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备考策略[1]
中考名著题解读和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题解读和备考策略中考名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题型多样,内容丰富。
为了备考中考名著题,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1. 梳理考试大纲和教材,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
学生需要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名著,以及教材中推荐的名著,确保自己对这些作品有基本的了解。
2. 深入阅读名著,掌握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名著,并关注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积累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如文学流派、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同时还要了解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学习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如如何分析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如何归纳总结名著的主题思想等。
同时还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5. 多做真题,加强练习。
学生需要多做中考名著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阅读体验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关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名著中的细节和语言特点。
学生需要关注名著中的细节描写和语言特点,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注重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提高。
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4.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备考。
5. 注意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学生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放松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
总之,中考名著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名著、积累文学常识、学习解题技巧、多做真题练习等方面进行准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人文素养。
下面是一些名著阅读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1. 前期准备在开始阅读之前,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作品的产生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写作风格。
2. 阅读前的预测在开始阅读之前,学生可以根据书名、封面、简介等内容,概括出作品可能涉及的主题和情节,提前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并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和验证自己的预测。
3. 创设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如:挑选一段对白进行朗读演绎;选取一篇关键章节进行小组解读;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专注地阅读,并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对名著的理解和把握。
4. 善于运用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学生可以运用多层次阅读策略,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
也可以运用归纳总结策略,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进行整理和总结。
5. 注重情感体验名著阅读不仅是理解和解读作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人性和社会问题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与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6. 阅读后的延伸活动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延伸活动,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开展书评比赛,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评析文章;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运用阅读所得,提高对名著的整体把握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名著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名著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
本文将从阅读前的准备、阅读时的策略、阅读后的总结三个方面,提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阅读前的准备1.了解作品背景知识在开始阅读一部名著之前,学生首先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梗概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2.了解作品的文学特点每部名著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学生在阅读之前可以通过老师的介绍或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作品的文学特点,包括叙事结构、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艺术魅力。
3.预习相关知识在阅读具体的名著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对作品的题材、背景、主要人物等进行了解,为阅读做好预习工作。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有利于深入阅读。
二、阅读时的策略1.注重细节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例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推进、环境的描绘等。
这些细节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细节的描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2.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在阅读名著时,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更好地理解作品。
当遇到不太理解的句子或段落时,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揣摩作者的用意,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3.多角度思考阅读名著时,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作品,包括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者用语等多个方面来分析作品。
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内涵。
4.及时记录心得体会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记录心得体会的方式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这些记录可以是对某一段话的感悟,对某一人物的评价,对某一情节的思考等,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策略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名著内容深奥、文字古雅,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和把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掌握其中的精华,以下提出几点阅读指导策略:1. 夯实基础知识。
名著阅读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作为基础。
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作品的写作时代等信息,为后续的阅读提供一定的背景支持。
2. 选读经典片段。
对于初中生来说,完整地读完一本名著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选择其中的经典片段进行阅读,深入研究,以达到对整本书的整体感知。
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或段落进行阅读,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的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等。
3. 借助工具书辅助阅读。
对于初学者来说,名著中的古文有时候会让人难以理解。
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如注释版名著、古代汉语词典等,来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理解古文的含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对名著的理解和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
4. 多角度分析。
名著是文学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在阅读名著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情节推进、情感表达等,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
可以通过讨论、写读后感、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多媒体辅助。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阅读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听有声读物来理解书中的情节和情感表达,或者在电子书中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视觉化理解。
