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剖析

合集下载

药物合成反应-第六章-氧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第六章-氧化反应

另外,二氧化硒毒性非常大,使用极大受限。
位 氧 化
2
选择性的氧化可将烯丙位氧化为醛、酮或醇而不破坏双键。

应用特点: 二氧化硒氧化
CH CH CH2
丙 位
二氧化硒可将烯丙位氧化为醛或酮,但如果想得到醇羟基,需在醋酸溶液中以醋酸酯的形 式分离产物,再水解得羟基。
氧 化
SeO2/C2H5OH heat
高锰酸钾、四氧化鋨及碘&湿羧酸银是常用的氧化条件。反应一般经历环状过渡态。
高锰酸钾需要低浓度及碱性 pH>12低温反应,否则易进
KMnO4
OH
NaOH
OH
一步氧化。
KMnO4 H2O
CHO CHO
CH3 OsO4/Py CH3 Et2O
CH3
OH 两 个 OH在 位 阻 小 的 地 方 生 成
OH
CH3
醇 氧 化
DMSO-Ac2O,能氧化大 位阻的醇;
1
Oppenauer氧化:
三烷氧基铝(如异丙醇铝)和丙酮,氧化仲醇为酮。(伯醇不适合此氧化)
特别适合氧化烯丙位醇为α,β-不饱和酮,普通仲醇也可,但β,γ-双键常移位到α,β。
O
O
O
CH3CCH3
60%
Al(O-ipr)3
HO
HO
H3CO
CH N
N 奎宁
O
CH3
CH (OCCH3)2
CHO
CrO3 / Ac2O / H2SO4
H2SO4 H2O
(65-66%)
NO2
NO2
NO2
苄 位 氧 化
1
非选择性强氧化
使用强氧化剂KMnO4、Na2Cr2O7、Cr2O3或稀硝酸等,将苄甲基氧化为羧基。

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新)1

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新)1

乙 酰 乙 酸 乙 酯 的 红 外 光 谱 图
乙酰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乙酰乙酸乙酯具两个羰基,并且这两个羰基碳连接的基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图中这 两 个羰基都有明显的体现,接下来就通过红外光谱图来经行分析。 首先看到1731 1746处有两个最强吸收峰,可判断为羰基的吸收峰,对于为什么两个峰具 有差别,将会通过下面的结合物质结构经行分析,在看到1650于1632处出现了酯羰基与碳碳 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同样下面将通过结合物质结构来经行仔细分析,同时在1163处有一强 吸收峰,出现了酯基的C-O伸缩振动,同时在1042处也出现了C-O-C的伸缩振动,同样为酯基 的特征峰,剩下的峰都为甲基与亚甲基的C-H键伸缩振动吸收峰。 接下里通过结合物质结构来分析具体的峰位置与原因,先看到羰基的两个吸收峰,一个在 1731,一个在1746,在看到结构中,一个羰基为酮羰基,另一个为酯羰基,酯羰基的羰基碳 与氧相连,而氧上的孤对P电子与碳氧的π键产生P-π共轭,导致酯羰基的电子增多,极性增 强,吸收频率升高,而酮羰基的羰基为正常羰基,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看到酮羰基,有共振结 构式可以知道具有酮烯互变式异构,所以在图中出现了碳碳双键的吸收峰,再看到酯基的C-O 键,同样由于共轭作用也式其电子增多,导致频率升高,再看到物质中的甲基与亚甲基,可以 看到甲基与亚甲基中的C-H键都有与碳氧的π键产生σ-π超共轭效应,同样为供电子效应,导 致了吸收峰的多重重叠。
苯甲酸的RAMAN光谱图
苯甲酸的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是通过激光的散射方法来测定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的,并且可以检测到骨架结构,首 先看到图谱,在196为COOH面内摇摆振动,618 797为苯环的C-H面外弯曲振动,并且1003 为苯环的单取代特征峰,而1400~1800内的几个峰为苯环的环呼吸特征峰,剩下的3000左右 的几个峰都为C-H的伸缩振动,由此得出此物质为单取代苯,再看到1028为C-H的面内摇摆 与CO的伸缩振动,而1291可能为CO伸缩振动+C-OH面内弯曲振动,或者C-H面内摇摆,由 于羰基在拉曼散射中的强度非常弱,通常没法观察出,在结合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一起分析, 可以得出此物质为单取代的羧酸苯,由于拉曼中与红外中没有看出甲基与亚甲基的峰,所以 可以推测此物质为苯甲酸 接下来通过物质结构来分析拉曼谱图的峰位置,化合物中的共轭与诱导效应都会影响分 子偶极距的改变,导致拉曼图谱的改变,但影响都非常小,不同于在红外光谱中非常明显的 影响,所以在激光拉曼中并没有太大的结构导致的误差,而其他的误差出现则为样品的浓度 大小影响。 最后,通过苯甲酸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可得,通过拉曼与红外相结合,可以得出物质 的准确结构信息。

