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化在交流中传播》,供⼤家学习参考!第⼆单元⽂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化的多样性与⽂化传播第⼆框⽂化在交流中传播考点:1.⽂化传播的多种途径2.现代⽂化传播⼿段的特点3.推动⽂化交流的意义⼀、⽂化传播1.含义:⽂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化传播的过程。
⼈们通过⼀定的⽅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化传播。
2.⽂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迁徙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
---每⼀次⼤规模的⼈⼝迁徙都意味着⼤规模的⽂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化产⽣极⼤的影响。
(3)教育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和访问使者,是⼀种更为直接的⽂化传播⽅式(4)⽂化传播就在⽣活中。
⼩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到各种经济、政治、⽂化活动,都可以成为⽂化传播的途径。
⼆、现代⽂化传播的⼿段:⼤众传媒及其作⽤1.传媒的含义:⽂化传播借助的媒介。
2.传媒的发展阶段:⼝语传播--⽂字传播--印刷传播--电⼦传播--络传播注意:(1) 各种传媒在⽂化传播中共同起作⽤。
(2)新传媒的出现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传媒的发展是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不淘汰、不更替其他。
3. 关于⼤众传媒(1)含义:⼤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众⼤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2) ⼤众传媒真正开始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3) 现代社会中,⼤众传媒的多种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播、电视、络、书籍、电影等多种形式。
⽐较:各种⽂化传媒的特点(4)⼤众传媒是现代⽂化传播的主要⼿段①现代传媒特点?依托电⼦技术、微电⼦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②⼤众传媒优点和意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世界各地的信息,⽇益显⽰出⽂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功能,已成为⽂化传播的主要⼿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中国古代的三次人口迁徙
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
没有停止过。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出现中国历史 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唐朝的 安史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 潮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
功能:文化传播、沟通、共享。
注意:
新的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说一说:古代中、外历史上对中国文化的 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利玛窦献《坤 舆万国全图》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
马可波罗撰写 《东方见闻录》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 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玄奘在 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 (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 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 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 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 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 译”。
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 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 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 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迁。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精选全文完整版

五、课例研究综述
搜集的课堂教学信息:文化交流传播的实例——广西农民爷爷因为手工鲁班凳走红的视频、结合学生熟知的李子柒、同时介绍滇西小哥、古筝女孩彭静旋、中国装束复原小组等,向学生传达自觉承担文化传播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育人的抓手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积极主动地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二、教学目标
考纲: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中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提高文化交流、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3.公共参与:通过对文化交流的途径、手段、意义、措施的认识,自觉加入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行列,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的接触比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这些途径和方式附带的文化传播活动有较多的认识,在学习起来困难不大。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多媒体展示法,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让学生直观了解商业贸易等各种文化传播途径以及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思想政治
教学课例名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教材分析
本课例是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中的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题,主要介绍文化传播是在交流中进行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播使得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14张PPT)

孔子学院(2013)
颁奖词:108个国家,400所 学院,500多个课堂。每个 方块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种 子,每一堂课,都是东方大 国的舞台。是魅力,也是实 力,这些来自君子国度的文 化使者,他们比先贤走得更 远。
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2015)
颁奖词:118个国家,3500 所学校,他们如星星, 点 点闪耀在每一处,跋山涉 水,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每个方块字都是砖石,铺 就友谊的桥,每张青春的 脸都是名片,传递文明的 火,胸怀抱负,不负使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中国。
(1)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
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重要途径 —— 商业贸易、人口迁移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பைடு நூலகம்(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美国科罗拉多州泉城市第二十学区师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澳大利亚友好学校文化交流团来我校访问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3)手段 —— 传媒
①几个形态: ②现代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大众
传媒
A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B 形式 ★C 特点、功能: 最大程度超越,汇集,强大功能,主要手段
2.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课时作业12: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版的漂流瓶也日渐增多。
QQ邮箱漂流瓶将这种形式搬到线上,把自己的祝福、许愿、个人介绍、不方便向熟人说的小秘密等写下来漂流出去,由网络自动分配给收件人。
漂流瓶传递()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2.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商家适时地推出了富有俄罗斯文化气息的奥运纪念品。
人们在欣赏、购买这些奥运纪念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
这说明()①商业贸易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④文化因交流而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中国古代的海外移民大都是侨居性的移民。
这些移民在海外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海外诸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且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这主要表明()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D.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4.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都超过10万人,越来越多的学子学成归国,在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领域立下赫赫“战功”。
这反映了____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大众传媒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情感交流、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短信,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这表明()①文化传播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②文化传播的手段具有历史性③现代传媒正逐步取代传统传媒④现代传媒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暴,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
