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氧化反应
有机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有机催化的不对称氧化反应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Sharpless Epoxidation)
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一种不对称选择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来从一级或者二级烯丙醇制备2,3-环氧醇。
该反应大约在1970年代开始得到系统研究,80年代后日臻成熟。
环氧化产物的立体化学是由反应中使用的手性酒石酸酯的非对映体(通常为酒石酸二乙酯或者酒石酸二异丙酯)决定的。
氧化试剂为过氧叔丁醇。
反应中使用一个催化剂可以形成产物的对映体选择性,该催化剂通过四异丙氧基钛和酒石酸二乙酯反应获得。
反应在存在3Å分子筛(3Å MS)的条件下只需5-10 mol%的催化剂量。
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成功取决于五大主要原因:
首先,环氧化合物能够简单的转化为二醇、氨基
醇或者醚,所以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当中形成手性的环氧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第二,该反应能够和许多一级或者二级烯丙醇反应。
第三,夏普莱斯环氧化的产物通常具有超过90%的ee值(对映体过量)。
第四,通过夏普莱斯环氧化模型可以预测出产物的手性。
最后,夏普莱斯环氧化的反应试剂都是商业化的且非常廉价易得。
反应机理
用于环氧化的氧化剂是叔丁基氢过氧化物。
该反应由Ti(OiPr)4催化,Ti(OiPr)4通过氧原子结
合氢过氧化物,烯丙基醇基和不对称酒石酸酯配体(假设的过渡态如下所示)。
jacobsen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最新进展

图6 卟啉环的结构图
有效模拟物可在温和的条件下活化分 子氧, 从而实现烯烃的环氧化。 4个 meso和8个β位都可以引入手性 基团,形成手性金属卟啉(图6)。
8
手性salen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990 年, Jacobsen 和 Katsuki报道了含手性碳
jacobsen 不对称环氧 化反应的最新进展
报告人
1
jacobsen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最新进展
1.生物酶催化的非官能化 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2.手性salen催化剂的研 究进展
2
生物酶催化的非官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1.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
salen络合物是一个与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仿生试剂。
图 7 非对称手性 Mn(salen)化合物的催化剂 4
图 8
非对称手性 Mn(salen)化合物的催化剂 5
11
手性salen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997 年, Hashihayata 用非手性的 salen Mn(Ⅲ)催 化剂(图 9), 加入助催化剂4-PPNO 时催化烯烃环氧 化反应, 得到了较好的产率。
的催化效果及对映选择性。
•
1993 年, Katsuki第二代手性催化剂 (图 6), 催化顺式烯烃时, 取得了 86%~91%的 ee 值。
图 5
Katsuki 催化剂 2
图 6
Katsuki 第二代手性催化剂 3
10
手性salen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Kureshy 与Kim报道了一系列的非对称手性 Mn(salen) 化合物的催化剂(图 7、图 8), 并用于烯烃的环氧化反 应.打开了不对称 Schiff 碱化合物合成的新局面. 这种方法很容易获得不同的立体效应与电子效应, 而这 两点是 salen 配合物之所以拥有很好催化性能的重要 因素.
