年内将完全枯竭,但我们的汽车,燃油工业却大有在继续运转千年的架势。可以说人类在等,等待石油枯竭的那一天,让事实迫使我们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