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目
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关联的表现2000字

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而现代流行歌曲则是新时代音乐文化的代表,以其轻松愉悦的旋律和贴近生活的歌词受到广泛喜爱。
将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可以挖掘出更多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可能性,为当代人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一、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关系概述1.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传承: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这些经典进行传承,如戏居h电影、电视剧等。
而现代流行歌曲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代表,与古代文学经典的结合,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2.现代流行歌曲的古代元素植入:现代流行歌曲创作中,越来越多的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开始尝试将古代文学经典的元素融入其中,如古诗词、传统乐器等。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流行歌曲的内涵,还可以让听众在欣赏美妙旋律的同时,感受到古代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二、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具体表现形式1.歌词内容:现代流行歌曲中,许多歌词都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古代文学经典的诗句或故事。
如《平凡之路》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便是对《离骚》中“难为水兮方之浚,不可沮兮若无止”的借用。
这种歌词内容的引用,既展示了现代歌手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尊重,也让听众在欣赏歌曲时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2.音乐风格:现代流行歌曲在吸收古代文学经典元素的同时,也会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例如,将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这种音乐风格的融合,既展示了古典与现代的和谐共生,也为古代文学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舞台表演:在舞台表演方面,现代歌手和乐队也会借鉴古代文学经典的舞美设计和服装造型。
如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元素的应用,以及汉服、发饰等传统服饰的选择。
这种舞台表演的设计,既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为现代流行歌曲增色添彩。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赵芊宇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歌坛上成为一大流行,备受人们喜爱。
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
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
关键词:唐宋词;当代流行歌曲;继承性;相似性;差异性作者简介:赵芊宇(199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56-02唐宋词历经百年传诵仍具现代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乐坛中盛行的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引起听众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已有数位学者进行过探讨和剖析,如以流行歌曲为视角从新审视和从新诠释唐宋词,对比唐宋词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异同,对后来学者钻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在两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应仅仅只看到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表面的继承和引用,两者内蕴的不同情感和内涵更值得引起探究。
一、百年沉淀添新曲有些当代流行歌曲是对唐宋词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唐宋词历经数百年重新焕发生机,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整体继承和局部继承。
第一,部分当代的流行歌曲是以唐宋词为歌词并直接添置新的曲调,从而丰富流行歌曲的内容与主题,扩展了流行歌曲的受众面。
当代流行歌曲多用以抒发婉转细腻的情感,这与唐宋词的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促进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流露。
与此同时,唐宋词作为一种倚声填词的新歌体,于创制之初就是应和之作,因此为将唐宋词添新曲后直接进行演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邓丽君演唱的专辑《淡淡幽情》应该是最负盛名且传唱度最广的作品,该专辑中收录了许多唐宋词名篇,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秦观《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配以新曲别具一番风味。
诗词流行曲

诗词流行曲
诗词流行曲是将古代经典的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流行元素的音乐作品。
这种形式的音乐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使古老的诗词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诗词流行曲:
1. 《青花瓷》- 周杰伦:将元代王炜的《青玉案·元夕》中的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2. 《凉凉》- 张碧晨、杨宗纬:以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词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描绘爱情的歌曲。
3. 《千年等一回》- 朴树:以唐代李世民的《长恨歌》为灵感,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
4. 《雪落下的声音》- 林忆莲:以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歌曲。
5. 《魔幻电影》- 陈奕迅:将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的诗句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这些诗词流行曲通过创新的音乐表达方式,使古代诗词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让经典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古诗词是现代流行歌词的远祖,有其“剪不断理还乱”的藕断丝连和“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一脉相承,这是事实,不可否定。
这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结果。
前苏联词作家萨柯夫斯基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都具有不依赖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
”因此,研究古诗词的承传与转化,对当代歌坛的开拓价值,具有畅通古今的现实意义。
同是情感的载体,同是通俗的文化,同是文学的创作,同是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又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再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乐歌。
楚辞“书楚语,作楚声”,与《诗经》成为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
《乐府诗集》中的乐府,多为歌词,“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表达了诗与歌之间的密切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诗与乐很早就发挥着抒情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诗依靠乐得到广泛的传播,诗就是歌,即声诗。
