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画家——沈迈士
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AB白雪石(1915-) 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蕉(1907-1969) 上海金山人.著名书画家善画兰擅行、草书。
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陈子毅(1919-) 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 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擅山水花卉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 陈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 陈师曾(1876-1923) 江西修水人.著名书画家曾得吴昌硕指授早年任教育部编审. 陈曾寿(1877-1994)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擅画松兼山水善诗. 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擅画人物、任女造型夸张也工花鸟草虫富有装饰味. 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人.擅篆刻诗文书画皆精为西泠八家之一. 曹克家(1906-1979) 北京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擅画猫.C崔子范(1915-) 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D戴鉴山东集宁人.字赋轩.号石坪.清代画家.擅山水.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F方济众(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 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素。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 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范曾(1938- )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方楚雄(1950-) 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方增先(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方介堪(1901-1987)浙江温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生前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长。
圆明园画家村艺术家名录

圆明园画家村艺术家名录圆明园画家村,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圆明园画家村不仅是一片艺术家聚集的地方,还是一座文化宝库。
下面是圆明园画家村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名录:张大千张大千,字一齐,号千帆,祖籍四川内江,出生于上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他擅长运用古人书画艺术中的精髓,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以古为今,以西方为东方的独特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齐白石齐白石,字敬之,号翠华,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江苏无锡,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
他擅长以水墨为媒介,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和艺术风格,被誉为“白石山人”。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感,深受中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徐悲鸿徐悲鸿,字北涵,祖籍广东肇庆,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擅长以人、马、羊、牛、鸟、花、草为主要创作对象,运用充满变化和生命力的线条,构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现实主义精神。
韩美林韩美林,字言之,号晚翠,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着深邃的哲思和朴素的诗意,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感。
他的艺术创作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丰子恺丰子恺,字子游,号笃斋,出生于江苏淮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漫画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个性和幽默的风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漫画作品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为中国漫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上仅列举了圆明园画家村的几位著名艺术家,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艺术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风格,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为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探究马远山水画中“以小见大”的意趣

探究马远山水画中“以小见大”的意趣XXX摘要马远山水画中常用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画史上具有普遍性,它不仅是中国画构图布局和笔墨表现的一种特殊手法,更反映了中国艺术理论中对于“大”、“小”的审美变化。
本文通过对马远的部分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并总结“以小见大”的笔墨意趣,进一步探究“以小见大”手法所反映的中唐前至宋元后中国美学思想的变化,最后总结马远在山水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关键词马远以小见大意趣审美变化山水画中国画史中有“马一角”、“夏半边”之说,其中的“马一角”就是马远,是中国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具有独特贡献的画家,而他的艺术尤其对“以小见大”体会深刻。
