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赵沙鸥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郑纯辉太极茶道掌门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创始理事,先后被中国、韩国、日本多所大学和茶学机构聘为客座教授。

姚松涛国家资深茶道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道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

国家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

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

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

傅天龙在家乡成立了天峰茶果厂,从此与茉莉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成立了专营茉莉花茶的春伦茶业有限公司。

春伦公司出产的茉莉花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2010年,“春伦”茗茶入驻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茉莉花茶的清香。

春伦公司也跻身“2010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第14位。

敖歌四川省峨眉派茶艺学校。

创办绿茶加工企业。

成功导演了《茶香中国》。

创业间隙,笔耕不缀,先后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以及多篇茶艺专业论文。

吴登方被称为“最后的掺茶师”、“茶博士”,还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茶道霸王”,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

吴锡端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

中央电视台“鉴宝”茶叶鉴定专家。

应邀,在人民网谈黄茶黄茶。

现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著名茶叶专家。

刘家坤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太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年3月~),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10年2月~)。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

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

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

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

毕业于中央大学。

俞永明茶学家、茶树栽培育种专家。

长期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和管理工作。

在丰产栽培和种质资源研究中,建立茶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一大批适制红、绿茶和乌龙茶的优质资源。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赵玉香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赵玉香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赵玉香委员个人资料简介
一、个人简介
赵玉香,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

历任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感官审评室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副站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茶叶培训中心主任。

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委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评茶技能大师。

二、研究成果
主持制定《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大叶种绿茶》、《紧压茶原料》、《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等多项茶叶产品、检测方法及基础性国家标准,主持制定了《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主编《评茶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参编《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主编《茶叶鉴赏与购买指南》,参编《饮茶与健康》等著作。

主办了四百多期“茶叶感官审评技术”、“茶叶加工技术”、“评茶员(师)”及“茶艺师”培训班,培训学员4万余人次。

多年来在国际、国内茶业博览会及众多茶事活动中担任名优茶评审专家。

在省级及国家级制茶及茶艺技能大赛中担任专家组组长、裁判长及裁判员等。

三、获奖情况
2014年在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举办的“中华优秀茶教师”评选中荣获“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5年荣获“全国职
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称号。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郑国建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郑国建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百年世博中国名茶综合评定委员会郑国建副主任委员/委员个人资料简介一、个人简介郑国建,男,1963年10月出生,浙江浦江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

现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茶叶及相关制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认可委评审技术专家,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国家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两岸斗茶组委会技术主任,国家质检总局《消费指南》技术专家,浙江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顾问,贵州省黔南州茶产业高级顾问,等等。

二、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书籍3本,主编《中国茶叶加工》杂志5年。

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余项。

主持完成中央级科研院所技术开发项目——“绿茶加工新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研究”、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型绿茶关键工艺及设备的中试”、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中国茶叶国际标准及真实属性检测规范的研究》和全国供销总社科技计划项目——“自然花香系列新型绿茶关键工艺及设备的开发”、“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监测”等多项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发明“全自动连续茶叶炒干辉干提香机”、“全自动连续名茶炒制机”、“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等多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

曾多次参加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为争取中国在国际茶叶界的话语权,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维护中国茶叶企业利益做了一定的工作。

主持或参加制定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茶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多项国家技术法规。

连续多年组织承担茶叶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多次向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出关于茶叶产品质量的政策建议。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施兆鹏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施兆鹏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施兆鹏名誉主任个人资料简介一、个人简介施兆鹏,1936年生,湖南醴陵人。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成为茶学博士点领衔人。

曾担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首任院长,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湖南农业大学高技术速溶食品研究中心主任,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监事会主席。

曾先后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农业部园艺学科组成员、茶学学科组组长,商业部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商业部茶叶加工与检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长、《茶叶科学》副主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

现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顾问、中国茶叶学会顾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南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全国优质茶评定委员会委员等职。

二、研究成果五十多年来,施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业经济与茶文化等方向的教学、科研与开发工作,是中国现代黑茶加工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茶叶深加工学科的奠基人和中国速溶茶的首创者之一。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四等奖各2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教材奖5次,湖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先后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主编专著《湖南十大名茶》。

其中,《茶叶审评与检验》两度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

先后参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农业大辞典》、《中国名家茶诗》、《茶叶品质理化分析》、《农学》等10多部专著。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专家座谈会的部分专家合影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专家座谈会的部分专家合影