古诗词吟与诗是紧密相联的。
吟诗也是诗人赏析、抒情、创作诗词的重要方式。
《辞海》解释“吟”为:“吟咏、做诗”。
《孔颖达疏》又对“吟”作了明确解释:“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
”实际上吟诗的过程也就是品诗的过程,吟出其情其感。
吟诗有三品:一吟一品:品物境;再吟再品:品情境;三吟三品:品意境。
从原始歌谣、《诗经》、汉乐府、直到词曲,声诗的发展源远流长,当一种诗体产生民间时,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经》也好,唐诗宋词也罢,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宋词就是配合乐曲而唱的歌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流行歌曲称通俗歌曲。
“通俗”是就其演唱方式而言的。
流行的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词创作的范畴。
流行歌曲展现了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态,为一种通俗文化。
“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确定一种感情基调,字里行间中寻觅以词抒情、以情带声的重要追求。
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及其新生义

艺术研究|艺术趋势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及其新生义云南民族大学/徐中原王凤摘要:古诗词之外的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现代流行歌曲诠释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颠覆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取材于古代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
21世纪以来,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二者融合的主要原因。
从古诗词中化用句子、词语、意象或用作歌词,或用作曲目,它们在新的文本环境中一般会产生新的含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流行歌曲融合新生义影视艺术四大名著诸子散文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且逐渐“热潮”化,歌坛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识”越发浓厚,学界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古诗词与流行歌曲关联的研究成果。
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歌曲的创作实际发现,不仅仅是古诗词,其实一些诸如古代小说戏曲、民间传说、古代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亦与现代流行歌曲发生了融合,但学界鲜有关注;再者,古代文学经典融入流行歌曲之后,其原义往往不是被直接承继,而是在新的歌词文本中产生了新的含义,这一现象亦一直为学界所忽略。
鉴于此,拟就以上两个问题做些探讨,希望对学界之前的相关研究有所补充和开拓,对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如何通过歌曲创作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创作出更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所启发。
何谓“古代文学经典”?指一直流传至今为大多数读者所欣赏与传承的古代文学著作或古代文学作品,或因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引起跨时代的共鸣,或因其艺术成就具有不朽的典范性。
何谓“流行歌曲”?从广义上言,指在一定时代被大众广泛欣赏或传唱的歌曲,包括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各种唱法的歌曲;从狭义上言,指用流行唱法(也称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其符合大众的音乐审美习惯,具通俗性、时代性、流行性的特点,是一种音乐体裁,区别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戏剧唱法的歌曲。
本文所论流行歌曲指前者。
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法、文本解读法为主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类流行歌曲的数量异常丰富,实难穷举,故仅选用若干代表性的例证进行分析、论证。
有哪些现代流行歌曲出自古代诗词

有哪些现代流行歌曲出自古代诗词古代有着极强的韵律感,所以成为很多歌手借用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列举几首吧,有空不妨看看听听。
有哪些现代流行歌曲出自古代诗词1.歌曲名称:人面桃花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演唱:邓丽君2.歌曲名称:虞美人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演唱:邓丽君3.歌曲名称:独上西楼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演唱:邓丽君4.歌曲名称:胭脂泪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乌夜啼》演唱:邓丽君5.歌曲名称:人约黄昏后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演唱:邓丽君6.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演唱:邓丽君(王菲翻唱过)7.歌曲名称:月满西楼相关古诗词:宋·《一剪梅》演唱:安雯8.歌曲名称:满江红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演唱:罗文9.歌曲名称:别亦难相关古诗词:唐·《无题》演唱:徐小凤10.歌曲名称:相看泪眼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邓丽君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包美圣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娄晗11.歌曲名称:采莲曲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采莲曲》演唱:蔡幸娟12.歌曲名称:床前明月光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演唱:梅艳芳13.歌曲系列歌曲名称:引子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引子》演唱:陈力歌曲名称:枉凝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枉凝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分骨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分骨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聪明累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聪明累》演唱:王洁实歌曲名称:秋窗风雨夕相关古诗词: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葬花吟相关古诗词:林黛玉《葬花吟》演唱:陈力歌曲名称:题帕三绝相关古诗词:林黛玉《题帕三绝》演唱:陈力歌曲名称:红豆曲相关古诗词:贾宝玉《红豆曲》演唱:王洁实14.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相关古诗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演唱:高胜美15.歌曲名称:涛声依旧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演唱:毛宁16.歌曲名称:烟花三月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送之广陵》、唐·杜牧《寄杨州韩绰判官》演唱:吴涤清17.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演唱:黄安18.歌曲名称:君莫攀相关古诗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演唱:黄安19.歌曲名称:黄鹤楼(古典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歌曲名称:黄鹤楼(现代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古诗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古诗,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只有唱起来,才是吟诗。
