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代谢特点
血液生化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42
本章重点
非蛋白氮(NPN)
概念、 来源、检测意义
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成熟红细胞代谢特点
糖酵解、2,3-DPG支路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血红素的合成
原料、限速酶
血红蛋白的功能
43
HbO2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具协同效应:
当第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可依次促进其它亚基与氧的结 合;当氧分压低时, HbO2的第一个亚基释放氧后,可依 次促进其它亚基释放氧。(别构效应)
40
氧 饱 和 度 (%)
氧分压
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
41
血红蛋白与CO有高亲和力,比氧大210倍
煤气中毒
(二)运输CO2
28
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珠蛋白 + 血红素) 4 红细胞成熟之前合成
29
(一)血红蛋白的合成
1、血红素的合成
(亚铁原卟啉)
合成部位: 线粒体、胞液 原料:
琥珀酰CoA、甘氨酸、 Fe 2+
30
血红素的合成过程 (1)δ氨基γ 酮戊酸(ALA)的生成(线粒体) COOH CH2 CH2 C-SCoA O
GSH的功能:
保护红细胞膜蛋白、血红蛋白及酶的巯基等
免受氧化剂的毒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25
6-磷酸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葡萄糖
NADP+
2GSH
H2O2
6-磷酸葡萄糖 脱氢酶 6-磷酸 葡萄糖酸
谷胱甘肽 还原酶
谷胱甘肽过 氧化物酶 GSSG 2H2O
NADPH+H+
磷酸戊糖途径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
红细胞的代谢与功能

红细胞的代谢与功能在我们的身体中,红细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就像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快递员”,不停地穿梭于血管之中,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着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
要深入了解红细胞,就不能不探讨它们的代谢与功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细胞的基本结构。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这种独特的形状增加了其表面积,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这使得它们能够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从而更高效地执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任务。
红细胞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以及 2,3 二磷酸甘油酸(2,3 BPG)旁路。
糖酵解是红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产生少量的 ATP(三磷酸腺苷)。
对于红细胞来说,ATP 的作用可不小。
它能够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可塑性,确保红细胞能够顺利地通过狭窄的血管。
磷酸戊糖途径则主要为红细胞提供还原型辅酶Ⅱ(NADPH)。
NADPH 可以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想象一下,红细胞在血管中奔波,会遇到各种可能导致氧化的物质,而 NADPH 就像是它们的“抗氧化盾牌”,保护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受损害。
2,3 二磷酸甘油酸旁路对于调节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和释放起着关键作用。
2,3 BPG 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其对氧气的亲和力,使得红细胞在组织中更容易释放氧气,满足组织的氧需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气体运输。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力军”。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
血红素中的亚铁离子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当红细胞流经肺部时,由于肺部氧分压高,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装载”上车。
而当红细胞到达组织时,由于组织氧分压低,血红蛋白与氧气解离,将氧气释放出来,供组织细胞使用。
除了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还参与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在代谢过程中,红细胞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
它们通过与血液中的缓冲对相互作用,帮助维持血液 pH 值的稳定。
红细胞的重要知识点

红细胞的重要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红细胞的重要知识点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
血液生化

25
5. 血浆蛋白的催化作用 (酶)
1)血浆功能酶:肝合成后分泌入血,在血浆中发挥催化功 能。