这样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6. 与老师、同学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作品分享等方式,相互借鉴、互相启发,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7. 反复阅读。
名著是深度阅读的材料,不能仅仅通过一次阅读就能完全掌握。
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中如何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名著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对于考生来说非常关键。
合理运用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答名著阅读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复习中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一、全面了解名著背景解题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所涉及名著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身份、故事主题等。
通过了解名著的背景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用意,有助于准确解答问题。
二、细读文段并打标记在阅读名著文段时,应该养成细致的阅读习惯,并在文段中打上标记。
可以用画线、做记号等方式,标记出文章的重点词语、关键句子以及自己的理解或思考。
这样做有助于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回顾文段内容,提高解题效率。
三、理解题目要求在解答名著阅读题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题目。
要求了解题目的内容、解题方式和答题要求。
通过理解题目要求,就能够更准确地找出相应的答案。
四、分析选项,排除干扰项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选项,并排除干扰项。
有些选项可能具有迷惑性,容易使考生误选。
要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与文段进行对比,找出正确选项。
排除干扰项可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准确性。
五、借助上下文推测意义有些名著阅读题难度较大,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或句子的意义。
在遇到生僻词语或难句时,可以通过前后文内容来推测其意义。
这种推测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段,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六、答案要言之有据在解答名著阅读题时,要求答案要言之有据。
不仅要求答案准确,还要求能够找到相关的依据。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引用文段中的相关语句或表达,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名著阅读题通常涉及长文段的阅读和综合运用能力,所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分析。
解答名著阅读题时,要根据题目数量和时间分配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熟练程度,在每个题目上花费适当的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中应对名著阅读题的解题技巧是关键的。
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之如何高效阅读名著

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之如何高效阅读名著高效阅读名著的阅读策略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是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阶段。
然而,由于名著篇幅较长且内容复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名著,下面将介绍一些高效阅读名著的阅读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良好的阅读环境,确保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其次,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避免疲劳和分心。
最后,要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不受外界干扰。
二、预习名著内容在正式阅读名著之前,进行一定的预习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
可以查阅名著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等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
此外,可以阅读名著的简介或者导读,对故事的大致情节进行了解,为阅读提供先导。
三、有效阅读方法1. 制定阅读计划:将长篇名著分成若干小段,每次阅读时制定一个小目标,逐步完成整个作品的阅读。
2. 注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名著中出现的关键词,如人物、地点、事件等,帮助记忆和理解。
3. 标记和注释:在名著的页边或者笔记本上进行标记和注释,可以帮助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也方便复习和翻阅。
4. 善用工具:可以使用字典或者词典来查找生词和清楚词义,掌握其中的含义。
还可以使用阅读辅助工具,如名著导读、彩图等,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及时复习和讨论高效阅读名著不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下功夫,还需要及时复习和讨论。
可以在每次阅读结束后,做一些总结,温故而知新。
同时,可以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名著的主题、人物等,拓展阅读的视野和理解。
通过以上的阅读策略,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阅读名著,领略其中的文化魅力和人生智慧。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名著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最重要的是,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享受阅读的过程,铭记名著的价值。
初三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题
点
快
· 精
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
递
要
研 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
资
析
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备
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实质。如解答【典例2】的前提是,对《格列佛游记》
题 快
·
递
精 这部作品比较熟悉,不光是作家作品常识,还应对主要人
要
研 析
物有个全面了解,其中包括与人物相关的主要情节等。
资 源
·
2.制作读书卡片、列表识记等是识记名著常识比较有
备
课
效的方法。
参 考
真
题
·
感
策
悟
略
中
·
考
专
家
指
预
导
1.此类题目一般考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姓名(绰号)
研
资
析 了概括技巧与表述能力。“真读”中特别关注对“精彩”
源 ·
备
与“经典”部分的细读与有意识的记忆。
课
参
考
真
题
·
感
策
悟
略
中
· 专
【典例4】(2011·绍兴中考)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
考
家 指
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也对他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
预
导
测
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
· 新
热 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
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
对于初中生来说,名著阅读是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所以要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名著。
可以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些短篇小说或片段来阅读,或者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等。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名著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来发现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名著的特点,设计相关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问一些与名著主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要注重名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名著虽然是以古代或虚构的情节为背景,但其中表现的人性、道德等问题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心理、行为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从而理解名著背后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还可以通过名著中的情节或人物塑造,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要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互联网资源等多种形式,将名著与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阅读材料和信息。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名著的情节、人物形象等,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策略包括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注重名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备考策略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秀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近几年的名著阅读主要侧重积累考查和基本阅读情况的考查,一般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名著阅读的感受、鉴赏、评价的试题。
一、考题分析:中考考查的名著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作家、作品,人物形象、作品的思想以及读者的感悟。