武 夷 岩茶 武 夷 岩茶 肉桂 肉桂 乌 龙 水 仙 水 吉 水仙 高 山水 仙
和 翼 光 兴 光 兴 吉 泉
福 建金 溪茶 业 有限公 司 福 建金 溪茶 业有 限公 司 厦 门茶 叶进 出 口有限 公 司 厦 门市 同安 区恒 利茶 叶 有限公 司 福 州市 一叶 兰茶 业有 限公 司 福 建省德 化 县心 无许 茶业 有 限责 任公 司 福 建省 漳 州市 源兴 园茶 业 有限公 司 武 夷 山市金 红袍 茶业 有 限公 司 武 夷 山市金 红 袍茶 业有 限公 司 武 夷 山千枞 茶 业有 限公 司 厦 门茶 叶进 出 口有 限公 司 福 州市 御 华苑茶 业 有限 公 司 福 州 品禅茶 业 有限公 司 福 建省 武 夷 山市永 生茶 业 有限公 司 福 建省 武 夷 山市永 生茶 业 有限公 司 福 建 和翼 生态 茶叶 发展 有 限公 司 福 建 和翼 生态 茶叶 发展 有 限公 司 福 建省 建 瓯市 龙兴 茶叶 有 限公 司 福 建 省建 瓯市 龙兴 茶叶 有 限公 司
筒 讯
花茶 类
鲞 露 鲞 露
天 湖 山
大 白 毫
福 建敖 峰 闽榕茶 业 有限公 司 福 建敖 峰 闽榕茶 业 有限 公司
福 建 省 蓝 湖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小 金 针
天 山 凤 眉
天 湖 山
天 山春 芽
福 建省 蓝湖 食 品有限 公 司
仙 溪牌 仙 溪牌 海堤 雅 毫

质量检测 站技 术顾 问、国家 高级评茶 师 )前排左 3 叶 兴渭 ( 建瓯 荼厂原 质检科 长 、高级 工程 师 、国家 高 级评茶 师 )前排左4 少君 (中国茶 叶质 量检 测 中心 骆 名誉主任 、研究 员 )前排左 5 廷俭 ( 冯 中国茶叶学会 副会长 、福建省茶叶 学会 会长 ) 前排 左7 陈忠兴 ( 厦 门茶 叶进 出 口公 司 、 高级 工程 师 、 国 家 高级评 茶 师 )前排 左8 东纲 ( f 唐雅安 茶 厂有 限公 司副 余 四 1 l 总 、 国 家 高 级 评荼 师 ) 后 排左 2 陈郁 榕 ( 福建省 茶叶质 量检 测站原站 长 、 高级 工程 师 、 国 家 高级 评 茶 师 )后 排 左 3 兴 国 毛 ( 南长沙 茶厂 副厂 长 、高级 工程 师 、国家 高级评 湖 茶 师 )后排 左 4 浦 芳 ( 东省茶 叶公 司原质 捡 科 桂 广 长 、国家 高级工程 师 )后排左 5 玉香 (中国茶叶质 赵 量检 测中心 高级 工程 师、 国家高级评 茶师 )后排左 6 方 华英 ( 建 出入 境检验 检疫局 高级工程师 、 国家 福 高级评茶 师 )后 排左 7 张勤民 ( 南省 茶叶协会副会 云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张丽霞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张丽霞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张丽霞委员个人资料简介一、个人简介张丽霞,女,1965 年9 月出生,湖南湘潭人,茶学博士,致公党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茶学专业主任。

同时兼任山东省现代农业创新体系茶叶团队茶叶加工与机械岗位专家,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副会长,泰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女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茶叶科学》、《中国茶叶加工》、《茶叶学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编委;此外,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审专家、山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

二、研究成果主持完成计划(或委托)科研项目22项,自选课题1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茶文化学英语》教材1本,参编著作或教材7本,发表论文80余篇。

主要针对山东乃至北方茶区存在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及宏观发展战略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其中在茶树生理与生态、茶树栽培技术和多茶类加工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⑴在茶树生理生态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的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探明了其发生的机理,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探明了山东茶区高pH土壤幼龄茶树叶片黄化的机理;系统研究了茶树受强光、低温和缺氮影响形成紫色芽叶的分子机制;以泰安地区为代表,全面系统分析了山东茶区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探明了茶籽新生苗异常矮化、无性系茶苗逐年死亡的气候原因;为全面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效率,分离鉴定了茶园与氮转化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硝化细菌、固氮菌和氨转化菌),探明了不同施肥方式和豆科作物间作方式对茶园氮肥转化的作用;系统调查并编制了山东茶区病虫害和天敌种类目录,探明了山东茶区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类以及其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参编《茶树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林治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林治简介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林治委员个人资料简介一、个人简介林治,男,汉族,1947年出生于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1969年至72年下放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插队种茶,1985年至1993年任福建省建阳地区财政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浦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等职务,分管过茶业。

1994年读《金刚经》,彻悟人生“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决心“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

于是辞职回到武夷山创办了六如茶文化研究所,从此与茶“穷通行止常相伴”“衣带渐宽终不悔”,潜心研究传播茶文化至今。

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顧问、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安六如茶艺培训中心导师。

