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

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
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

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但也是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结构性污染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较为多发,是我国灰霾发生的“重灾区”。在环境保护部每月公布的全国空气质量较差十个城市名单中,位于京津冀的城市十之七八。其中以河北省居多。

2013年9月颁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进一步确定,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自治区下降10%。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环保部此前一份报告称,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一体化现象日趋明显,其中长三角区域的空气污染一体化特征尤其突出。

在长三角地区,冬春季节,受内陆污染、北方沙尘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等综合影响,区域性雾霾和浮尘影响突出;在初夏深秋季节,秸杆焚烧对区域大气PM2.5污染贡献显著,常引发区域性的大范围霾污染,使长三角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同步变化趋势。

环保部调查还发现,我国的燃煤消费量以每年超过2亿吨的速度增长,目前燃煤消费量已超过全球总量的48%;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

长,“十一五”期间从1.2亿辆激增到1.9亿辆。燃煤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年排放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造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区域空气质量恶化。

环保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课题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曾建议,通过推动产业布局调整,逐步疏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型复合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重化工业产能。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逐步降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的煤炭消费量。国务院2013年9月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5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经济发展”,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

环境保护部2015年10月27日在京召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出席会议并强调,环评是环保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规划环评是推动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潘岳介绍,目前绿色转型的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是国土整治,二

是优化经济布局和结构升级。前一个关系到城镇化是否有序,后一个关系到工业化是否合理。规划环评是加大国土整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手段。目前一些区域国土开发过度,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突破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一些区域国土开发低效,仍然是外延式扩张,大拆大建、削山填湖。迫切需要以规划环评为手段,从区域、流域宏观层面,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配置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建成经济、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环评也是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目前环保产业与环保守法企业的成本仍然比两高产业和环保违法企业要高得多。如果通过规划环评,以区域限批、负面清单为手段,严格重点行业的环境准入,倒闭高污染企业、环保违规企业的淘汰退出,就能促进企业生产工艺升级、加快产品更新,推进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保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规划环评还体现了环保的公共属性,可以使公众能提前对关涉他们切身利益的发展决策享有知情权与发言权。总之,规划环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它所提供的不是对个别项目的技术性意见,而是绿色化转型方案系统的重要抓手。

潘岳说,未来5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规划环评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然而,规划环评的落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陈吉宁部长指出,规划环评意见难以形成刚性约束,也没有一个追责的机制,所以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的现象比较普遍。从2003年《环评法》实施以来,通过审批的113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中,有52个是在规划环评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审批的。作为环评管理体系的“龙头”,

规划环评“落地难”使整个环评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首先启动的是按照陈吉宁部长提出的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等“三条铁线”的要求,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三大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环境矛盾最凸显,公众环保需求最强的地区,是经济和环境双转型最迫切的地区,理应成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与环境两难的改革示范区。在三大地区的战略环评中,将用空间红线来约束无序开发,守住生态底线;用总量红线来调控开发的规模和强度,根据环境质量来分配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使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用准入红线推动经济转型,强化产业准入源头控制,明确资源型、风险型、污染型和行业差别化准入管理要求。

第二,环保部最近已经启动了大量法律法规的配套工作。正在全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来推动《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的修订。城市建设、新区、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正在完善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环评区域限批办法》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第三,环保部正在探索创新管理方式。一是探索区域污染物行业排放总量管理试点,通过管区域行业的总量来调控区域范围内的开发规模和强度。二是严格重点行业审批。按行业制定审批原则,指导全国环保部门统一审批尺度,规范审批行为,特别是针对火电、公路等行业。三是创新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深度融合,强化排污许可在环境管

理中的核心地位。四是强化大数据应用,全面修订环评技术导则。五是进一步规范环评机构。六是深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评公众参与办法》的修订已经启动,有关信息公开办法和指南将于年底修订完成。

