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3、减法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4、⼀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个减数,再减去第⼀个减数。
⽤字母表⽰:a-b-c= a- c – b5、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a×b=b×a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a+b)×c= a×c+b×c a ×( b+c) =a×b+a×c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8、除法的性质:⼀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9、⼀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个除数,再除以第⼀个除数。
⽤字母表⽰:a÷b÷c= a÷ c ÷b。
304 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1.在
和横线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48 (52+___)
868 -52 -48=868
1500- 28 -272=_____ 1500 - (28 + 272) 74 + ___ 26 415 - ( ___ 415-74 - 26= ___
3、小明看一本234页的故事书,第一 天看了51页,第二天看了34页,第三 天看了49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6-94-106 452-52-48 358-73-127 4650-78-222 721-47-21 346-(146+63) 465-23-45-32 129-92+171-108 二、一台冰箱原价1860元,节日大酬宾降 价208元,又降价342元,这台冰箱现价 是多少钱? 三、小明看一本234页的故事书,第一天 看了51页,第二天看了34页,第三天看了 49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对比三种计算方法中,你 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哪种计 算方法更简便?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计算连减时, 有多种方法: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 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 它们的和;
3、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前面的。
减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 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即:a-b-c=a-(b+c)
) )
a - ( ___ a – b – c = ___ b + ___ c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528 – 53 – 47
(2)545 – 167 – 14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2)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P27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李叔叔看一本书,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学生汇报。
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板书三种方法。
(1)234-66-34 (2)234-(66+34) (3)234-34-66师:请你告诉我他们的结果。
(只板书最后结果)结果相等,那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等于号)板书。
2、请你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总结。
(生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是不是所有的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都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呢?请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
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举得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生:用字母表示)a-b-c=a-(b+c) a-b-c=a-c-b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运算性质”生齐读。
3、这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生汇报,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
师总结:凑整。
(两个减数能凑整)、去尾变整(被减数和一个减数有相同部分)三、巩固练习1、请你说说哪个小朋友最会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呢?① 354-74-26=354-(74+26)=354-100=254② 154-54-79 =154-(54+79) =154-133=21③ 472-54-72 =472-72-54 =400-54=346④ 158-63-58=158-(63+58)=158-121=37师小结:我们在遇到连减的时候,要根据这几个数值的特点来正确选择运算性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师笔记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及27页做一做(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会列减法算式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课前复习回顾旧知:2~5的分解见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伸出2个手指头,再伸出1个手指头,都伸好了吗?好,合起来有几个手指头呢?生:3个师:用算式该怎么表示?生:2加1等于3师:你说的真好。
下面,吴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记忆小能手,谁能来说说5的分成有哪些?4的分成有哪些?师:我们利用分成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生:......(课件)师:诶,看来你们都是记忆小神童问题?真厉害!下面更厉害的来了,听好了,老师做动作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的动作,先在心里默默地说,说好了再举手来说。
好认真看。
都想好了吗?谁来说一说?生:老师手里有3张卡片,拿走了2张卡片,还剩下1张卡片师:你说的真完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生:用减法师:你可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二、讲授新知1、巩固练习说算式的意思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号,知道了减法就是去掉的意思,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出示PPT)你看到了什么?生:……师:诶,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生:原来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1把,还剩下4把铲子。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生:5减1等于4师:真棒!好,咱们接着看,谁来了?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生: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两块,还剩下2块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一会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第【1】篇〗减法的运算性质说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第3课时说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说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说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用了什么运算律?46+35+65 141+64+59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学习在加减法里面蕴藏的有特殊规律的数学知识?看看哪些孩子表现得最好?二、学习新知1.展示例题(课件出示)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我们是一共的进的总数里先减去第一周卖了的,再减去第二周卖了的,算出还剩多少没有卖。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卖了多少套,然后再从总套数里面减去两周卖了的,就是剩下多少套没卖。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二周卖的,再减去第一周卖的。
随学生板书:(一)242-58-42 ( =)242-(58+42)(三)242-42-58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到底还剩多少套没卖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12-5 6+13 12+4[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学例6。
1.出示例题。
指名读题。
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
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5.请学生列式:12-7=4(朵)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四年级下册减法性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减法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性质,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减法性质的含义。
2. 掌握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减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减法性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减法性质的讲解、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减法性质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减法性质的含义和应用。
2. 讲解减法性质:通过PPT讲解减法性质,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 例题演示:出示一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运用减法性质进行计算。
4.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减法性质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减法性质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减法性质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运用减法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利用PPT展示减法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感受减法性质的实用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性质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加法、乘法等,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七、课堂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减法性质的经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 开展减法性质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趣味性。
八、评价反馈: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课堂表现、练习成果等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