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作品_瞿秋白散文
翟秋白简介及主要作品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瞿秋白原名瞿双,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是中国共产 瞿秋白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1917年春,瞿纯白调外交部任职,瞿秋白也随同北上到北京,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瞿秋白——狱中生涯(免费入学),学习俄文。
《赤都心史》
《饿乡纪程》
《多余的话》
作品欣赏
《江南第一燕》
瞿秋白手迹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卜算子》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瞿独伊的母亲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此时,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可见杨之华心中的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中国现代文学30年

中国现代文学30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一.填空1.中国诗歌会上海总会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2.标志着中国诗歌会前驱诗人殷夫与他出身阶级“告别”的诗作是《别了,哥哥》。
3.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
4.在1936年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云集》三位青年诗人出版的合集是《汉园集》,他们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5.中国诗歌会代表人物蒲风的代表作是《茫茫夜》。
6.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的诗人是戴望舒。
7.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
8.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9.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创作,1936年被授予《大公报》文艺金奖;获得此奖的还有芦焚小说《谷》。
10.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的作品《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11.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12.臧克家的代表诗集是《烙印》和《泥土的歌》。
13.卞之琳的诗歌代表作是剪裁出的名篇《断章》。
14.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讲庄子将生活在过去时空的人复生,让他与现在时空中的自我对话发生种种饶有兴味的冲突的一篇是《起死》。
15.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主要采取了古今杂糅的手法。
16.鲁迅在《故事新编》的《奔月》(小说篇名)中,不写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由英雄变成凡人以后的遭遇和心境。
17.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写女娲在创人、补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时伴随着精神的苦闷的一篇是《补天》。
18.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和《人世间》、《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19.文学研究会作家瞿秋白的两部散文集分别是《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0.夏衍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为《包身工》。
21.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觅渡觅渡》读后感八年级作文

《觅渡觅渡》读后感八年级作文诸如此类的写人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感觉作者笔下的人是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伟人,并不是一个个已经归为历史、素不相识的不相干的人。
每一个都令人敬佩,由衷的敬爱。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写景、记事、抒情、说理的文章,都很值得一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觅渡觅渡》读后感八年级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觅渡觅渡》读后感八年级作文1在这个暑假快开始时,宋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梁衡写的《觅渡觅渡》。
刚接过这厚厚的一本书时,内心不由的一揪:这么厚一本书要看到什么时候!但当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完这本书后,之前的怨言一消而散,它给我带来的震撼令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真是一本好书!”《觅渡觅渡》是一本文集,里面分了许多栏,内容很广。
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伟人如山》。
这一栏中主要写了_时期,一些国家重要人物的表现。
它栩栩如生的表现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如大无大有的周恩来,敢于直言的张闻天,二死其身的彭德怀……当我读到周恩来为了保护陈毅在人民大会堂怒斥红卫兵:“我就站在大会堂门口,看你们从我身上踩过去!”时,内心愈发对他敬佩,敬佩他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
当我读到张闻天为了纠正“大跃进”,在庐山发表演讲,公然“对抗”毛泽东,做捅破“皇帝的新衣”的第一人时,不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当我读知久经沙场的彭德怀“没有倒在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时,不禁流泪……何为伟人,他们就是伟人。
我们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精神。
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要勇于阻止,防止“李刚”事件再现。