第四,环保部将配合有关部门,严肃环评违法行为责任追究。过去规划“未评先批”、项目“未批先建”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现在,我们将依据新《环保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制订《规划环评责任追究办法》,让违法责任人付出代价。环保部正在对河北、内蒙等16个省的化工园区涉危涉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专项检查,尤其是检查化工园区(港区)是否开展了规划环评、环评要求是否落实,是否有环境风险和整改计划。

环保部将推进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并加快相关排放标准及配套政策出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打造新的增长极,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生产力空间结构,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河北地处温暖带及温带,光照充足,余量充沛,土地生产条件良好;它既有高原和山地草场,又有多种防护林与经济林地,还有耕作熟制各异的农地及都市圈人口聚集的大比例建设用地;绵长的海岸带,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河北增添了几分独有的魅力。河北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坝上地区、燕山、太行山是津冀都市圈的水源地,也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环渤海区是“东北、西北、华

北”三北的中转站和重要出海通道;478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秦唐沧曹等四大港口,其中秦皇岛和黄骅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能源输出港。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从铁矿开采到钢铁冶炼、石油开采到基本(石化、盐化、煤化)化工;从密集的港口到综合运输枢纽、粮食主产区到其他基础产业领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河北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这不仅是河北自身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京津冀都市圈能够确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问题突出,土壤侵蚀严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水污染、大气污染逐年加重,港口地区的强势开发使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多年来这些资源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河北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对于治理京津冀环境的理解。一、是集中解决中国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矛盾与挑战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三、是我国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支点,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动机;四、是解决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治理的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把首都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

环境不好,群众骂娘。如果一个城市雾霾天气很严重,高端产业不可能来,高端人才也不可能来。大家试想一个污染严重、傻大黑粗的城市,想发展高端产业、高端服务业,只会是一厢情愿。环境好了,对发展而言就是筑巢引凤;环境污染了,对发展而言就是自断后路。

京津冀一体化突出的是整体布局,强调的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目前,河北省正在率先破题,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加大对山水林田湖海综合治理,全面规划了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流生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湖泊湿地保护、绿色河北攻坚、破坏山体修复、清洁能源代替等六大工程,努力使河北的生态环境足以支撑起京津冀这个世界级特大城市群的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转型发展研究 1.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 2.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3.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发展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 4.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 5.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发展的研究 6.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 究 7.探索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8.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 增长极的研究

9.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 10.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11.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 12.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接载体的研究 13.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我省对策研究 14.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15.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 16.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7.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8.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 19.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 四、其他研究 20.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1.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 22.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研究 23.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规划纲要首次权威全揭秘! 8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全文1万多字,迄今为止最详尽最权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诸多内容均属首次公布。 指导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5条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 功能定位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4句话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功能定位4句话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三步走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

2018年京津冀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京津冀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目录 历史:京津冀地处海河流域,多重历史原因造成水环境脆弱 (1) 京津冀水系基本情况 (1) 多重历史因素造成流域水环境脆弱 (1) 现状:区域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严重 (3) 资源性缺水:京津冀水资源匮乏,属严重缺水地区 (3) 水质性缺水:地表水水质差,劣V类水占比全国最高 (3) “超级污水渗坑”事件再次敲响警钟 (7) 政策体系日渐完善,治理目标逐步明确 (8) 市政污水处理:处理水平逐步提高,仍有发展空间 (13)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大规模流域治理拉开序幕 (17) 典型项目:永定新河与通州项目提供借鉴,白洋淀治理备受瞩目 (19) 投资建议 (25) 图表目录 图1:京津冀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0% (2) 图2:京津冀流域面积占全国流域面积的3.3% (2) 图3:京津冀流域图 (2) 图4:京津冀水系图 (2) 图5:2014年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均水资源情况(单位:立方米) (3) 图6:海河流域水质情况 (4) 图7:全国七大水系、浙闽片河流西南西北诸河地表水质 (4) 图8:北京市五条河流水质差异较大 (4) 图9:北京市河流水质情况 (5) 图10:天津市河流水质情况 (6) 图11:河北省河流水质情况 (6) 图12: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污水渗坑 (7) 图13:渗坑废水呈锈红色、酸性,PH约为1 (7) 图15:北京市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增长率 (13) 图16:天津市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增长率 (13) 图17:河北省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增长率 (13) 图18:京津冀三地废水排放量对比 (13) 图19:“十三五”期间新增投资测算思路 (16) 图20:从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到大规模综合性流域治理 (17) 图21:北京市黑臭水体分布情况 (18) 图22:天津市黑臭水体分布情况 (18)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环发…2013?104号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国务院要求,现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能源局 2013年9月17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加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依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主要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 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2 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