硫酸阳极氧化

硫酸阳极氧化硫酸阳极氧化(SOE)是一种不对称氧化反应,是在硫酸溶液中阳极电极氧化某些物质的过程。
它可以在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和电化学反应中使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和医学的各个领域。
硫酸阳极氧化的基本原理是,将要氧化的物质溶解在硫酸溶液中,然后使用阳极电极对其进行氧化,当电流通过时,由于正电荷的增加,氧化剂通过氧化该物质而形成氧化物,从而达到氧化的目的。
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氧化效率高: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氧化效率,可以有效地将碳氢化合物氧化为碳氧化物或酸性物质,如乙酸、丙酸等;2、节能环保: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传统氧化过程所需的能量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安全性好: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或毒性物质,大大提高了工艺安全性;4、可视化性好: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清晰可见地监测氧化反应,便于控制氧化程度和操作安全性。
硫酸阳极氧化技术有着多种应用,可以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和电化学反应等方面。
在有机合成方面,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将醇、酮、烯烃等有机物质氧化为羧酸或醛类物质,从而形成新的有机物质;在无机合成方面,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硫化物、氧化物或氯化物等无机物质氧化为更高级的无机化合物,如亚硫酸盐或硫酸盐;在电化学反应方面,硫酸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将某些金属离子(如钠、铝、铁等)通过电解的方式氧化为氧化物,形成新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此外,硫酸阳极氧化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如氧化蛋白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分子诊断和疾病治疗等。
总之,硫酸阳极氧化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将碳氢化合物或者金属离子氧化,从而形成新的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在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和电化学反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一、简介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Sharpless Asymmetric Epoxidation,SAE)是一种通过手性催化剂促进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该反应由美国化学家K. Barry Sharpless于1980年代初发明,被认为是合成手性分子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
二、反应机理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含有钼或钨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以钼为例,其配合物通常是Mo(O2CCH3)4或Mo (O2CCH3)6等。
这些配合物可以与氢氧化钠和季铵盐(如TBHP)一起作为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
在反应中,烯丙醇首先被氧化成α-羟基醛,然后与季铵盐发生亲核加成生成间隔式亚胺中间体。
接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亚胺中间体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手性环氧体。
最后,通过水解得到手性1,2-二醇产物。
三、影响因素1. 催化剂的选择:不同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对反应的效果有所不同,Mo (O2CCH3)4和Mo(O2CCH3)6等配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2. 反应溶剂:反应中需要使用极性溶剂,如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等。
3. 温度:反应通常在0℃至-78℃的低温下进行。
4. 季铵盐用量:过多的季铵盐可能会导致副反应,而过少则会降低反应速率和产率。
四、优点与局限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合成手性环氧体,是制备手性分子的有效方法之一。
2. 该反应操作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友好。
然而,该反应也存在一些局限:1. 该反应只适用于含有α,β-不饱和键的烯丙醇类化合物。
2. 反应体系中需要使用季铵盐等高价催化剂,成本较高。
五、总结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一种通过手性催化剂促进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
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 (2)可靠性:
虽然大的R取代基是不利的,但对于 大多数烯丙醇,反应都能成功;
19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特点:
• (3)高光学纯度:
一般>90% d.e.,通常 > 95% d.e. ; • (4)对底物中的手性中心相对不敏感: 在已带有手性中心的烯丙醇底物中,手 性钛—酒石酸酯催化剂具有足够强的非对映 面优先性,能够克服手性烯烃底物所固有的 非对映面优先性的影响。
B,C均为抗高血压药
36
手性酮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Shi 不对称环氧反应
自Cusci报道二氧杂环丙烷可以快速的对烯烃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后, 该领域研究倍受重视。大约2000年时,Shi等报道了基于D-果糖的 手性酮A用于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氧化。使得在该领域的研究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于是该类反应也被称为Shi不对称环氧化。
•
应用过氧叔丁醇(t-BuOOH,TBHP) 为氧供体,四乙氧基钛 [Ti(OPri)4] 和酒石 酸二烷基酯( DET ,常用的是酒石酸二 乙酯)为催化剂,使各种烯丙伯醇衍生 物发生不对称过氧化。
•
化学产 率 为 70-90% ,光 学产 率 大于 90%。
10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机理
11
3
烯烃与过氧酸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环氧化反应是顺式加成,所以所得产物构型与原料一致
4
烯烃与过氧酸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由于甲基有位阻,所以位阻小的反应快,大的反应慢。
5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
•
烯丙醇及其衍生物在钛酸酯参与下的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称为Sharpless环氧化 反应,简称为AE反应(asymmetric epoxidation) 。 1980年,由Sharpless K.B. 等研究发 现。
硫醚的不对称氧化反应

3. 8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Aprikalim (RP52891) 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其亚砜中间 体17 的合成与RP73163 采用的催化体系相似,主要不同点在 于所用DET 为L 构型,前手性硫醚16 经钛催化氧化获得 90%—92% ee 的亚砜17,经重结晶ee 值提高到99% ( 式15)。
3. 5 血小板黏附抑制剂
血小板黏附抑制剂OPC-29030 ( 式12) 是1995 年由大冢公司研 究发现的药物,该药物含有手性亚砜结构,亚砜中间体12可以 通过钛催化不对称氧化硫醚11 得到。Matsugi等采用Kagan 催 化体系得到54% ee,而采用(R) -扁桃酸为配体的钛催化体系则 能够获得76% ee。亚砜12 再经过两步反应就可以得到OPC29030 ( 式12)。该方法条件温和,在室温25℃反应,不怕湿气, 且手性配体扁桃酸便宜,容易通过萃取回收使用。
2. 1 钛/ 酒石酸酯催化体系
• 1984 年,Kagan 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不对称催化硫醚 氧化,他们采用水改性的钛催化体[Ti(O-i-Pr)4 / (R,R) 酒石酸乙酯( 缩写为DET) /H2O= 1∶ 2∶ 1]分别对芳基烷 基硫醚和烷基甲基硫醚进行了考察,以叔丁基过氧化氢( 缩 写为TBHP) 对于芳基烷基硫醚在不对称氧化中获得高达 91%ee 的对映选择性,对于烷基甲基硫醚最高只能取得 71%ee 。式1
3 钛催化不对称硫醚氧化在合成手性药物 中的应用
3. 1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商品名赛洛克) 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和质子 泵抑制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 2000 年Astrazeneca 公司的Cotton 等报道钛催化不对称硫醚7 氧化合成埃索美拉唑的路线,采用改进的Kagan 催化系统来进 行,使用二异丙基乙基胺作添加剂、CHP 作氧化剂和30mol% 的催化剂可以稳定获得91% ee ( 式7)。
不对称氧化反应

第五章不对称氧化反应氧原子直接与不对称碳原子相连的含氧取代基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同时也容易被其它基团如氨基,卤原子,硫原子甚至烷基等取代,成为所合成化合物重要的官能部分。
不对称氧化反应可以直接在反应物中引入含氧取代基,使所连接的碳原子具有手性,是极其重要的一类反应,对这类反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但仍然是不对称合成研究的重点。
3.1 烯丙醇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3.1.1 Sharpless反应及特点烯烃的环氧化最开始使用过酸作氧化剂来完成的,因此很早就有人使用手性的过酸来进行不对称环氧化,但e.e.值一般都低于20%,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手性中心离反应中心太远了。
后来发现了过渡金属催化的环氧化反应,因此很多手性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用于不对称环氧化的研究,但结果都不是特别好。
Sharpless在经过10年多的潜心研究后,终于在1980年发展了高效的金属钛-酒石酸酯不对称环氧化催化剂,这种催化剂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烯丙醇类烯烃,具有能和生物酶比美的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容易得到,价格便宜,自从发现以来广为人们用于合成手性的烯丙醇的环氧化物。