唐诗宋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用古代的唐诗宋词来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
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
流行音乐与古典文学9 24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晃 谁的江山马 蹄声狂乱 愁莫渡江秋 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 清夜悠悠(词牌:桃园忆故人 秦少游(宋) 曲 古 月 编 东 尼 玉楼深锁多情种 清夜悠悠谁共 羞见枕 衾鸳凤 闷即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 惊破一番新梦 窗外月 华霜重 听彻梅花弄
• [背景]:
(引邓丽君原话):秦少游是宋朝的扬州人(补 充一点:秦少游即为秦观,宋朝有名的词人,后与苏 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结为夫妻),自小豪爽慷慨, 爱好词章,但是他的考运与官运却不太佳。因为没有 考中进士,所以就熟读兵书来自我勉励。作者曾经是 苏东坡的学生,但是他的词却与他的老师的不太相同。 这首词是描写多情少女的相思情怀,当夜深人静,万 籁俱寂的时候,我们轻轻的唱这首歌,就好像乘着音 符的翅膀,飞越千载岁月,万重绵山,缓缓的进入了 这位宋朝才子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
一辈子摇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邓丽君几首由古诗词改编的忧怨歌曲
独上西楼 (词牌:相见欢) 词 李 煜(南唐) 曲 刘家昌 编 东 尼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 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 有谁知我此时情(词牌:鹧鸪天)(寄李之问) 词 聂胜瓊(宋) 曲 黄 沾 编 顾嘉辉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 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目一、1、曲目:《梅花三弄》演唱:姜育恒2、歌词: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摸鱼儿·雁丘词》【金】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4、两者关联经过改编或只是截取的引用古诗词之后创作的影视歌曲会比较贴近时代、贴近观众,具有很大的优势。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这只是截取原作曲的一部分,歌曲突出的是“情”字,加上歌曲基调悲伤,再联想到古诗词描写的种种,更有利于观众的理解与接受,使歌曲的传播与流行变得更加容易,不会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
二、1、曲目:《佳人曲》演唱:章子怡2、歌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4、两者关联这首歌曲用于电影的歌曲场面之中,并且在片尾使用,歌曲的创作朴实无华,极具古典情结。
《佳人曲》直接引用《北方有佳人》的词,只是在曲调上稍加改变,采用重复的唱法,加深观众的印象,也想由此唤起观众对于《北方有佳人》中诗人对“佳人”的描写,侧面描写出《十面埋伏》中女主人公的倾国倾城,一举双得。
三、1、曲目:《滚滚长江东逝水》演唱者:杨洪基2、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临江仙【明】杨升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4、两者关联《滚滚长江东逝水》直接引用了原词句,只是在结尾稍加改变,“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重复两次,加强气氛。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战争与历史政治题材为背景的大型史诗性作品,其中包含了战争、杀戮、死亡、社会变迁、谋略等大量的沉重故事内容,并以大量的男性人物为主线,所以是一部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题材作品,并且具有厚重的历史人文意义。
将这首词作为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才真正体现了它的古朴凝重、深厚雄浑的特点,准确的表现出了男子汉的洒脱与坦荡的胸襟。
四、1、曲目:《菩萨蛮》演唱者:姚贝娜2、歌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4、两者关联此曲完全套用原词,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极致文思对宫闱粉黛的婉约描述。
读来幻若擦肩,如闻暗香盈袖。
加在全部剧情之上,短短八行文字应该能极速唤起观众对这一班被囚禁的美丽女人的唏嘘慨叹。
五、1、曲目:《野有蔓草》演唱者:刘智晗2、歌词: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俄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4、两者关联歌词的处理选择了引用原文,现代的音乐元素与古代的优雅文辞擦出火花,这样的时空碰撞带来一份别样的情调与韵味。
这首歌表现一段蕴含着情感脉络发展变化的爱情心声。
第一段旋律清雅恬静,主人公的视线从欣赏路边景致到得见伊人,心底像是一湖宁静的春水被清风吹动了一片涟漪。
第二段以重章复沓的方式进行,主人公本已移开而望向周围蔓草的双眼却在不经意间回到了伊人身上,自此便再也不舍侧目,内心涟漪渐起,一份热切的情感呼之欲出。
进入高潮段,主人公已经抛却了对于“蔓草”的关注,直接进入“邂逅相遇,是我愿兮”的呼告。
最后两段,以歌词倒转的方式收束,呼应开头,更像是镜头渐渐拉远,回到了旁观者的视角,遥遥望着二人伫立相视、定格在蔓草丛中的倩影。
配合着音乐讲述的故事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歌词也在重章叠唱中契合着旋律的设计走向,在对于原文的重新组合中呈现一种首尾呼应的状态,在一段完整的情感变化中讲述了一场唯美的爱情故事。
希望随着音乐和诗文,这份甜蜜可以在听者心头生根发芽,如蔓草般茂密生长,绵延不绝,开出一朵朵缤纷绚丽、跨越时空的爱情之花。
六、1、曲目:《白云深处》演唱者:廖百威2、歌词: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半路下车只是一丝牵挂走走停停总是过去的她长长的石径回想你的相思回头的时候已经是梦失天涯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卷起那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别为一首老歌把你的心唱哑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卷起那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别为一首老歌把你的心唱哑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卷起那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别为一首老歌把你的心唱哑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两者关联“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这是对《山行》的化用,没有直接引用原诗。
且该歌曲与原诗表达的意境也不同,歌曲表达的是对女子的思念之情,而原诗则是对深秋山林景色描写和赞美。
七、1、曲目:《孔雀东南飞》演唱者:屠洪刚2、歌词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4、两者关联该歌曲套用原词的“孔雀东南飞”的意象,表达了对有情人的的痴心,以及对有情人不得的悲痛。
原词也是借用这一个意象表达了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的无奈。
不同的地方就是,歌曲是说“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孔雀走了一区不复回,没有一丝留念。
原词却是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失去伴侣的孔雀向东南缓缓地飞,每过五里就回顾徘徊,不忍远离。
八、1、曲目:《未了情》演唱者:田震2、歌词:都说那有情人皆成眷属为什么银河岸隔断双星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分飞各西东劳燕分飞各西东早知春梦终成空莫如当初不相逢恨重重怨重重人间最苦是情种一步步追不回那离人影一声声诉不尽3、与之对应古代文学经典《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两者关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诗诗人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
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
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
此歌曲将此句改编“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分飞各西东”,表达着与李商隐同样的哀求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