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创客空间
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3(44)1
【摘要】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农业农村部2022年1月批准成立的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全国四大“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之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并运行。
赵春江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肖德琴教授任实验室主.
【总页数】1页(PI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整合华南农大特色优势资源,打造重点实验室精品工程——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谈重点实验室建设“华南农大”模式
2.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3.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4.水稻所举行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r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r优质稻米品鉴会
5.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介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创客空间建设方案

学校创客空间建设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改变和更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新兴概念。
本文将介绍学校创客空间的定义、意义以及建设方案,以期为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什么是学校创客空间?学校创客空间是指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
学校创客空间通常包括创意设计、工程制作、电子技术、编程等多个领域的设备和工具。
在学校创客空间内,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校创客空间的意义1.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敞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创新。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创意想法,并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 提升实践能力学校创客空间提供了各种设备和工具,例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使学生能够亲手制作自己的作品。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与课堂上不同的实践技能,并培养实践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创客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合作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互相支持和协作,培养出一批富有团队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方案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空间规划、设备配置、活动组织等。
1. 空间规划学校创客空间的空间规划要满足学生们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活动的需要。
空间应该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包括制作区、展示区、交流区等,以满足学生们的各种需求。
2. 设备配置学校创客空间所需设备的配置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可以考虑配置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编程工具和各类材料等,以满足学生们进行各种创意设计和制作的需求。
3. 资金支持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设备购置、空间改造和活动组织等方面。
华南农业大学这所学校真的拥有“五湖”“四海”

华南农业大学这所学校真的拥有“五湖”“四海”华南农业大学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农业为主体,理、工、文、管、经、法、教育、商科整合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该校的创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前身为广东省农业专门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农业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经过百年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已经成为了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农业高等学府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占地面积约为472.2公顷,校园环境幽静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校园内设置了五个大湖,分别是紫荆湖、杜鹃湖、桜湖、牡丹湖和荷花湖,被誉为“五湖”之美。
这些湖泊融入了校园景观设计中,为学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华南农业大学还坐落在广州市市区的南方,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越。
广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资源和机遇,从而拥有“四海”之广阔。
华南农业大学以农业为特色,但学科设置却非常全面,包括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门类。
学校设有农业、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风景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农村区域发展、现代农业装备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涵盖了农业的方方面面。
华南农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创业教育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业比赛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华南农业大学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展开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
学校与一些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并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机遇。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拥有优美环境和丰富资源的学校,它以农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路径

“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路径作者:金绍荣高祎捷来源:《重庆行政》2024年第02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发展呈现新业态,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途中,广大乡村亟需大量双创型新农科人才。
因此,探索建立“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路径既是响应“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倡议的实践举措,也是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困局的主要出路。
一、“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价值意蕴(一)“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基本内涵“专创融合”以培育学生“双创素养”为要点,将双创教育元素植入专业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双创意愿与双创思维,塑造出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双创型人才。
“产教融合”以锻炼学生“双创能力”为核心,推动产业(企业)与教育(高校)主体融合,整合教学资源、链接教育平台、共建双创格局,培养出具备“创业技术与本领、创新意识与胆识”的双创型人才。
“专创”与“产教”双融合的新农科双创教育以“培育双创型新农科人才”为目标,以“衔接教育链与产业链”为本质,以“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场景多样化、育人方式协调化”为手段,提升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突显高等教育对“三农”事业的智慧支撑作用[1]。
(二)“专创”与“产教”双融合育人的必要性一是新农科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需。
其一,“专创融合”连接专业链与创业链,以“榜样示范、梦想引领、政策宣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涉农创业热情,帮助其从“看客”变成“创客”,以创业带动就业;其二,“产教融合”连接产业链与教育链,以现代农业产业所需人才为导向,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加强学生机遇识别、资源整合、团队建设、项目管理、风险管控等能力;其三,二者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实现创新思维培养与创业能力锻造的高效对接,促成“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五链融合[2]。
浙江农创客:实践模式,培育经验及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农创客:实践模式,培育经验及发展对策研究
廖文;杨帅;沈绍伟
【期刊名称】《商业经济》
【年(卷),期】2024()7
【摘要】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阵地。
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村发展仍是重中之重。
201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这一概念并同时开展“农创客”培育工作,经过9年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了农旅融合、科技助农、创意赋农、品牌强农等实践模式,积累了从优化创业环境、畅通产需对接、构建人才智库、建立品牌矩阵等方向培育农创客的实践经验。
展望未来,针对农村发展面临着乡村留人难、产业周期长等现实困境,提出发挥政府顶层设计、聚焦个体发展诉求、加强涉农人才外引内育、促发联农带农发展效应等发展策略,在巩固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为国内外乡村发展提供经验启示与示范作用。
【总页数】5页(P126-130)
【作者】廖文;杨帅;沈绍伟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首届“创新发展·创客·众创空间”论坛评述
2.高校“大学生创客”培育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和海尔集团创客孵化经验启示
3.浙江省农创客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4.浙江省农创客培育政策主题及演变过程分析
5.浙江农创客群体画像、创新路径与“共富”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研究