《觅渡觅渡》真是一本好书,推荐大家,相信大家将会有更深的感触。
《觅渡觅渡》读后感八年级作文2手里捧着一本《觅渡》,陷入沉思的境地。
觅渡,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掺杂着些许哲思,袭上心头。
良久,翻开书页,浸入另一个灵魂的另一片思绪的海,穷尽目力之所及,只为觅渡。
梁衡,在今日这个似与巨匠诀别了的时代,也算是哲人高手。
中华散文百家:瞿秋白散文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百家:瞿秋白散文》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饿乡纪程 绪言 一至十六 跋 赤都心史 一黎明 二无政府主义之祖国 三兵燹与弦歌 四秋意 五公社 六革命之反动
作者简介
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1917 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35年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 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 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 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 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 迅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自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 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 林》。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一九二三年回国以后,直到一九三五年就义,瞿秋白长期致力于党的领导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译介;他 也执行过错误的政治路线,有些思想观点也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这样的人生经历和书生性格,使他犹疑于文学和 政治两个阵线,成为“脆弱的二元人物”,深受困扰。这种心理状况,当然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心的声音》、 《多余的话》就是代表。
这套丛书计划以二十世纪初为起点,以人为单位,从我国历代散文作家中选取名家精品,汇成丛集。入选作 者除专门的散文家之外,自然也包括其他作家,甚至不以作家名世的作者;与此相应,不仅选取狭义的纯粹散文 作品,也选取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影响甚巨但不那么纯粹的大散文作品,从而不仅体现散文的文学价值,更体现散 文创作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也可以说,这是这套散文丛书最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 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察历史洪流、社会巨蛮的大 风景……
瞿秋白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 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杨之华学习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 杨之华学习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起 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 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
瞿秋白
目录
人物介绍 人物外传 主要作品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瞿秋白的两次爱情故事 瞿秋白的两次爱情故事 白的两次爱情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中文名:瞿双 中文名: 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1899年1月 年 月 逝世日期: 逝世日期:1935年6月18日 年 月 日 享年36岁 享年 岁
纪念馆图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 瞿秋白常州纪念馆
第一次爱情
第一个爱人王剑虹( ),四川酉阳人 第一个爱人王剑虹(1903-1924.7),四川酉阳人,是 爱人王剑虹 ),四川酉阳人, 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女性。 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女性。
1923年两人相 ,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 年两人相 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 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 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 人的气质和才华, 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 浪漫和词赋的情趣。 浪漫和词赋的情趣。
主要作品
《赤都心史》 《饿乡纪程》 赤都心史》 饿乡纪程》 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
咏梅》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咏梅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 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 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 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 应有香如故。 应有香如故。
散文随笔3000字

散文随笔3000字篇一:散文欣赏 (3000字)忽略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天越来越冷了,太阳公公也越来越早下班了。
走在校园的路上,手冷得直打哆嗦,红得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子,躲在温暖的衣服里。
到小巷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大片大片的黑肆意蔓延天空,不出一会儿就如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却看到家中的一缕阳光,好像在等待着我的到来。