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绘画大师,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
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
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
1马远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由家学熏陶、师承背景、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他出身于绘画世家,吸收李唐画法,并且在当时国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政治变迁和自己地理位置南迁的背景下2,对祖国的山水有了更加不同的体悟,在绘画的表现手法上加以创新,开拓了与以往的“全景山水”全然不同的“边角山水”风格。
曹昭的《格古要论》中提到马远的山水:“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
”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马远作品的具体赏析可以体会出这种“以小见大”的风貌。
如马远的《踏歌图》中,近景凝重,远景简练,左下方一块巨石作为主景,一条狭窄山路延伸至画面右侧,被柳树一角所掩映,山路间可见流水和田垅,老农踏歌而行,气氛欢快愉悦,体现了丰年之喜。
画面中间“留白”表现出烟雾迷蒙的效果,将整幅画分为上下(远近)两部分,轴心位置并未选择气势磅礴的高山,很有一番“藏山”之妙。
清末民初书画家名单

清末民初书画家名单清末民初,是中国书画艺术历史上一个特殊而浓烈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书画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画家、书法家也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时代风貌。
在这些杰出的书画家中,有常常被提及的,也有默默无闻却对艺术史留下深刻印象的。
本文将根据不同的类别,列举一些清末民初著名的书画家名单。
山水画:1. 张大千(1899-1983)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化名人,他的山水画独具特色,有着浓郁的东方色彩和西方艺术的影响。
他擅于运用传统山水画法,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创新。
2. 于右任(1879-1964)于右任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画家。
他的山水画给人以深邃、沉稳的感觉,笔触细腻而又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花鸟画:1. 齐白石(1864-1957)齐白石是中国现代书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花鸟画是他擅长的领域。
他的花鸟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命力,尤其擅长描绘老鱼、老虾、老鸟等寿命较长的动物。
2. 陈师曾(1880-1971)陈师曾是清末民初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花鸟画观察入微、造型传神,追求自然传神、始终贯彻真实主义的原则。
人物画:1. 吴昌硕(1844-1927)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人物画大师之一,他擅长人物像的刻画、形神兼备,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2. 许鼎(1902-1992)许鼎是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绘画人物画。
他的画作描绘了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造型鲜明,个性丰富。
尤其以民族英雄、后妃女性为主的人物画,富有美感和时代气息。
书法:1. 王羲之(303-361)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以草书、隶书、篆书著称。
他的书法多种多样、风格独特,给中国书法艺术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欧阳询(557-641)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其书法风格优美大方、宽阔流畅,被誉为“书中之圣”。
以上只是人们熟知的部分书画家,还有很多未被广为人知的优秀艺术家。
目录无锡用

吴吴少少白白简简介介吴吴少少白白,,字字兰兰雪雪,,号号卧卧熊熊,,沧沧浪浪舫舫主主,,一一九九三三九九年年生生于于京京东东乐乐亭亭,,家家道道中中落落,,清清寒寒功功读读,,自自幼幼酷酷爱爱书书画画艺艺术术。
犹犹独独衷衷于于飞飞白白书书,,青青箱箱家家学学,,源源渊渊有有自自。
吴吴少少白白,,中中国国书书法法家家协协会会会会员员,,被被中中国国书书法法家家协协会会授授予予 ““ 德德艺艺双双馨馨 ”” 书书法法家家称称号号。
国国画画以以梅梅兰兰竹竹菊菊为为主主,,以以芥芥子子园园画画传传为为范范本本、、兼兼写写生生 书书法法学学晋晋唐唐兼兼学学欧欧体体,,行行草草功功二二王王,,楷楷、、行行、、草草无无一一不不精精为为了了求求索索书书画画,,于于七七十十年年代代初初便便走走出出家家门门,,历历经经华华北北、、东东北北、、齐齐鲁鲁、、江江浙浙及及上上海海,,有有幸幸师师从从当当时时最最富富盛盛名名的的上上海海书书坛坛寿寿星星苏苏局局仙仙先先生生,,从从此此寓寓居居上上海海三三十十年年。
予予以以吾吾““暂暂居居一一枝枝安安””的的契契机机能能进进一一步步研研究究书书画画技技艺艺,,完完成成““书书法法””、、““飞飞白白””、、““墨墨竹竹””、、““竹竹文文书书””之之理理论论整整理理与与完完善善。
书书壇壇寿寿星星苏苏局局仙仙先先生生题题鉴鉴::““吴吴少少白白书书画画展展””、、““吴吴氏氏飞飞白白””、、诗诗赞赞::““即书即画悟悟禅禅机机、、艺艺苑苑当当今今却却实实稀稀、、拒拒扼扼十十年年深深有有德德、、一一朝朝展展出出誉誉腾腾飞飞””;;被被誉誉为为现现代代王王羲羲之之著著名名画画家家王王遽遽常常先先生生扼扼病病以以章章草草题题鉴鉴::““飞飞白白””;;著著名名书书法法家家翁翁闓闓运运先先生生题题鉴鉴::““纪纪年年成成书书””、、““书书画画合合壁壁””、、““书书中中画画””;;著著名名书书画画家家施施南南池池先先生生题题鉴鉴::““少少白白飞飞白白妙妙绝绝伦伦””,,诗诗赞赞::““挥挥毫毫书书画画出出天天机机、、神神妙妙新新奇奇海海上上稀稀、、翰翰墨墨因因缘缘真真可可喜喜、、凭凭窗窗拜拜读读兴兴腾腾飞飞””苏苏局局老老奉奉题题::““亦书亦画不不寻寻常常、、展展卷卷纷纷披披意意味味长长、、不不与与寻寻常常书书画画论论、、特特殊殊风风格格耐耐人人思思””。
包畹蓉的戏服王国