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
2)肟、苯腙、缩氨脲等,大多数是固体。可用于鉴定、鉴别。 常用的试剂:2,4-二硝基苯肼
57
3)对甲苯磺酰腙
58
4)Beckmann重排 (酮肟在酸作用下重排成酰胺)
59
5)与二级胺(仲胺)反应,可得到烯胺: 烯胺在有机合成上是重要的试剂(中间体)
60
6)、Mannich反应
61
62
8.3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
31
2、Wittig-Horner反应
32
33
34
35
O + Ph3P=CHOCH3
金刚
利用此结构可制醛
CHOCH3 H2O H+
醚水解
CHO
Ph3P
DMSO CHCH2CH2CH2COPh
88% Ph
36
3、醇醛缩合反应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含有-氢原子的醛或酮相互作用, 生成羟基醛或羟基酮。 这类反应被碱或酸所催化。
3) 如果在反应中加入冠醚,用以捕获Li+, 则反应不能进 行,表明Li+的存在对反应至关重要。
69
各种还原剂对不同底物的还原能力
Hydride donors
LiAlH4
Iminium ion
amine
DIBAL -( i-
Bu2AlH )
NaAlH(O- --
t-Bu)3
AlH3
--
Acid halide alcohol alcohol
5、半缩醛或半缩酮的形成反应--加成机理
C O + H+
C OH
C OH
ROH
slow
C OH HOR
C OH
H+

吴指南《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课件 第六章 羰化反应.

吴指南《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课件 第六章 羰化反应.

第六章 羰化反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 第三节 甲醇低压羰化制醋酸
第一节 概述
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由一氧化碳参与的反 应类型逐渐增多,现在将在过渡金属络合物(主 要是羰基络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引入羰基(>CO)的反应,都归入羰化反 应的范畴,统称为羰化反应。其中主要有两大类:
低压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有许多优越性, 但因为铑价格昂贵,催化剂制备和回收复杂等因 素,目前正在从开发新催化剂体系和改进工艺两 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 均相固相化催化剂的研究 (二) 非铑催化剂的研究
第三节 甲醇低压羰化制醋酸
一、甲醇低压羰化反应的化学 二、甲醇低压羰化制醋酸的工艺流程 三、消耗定额 四、主要优缺点
(二) 热力学分析
氢甲酰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学上也很有利,在热力学上都比主 反应有利,要使反应向生成正构醛的方向进行, 必须使主反应在动力学上占绝对优势,关键在于 催化剂的选择要合适,而且还要控制合适的反应 条件。
(三) 催化剂
1. 羰基钴催化剂 2. 膦羰基钴催化剂 3. 膦羰基铑催化剂
二、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合成2-乙基己 醇和丁醇
(一) 丁辛醇性质、用途及合成途径 (二) 丙烯低压氢甲酰化法合成正丁醛 (三) 正丁醛缩合制辛烯醛 (四) 辛烯醛加氢制2-乙基己醇
(一) 丁辛醇性质、用途及合成途径
以丙烯原料,用氢甲酰化法生产辛醇,主要 包括下列三个反应过程:
1. 在金属羰基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丙烯氢 甲酰化法合成丁醛:
1. 反应条件的选择
(1) 温度 (2) 原料的配比 (3) 总压 (4) 催化剂中铑和三苯基膦浓度 (5) 毒物的清除