自治区下降10%。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 1.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 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全部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北京市建成区取消所有燃煤锅炉,改由清洁能源替代。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其他远郊区县的城镇地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所有工业园区以及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的地区,逐步取消自备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集中供热。 在供热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其他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得新建燃煤锅炉。 2.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要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确保按期达标排放。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新建和改造燃煤机组脱硫装机容量5970万千瓦,新建和改造钢铁烧结机脱硫1.6万平方米;新建燃煤电厂脱硝装机容量1.1亿千瓦,新建或改造脱硝水泥熟料产能1.1亿吨;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完成除尘升级改造的装机容量或产能规模分别不得低于2574万千瓦、3325 万吨、6358 万吨。 到2017年底,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等行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到2014年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到2015年底,石化企业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完成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到2017年底,对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559 家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

(环境管理)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报告

环境科学概论 实验报告 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学院:_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_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_ 09-1___ 学号:_ 0908100302 __ 学生姓名:__姜伟___ 指导老师:__刘鸿雁__ 20011年12 月7日

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1.前言 大气污染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资料显示,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主要损伤和危害呼吸系统,严重时则会导致呼吸疾病。本调查通过对中国近十年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的具体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来展现中国近十年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 2.分析与讨论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以下内容将在经济发展与我国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上进行探究型的讨论。 2.1.近十年我国GDP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下面将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图2.1.1 通过以上图标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以10%的增幅稳步增长,2001年我国GDP为1196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而到了2010年我国GDP已增长为585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这十年中我国的大气环境状况又是如何变化的.本文将通过以下的讨论予以体现。

环大气 [2017] 110号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附件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繁发生,成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实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攻坚行动方案。 一、充分认识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特别是2016年秋冬季以来,区域先后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也大幅抵消了前期改善成果。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气影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上半年细颗粒物(PM )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是2013年以来首次 2.5 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这充分说明,能否完成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键在秋冬季,决战 —7—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 面对秋冬季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的不利局面,当前大气治理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秋冬季防控措施的针对性不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成效还不明显。必须在落实现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严格的手段,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总体要求 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大气十条》考核指标。2017年10月至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 2.5 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实施范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巩义市、兰考县、滑县、长垣县、郑州航空港区)。 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把稳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成果和高架源稳定达标排放作为坚守阵地,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察问责,全面实施攻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 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 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 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 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 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 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 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

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 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 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 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 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 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 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 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 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

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

京津冀地区环境未来发展报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但也是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结构性污染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较为多发,是我国灰霾发生的“重灾区”。在环境保护部每月公布的全国空气质量较差十个城市名单中,位于京津冀的城市十之七八。其中以河北省居多。 2013年9月颁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进一步确定,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自治区下降10%。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环保部此前一份报告称,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我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一体化现象日趋明显,其中长三角区域的空气污染一体化特征尤其突出。 在长三角地区,冬春季节,受内陆污染、北方沙尘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等综合影响,区域性雾霾和浮尘影响突出;在初夏深秋季节,秸杆焚烧对区域大气PM2.5污染贡献显著,常引发区域性的大范围霾污染,使长三角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同步变化趋势。 环保部调查还发现,我国的燃煤消费量以每年超过2亿吨的速度增长,目前燃煤消费量已超过全球总量的48%;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