我却很平常一样,骑着车回去。
但是家人的那一个细小的动作,照亮了我的道路,但我却忽略了。
爸妈在休息,我却在=写作业。
墙上的挂钟已走到10点,我却还在灯光下写作业,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真是辛苦了我的手,都变形了。
这时一股清香把我的灵魂勾走了,可能是妈妈看到我还在写作业,偷偷瞒着爸爸给我泡的奶茶。
我却还在责怪这妈妈给我泡的奶茶的味道是我不喜欢的,有一种想要倒掉的冲动,但有怕心灵谴责我,还是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喝下去。
现在想想,不管奶茶的味道是不是我喜欢的,总之这是一份关心,我却残忍的拒绝了。
我带着愧疚进入梦乡。
“嘀嘀嘀??”闹钟的铃声总是那么的刺耳,每次醒来,睡意都被赶走了。
拿起闹钟一看,6点钟了,也该起床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打开浴室的门,一股暖意向我袭来,那是爸爸起床给我准备的洗脸水,牙刷上也多了牙膏这一个伙伴。
洗漱完了,去吃早饭。
今天看了看餐桌上的饭,稀饭、一杯奶,还有那一张不起眼的纸条:儿子,今天的饭是不是很特别啊,快吃吧,不然就凉了。
我琐屑把它扔到垃圾桶,拿起勺子吃饭。
虽然这几个字很不起眼,但是充满了妈妈对我的关心,我还是忽略了。
天慢慢灰暗起来,乌云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不禁让我担心。
眼睛盯着手表,看到时间一点一点的跑走。
快要放学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
突然,同桌戳了我,手指着窗外——妈妈穿着雨衣,手里拿着那件雨衣,面带笑容递给了我。
我同样是一个笑容回答了妈妈。
同样,一个笑容也是一份爱,这次我却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瞿秋白的主要作品

瞿秋白(1899.1.29—1925.6.18) 主要作品[著作书目]新俄国游记(散文集,有名《饿乡纪程》)1922,商务赤都心史(散文集)1924,商务乱弹及其他(论文、说唱)1938,上海霞社街头集(论文、说、唱)1940,上海霞社论中国文学革命(论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中国语文的新生(论文集)1949,时代鲁迅的精神论文(论文)1951,人大瞿秋白文集(1—4卷)1953—1954,人文瞿秋白选集1959,人文瞿秋白论文学(理论)1959,人文瞿秋白诗文选,1982,人文瞿秋白选集1985,人民瞿秋白选集·文学编(1、2、3、4、5、6、)1985—1988,人文(未初齐)瞿秋白文集2政治理论篇(1—3)1987—1989,人民(未出齐)肖伯纳在上海(资料汇编)1933,上海野草书店鲁迅杂感选集(杂文集)编,1933,上海青光书店[翻译书目]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与耿济之合译,1923,共学社犯罪(小说)俄国紫霍甫著,1923,商务不平常的故事(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2,上海合众书店高尔基创作选集(小说)1933,生活解放了的董·吉诃德(剧本)苏联卢那察尔期基著,1934,上海联华书局二十六个和一个(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等著,1935,生活海上述林(上下卷,理论、创作集)1936,诸夏怀霜社高尔基论文1937,张鑫山发行为了人类(评论)苏联高尔基著,1939,上海挣扎社茨冈(长诗)俄国普金希著,1940,上海万叶书店爱森的袭击(小说)德国马尔维察著,1954,人文高尔基论文选集1954,人文短篇小说集·高尔基选集与巴金合译,1956,人文[研究资料书目]民族解放先驱瞿秋白(陈绍禹等)1937,莫斯科瞿秋白的文学活动(曹子西)1958,新文艺瞿秋白著译系年目录(丁景唐,文操合编)1959,上海人民瞿秋白与文学(上官艾明)1959,江苏文艺学习鲁迅瞿秋白作品扎记(丁景唐)1959,上海文艺瞿秋白传(司马璐)1962,香港自联忆秋白(《忆秋白》编辑小组)1981,人文瞿秋白诗词浅释(周红兴编注)1981,广西人民瞿秋白(陈云志)1982,黑龙江人民瞿秋白文学活动纪略(曹子西)1983,上海文艺瞿秋白年谱(周永祥)1983,广东人民瞿秋白研究文选(丁景堂等)1984,天津人民回忆秋白(杨之华)1984,人民瞿秋白传(王士菁)1984,四川人民瞿秋白论稿(王铁仙)1984,华东师大瞿秋白思想研究(丁守和)1985,四川人民瞿秋白写作生涯(梦花编)1986,百花瞿秋白传(陈铁健)1986,上海人民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王观泉)1989,天津人民诸夏怀霜(罗宁)1990,文津出版社附:讨瞿1967,北京政法学院政法公社《讨瞿战报》编辑部瞿秋白批判集1968,北师大红军。
【推荐下载】觅渡读后感800字-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觅渡读后感800字篇一:《觅渡》读后感读《觅渡》有感《人杰鬼雄》的压卷之作《觅渡》,是一篇评价瞿秋白的散文。
秋白去世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人们至今以至永远怀念他,纪念他?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还是因为他的从容赴死?当然有这些因素。
而梁衡在散文中却绕过这些,突出地评述了秋白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几十年来,描写秋白、纪念秋白、评价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是第一个从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层层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用秋白的人格魅力在读者心中搅起了轩然大波。
难怪此文一出,先后有百多家报刊转载,难怪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
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
诚哉斯言!信哉斯言!记得当年《觅渡》一出,我们几个先睹为快的人,便不约而同,相互推荐。
此后的几年里,我读此文不下十遍,每读一遍,就觉得和秋白接近了一步,但又总觉得和秋白有说不尽的话。
秋白一生是一幅读不完的名画,梁衡的《觅渡》是一篇读不尽的散文。
梁衡评价瞿秋白的话:“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或许,这句话是最能概括整本书的内涵的,也是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以瞿秋白的才干,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名医。
但他却偏偏选择了革命家这条路。
他的壮烈牺牲,我们在无限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景仰和崇敬。
梁衡评价其为“舍其事而成其心”,也就是宁可放弃轻松安逸的生活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
于是,我想:人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为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