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课南海问题论文作业
南海问题论文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一说起南海的事情,中国人就气愤填膺,现在美国要重返亚洲,把南海搅的象一锅粥,南海小国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中国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要灭菲律宾的有之;要痛打越南的有之;更有和美国直接干的想法者也有之。
其实,在辞河看来,就南海问题的探讨,我们应该跳出南海看南海!美国重返亚洲,其实,美国并没有离开过亚洲,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一直是美国最强大的舰队。
美国虽然在朝鲜吃了亏,美国仍然驻军韩国,控制着韩国的军事指挥权;美国仍然在日本驻军,占据着太平洋的军事要地,美国只是在越南失败后,离开了越南,在菲律宾等一些地方撤消了一些军事基地。
但是,美国即使没有这些军事基地,美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仍然牢牢地控制亚洲的一举一动。
美国所谓重亚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针对中国。
要防范中国,美国无须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美国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静,还是为了把中国搞乱,美国从中浑水摸鱼。
在军事上,尽管中国这些年来发展迅速,其实美国的军事技术发展比中国要迅速的多,中国的很多军事技术是跟在美国后面追赶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在军事上,美国并不怕中国。
但是,在经济上,由于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度发展,美国处于经济危机状态,这让美国特别不安,如果中国继续发展下去,等美国经济危机过去的时候,世界老大的地位是否仍然属于美国,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美国要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要转嫁经济危机,美国就要找一些替罪羊。
美国的目标就锁定了南海这个中国的软肋。
跳出南海看南海。
南海既是一个广阔的海洋,也是一块大肥肉。
这块肥肉可以让群狼争夺,但是不能落在中国口里。
中国完全拥有了着块肥肉,那蓬勃发展的中国就更是如虎添翼,这是美国及其不愿意看到的。
南海问题论文

中国南海问题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对我国的侵华战争,占领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包括南沙群岛,战中签订《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占领我国的领土全部归还,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但是最近的南海问题黄岩岛之争却出现了,菲律宾不顾条约规定,亦然发动黄岩岛争端。
在国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南海问题牵扯到许多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在保证国家主权、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是关键问题。
近年来,南海问题逐渐国际化,为了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的合法权益遭到破坏,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利益不断地被侵犯,大国干预,很多小国也开始集体发难,南海问题产生矛盾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小磨檫不断,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因此,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空前强大。
先是越南,后是菲律宾,一次次的主权侵犯,一次次的叫嚣,实在是让国人发指。
由此引发了对南海问题如何解决的争议,越南和菲律宾都是一些小国家,竟然敢在我们中国面前公然叫嚣,,抓我中国渔民,公然针对我国举行军事演习,严重侵犯了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其野心昭然若揭。
菲律宾也是,一个小小的国家,也来和我国争夺黄岩岛,爆发了不少矛盾。
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产生问题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油气资源都异常丰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之争越来越激烈;二、在历史上,南海被占领又归还之后,虽然是我国领土,但是始终没有明确规定南沙群岛归还给中国,主权收回,难怪菲律宾敢公然争夺黄岩岛,在处理南海问题中我国处于被动;三、南海的油气和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问题的争端发展,随着经济全球的发展,南海处于一个很重要的战略位置逐渐凸现出来;四、在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拥有主权权利,不但涉及海洋的资源还有领土主权;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当年国民党败退之后没有足够实力对南海进行占领,共产党对南海的占领有限,到后来,虽然有实力占领却无法大量驻军与修建军事基地,没有强大的远洋海军做后盾,即使通过武力占领也很难坚守。
南海问题论文 (4)

南海问题论文引言南海问题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大热点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
南海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海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因此成为多个国家之间的争议焦点。
本论文旨在探讨南海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以及各方的立场和解决途径,以期对南海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背景南海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海域,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众多岛屿、礁石和浅滩。
南海地区被誉为世界各大海洋中最为重要的海域之一,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鱼类资源以及重要的海上航道。
然而,南海问题的产生源于对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权的争议。
产生原因南海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历史、法律和利益等诸多因素。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产生原因:1.历史因素:南海地区古代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海上活动长期存在,并形成了一些历史性的争议。
不同国家对南海地区的历史纪录和定居点有不同的解读和主张,导致争议的继续存在。
2.领土主权争议:南海地区涉及涵盖了多个岛屿和岛礁,这些岛屿被多个国家声称拥有领土主权。
其中最著名的争议岛屿包括中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越南的西沙群岛和东沙群岛,菲律宾的南沙群岛等。
3.海洋划界问题:南海地区的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海洋划界问题,即如何划定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各国根据不同的法律和国际公约提出了不同的划界主张,导致了争议的产生。
4.利益驱动:南海地区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包括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等。
各国在南海地区的资源探测、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利益的争夺。
各方立场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的立场:1.中国:中国坚持自己拥有南海绝大部分岛屿的主权,并主张根据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原则划定海洋划界。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南海争议,坚决反对任何一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化行动。
2.越南:越南对南海地区拥有的岛屿主权主张与中国存在重叠,因此与中国之间存在比较激烈的争议。
越南主张通过国际法解决南海争议,反对任何一国在南海地区扩大势力和军事化。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
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
南海问题军事理论论文(2)