长,“十一五”期间从1.2亿辆激增到1.9亿辆。燃煤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年排放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造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区域空气质量恶化。 环保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课题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曾建议,通过推动产业布局调整,逐步疏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型复合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重化工业产能。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逐步降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的煤炭消费量。国务院2013年9月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5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经济发展”,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 环境保护部2015年10月27日在京召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出席会议并强调,环评是环保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规划环评是推动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潘岳介绍,目前绿色转型的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是国土整治,二

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

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 摘要:工业革命道路。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张以来,特别是20是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环境的现状和压力则更严峻。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逐步加深。 关键字: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污染源、治理与防护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1.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占了首要污染指数的90%以上。从200年到2009年间,比如上海每年灰霾发生的天数都超过了150天。细颗粒物PM25的年平均浓度高达0.050-0.059mg/m3,超过国际卫生组织年平均值标准0.015 mg/m3的3-4倍。2004年PM2.5/TSP的年平均值达到了0.41,到2007年则达到了0.53,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了上海的细颗粒物污染程度极其严重。 2. 二氧化硫,空气中的二氧化硫63.2%来源于工业排放。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则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煤炭是主要能源,燃煤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有的工业锅炉、煤炉等都排放二氧化硫烟气。 3.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出来,包括NO2、NO等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污染主要增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曾在洛杉矶、伦敦和日本四日市发生过三次大气污染事件,均导致全城性的严重健康灾难。大量研究显示大气染污可短期和长期导致全因死亡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事件发生率增加。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a.减少了太阳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b.减少大气降水量. c.增加大气温度 d.引发酸雨。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和另外7个地级市,涉及到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98亿元。以汽车工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进展中实现河北转型进展研究 1.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 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 各地得到落实。 2.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 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3.精准打造进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进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 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进展有抓手、能落 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进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 4.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 5.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进展的研究 6.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 究 7.探究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8.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 增长极的研究 9.建设沿海率先进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进展增长极

10.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进展的 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进展的重要示范区 11.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 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 12.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 接载体的研究 13.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 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展与我省对策研究 14.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15.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 16.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 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7.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8.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 19.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四】其他研究 20.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进展研究 21.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 22.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 研究 23.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一、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1.环境特征 (1)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位于东经113°04'-119°53',北纬36°01' -42°3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 (2)地形地貌:包含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大地域单元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该地区西为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海河平原。受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洼淀、海洋等均具备。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征,可将该地域总体分为三大地域单元:山区、平原、海域。其中,山区包含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

(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该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日照时数2500—2900小时;年总辐射5000—5800MJ/mz;年平均气温8—12. 5℃,最冷月均在1月份,而最热月渤海岸段多在7月,黄海岸段多在8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4℃—44℃,年极端最低气温-13℃—-29℃;降水量主要集中夏季(占全年的60%—75%),黄海岸段比较湿润,年降水量较多(700—1000mm),而渤海岸段较干燥,年降水量较少(600—700mm);风速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且密集,大陆岸线年平均风速为4—5m/s 。