2)外分泌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等。当脏器受损时,逸入血浆的酶量增加,血浆内相关酶的 活性增高,在临床上有诊断价值。
3)细胞酶:存在于细胞和组织内,参与物质代谢的酶类。
3 功 能:运输O2和CO2
产生地点:骨髓
有核阶段
成熟过程:原始-早幼-中幼-晚幼-网织-成熟RBC
DNA合成逐步减少直至停止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它是由骨 髓中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而成的红系细胞。在 成熟过程中,红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形态和代谢 的改变。
骨髓造血干细胞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16
盐析法
定义: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Pr的稳定因
素并使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
原理:破坏Pr两个稳定因素:水化膜和电
荷层。
中性盐:(NH4)2SO4;Na2SO4;NaCl等。
26
非血清固有酶有临床诊断价值
血浆酶
血浆功能酶:如凝血酶类
细胞酶:如转氨酶类 血浆非功能酶
外分泌酶:如胰淀粉酶
肝脏病变可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急性胰腺炎时胰淀粉酶升高
27
6. 营养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血浆蛋白质,然后由细胞内的 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参入氨基酸池, 用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或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2. 维持血浆正常的pH
红细胞的代谢

第二节红细胞的代谢※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中的形态与代谢的变化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网质红细胞→成熟红细胞⒈早、中幼红细胞:含有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具有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能力,并可以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⒉网质红细胞:无细胞核和DNA,不能合成核酸,但尚有少量线粒体和RNA,可以合成一些蛋白质及有氧氧化供能。
⒊成熟红细胞:有细胞膜和胞浆,无细胞器,不能合成核酸和蛋白质,也不能氧化供能,其能量主要来自酵解途径。
一、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是在红细胞成熟之前合成的。
成年人的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两条β链组成。
1.结构:含4个亚基,每个亚基结合1分子血红素2.组成:珠蛋白和血红素(一)血红素的合成述:血红素是含铁卟啉衍生物,是Hb的辅基。
1.合成的组织和亚细胞定位⑴合成组织:红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⑵亚细胞定位: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主要)2.合成原料:琥珀酰辅酶A、甘氨酸、Fe2+等3.限速酶:δ氨基γ酮戊酸(ALA)合成酶(辅酶:磷酸吡哆醛)4.合成过程⑴δ-氨基-γ-酮戊酸(ALA)的生成*关键酶:ALA合酶*反应部位:线粒体*反应式:课本P158,图13-2述:维生素B 6缺乏时,血红素合成发生障碍,造成维生素B 6反应性贫血。
⑵血红素的生成①胆色素原的生成述:ALA 生成后从线粒体进入胞液。
+AL A 脱水酶 2H 2O ALA ALA 胆色素原(PBG )②尿卟啉原与类卟啉原的生成4x 胆色素原 尿卟啉原Ⅰ、Ⅲ同合酶 尿卟啉原Ⅲ 尿卟啉原Ⅲ脱羧酶 类卟啉原Ⅸ ③血红素的生成述:胞液中的类卟啉原Ⅲ再进入线粒体类卟啉原Ⅲ类卟啉原Ⅲ氧化脱羧酶 原卟啉原Ⅸ 原卟啉原Ⅸ氧化酶 原卟啉Ⅸ 亚铁螯合酶 血红素述:血红素生成后,迅速进入胞液与珠蛋白结合生成Hb 。
在珠蛋白多肽链合成后,一旦容纳血红素的空穴形成,立 刻有血红素与之结合,并使珠蛋白折叠成其最终的立体结 构,再形成稳定的αβ二聚体;最后,由两个二聚体构成有功能的α2β2四聚体-血红蛋白。
成熟红细胞存在着哪些代谢特点

成熟红细胞存在着哪些代谢特点成熟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尽管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运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成熟红细胞并不具备细胞分裂和复杂的代谢活动。
本文将介绍成熟红细胞存在的一些代谢特点。
首先,成熟红细胞缺乏细胞核和细胞器,这使得它们无法进行蛋白合成和核酸复制。
这也意味着成熟红细胞无法修复自身的DNA损伤或合成新的蛋白质。
相反,它们主要依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来维持自身的功能。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代谢特点之一是它们依赖糖酵解来产生能量。
由于缺乏线粒体和其他氧化还原酶,成熟红细胞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无法通过氧气在线粒体中产生高效能量。
相反,它们通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以产生少量能量。
这种产能方式称为无氧糖酵解,虽然效率较低,但却非常适合红细胞的特殊需求。
另外,成熟红细胞因缺乏细胞器和细胞核,无法进行蛋白质合成,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
正常情况下,成熟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左右,然后会被脾脏或肝脏等器官中的巨噬细胞摧毁。