林治先生事茶的主要成绩如下:二、茶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编著出版了《中国茶艺》《神州问茶》(一、二)《茶道养生》《中国茶道》《中国茶道》(英文版)《古今茶情》《亮剑普洱》《武夷茶话》《画说大红袍》《铁观音》《中国茶艺集锦》《茶艺英语》《中国茶艺学300问》等20部茶文化专著,其中《中国茶道》(英文版)荣获国家优秀版权出口奖。

《茶道养生》2006年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2014年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当代茶书,2015年出了典藏版。

林治先生的茶文化专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体截多样,文字生动,很接地气。

例如《中国茶道》构建了以“和、静、怡、真”四谛为总纲的严谨的理论体系,并深入阐述了儒释道三教理论精华及中国古典美学与茶道的关系。

《中国茶艺学》根据茶艺的六大要素和主要功能把茶艺归纳为表演型、生活型、营销型、修身养性型四大类,并创编了多姿多彩的各类经典茶艺,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神州问茶》用三年时间行程十多万公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客观而又诗情画意地记录了我国跨入21世纪时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实况,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茶学泰斗张天福先生认为“既有文学价值、茶学价值,又有史学价值”。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第一阶段获奖结果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第一阶段获奖结果
大 红
武 夷 市 骏 德 茶 厂
福建省武夷山市中远 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 山市大圣茶业 有限公 司、顺 昌大圣生态茶厂
天 山绿茶 “ 世佳人”白 乱 牡丹 白牡丹 白亳银针 嵛 山岛之 恋 黄金 白茶
碧 螺
惠明
天 湖 山
浙江 景宁畲族 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
福建省蓝湖 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仙 山茶业有限公司
江西 省遂 川 县 狗 牯 脑 茶厂
憩 园
狗牯 脑
鞠 岭
宁德市茶叶公 司
建阳市春园盛云雾茶 厂
建 阳市 春 园 盛 云 雾茶 厂
骏德
宝 山猴
春 园盛 春 园盛

壶茶
正 山小种
武夷 山一壶茶业有限公 司 福建省泰云春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政和县茗香轩茶厂
泰云春
际浩
仙 岩 御品香轩丹露 紫茗天下
盏上 明珠 莲花 山一号 平月红茶
天 和 红
艨 嚣 鄹礴翳醐鹱穗
弱: 景 _ 术专 文茶 遂荼_ 学 业人 趣
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第一阶段 获奖结果
2 0 世 界博 览会 在 中国 上 海举 行 。 这 是 百年 一 遇 、千载 难 逢 的好 机 遇 ,更是 茶 01 年
界 同仁 的 大喜 事 。 中 国茶 与 世 界博 览 会 有 缘 ,历 届 世博 会 都 有 茶 的 身影 ,特 别是 1 1 95 年 巴拿 马 世博 会组 织 的评 奖 活动 ,中国 茶叶 获得 多 项奖 章 ,为祖 国争 得 了荣 光 。上海 世 博会是办在家 f ]口的一 次 博 览 会 , 中国 是 茶 的故 乡 ,茶 业 应 该 在 世博 会 上 占有 一 席 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
赵沙鸥委员个人资料简介
一、个人简介
赵沙鸥,男,1956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国家一级评茶员。

中国茶叶学会第六、七、八、九届常务理事。

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经济管理与茶文化”首批咨询专家。

现任江西茶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正处级调研员、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政府茶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江西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茶叶首席专家、“江西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江西省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茶杯”评审督察员;“江西省十大名茶评比”、“江西省名茶评比”、“江西省大众茶评比”、“江西省制茶能手大赛”专家组长;江西省《江西绿茶》、《得雨绿茶》、《婺源绿茶》、《浮梁茶》、《靖安白茶》、《资溪白茶》等地方标准审定主任委员。

先后担任江西省婺源县茶叶局长、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副所长(兼党委副书记)、江西省农业职业工程学院副校(院)长、江西省信丰县人民政府农业科技副县长、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场长、党委书记等职。

二、研究成果
先后主持实施了农业部《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婺源茶区片)项目、农业部“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建设”项目、江西省重点茶区“名优茶协作组活动”项目、
江西省“中低档茶鲜叶提质增值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江西省“高山绿茶优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江西省第一个“AA”级绿色食品茶—“大鄣山茶”开发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茶叶项目10余项,还分别主持实施了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农业新科技项目10余项及高效耕作模式项目近20项。

撰写并发表“江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茶叶产能过剩预警及对策分析”、“婺源名茶志”等茶叶相关论文20余篇。

参与编写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农业丰产操作模式》(茶叶篇)、《森林旅游》(茶叶部分)。

三、获奖情况
共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6项,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1项、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项、江西省科技成果4项、获市(厅)级表彰15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