环保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_22

环保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环保调查报告篇1 一、公司前期安全生产形势 xx年以来,实业(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全体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截至目前,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运行平稳。公司范围内没有发生一起因公伤亡事故;杜绝了重大交通、设备、环境污染、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了100%,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达100%,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安全环保目标,有力的促进了实业各项工作持续健康、稳定的向前推进。 安全环保工作永无止境,客观分析各作业单元环节的安全风险控制状况,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员工岗位行为状况,仍然存在风险、问题和不足。应该说,安全生产总体运行平稳,但仍存在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不高,安全风险和员工不安全行为依然存在。 二、xx年安全环保工作计划 1、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实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与岗位要求能力相适应的人员;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检查执行落实情况;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落实;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预案,保证应急处臵;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解决各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 2、建立健全以行政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把手的工作岗位主要在基层各单位,要主动过问安排单位及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参加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各单位领导要轮班到各生产岗位巡查安全生产情况,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同时检查各种制度是否齐全、完善、切实得到落实。 3、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领导干部带班制度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和促进安全基础和生产现场管理,更好地落实安全责任主体的一种手段。带班领导要及时将本班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向接班领导进行交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衔接,隐患及时整改。 4、切实加强生产现场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检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月份开展“安全整顿月”活动。 5、加强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履行手续,否则不得开工建设。 6、进一步做好对外委施工单位的监管。根据国务院安委办20xx年17号文件精神,外委工程所在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外包单位对所承接的工程负直接安全责任,也就是说外包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事故将会计入发包单位的伤亡指标内。鉴于此要制定外 委单位及工程施工管理规定,明确工程管理部门、工程主体单位及外委单位的各方责任,加强过程的监控,确保外委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 7、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要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做好对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

山西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27841489.html, 山西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赵永超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6期 【摘要】山西省与京津冀都处在环渤海地区,是京津冀重要生态屏障和能源的主要供应地,所以,这几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应该协同发展。同时,两个地区的地理距离、人员相亲、文化交流更是协同发展的前提。山西各界非常希望将山西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各项规划及合作的开展,这一目标也越来越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结果的解读对山西省有关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做出评述。 【关键词】山西省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山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是我省转型发展的需要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需求,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量和使用量也呈现出大幅度增涨的趋势。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储量大省,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与此同时,由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量的大幅度增加,高负荷的煤炭开采和使用使得山西省煤炭储量日趋锐减,加上现行煤炭开采的工艺水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煤炭职工数量过多等矛盾更加凸显,因此,从宏观发展上来看,作为山西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二)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是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山西省与京津冀蒙地区以往的产业合作情况来看,对于山西省,京津冀地区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项目最多。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目前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最后阶段,随着工业化发展较快,产业升级越来越明显,以前劳动力比较多的产业受制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土地价格上升,以及环境承载能力限制,开始不断向外转移,而且正面临着承接新一轮的国际新兴产业转移的机遇,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升级。而我省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刚起步阶段,并且又具备劳动力资源便宜和产业基础好的两大优势,这就成为了承接东部成熟产业转移的条件。 (三)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山西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不仅仅是针对两地区之间的互动发展,对于整个华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在要素禀赋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和整合,但由于各地区的要素禀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京津冀的资源环境特征 1.环境特征 (1) 地理区位:中国北方渤海边的“首都圈”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 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位于东经113 °4'-119 °3',北纬36 °1' -42 °7'之间,总面积21.6万平方 公里。以北与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以西与山西交界,以南与河南、山东相邻,以东紧傍渤海。 (2) 地形地貌:包含多种地理要素,可分为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三