由于无法进行细胞分裂,成熟红细胞无法自我修复,只能依靠体内新生红细胞的产生来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
除了以上几点,成熟红细胞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的代谢特点。
例如,它们的细胞膜含有大量的脂质,这使得红细胞在弯曲和变形时更加柔软和可变。
这种特殊的细胞膜结构使得红细胞能够通过狭窄的血管,从而保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有效交换。
此外,成熟红细胞还具有高度特化的血红蛋白结构。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够结合氧气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具有载氧能力的特殊结构,能够高效地与氧气结合和释放。
这是红细胞能够有效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的重要原因。
总结起来,成熟红细胞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代谢特点。
它们无法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质代谢,主要依靠糖酵解来产生能量,并且寿命相对较短。
成熟红细胞还具有特殊的细胞膜结构和高度特化的血红蛋白,这使得它们能够在体内有效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RBC

红细胞(RBC)一.基本结构与特点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中央较薄。
周缘较厚,故在血涂片标本上中央染色较浅、周围较深。
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深红色。
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富含血红蛋白。
依靠葡萄糖合成能量,直径为6-8微米,厚度1.5-2.5微米。
正常体积约为90μm3,表面积140μm2,而相同体积的球形细胞表面积仅为100μm2.圆饼状的意义:体积较小,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值较大,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易于快速的扩散到细胞内外。
并且赋予红细胞较高的变形性。
红细胞具有:1.渗透脆性,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等张,由不能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浓度决定)溶液(哺乳动物:0.9%NaCl)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
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
相反,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hemolysis)。
2.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经一定时间后,红细胞由于比重大,将逐渐下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以血沉的快慢作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
可能的原因是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之故,因为同性电荷相斥,红细胞不易聚集,从而呈现出较好的悬浮稳定性。
如果血浆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增加,其被红细胞吸附后,使之表面电荷量减少,这样就会促进红细胞的聚集和叠连。
以及红细胞与血浆的摩擦力·(书)3.易变形性:细胞质中的血红蛋白是晶体,且为液晶,因此红细胞的变形主要取决于细胞膜的力学性质。
红细胞的尺寸约5-8um,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2-3um,但红细胞能够通过毛细血管,就是因为红细胞易变形。
二.红细胞的发生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的重要物质:1. 铁进入血液的铁通过转铁蛋白(transferrin)结合被运进幼红细胞。
11.血液生化

•红细胞中,K+是维持细胞内液量和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Na+、K+、Ca2+保持比例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正离子有:Na+、K+、Ca2+、Mg2+ Fe2+等,
负离子有:Cl-、HCO3- 、 SO42-、 HPO42-
二、血浆蛋白质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和特性 血浆蛋白质的组成:
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
6、铅中毒,铅抑制ALA脱水酶和铁螯合酶。
(三) 铁的来源
男性体内铁总量: 3~4g,女性偏低
Hb铁占60~70%
Mb铁占4%
体内储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铁代谢
铁的摄取与 排泄 铁的吸收 食物 红细胞释放
胃黏膜脱落、皮肤落屑、 泌尿道失铁等
胃肠道内,吸收率10% (酸性条件有利);主要在十 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按 功 能 分 类
6. 血浆蛋白(酶及)酶抑制剂 都是糖蛋白,功能是抑制血浆中的各种酶、补体成分等等, 对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 7. 载体蛋白
①结合、运输 ②提供特异的微区环境 ③生理增溶剂的作用 ④具有解毒和帮助排泄的作用 ⑤对组织细胞摄取,被运输物质起调节作用
血浆中还存在一些未知功能的血浆蛋白质。
生 理 意 义:
2 3 4
5
(二) 2,3-BPG支路
在红细胞中: 变位酶的活性
>
磷酸酶的活性
红细胞内2,3-BPG浓度几乎与Hb相等
2,3-BPG功能: 和Hb相互作用影响Hb 对氧的 亲和力,调节Hb的带氧功能。
该支路的生理意义在于:
(1)ALA合成