南海问题军事理论论文(2)南海问题军事理论论文篇二《南海能源安全问题及其战略选择》摘要:南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能源交通要道。
由于区域外大国的影响、周边国家对南海能源的争夺加剧、我国海军远洋控制力量和海上油气开采技术限制等诸多因素,我国南海能源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面对复杂多变的南海局势,我国必须增强紧迫感,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南海能源开发,构建合理的南海能源安全体制,积极开展地缘政治斗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实际控制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南海能源安全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南海;能源安全;战略选择;综合实力;政治斗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急剧增长,国民经济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度日益增加。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
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发展能源的战略重点。
南海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域,从目前已探明的油气资源储量及其能源通道的独特地理位置来看,在破解我国能源制约难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南海能源争议不断升级,周边国家在南海我国传统疆界内油气开采量不断高涨,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安全,解决我国南海能源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大局,已刻不容缓。
一、南海在我国能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南海又称为南中国海(the South China Sea),指的是我国广东南澳岛经澎湖列岛到台湾石港一线以南的辽阔海域。
南海海区北起北纬23度27分的北卫滩,南至北纬3度40分的曾母暗沙和亚西暗沙;西起东经99度10分至112度10分广大海域,南北长约2380公里,东西宽约1380公里,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一半,是我国最大的海域。
[1]南海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场,还蕴藏着丰富矿产和油气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在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1.南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关于南海问题的论文

关于南海问题的论文浅谈中国南海问题摘要:自古以来,南海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
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历史南海问题成因解决问题一、南海的概况与历史(一)南海概况南海位于我国东南方向,是一个由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闭海。
整个海区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
其中属于中国的海域有大约21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区面积最大的海。
它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来半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西起万安滩、东至黄岩岛,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二)南海问题的界定“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南海的历史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被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军事理论论文——应对南海,中国应更主动