2006年第四期文化交流18故事少年拜荀慧生为师包畹蓉祖籍为浙江湖州湖州包氏是名门望族包畹蓉姑妈包榴仙是中国第一个留学日本的女子辛亥革命女侠秋瑾也是她接赴日本的包榴仙后来嫁给湖州的著名翻译家钱稻孙(钱玄同侄)包榴仙的祖父包虎臣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胞兄包承善是书画家沈迈士的启蒙老师包承善的四女包铮拜吴昌硕为师后来成为著名女画家以99岁高龄在台湾去世包畹蓉的一位伯父包蝶仙也是书画家鲁迅曾向他求过画包畹蓉父亲包句香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的名中医兼书画家1960年被卫生部授予一级金质奖状其母顾蕴玉聪明能干随包句香学医后成为中医专家她是京剧票友还会设计制作戏服常带包畹蓉到沪上看戏包畹蓉耳濡目染自幼便喜欢京剧也喜欢画画15岁时他便成为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正式弟子以后又拜京剧名伶黄桂秋王遥卿为师学会了经典京剧100多出戏擅长荀派梅派尚派和程派因为他懂戏善画解放前许多名角都请他设计演出行头且戏服上的图案都是他自己创作的他那富有创新意识的戏服曾得到京剧界许多名人的好评抢救戏服成为行家包畹蓉迷恋京剧一心想做名伶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即成立了自己的京剧团包畹蓉今年1月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馆长竹本干夫专程来到上海奉贤区包畹蓉的家里看了包先生收藏的戏服连声赞叹希望往后不断地相互交流和合作4月8日上海市邮政局的领导来到包畹蓉家里要将他收藏的戏服拍成照片将它印在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明信片上汤建弛包畹蓉的舞台剧照A sta ge photo of Bao Wanrong故事戏服王国包畹蓉的戏服王国S t o r i es19故事京剧团他带领剧团走遍大半个中国既当团长导演也当主角同时也管服装每次登台演出都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行头然而文革伊始剧团解散了包畹蓉的名伶梦也破碎了他被迫进机床厂当了起重工人但他戏艺之心矢志不泯他开始偷偷地收藏戏装当时很多京剧大家都被打成牛鬼蛇神但包畹蓉与老师黄桂秋师徒情深冒着风险他多次探望老师黄桂秋家中藏有艺术大师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穿过的黑帔著名京剧艺术家金少山穿过的4件套开氅等珍贵戏服黄桂秋见爱徒有艺有德便郑重地将这些珍品戏服转赠给这位信得过的弟子收藏接着他一发而不可收凡有戏装的地方他都悄悄地去搜集存藏文革结束包畹蓉已年近花甲难以再现当年花旦风姿但为了寄托对京剧的喜爱他常常从箱柜里翻出自己收藏的戏服把玩一看就是大半天1979年新民晚报的一位记者得知包畹蓉家中藏有大量戏服就前往采访文章发表后包畹蓉这位戏服收藏家也从此开始扬名包畹蓉说其实当初收藏这些服装是我对京剧有割不断的情缘并非想当收藏家不过这篇报道一发真的将我引上了收藏戏装之路倾心打造戏服王国包畹蓉在收藏名家戏服时发现我国这种传统的戏装工艺正在失传如不抢救地道的京剧服饰将会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于是他精工细作地用传统工艺制作出许多失传的戏装来他在制作戏装中不但用纯金纯银材料还用名贵的宝石如青衣旦角的一套头面一般用镀银加水钻石玻璃而他制作的一套是纯银镶嵌进口宝石制作戏服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也需要付出一大笔金钱好在有他的贤内助帮助他的妻子马丽是清爱新觉罗的后裔先前是北京部队某医院的护士长后来下海进包畹蓉京剧团当演员夫妻俩夫唱妇随半个世纪她十分支持包畹蓉收藏戏装包畹蓉设计戏服她便去采购面料和丝线有时为了挑选面料的颜色她不厌其烦往往跑遍了大半个上海包畹蓉在打造戏服王国中倾其家中所有卖掉了家中祖传的红木家具金银首饰古玩名家字画等但妻子对此毫无怨言还起早摸黑到小吃店打工补贴家用到了2002年夫妻俩为了戏装收藏需要竟至卖掉了陆家嘴梅园新村唯一的一套私宅包畹蓉说创新中国京剧行头首要的是继承然后是创新如旦角头上是用的点翠鸟面需用极其珍贵的翠鸟羽毛精心粘制而成一只翠鸟只有6根毛一副头面要300只翠鸟的羽毛才能制成包畹蓉对此一点也不含糊他做出的点翠头面比传统的还好京剧红娘中红娘的传统戏服往往点缀性地绣上一些普通花卉这种戏服不能突出红娘可爱的个性对此包畹蓉就另辟蹊径在这个戏装上用进口的闪光片缀做成牡丹初绽的图案增强了立体感这服饰使舞台上的红娘举手投足间平添了许多魅力著名荀派花旦宋长荣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红娘时便向师兄包畹蓉商借红娘系列服饰演出后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活红娘一时红遍大江南北他创制的戏服都是请苏绣名家一针一线精制而成他家里长期聘请两三位绣娘断断续续地绣了半个世纪有位绣娘名叫张惠芬曾经为著名电影皇后胡1950年包畹蓉和荀慧生老师合影Ba o Wanrong a nd M ast er Xun Huisheng in 1950艺术大师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穿过的黑帔M as ter M ei L angfan used t hi s blac k ca pe i n Bea uty D efies Tyra nny .S t o r i es2006年第四期文化交流20S t o r i e s 故事包畹蓉和夫人设计制作桌椅帔中的大帐Ba o a nd his wi fe ma ste rminded this c ove ri ng.Bao Wan rong has creat ed a co-l oss al col lect ion of Pek ing Operacostumes over decades.He owes h isco l l ect i on par tl y t o h i s f ami l yt rad it ion s.Over the past one hun-d red y ears ,t he Ba of ami l y i nHu zho u,Zhej i ang Pro vi n ce h aspro duced bril li ant s ch olars,medi-cal doct ors,painters,cal lig raphers,an d man y of t hem were Pek i ngOpera ent hu si ast s.So no wonderB ao Wan ron g acquired a li kin g for Pek i ng Opera i n hi s c hi l dh oo d years.At t he age of 15,he becamea di sciple of Xun Huis heng,a mas-t er of Peki ng Opera.Learning fromseveral masters over years,he buil tup hi s repert oire whi ch was final lycomposed of more than 100Pek ingOpera cl as sics.As he knew how topai nt ,he was frequent ly commi s-s io ned by mas ters t o d esi gn andmake cos tum es.By Ta ng Jia nchiA Hu g e Co lle c t io n o f Co s t u m e