线粒体内
ALA (2)卟胆原生成 2 AL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 碍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定义:各种原因→RBC破坏 > 骨髓造 血代偿能力→贫血
过程:溶血性疾患→溶血性贫血
溶血类型 起病 全身症状 贫血 黄疸 肝脾肿大 尿色 并发症
⑶ NADH和NADPH的功能
葡萄糖 6-磷酸
NADP+
2GSH
H2O2
6-磷酸葡萄 糖脱氢酶
6-磷酸 葡萄糖酸
谷胱甘肽 还原酶
NADP++H+
谷胱甘肽过 氧化物酶
GSSG
2H2O
• 对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蛋白、血红蛋白和酶蛋 白的巯基等不被氧化,从而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功 能。
(二)脂代谢
• 成熟红细胞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通过主 动参入和被动交换不断的与血浆进行脂质 交换,维持其正常的脂类组成、结构和功 能。
2,3-BPG
• 电负性高 • 可与Hb结合,调
节Hb的运氧功能
2,3-二磷酸甘油酸
紧密型 松弛型
• 结合部位:Hbα2β2 四聚体中心空隙两 个β亚基之间,借其 分子中所带5个负电 荷与两个β亚基的带 正带氨基酸残基以 盐键及氢键结合
结合的结果:使两个 β亚基保持分开的状 态,即促使血红蛋 白由紧密态向松驰 态转换 ,从而降低 Hb与氧的亲和力
2、外来因素
• 通常是获得性的 • 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
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 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酶与蛋白质异常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G-6-PD缺陷症是遗传
性红细胞酶缺乏引起的溶
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可因药物、蚕豆或其他因
素而诱发溶血性贫血。其
• 六、输血:
•
贫血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之一。但在某
些溶血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给自
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可发生溶血反应,
给PNH病人输血也可诱发溶血,大量输血还可抑
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所以应尽量少输血。有输
血必要者,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
次后的红细胞。一般情况下,若能控制溶血,可
3、磷酸戊糖途径
5%-10%,为红细胞提供另一种还原力 NADPH,在红细胞氧化还原系统中发挥重 要作用,具有保护膜蛋白、血红蛋白及酶 蛋白的巯基不被氧化,还原高铁血红蛋白
(1)谷胱甘肽的代谢
• 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很高 ,几乎全为还 原性,防止氧化剂(如H2O2)对巯基的破 坏作用,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SH)的蛋 白质和酶不被氧化,维持其生物活性
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三、免疫抑制剂。
•
四、免疫球蛋白。
•
• 五、脾切除术:
•
脾切除适应证: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脾切除有良好疗效;②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应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③地
中海贫血伴脾功能亢进者可作脾切除术;④其他
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
白病等,亦可考虑作脾切除术,但效果不肯定。
• 7 日常起居要有规律,适当活动勿劳累。公 共场合、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少去。
• 8、对待疾病要有一个正确认识,要保持乐 观情绪,遇事不急、不恼,适当地看一些娱 乐性的电视节目和书籍、听娱乐性的广播、 轻松的音乐。
• 9、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常通风 换气,在冬天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 10、烟酒均有抑制造血的作用,贫 血病人更不要吸烟饮酒。
1、糖酵解
• 基本反应与其他组织相同 • • 是红细胞获能的唯一途径 • • 每分子葡萄糖酵解生成2ATP
• 提供还原当量NADH
2、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 在糖酵解中间产物1,3-二磷酸甘油 酸(1,3-BPG)有15~50%在二磷酸甘 油酸变位酶催化下生成2,3-BPG, 后者再经2,3-BPG磷酸酶催化生成 3-磷酸甘油酸。经此2,3-BPG的侧 支循环称2,3-BPG支路
制作:刘衍伶,李茜
一、红细胞的生长
• 红细胞产生于红骨髓。由造血干细胞依次 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 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红细胞,进入血循环。
• 在生成过程中,红细胞的形态和代谢依其 成熟的程度而不同,最后形成的成熟红细 胞除有细胞膜外,缺乏细胞核及全部细胞 器,不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酶为NADH+H+。NADPH脱氢酶,(以 NADPH+H+为辅酶)也参与MHb还原,但 作用较小。除此之外,抗坏血酸和GSH可 直接还原MHb,而氧化型抗坏血酸和 GSSG的还原作用最终需NADPH+H+供氢。
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 (1)ATP的生理功能