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研究作者:程玮黄天林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7期[摘要]该研究基于作者前期研究获得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理论模型,自主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以8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研对象,采集有效样本607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该量表指标的质量、稳定性并验证了前期获得的理论模型的可靠性与结构的良好程度。
通过2次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前期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均达到拟合优度的条件,可靠性良好,修正后的理论模型由6个维度24个因子构成,模型更简洁优化。
修正后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由69题构成,量表的信效度良好,达到测量学要求,总体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986,6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均在0.8以上(0.897~0.967),作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靠的,这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测评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
[关键词]创业能力模型;创业能力自评量表;信效度[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7-0217-0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创新创业能力开发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更高层次的实践性和理论性课题。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估与开发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评价与提升策略已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探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
但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理论模型和测评工具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笔者在前期研究获得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自主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以8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研对象,采集有效样本607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自主编制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自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检验该量表指标的质量、稳定性,并验证了前期获得的理论模型的可靠性、结构的良好程度,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测评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赋能促发展_乡村振兴再奋进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赋能促发展 乡村振兴再奋进文/林世爵 通讯员/董梅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双一流”农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农业高校教育、科技、人才多重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 “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优秀组织实施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际减贫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撑度、贡献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围绕五大目标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全方位支撑“百千万工程”为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华农充分发挥学校在服务现代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教育、人才培养一体化优势和特色,科学制定《华南农业大学服务“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 年)》,提出要围绕打造高质量的发展样板、打造支撑服务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队伍、构建支撑服务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源头活水”、打造基层治理和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引擎、构建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体系五大目标,实施规划服务引领行动计划、乡村振兴人才提质行动计划、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计划、绿美广东服务行动计划、乡村基层治理服务行动计划、乡村文旅振兴服务行动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智力和教育等全方位的支撑服务,在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和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体现华农担当、展现华农作为。
统筹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创新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互促互融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华农围绕粮食安全、人畜健康、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四大学科群,瞄准丝苗米、岭南特色水果、油料作物、家禽、水产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科技成果供给;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创客教育,培育创新土壤——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发展创客教育,培育创新土壤——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作者:徐燕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7年第2期徐燕摘要: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积极探索创客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搭建了创客教育的平台和机制,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分析的样本。
关键词:创客教育;定位;功能;载体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明确提出要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创客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厚植创新优势,挖掘创新潜能,形成强大的创新发展动力,是一个需要更加科学系统回答的重大问题。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积极探索创客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搭建了创客教育的平台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分析的样本。
一、创客教育的定位:创新发展的育苗工程“创客”源于英语“maker”,原意是制造者”,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分享、开放、创新是创客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充分继承和发扬项目教学、做中学、基于创造的学习等理念,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创新教育的新园地,是创新发展的土壤工程、育苗工程。
当前.伴随着创客”一词成为各地政府鼓励创新创业的热门词汇?创客教育”方兴未艾,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从国际看,创客教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风行。
早在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Eduaite to Innovae”运动的发言中就呼吁“每个学生都应成为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随后,美国启动“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ive,M El),由创客运动领导者《Make》杂志的创始人戴尔·多尔蒂领衔执行,积极推动创客空间的建设以及发展各种创客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