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反应

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反应

Nu E
2) 羰基氧被N取代 C O
H2NY
C OE Nu
Y CN
3) 羰基氧被C取代
CO
4) 亲核取代反应
CO Y
Ph3P CR1R2
R1 CC
R2
Nu
CO + Y
Nu
一、羰基的结构及反应特性
4、亲核反应活性 烷基给电子作用和体积位阻效应
一、羰基的结构及反应特性
4、 亲核反应活性
空间位阻影响
一、羰基的结构及反应特性
MO 位阻较小
Nu
E
L
S
R
OE
M
S
+
R
Nu
L
主要产物
OE
M
S
Nu
R
L
次要产物
二、羰基的亲核加成
2. 含O, S亲核试剂
包括H2O, ROH, RSH, 和NaHSO3 (1) H2O
水合物
酸或碱催化,加快平衡的达到,但不影响平衡移动。
二、羰基的亲核加成
(1) H2O
O +
H3C CH3 99.8%
Et
CH3
1,4-加成 100%
O CH CH C
1.
MgBr
2.H3O
O CH CH2 C
1,4-加成 92%
O
1.
MgBr
CH CH C CH3
2.H3O
O CH CH2 C CH3 +
OH CH CH C H
1,4-加成 12%
1,2-加成 80%
三、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1.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4、亲核反应活性
O C RX

羰基化合物[精品ppt课件]

羰基化合物[精品ppt课件]
反应式
R H
C=O
R
+
NaHSO3
H
C
OH SO3Na
反应机理
O-Na+ SO2OH
R H
HO C=O + S O
O Na
-
+
亲核加成
R H
C
分子内的 酸碱反应 R
H
C
OH SO3Na
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
生成的加成产物在饱和的亚硫酸氢 钠溶液中不溶,析出白色结晶。
特点
只有醛、脂肪族的甲基酮、环酮能发生此反应。 乙醛(89%) 己酮(~35%)
H
CH-N
CH=N
西佛碱用酸水解可以生成原来的醛和 酮,所以可以利用此反应来保护醛基。
与氨的衍生物加成
Hydroxylamine
H2N OH
C N OH
Oxime
H2N NH2
Hydrazine
C N NH2 C O
Hydrazone
Phenylhydrazine
H2N NHPh O
Phenylhydrazone
醛的正向平衡常数大, 酮的正向平衡常数小。
五元和六元环状缩酮的产率较好。
O
+
2ROH
H+
OR OR
用二元醇与羰基反应直接生成缩醛(酮)产率较好。
CH3 CH3 HO C=O + HO H+ CH3 CH3 O O
反应机理
H
+
酸 催 化
C=O OH C OR
+ C=OH H+ C H OR C + OR
OH HOCH2CH2CHCHO
HO OH O

高等有机化学第6章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精品PPT课件

高等有机化学第6章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精品PPT课件

R
H
C2H 5
+
H
OH
Ph
OH
H
C2H 5
H
R
Ph
Ph
H
C 2H 5
HO
H
R
主要产物
Ph
H
C 2H 5
H
OH
R
次要产物35oC源自R主次CH3
2.5 : 1
C6H5
>4 : 1
(CH3)2CH 5 : 1
(CH3)3C
49 : 1
-70oC
R (CH3)3C CH3


499 : 1
5.6 : 1
Cram规则二:当醛或酮的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或氨基 等可以和羰基氧原子形成氢键的基团时,试剂将从含氢 键环的空间阻碍较小的一边对羰基进行加成。
Cram规则一:如果醛或酮的α-碳原子上连有三个大
小不同的基团(L、M、S分别代表大、中、小三个
基团)时,其优势构象为羰基键处在两个较小基团
之间的构象,试剂优先从空间阻碍较小的一边进攻
羰基。
O
次要产物
Nu-
M
S
M O S 主要产物
LR LR
Ph
O
H
H
C 2 H 5
H
O
P hH
C 2H 5 1 RMgX 2 H2O
——羰基C=O的吸电子作用使得a-H具有明显的酸性,在碱
性条件下可以离解,生成烯醇负离子,从而成为亲核试剂, 进攻羰基碳或卤代烃,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O CC H
BH2
O CC
O CC
烯 醇 负 离 子
烯醇负离子由于羰基的共轭作用得以稳定