这表明人们越来越看重()A.人口迁徙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B.留学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C.欧美国家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D.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7.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教学设计18: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本上举了三个例子。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商业贸易为什么能够传播文化?学生讨论课本35页丝绸之路。
问题: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试举例说明。
商业贸易中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学生:广告。
现代社会,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同时,依靠广告开拓市场,引导人们消费。
广告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如海信蓝梅电视广告。
知识探究二电视剧《闯关东》、《走西口》等受到观众朋友的热捧。
它讲述的就是人口迁徙的故事,那么人口迁徙到底如何影响文化传播的呢?教师:在闯关东的过程中就把山东儒家文化带到了东北。
而在我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都使得南北文化得以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过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表现: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还有哪些你知道的文化传播的途径呢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当堂练习判断:举办奥运会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对。
战争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并且可能还会有战争这种非和学生抢答并记分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刘渊明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刘渊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刘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感受其文学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刘渊明的生平介绍2. 刘渊明的代表作品分析3. 文化交流的意义和途径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交流5. 小组讨论:如何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刘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体内容:讲解刘渊明的代表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引导学生感受其文学魅力。
3. 文化交流环节:讲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途径,如学术交流、艺术交流、旅游交流等。
4.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交流,如学习外语、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刘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刘渊明的作品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刘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化交流意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交流的实践能力。
4. 学生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刘渊明的作品集或选集。
2. 关于刘渊明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资料。
3. 文化交流的案例资料。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刘渊明的作品及其相关资料,制作教学PPT。
2. 划分学生小组,分配讨论任务。
3. 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道具。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加深对刘渊明及其作品的理解。
2. 邀请文学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刘渊明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3. 开展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以刘渊明为主题的作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文化的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下图为现代传播手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区别
传播范围的不同
传播速度的不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传播对我们的要求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佳话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 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永嘉之乱
在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阳, 人口大量南迁,形成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使得中国的南北有了更 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闽南话,闽北话, 客家话, 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 下列三副图为客家文化展示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马可· 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他在中 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城市。回到威尼斯之后,写 下著名的《马可· 波罗游记》。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他在中国 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 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 示在世人面前。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 向中亚和欧洲,带回中国的是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 佛教、音乐、天文学和数学等。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人口迁徙 人口迁徙是相当数量的人类集体迁移的一种形式,指人们 集体变更居住地的行为,迁徙带去的不仅仅是人口,更有 文化。 下图所示为人口迁徙的场景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在交流中的传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 文化交流的含义和重要性3. 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和方式4. 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文化交流的含义和重要性,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文化交流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和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典型的文化交流案例,引起学生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文化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 讲解文化交流的含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讲解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分析典型的文化交流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影响。
6.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7. 总结和归纳,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文化交流案例,分析其传播过程和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写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文化交流概念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提交:评估学生对文化交流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文化展览:邀请学生展示他们选择的文化交流案例,通过展览形式增加学生对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兴趣。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百
年 海政治家:孙中Fra bibliotek、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 祥麟 ‥‥‥
归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口语——文字——印刷—— 传媒的发展阶段: 电子——网络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传播的意义
走出去而言:中国文化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 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引进来而言: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 的发展和进步。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⑴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 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⑵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 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 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 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知识小结
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2、大众传媒及作用 1、文化传播的意义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 使者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