•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Na+-K+-ATPase)的正常运 转
葡萄糖
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1, 3-BPG
3-磷酸甘 油酸激酶
3-磷酸甘油酸
2, 3-BPG
2, 3-BPG 磷酸酶
(丙酮酸)
乳酸
2,3-BPG 旁 路
• 2,3-BPG磷酸酶活性较低,致使2,3BPG生成大于分解,使红细胞中2,3-BPG 的含量较高
• 正常情况下,2,3-BPG对变位酶的负反馈 作用大于对3-磷酸甘油酸激酶的抑制作用, 所以红细胞中葡萄糖实际上仍是主要经糖 酵解生成乳酸
临床表现主要为遗传性慢
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
蚕豆病、药物诱发性溶血
性贫血、新生儿黄疸以及
某些感酶 (PK)
•
丙酮酸激酶缺乏
症是由于PK缺乏导致
红细胞内ATP生成减少
所引起的一类溶血性
贫血,也是慢性溶血
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
之一,可引起中度至
重度溶血性贫血,或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 2、水肿的病人,应注意限制盐的食用量。 • 3、血病人应少饮茶,饮茶可抑制铁的吸收; • 4、有水肿的病人,应注意限制盐的食用量。
• 5 感染发热、出血患者,要少吃发性菜肴如 羊肉、猪肉、鸡肉和海鲜,要少油腻多清淡。
• 6、慌、头晕、头昏时要少活动,及时输血, 不可硬撑,输血间隔,不要随意延长。
•
新生儿溶血
• (3)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GPI)
•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乏与家族性中度 溶血性贫血有关。GPI是重要的与红细 胞膜酶相关的溶血原因之一。
(蚕豆病) 葡萄糖 6-磷酸脱 氢酶缺乏 症(G6PD 缺乏症)
海洋性贫血
贫血的治疗
•
一、一般治疗:急性型及重症者应住院治疗。
•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慢性型出血较重
•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Ca2+-ATPase)的正常运转 •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进行
交换 • 少量ATP用于谷胱甘肽、NAD+ 的生物合成 • ATP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启动糖酵解过程
⑵ 2,3-BPG的功能 2, 3-BPG是调节血红蛋白(Hb)运氧的重要因素,
可调节Hb与氧的亲和力。
贫血
• 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
• 分类:
• 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 贫血,见于营养不良、大量成长期小量出血和钩 虫病
• 出血性贫血:急性出血和长期慢性出血引起的 • 恶性贫血:缺乏内因子的红细胞贫血
•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 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 血管内
急 重、周身疼痛发热、呕吐
有 有 不明显 酱油样尿 严重者心衰、休克 急肾衰、脑水肿
慢性溶血 血管外
缓慢 轻微
有 有 明显 不明显 胆结石 肝功损害
溶血是怎么引起的?
• 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 • 1、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四) 血型为O的女性与非O型男性产下的孩子
• GSH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作用下将H2O2还 原成水,而自身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后者又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 用下,从NADPH接受氢而重新被还原为GSH。 反应中的NADPH来源于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 径。
2.高铁血红蛋白(MHb)的还原
• 红细胞内经常有少量MHb产生 • 催化MHb还原的主要是NADH-脱氢酶,辅
代谢特点:
1,仅有糖代谢和脂代谢,且不能进行有氧氧 化,不能利用脂肪酸。血糖是其唯一的能 源。
2,红细胞摄取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不依赖 胰岛素 。
(一)糖代谢
• 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每天消耗约30g葡萄糖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后变成G-6-P,其中约有 90%~95%经糖酵解途径被利用,约5%~ 10%通过磷酸戊糖旁路。
• 11、服用药物遵从医嘱,不要随意 服用偏方,以防用药偏差,加重病 情。
代谢能力
分裂增殖能力 DNA 合 成 RNA 合 成 RNA 存 在 蛋白质合成 血红素合成 脂类合成 三羧缩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
有核 红细胞
+ +* + + + + + + + + +
网织 红细胞
- - - + + + + + + + +
成熟 红细胞
- - - - - - - - - + +
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 七、其它:
并发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制剂,若长 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但对 PNH病人补充铁剂时应谨慎,因铁剂可诱 使PNH病人发生急性溶血。
• 八、中医辨证
平常应注意
• 1.优质蛋白质,可选用瘦肉、鱼类、动物内脏如 心、肝、肾等。充足的铁与铜,主要来自动物性食 品,如动物内脏、瘦肉、猪血、鱼等,黄豆、绿叶 蔬莱、海带、黑木耳、银耳、芝麻酱等食品中含铁 量也很高,可搭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