羰基化合物的α-烷基化和催化烷基化反应_图文

羰基化合物的α-烷基化和催化烷基化反应_图文

从一些易得的环氧基硅烷基醚开始,合成α,α—二取代α—氨基酸衍 生物:
具有张力的氨基醇衍生的酮酯或酰胺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备对映体 纯叔-α -羟基酸 :
2.6 双内酰亚胺体系
甘氨酸和其它氨基酸经过二酮哌嗪,进行O—甲基化得到六元杂环产 物,水解以后以高对映体过量获得了α-甲基氨基酸。
2.7 用于羰基化合物的α-烷基化的手性辅剂一览表
图2.10所示的反应是anti -1,3—不对称诱导的一个实例。
2.3.4 降冰片体系
许多烷基化反应的例子涉及降冰片环系,在此环系中烯醇可以是环 内的或是环外的。由于是刚性的环系,无论是环内的或环外的烯醇 都显现出高度的不对称诱导(图2.11)。
2.4 配位型的环内手性传递
配位型的手性烯醇体系,金属离子在固定原有的手性和烯醇部分之 间的立体化学关系至关重要。
二取代羧酸的制备:
2.4.7 酰基磺内酰胺体系 Oppolzer发展的酰基磺内酰胺50。合成α,α-二取代羧酸衍生物:
制备对映选择性纯的氨基酸:50用N-[二(甲硫基)次甲基]甘氨酸甲 酯酰化。
磺内酰胺50是优良的手性辅剂。例,氯化亚铜(I)催化的氯化烷基镁 对α,β—二取代E—烯磺内酰胺57的1,4—加成的不对称诱导。
双环脯氨酸类似物衍生的光学活性β-氨基128,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 对映选择性加成,光学产率高达100%。比(S)-脯氨酸衍生物(S)-129 效果好。
在同环桥键羟基氨基二茂铁(—)—130存在下,11种芳族和脂族醛与 Et2Zn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的醇具有67%一97%的e.e.值。这种 二茂铁催化剂成功地用于使芳族醛和直链或支链脂族醛的烷基化,
2.2 手性传递 手性烯醇:环内烯醇、环外烯醇和配位型环内烯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1)碱催化:
O 慢 A C B A C B Nu Nu OH O H A C B 或E+ A C B Nu Nu
O
① 试剂进攻羰基上C原子,生成氧负离子的一步
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② 为使亲核试剂的负电荷裸露出来,增加亲核性, 常需碱催化: HNu + B Nu + HB
无水醚
H2O
O CCH3
制备不对称酮
6.3 加成-消除反应
C O
H2N-OH (羟胺) H2N-NH2 (肼) C O + H2N-NH
NO2
C N
>C=N-OH (肟) >C=N-NH2 (腙) >C=N-NH
NO2
O2N (2,4-二硝基苯肼)
O2N (2,4-二硝基苯腙)
H2N-NH-C-NH2(氨基脲) O
H O O
L
R
S
Nu-
C2H5 H C6H5
第六章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6.1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6.2 羰基加成反应及产物 6.3 加成-消除反应 6.4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和加成的立体选择性 6.5 碳负离子 6.6 各种重要的缩合反应 6.7 羰基与叶立德的反应 6.8羰基衍生物的亲核反应 6.9亲核性炭 6.10特殊和普通的酸碱催化 6.11分子内催化作用
(2) 空间效应
与羰基相连的基团空间效应越大,越不利于反应进行。 CH3 OH CH3 C O HCN K>1 C CH3CH2 CH3CH2 CN
(CH3)3 (CH3)3 C O HCN (CH3)3 (CH3)3 C OH CN K<<1
Nu
R R'
C
O
R R'
C
O Nu
sp2杂化 平面三角型 键角:120° 109°28 ′
加成反应的活性与试剂亲核性强弱、羰基碳原子亲电性强弱、 羰基所连R基大小,即电子效应、立体效应等因素有关。
H C R Nu O
-
R'
Nu O
-
O R C H(R) > Ar
O C H(R)
R
随R基的体积增大和给电子能力增加,中间体稳定性降低。
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
HCHO > RCHO > R2CO > ArCOR > Ar2CO
H
O
C2H5
PhH
Ph H H C2H5 O
R H H Ph C2H5 OH