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 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 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 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 盖地在显示…… 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 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 失去了向导。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 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 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 文化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设计】晚自习任务:首先利用25分钟完成课前预习案,背过画星号的问题;其次利用15分钟自主构建本框知识体系,找出并写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最后完成预习检测。
附:【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利用自习时间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初步熟悉教材体系。
在预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疑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P34-35,找出并记住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
通过小组探究,准确判断区分出文化传播的途径,并能举例说明。
(2)结合探究活动,能够列举出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哪些,了解它们的发展阶段,并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3)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列举出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据此总结归纳出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华的使者。
【预习导学】(要求:①通读课本P34-37规范、准确、简洁回答下列问题;②用红笔标注出不懂的地方并提出疑问;③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_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①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交流文化。
②______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____________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小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提示】1.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途径。
请举例说明:2.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途径侧重指人们能进行文化传播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任何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即传播手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含义:____________,简称传媒。
发展阶段: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提示】1.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注意P36下面方框,易出选择题。
尤其注意口语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点。
2.大众传媒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的。
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__ _ 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
特点(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益显示出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_________。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文化交流的意义: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④有利于各国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如何推动文化交流?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加强文化交流。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④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前置测评】1.索马里半岛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陆。
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重要途径之一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2.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国家还聘请华文教育的志愿者负责汉语的教学。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益处在于(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②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③有利于把其他国家的文化融合到中国文化之中④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 D.①③3.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而现在,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
这说明()A.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各有其特点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C.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二.【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检测提前收交预习学案,全批全改,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以便上课有的放矢。
(二)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展示外国人学书法、喝茶、麦当劳、肯德基、电影院上映的《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图片。
(师:上个框题学习了文化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多样性文化正是因为交流才得以传播,才得以让我们可以享用到不同国家的文化。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三)学习目标展示PPT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
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学案中已印发,但是自己看学案,不如一起看一起听专注。
(四)课堂新授围绕三个目标,一一对应展开。
【目标1的处理】◆(视频导入)播放:《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成功》。
在播放过程中,学生很快被吸引住了,看完以后,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老师追问:视频中提到了什么内容?)生回答后,PPT展示丝绸之路的图解,引导学生回答关于丝绸之路的已知的知识。
◆【探究一】问题:1、丝绸之路体现了文化通过什么途径传播?(自主探究)2、这一途径是怎样实现文化交流的?(自主探究)3、今天的商业活动是否还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生回答完问题1、2后,小组合作讨论问题3,展示讨论成果,师展示学生喜欢的一些电影动画形象:功夫熊猫、变形金刚、蜘蛛侠、超人、大白、西游记、美人鱼。
分析并引导得出结论: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展示图片:电视剧《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剧照,民工潮图片,海外唐人街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展示图片:课堂学习、中外学校交流,引导学生回答: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师追问:你还能想出哪些文化传播的途径?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引导学生标注课本。
【目标2的处理】◆过渡语:文化传播光有途径还不够,还必须得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这个载体也就是媒介,即传媒。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目标。
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活动来看一下。
◆【探究二】问题:在日本,青少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十分少见。
而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却时有发生。
有哪些手段可以在青少年中传播环保意识?(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师适当引导点拨。
)◆PPT展示学生可能回答的几个角度,要求学生看课本,对应提炼出传媒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引导问: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向大众,大范围的传播的?引出大众传媒。
用PPT投放大众传媒知识的问题:标志、形式、地位、特点。
生自主阅读课本,标注清楚。
【目标3的处理】◆过渡:展示中国媒体的数量统计图。
中国依托这么庞大的传媒系统,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图片:2015年中国与纽约的交流异彩纷呈。
纽约帝国大厦点亮中国红、舞狮进入NBA 赛场、上演传统京剧《白蛇传》、演出芭蕾舞剧《牡丹亭》、老外在书展上品茶、介绍海外孔子学院。
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过渡:不光是现代,古代也有很多对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引出探究三问题。
)◆【探究三】问题:你能举出古代对文化交流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吗?(合作探究)(PPT展示代表人物的图片,生根据展示的人物提示,小组内讨论,叙说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师追问:他们做的这些对于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有什么意义?(生根据提示能够回答出关键词)师继续追问:在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你应该怎么做?(生结合课本回答)(五)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框架,同时标注本框重点。
(六)知识巩固生整理框架,回扣课本(七)目标达成通过设置五道选择题,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