s蝶做过服装手艺相当不错有时她身体不好包畹蓉夫妇便为她炖参汤熬鸡汤做好吃的有时为做一件戏服一位绣娘忙不过来三四位绣娘便一起合做包畹蓉设计的全金大龙男蟒袍全用真金箔制作三位80岁以上的老艺人竟耗时3年多才做成不为金钱所动迄今他收藏的京剧行头足可装备四五个剧团生旦净丑各种戏服一应俱全如蟒袍裙袄斗篷开氅云肩官服龙套衣头面等等其中又以旦角戏服的收藏最为丰富梅派的华贵程派的清越尚派的刚强荀派的活泼戏装均在他的藏品中一显风采表演艺术家童芷苓宋长荣荀令莱李蔷华孙毓敏等名家纷纷向包先生求教借戏服1996年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包畹蓉中国服饰精品展引起极大轰动观众达30万人次法国文化部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到法国去举办戏装艺术展如今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奉贤区特地在该区风景区海湾建造了龙腾阁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该艺术馆自2002年4月26日开馆以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外国友人引起了轰动该馆2004年以排行第二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成为海湾旅游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05年12月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上海举行包畹蓉藏品在三山会展出引来各界人士一片赞誉之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也纷纷来函邀请包畹蓉前去讲学并展出他收藏的京剧戏服人民日报中国画报及上海等各大媒体多次报道了包畹蓉的事迹包畹蓉想成为一代名伶的梦想没有实现但他珍藏的价值连城的京剧戏装却名扬海内外外商欲出千万元收购他的藏品并许诺安排他夫妇移居海外但都被包畹蓉婉拒尽管包畹蓉膝下无子目前经济也很拮据但他不为金钱所动他说我的根在中国京剧是国粹我要为国家保留京剧服饰这份世纪遗产本文摄影钱慧敏St ories。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展开全文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画家主流排名: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李可染、傅抱石、张大千、石鲁、吴冠中。
第一名: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中画过的最伟大最重要的画作。
它的著名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山水十二屏》目前存世可见两套,另一套藏于博物馆;集合齐白石山水画的全部造诣,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
作品流传收藏过程清晰有序,当年齐白石画赠给民国北平名医陈子林,五十年代转至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妇秘藏,历经“文革”至八十年代由现藏家接棒珍藏至今。
《山水十二屏》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展览著录累累,已发现二十余次,最重要的如1954年中国美协在故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1955年国家拍摄纪录片《画家齐白石》,1958年苏联展览文化馆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
“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题拍卖中,有4件拍品此前被设定为估价待询。
几年前曾有机会上拍却最终被意外撤下的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屏》呈现在全球藏家面前。
近代中国十大画家

近代中国十大画家1、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
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
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
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
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
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
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计亭人。
父亲是个贫苦的画家。
悲鸿幼年随父学画,二十岁即在上海卖画。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校,其间又曾到柏林、比利时。
1927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兼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其间创作了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壮士》、《奚我后》,国画《九方皋》。
抗日战争开始后赴南洋、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将全部卖画收入损献给祖国救灾抗战。
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53年因患脑溢血病逝。
这位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有《徐悲鸿彩墨画集》等。
3、张大千:(1901-1984)名爱,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千”。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揲诚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迈土绘画师承家学,山水取法沈周,旁及诸家:花卉宗沈石田。能指画,画风苍润,笔致雄秀。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著有“画家丛书”中的《王诜》,另有《沈迈土画集》传世。还长于书法,善作诗词。
中国近代画家——沈迈士
作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10期
沈邁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浙江湖州下昂乡竹墩村人.父瑞琳,母龚韵珊,均擅书画,有影印书画集及长喜斋论画诗印行。沈迈士早年随母学画,后进上海震旦大学攻文学,获学士学位。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科任职,参加过与联政府交涉收回领事裁判权及东正教教产谈判。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文科讲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北伐以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南京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因对政府腐败不满,愤而辞职.以卖画为生。曾与沈尹默合作开办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