应对南海中国应更主动社会发展学院档案学在我国周边安全坏境中,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我国疆域广阔,背靠亚洲,面向太平洋,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毗连海域自然延伸面积约有47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八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之争。
以下仅就南海主权之争谈谈个人观点。
一、南海主权之争由来南海总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分布于南海的中心部位,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不仅地理位臵非常重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水产资源。
其中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最广、岛礁数量最多、位处最南的一组群岛。
南沙群岛有230个岛屿、礁滩和沙洲组成,分布在24.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25个,明暗礁128个,明暗沙洲7个,太平岛面积最大,约0.5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国政府都有对南海进行管辖,留下了许多确凿的证据。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毗邻国家从未提出异议。
但是自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周边国家开始窥视该海域。
菲律宾率先于1971年抢占南沙东部部分岛屿和沙洲,接着,原南越政府也于1973年7月派兵占领了南海西部6个岛礁。
1975年4月,越南一反承认南沙是中国领土的立场接管了南越军队占领的岛礁,并不断扩大侵占行动,从1983年起马来西亚先后占领了南沙南部的三个礁。
随后,上述国家又单方面宣布了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把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列入了自己的“版图”,并加紧在南沙海域进行资源开发,致使南沙争端日益突出。
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并将该礁周围300平方公里海域划归其经济区。
印度尼西亚也宣布建立一个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南沙部分海域划入其中。
目前南海岛礁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越南侵占29个;菲律宾侵占8个;马来西亚侵占5个;印尼2个;文莱1个。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1)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
目前,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二、我国应逐步对南海问题采取的策施1、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南海权益斗争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个人思考
一. 严峻形势
1.南海矛盾斗争的历史由来以及成因:1947年,当时中国内政部“九段线”奠定了我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但当时国民政府以及新中国都没有能力守卫南海,改革开放初邓小平为了和平发展,提出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但由于近年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南海周边国家为了各自利益,纷纷加大了对我国南海资源以及主权的侵犯。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分为主客观两方面。
主观来说,首先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淡薄,近几年国家才大力宣传海洋意识以及海洋大国的观念,但收效甚微;再就是我国南海管制权长期无法落实,国家缺少强有力的远洋海军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客观方面,第一由于南海资源丰富,它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生物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第二是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运位置以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邻近国家众多,国际矛盾与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2.严峻形势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海上岛礁被侵占,领土主权难以实现;然后是海域划界久拖不决,海洋空间受到挤压;其次是海洋资源被掠夺性开发,海洋经济权益损失严重;最后是区域内外国家的联手制衡,海上安全权益受到威胁。
具体来说,越南提出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
而目前,我国只控制南沙群岛中的7个岛屿,我国台湾控制其中的太平岛,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则抢占其中的50多个岛屿。
其中,越南占据岛礁29个,控制海域面积20万平方公里,打井60多口,2002年与美国在南海西南部发现了东南亚最大的油田,储量2至4亿桶。
菲律宾占据13个岛礁,控制海域面积41万平方公里,打井70多口,年产石油35万吨。
菲律宾今年提出了南海仲裁案,再加上引渡美国日本韩国也在背后煽风点火,甚至在南海进行军事活动。
二.国家举措
针对最近的南海仲裁案,我国采取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
”我国一向的主张与态度就是和平解决争端,但坚决维护自身的主权与安全利益。
我国政府针对目前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一直在宣传我国对南海主权的自古拥有,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从而获得更多国家与地区的支持,与此同时,我国外交部也不断对相关国家施加外交压力,迫使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维护加深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寻找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统一意见与利益,从而和平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海洋法律法规,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邻海及毗连区法》等等,使得联合国海洋公约赋予沿海各国的基本权力在我国国内立法中都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宣传落实海洋大国以及海洋强国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我国不断加强对海军的建设以及改革发展力度,积极发展各式各样的舰船以及战斗机,在南海建设人工岛礁以及机场,加强对南海的巡航力度,通过军事演习等强硬手段震慑别用用心的国家和地区。
此外,我国海洋资源开采的相关技术也在持续开发中,避免他国利用技术手段逼迫中国妥协或者不平等的共同开发。
总的说来,我国的手段还是以稳重为主,避免了过激以及过于软弱的手段,缓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政府对待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的总的态度也是“不惹事也不怕事,”态度与采取的措施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体现我国的大国气度与外交智慧。
三.个人思考
我国海洋面积广大,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包括生物资源以及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的油气资源,难免有他国觊觎我国的资源,与此同时,包括美日韩等别有用心的国家。
他们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并且恐惧从而不希望中国崛起,于是便在身后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妄图减缓中国的发展,甚至想要诱导中国与周边国家产生更加激烈的武装冲突,其心可诛。
难能可贵的是我国政府与民众并没有被眼前过分的局势给冲昏头脑,仍然保持着冷静睿智的心态来面对南海局势,中国人民不怕事也不惹事,中国坚决维护在南海的主权以及相关权利,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拥有的气概与态度,也是一个民族成熟文明的体现,更是民族凝聚力的彰显,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这一主张应该得到更加长久的贯彻与落实。
与此同时,我国当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需要的是等待与忍耐,而不是一味的与外国产生过激的冲突,要保持我国周边和平稳定的国际局势才能保证我国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就我国在处理与南海周边各个国家的关系式保持克制,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用个不适当的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我看来,中国南海维权艰难症结所在就是我国远洋海军力量相对薄弱,很难做到对南海绵长海岸线的长期坚守,当然戎乃国之重事,不可妄动,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我国对待南海问题的基本方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所以我国对待南海问题还是主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一方面可以加大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双发对南海问难题的统一认识,另一方面前外不能将南海问题国家化,否则将造成各方势力在南海的博弈,美日韩将乘虚而入,乘火打劫,只需与相关国家展开谈判,施加外交压力。
当然仅仅依靠“嘴皮子”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的海军力量是我国各方面维权措施的基本保证,综合国力则是我们南海维权的根本保障,所以政治军事经济建设同样要齐头并进。
南海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油气等战略性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什么都可以谈,唯独主权问题不能谈,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南海问题维护我国基本权力,更要通过它来体现我国的大国气度与责任感,来彰显民族的荣耀感与凝聚力,中国如今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应该更加自信且强硬的站在外交舞台上,中国人也应该更加自豪且踏实的行走于国际,一个国家的强大看的不是他的政府对外方针如何,而是这个国家的民众在国家利益受到侵犯是他们的态度如何,我很高兴和自豪的是我们中国人对此的关心程度,即使有些人的言辞过激或者不当,但那都是爱国的体现。
所以南海问题并不可怕,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大胆且踏实的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