+
H
O
C2H5
1 RMgX 2 H2O
PhH
OH H H Ph C2H5 R
35oC R CH3 C6H5 (CH3)2CH (CH3)3C -70oC R (CH3)3C CH3
主 2.5 > 4 5 49
: : : :
(6) R-L重叠
R与L、M、S 之间的相互作 用大于羰基氧 与L、M、S 之间的相互作 用。所以,三 个交叉式中 (3)最稳定。 三个重叠式中 (6)最不稳 定。
克莱姆规则一
如果醛和酮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结合的三个基团以L (大)、M(中)、S(小)表示,那么这些非对称的醛和 酮与某些试剂(如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总是取R-L 重叠构象,反应时,试剂从羰基旁空间位阻较小的基团(S) 一边接近分子。这称为克莱姆规则一.
半缩醛
CH3CH2OH, H+
CH3CH
OCH2CH3 OCH2CH3
缩醛
OH
HOCH2CH2CHCHO
HCl
HO
OH O
半缩醛
CH3OH
HO
OCH3 O
缩醛
分子内形成半缩醛、缩醛。
(3)与其它亲核试剂的加成
(1)
C O + HCN C OH CN
H2O H+orOH-
C
OH COOH
(2)
CH3
CH3
C O + NaHSO3
CH3 CH3
NH3(液) 或乙醚
C
OH
NaCN
CH3 CH3
C C
SO3Na
C CR
C
OH CN
(3)
R-CC-Na+ +
C=O
C
ONa
H2O
CR
OH
炔醇
(4) RMgX +
C=O
无水乙醚
R-C-OMgX
H+ H2O
OH R-C-OH + Mg X
(5)
COOH + 2CH3Li
次 1 1 1 1
Ph H HO R C2H5 H H H
Ph C2H5 OH R
主 499 : 5.6 :
次 1 1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醛、酮与HCN的加成也符合克莱姆规则一。
O O L M R
较 稳 定
M
S
L R S
-CN
较 不 稳 定
当醛、酮的-C上有-OH、-NH时,由于这些基团能与羰基 形成氢键,所以形成如下构象(见图),若发生加成,亲 核试剂主要从S基团一侧进攻,这称为克莱姆规则二。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
O2N A CHO CH3 B CHO C CHO
(1) 电子效应
Y
当羰基与具有+I或+C的基团直接相连时, C O 由于增加了中心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故 使反应活性降低。 当Y:
C C, C C, Ph
HCN
时,基团具有+C效应,
羰基活性降低。
CH3CHO
>C=N-NH-C-NH2(缩氨脲) O
黄色或橙色晶体
6.4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和加成的 立体选择性
羰基化合物反应活性:醛>丙酮>芳酮>环丁酮>环已酮
O S R L
M
M
O
L
M
O
L
SR
R
S
(1)交叉式
L O S
(2) R-S重叠
O L S S
(3)交叉式
O M
MR
R
M
LR
(4) R-M重叠
(5)交叉式
(2)酸催化:
A C B O
A C B + H Nu OH
H A
-A
A C OH
B
A C OH
Nu
A
B
Nu H A C B OH
A C B + HA OH
羰基质子化,可以提高羰基的反应活性 羰基质子化后,氧上带有负电荷,很不稳定, π电子发生转移,使碳原子带有正电荷。
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是Nu -进攻中心碳原子的 一步。
PhCHO
OH H C CN CH3
OH H C CN Ph
K>104
K=210
HCN
CCl3CHO
H2O Cl3C
H
C
OH
三氯乙醛水合物 OH (安眠药)
Cl Cl C Cl H C H O O H
① Cl3C 是强吸电子基团,使 羰基带有更多的正电荷; ② 产物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 产物稳定,平衡向右移动。
sp3杂化 四面体
产物中基团拥挤程度增大。
R 越大,妨碍Nu:从背后进攻C原子。
6.2 羰基加成反应及产物
(1)与水加成
O
H+或OH-
OH R' + H2O R C OH R'
R
C
除甲醛、多卤代醛外,其它醛的水合反应平衡偏向 左边。
(2)与ROH的加成
H+
OCH2CH3 CH3CH OH
CH3CH=O + CH3CH2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