大地域单元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临渤海。该地 区西为 太行山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海河平原。受 燕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 征。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湖泊 洼淀、海洋等均具备。 根据京津冀地区自然地理基本要素特征,可将该地域总体分为三大地域单 元:山 区、平原、海域。其中,山区包含高原、山地、盆地等地理要素。 *1 東岸熬地理■卓婁■耨征 理 4( X 京 先f* M Jt ■ |f! (T ffil ?) 1£> (* ) ■? it flt i 鲁) C tt* ■,討 iiJU 1 l 叫> 16 410 -- ■1 || 917 1(7 1 ion g 1 Z16 020 ] 0 10072 MM TO 197 57 4 *577 n 3 關Iff. D ao u OiO M U4 na 留144 H 3 II tt 0 0 Q E* 1.9 W&6 4. R ?. J f 9. M. & IL 51 a 站1M4 H 7 ft < o o 0 0 0 0 22 711 n i 12 111 10.5 疆瞄煌淀 O L O 6 o. 0 4144 XI 4148 i. y I3J 447 MO 右临电肾:科尿辎览怖材踪枠补3)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水热同期、四季分明 京津冀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 水热同 期,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该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 季高温多雨,秋 坝上高專每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报告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班级: 计科0901班 姓名: 许山蒙 时间: .7.15 – .8.15 地点: 菏泽、淄博 【摘要】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城市居民周边环境状况、公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 此次调查在菏泽市和淄博市以散发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完成。发放问卷60份, 有效问卷60份, 经过分析, 城市环境状况及公民环保意识依然堪忧。 【前言】 曾经璀璨的夜空在很多城市已不复存在, 曾经的青山绿水也已成为如烟的往事, 中国的环境已不堪经济发展的重荷, 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将何去何从? 本调研组选择本课题着重了解城市居民定居区域周边环境状况及公民环保意识水平, 让更多的人更好的认清中国环境方面的现状, 从而检讨及约束日常生活中对于环境方面的不文明行为, 并能为中国环境的改进工作略尽绵薄之力。 随着让社会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 人民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 而同时大量的各相态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 它们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如: 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一周内有连续60多人丧生, 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牲畜死亡。 1943年夏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53~ 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后, 即使时过境迁, 在1991年, 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 其中1004人死亡。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时发生时,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这次事件导致31人死亡, 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以后20年中, 还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了癌症。 如何能保护环境, 改进环境, 是人类的居所重新变得生机盎然,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文】 一、生存环境亮起红灯危机意识亟须强化 蓝天白云, 空气清新, 鸟语花香, 风调雨顺, 山河变得更加美好, 环境变得更适宜居住, 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希望。然而,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 全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 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生态恶化加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发布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构建“四纵四横一环”主骨架 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提升运输服务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保障,三是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交通发展提供示范,四是发展绿色交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助力。 八项任务打造交通一体化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京津冀地区将以“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 一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是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保和危桥改造工程。

世界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世界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面小雅WTT整理了世界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世界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在街街道随机抽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 一、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8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人,占45%。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是啊。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 ”、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三、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回答会的只有1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人,占40%。 点评:看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人染是无动于衷,不太回去关心。 地球上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概况及对策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概况及对策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京津冀地区政府推进城镇化发展研究 【第一章】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发挥探析绪论 【第二章】城镇化相关概念 【第三章】城镇化过程及其中政府作用的历史考察 【第四章】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概况及对策 【参考文献】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4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概况及对策 4.1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概述 京津冀城市群所包含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及廊坊8 个城市和 4 个工业新城,分别是滨海新区、通州新城、唐山曹妃甸及顺义新城。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8.34 万平方公里,8500 万人口。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城市群,最为引人注目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地带“长三角”、“珠三角”经过20 几年的发展,较快的提升了整体的经济实力。虽然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基础优于“长三角”、“珠三角

”,但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战略规划缺乏总体性导致了其出现各自为战、无序发展和离心大于向心局面,严重影响了其城镇化进程,导致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人均GDP 及单位国土面积产出上都落后与其他两个都市圈。【1】 从上表可知,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情况也存差异较大,内部三个地区中,河北省与其他两个城市差距较大,8 个城市的人均GDP 都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平均水平,其中保定、张家口、秦皇岛、沧州和承德三个市人均GDP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以外,区域内部的发展情况还存在不这较大差距,例如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不能充分接收核心经济城市辐射,导致中心城市发展成果很难与边缘地带共享。 4.2 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里出现的问题 4.2.1 城市间的发展欠均衡 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承载着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的功能,天津承载着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的功能,其他8 个重要城市与京津差距较大,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2009 年,这8 个城市在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蓝皮书里显示,综合竞争力逐渐从强到弱排序,前两名是石家庄和唐山,中间有秦皇岛、沧州和廊坊,最弱的是保定、承德和张家口。石家庄排名但是在全国却仅仅排列在48 位,秦皇岛、唐山、沧州、保定和廊坊处于50-100 名的位置,而承德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