但都很简单,只要学生平时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非难事。
而且潍坊市近三年来涉及到的名著有《西游记》、《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三国演义》、《老人与海》、《木兰诗》等。
从考查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了解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等。
比如2010年潍坊中考名著考查的题:7、(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2 分)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本题考查了对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阅读情况。
如果学生没有读过《朝花夕拾》记不住书中的篇目,就很难回答。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鲁迅其他作品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要知道《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答案就选定了。
又如2009年潍坊中考的第6题的第(2)小题6、(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3分)歇后语:——故事情节:再比如北京中考2009年的试题:在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这样一位为人们所喜爱的侠义肝胆英雄,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是不顾什么朝迁法度,佛门清规,完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这位英雄是谁?出自哪一部名著?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三国演义》 B、孙悟空《西游记》C、鲁智深《水浒传》D、林冲《水浒传》这些题目就直接考查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者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等的了解掌握情况。
(二)、阅读课程标准和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对人物或作品的看法和评价。
如2011年潍坊中考题7.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
请你为《木兰诗》或《老人与海》拟写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辞。
(6分)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
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或使用一种修辞格。
③语言生动。
又如北京中考2008年的考题:感动无处不在。
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或“名著引读”)的有关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时,哪部作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么样的幸福?08年的北京中考题与去年的潍坊考题异曲同工,都考查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欣赏文学名著,结合具体语段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并作简单分析。
如2009年潍坊中考题6.名著阅读。
(5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
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
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 。
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发现了( ) 。
(2分)又如2010年潍坊中考题7、(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3分)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
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纵观近几年的潍坊市中考名著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考查的难度在逐步增加,试题的命制向阅读的纵深掘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深入阅读名著,并做好积累。
答题还要注意方法,如抓准题旨,认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并选择恰当的答题方法。
二、考查内容与方法从近几年的潍坊中考来看,名著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2、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3、识记与作品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
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5、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主要考查题型为:识记辨别类(选择、填空)、理解概括类(表述)、感悟评点类(感悟)、语言运用类(仿句)三、2012名著阅读备考策略名著阅读考查内容多,范围广。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读“序”和“跋”2、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眉目和纲要。
3、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4、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5、借助各种参考资料,快速了解内容。
各种题型的应对策略:(一)识记辨别题1、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 赵云B. 关羽C. 张飞D. 马超2、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林黛玉——葬花、焚诗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以上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难度不大,第1题的英雄是B.关羽,第2题“醉打蒋门神”的人物不是鲁智深而是武松答题策略:解答这类问题,如果有诀窍的话,只有一个,就是要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现在也可以熟记作品、人物、故事等几种。
(二)理解概括题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答题策略::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对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典故、语言、诗句等,能根据题意概括。
( 所做的答案中作品名称要正确,内容叙述符合原作,还有恰当正确地运用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
) 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三)感悟评点题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
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①书名: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③自己的阅读感受答题策略:“熟悉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概括出自己的体验。
”答案示例:“每当我捧起《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
‘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四)语言运用题模仿划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 (书名号内只能填写课外读物)。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
读《》,,。
答题策略:仿写类题型首先要从仿写的句式、修饰手法着手,其次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要来源于名著,且要求我们有较好的语言组织的能力,对所阅读过的名著留下的印象进行精致加工,形成答案。
答案示例: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
四、题型演练1、“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受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一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名著?该故事主要人物是谁?由这个故事演绎而来的成语是什么?————————————————————。
(答案:《三国演义》曹操望梅止渴)2、《三国演义》中有一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将军,他有勇有谋,曾演绎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著名故事,这个人是谁?当他与诸葛亮几次斗智后发出了怎样的慨叹?———————————————————。
(答案:周瑜既生瑜,何生亮?)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展现诸葛亮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出隆中后献的第一条计: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答案: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等)4、“两弯似蹙娟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似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请写出这个人物的名字及出自的名著名称.(答案:林黛玉《红楼梦》)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指()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破坏()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答案:王熙凤、相思局、铁槛寺、尤二姐、贾宝玉和林黛玉)6、“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红楼梦》中农村妇女()说的逗笑他人的话。
(答案:刘姥姥)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
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作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印象最深的人物鲁滨逊、启示:“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晴”。
8.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