因此,Sharpless 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催化剂使用钛酸异丙酯中的钛作为催化中心,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作为手性配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B)为供氧剂,以无水的二氯甲烷为溶剂,在-20o C下对烯丙醇类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一般在24小时左右完成,产率70-90%,对映体选择性大于90%。
Me COOH, Ti(O-i-Pr)22o70 - 90%OR2R1R3OH >90% eeD-(-)-tartrateL-(+)-tartrate将等摩尔的钛酸异丙酯和酒石酸二异丙酯(DIPT)混合,即释放出2当量的异丙醇,同时生成Ti(O-i-Pr)2(DIPT)2配合物。
通过分子量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配合物Ti(O-i-Pr)2(DIPT)2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的。
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反应,它可以有效地将不对称性引入到环氧化合物的合成中。
本文将从反应机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反应机理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由美国化学家Jacobsen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
它的反应机理如下:手性金属配合物与碳碳双键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一个活性中间体。
过氧化物与金属配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环氧化合物的合成。
在反应过程中,手性金属配合物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得环氧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结构。
二、应用领域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医药领域中的药物分子。
由于手性分子在生物活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能够合成具有不对称结构的环氧化合物对于开发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Jacobsen反应还可以应用于材料领域,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从而拓展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范围。
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还在农药合成和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有机化学合成领域的不断发展,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拓展。
未来,可以通过改变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体,提高反应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另外,还可以探索新的反应底物和反应条件,进一步拓展该反应的应用范围。
结合计算化学和实验方法,研究反应机理,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反应,它可以有效地引入不对称结构,拓展了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应用领域。
随着有机合成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改进方法为了提高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进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体,来优化反应条件。
通过设计合适的手性配体,可以提高金属配合物对底物的识别能力,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OPri)2(N3)2开环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所示:C3叠氮开环得到的主要 产物是3-叠氨基-1,2-二醇(2)。
(2) 经过还原即是1,2-二醇-3-胺, 其骨架可以作为合成一系列药物分子 的中间体。
应用实例:
Greene采用此法,从顺式肉桂醇(1)出 发,经过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和将末端羟基氧 化成羧酸; 再以重氮甲烷酯化,合成得到环氧化合 物(2), 76%-80% e.e.; 接着以叠氮开环得到(3),经过一系列 反应后,得到紫杉醇侧链(4)。
内容提要:
1、基本合成反应;
2、金属salen配合物—催化剂;
3、合成试剂及要求;
4、应用举例。
1、基本合成反应:
R1 R4 R2 R3
氧化剂
O R4 R1 R2 R3
M-salen手性配合物 M=Mn,Co,Fe,Rh,Ni等
2、金属salen配合物—催化剂:
R N M N N R1 金属卟啉配合物 (细胞色素P-450活性中心) O N N M O R1 金属salen配合物 R N
AE反应有利于产生1,2-反式产物。
DIPT:酒石酸二异丙基酯
当使用外消旋的烯丙基仲醇(1)时,对映 体之一反应较快。
因此,就导致一个有速率差异的过程,它可 以用来在一对对映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选择 性的氧化其中的一个反应活性较强的对映体。
所以,可以利用Sharpless环氧化反应体系 对外消旋的烯丙基仲醇进行动力学拆分。
3、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机理:
4、 2,3—环氧醇的开环反应;
5、 Payne重排后开环。
(1)基本概念:
烯丙醇及其衍生物在钛酸酯参与下 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称为Sharpless环氧 化反应,简称为AE反应(asymmetric epoxidation) 。 1980年,由Sharpless K.B. 等研究发 现。
catalyst
O
NH2
O CH3 H3C OH Cl CH3 H3C
O Mn3+ H3C
O
O CH3 O Cl CH3
CH3 O CH3
catalyst
F O O NH3 EtOH O H3C CH3 CH3 O Cl F Cl O H3C CH3 O CH3 N O CH2Cl2 O 2.5mol/L H2SO4 H3C CH3 O CH3 O HN OH F NH2 OH Cl Cl H3C CH3 CH3 F O HN OH O
不对称氧化反应
Asymmetric Oxidation
主要讲解内容择要
1、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AE反应); 2、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氧化;
3、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AD反应);
4、不对称羟氨化反应(AA反应)。
一、Sharpless环氧化反应
1、基本概念; 2、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特点:
在B中,Ti(IV)由环氧烷氧基和叔丁 氧基配位;然后烷氧基被烯丙醇和 TBHP取代而再生A,完成催化循环。 可以看到,对映选择性是由在Ti(IV) 上的手性配体,通过决定配位的烯丙醇 的构象来控制的。
4、2,3-环氧醇的开环反应: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最大应用价值 在于: 生成的环氧醇可以与多种亲核试剂发 生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开环反应;而 立体化学选择性常常取决于底物中的官能 团或底物与试剂之间的配位作用。
举例说明:
对于AE反应, E-取代的烯丙醇的反应 较相应的Z-取代底物要快得多。
手性E-烯丙醇A在(+)-DET存在下进行 环氧化,在15h内能以大于20 : 1 的比例得 到主要产物B; 当用(-)-DET反应时,也能以大于20 : 1 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C。
然而,在Z-烯丙醇 D的情况下,对于
举例说明: 丁糖醇的制备
O OH OBn NaOH, PhSH
O
OH PhCH2O SPh OH H AcO
CH2OAc OAc H CH2OAc L-苏糖醇 CH2OAc SPh H H OAc OAc CH2OAc L-赤糖醇
+ H2O
O
( 2R, 3S )
65 oC, 3h, 80%
பைடு நூலகம்
O BnO
通过随后的反应分别转化为相应的L-苏糖醇 和L-赤糖醇的四乙酸酯。
二、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氧化:
在有机合成中,非官能团烯烃的不对称 环氧化问题难度更大,也更具有普遍性。 此时,在烯烃与金属配合物之间不易形 成螯合物,因此,要实现底物反应点上对映 面选择性更加困难。
下面介绍Salen配合物对简单烯烃的对映 选择性催化环氧化反应。
OH
NaOH, PhSH
O
OH PhCH2O
( 2S, 3R )
+ H2O
O
OH
65 C, 3h
o
化合物 1(2R,3S)和 2(2S,3R) ,在质子性 溶剂中,与苯硫酚和氢氧化钠反应,发生环氧 醇部分的碱催化Payne重排。
重排时,C2的构型翻转,PhS-进攻发生在 C1位上,生成苏式二醇 3 和赤式二醇 4 。
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金属salen配合物 作为催化剂,具有将氧化锰(或其它过渡金 属)活化中间体中的氧向烯烃转移的作用。
这是一个与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作用类似 的仿生过程。其设计思想来源于对P-450活性 部位—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化学模拟,并引入 手性因子。
3、合成试剂及要求:
氧化剂: 亚碘酰苯(PhIO,用于有机溶剂中)、次 氯酸钠水溶液(用于水作溶剂的反应)。 金属salen配合物: 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均可以制备催化剂, 但是,以Mn(III)-salen配合物最为有效。 底物: 对于底物基本无特殊要求。
3、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机理:
在Sharpless环氧化 反应体系中,存在着 多种Ti-酒石酸酯配 合物,其中,以双核 配合物(见右图)占 主导地位。
反应经过Ti(IV)混合型配合物A (带有烯丙氧基和TBHP阴离子为配体) 进行,烷基过氧化物二齿配位于Ti(IV) 中心而受到亲电活化,氧转移至烯键 上产生了配合物B。
和立体控制的亲核开环反应,再经过进一
步官能团的变换,而获得多种多样对映体
纯的目标化合物。
Sharpless环氧化反应是一种通用的标准 实验室环氧化方法,其对映选择性和催化 性的本质是:
通过选择具有合适手性的酒石酸酯以及 选用烯丙醇的Z-或E-几何异构体,可以构 建起所需要的环氧化产物 的绝对构型。
(3)基本化学试剂:
氧化剂: 过氧叔丁醇(t-BuOOH,TBHP); 催化剂: 四乙氧基钛[Ti(OPri)4], 酒石酸二烷基酯(DET); 反应底物: 烯丙醇及其衍生物。
(4)基本反应过程:
在不对称合成中的意义:
(1)合成手性环氧醇化合物;
(2)得到的环氧醇可以进行随后的区域
(1) Ti(OPri)2(N3)2参与的亲核开环:
在150mol%的Ti(OPri)4存在下,亲核试 剂(如仲醇、叠氮化物、硫醇和游离醇)主 要进攻2,3-环氧-1-醇(1)的C3位, C3发生 构型翻转。 具体开环方式见下图:
Ti(OPrii)4的存在不仅增大了反应的速度, 而且提高了多种亲核试剂对C3的位进攻的 选择性。
匹配对,要用2周时间以E : F = 30 : 1 的
比例得到产物;
而对于错配对,则以E : F = 3 : 2 的低
得多的比例得到环氧化物。
(5)产物的绝对构型可以预见:
对潜手性烯丙醇衍生物而言,迄今对 于图所示的规律尚未见有例外。 (6)2,3-环氧醇作为中间体的多用性: 新的选择性转化扩大了该反应的实用 性和意义。
英国Smithkine Beecham Plc. 公司正在 研究的抗偏头痛新药, II期临床。
作用机制为:抑制K+ 介导的电势传导和相关 的NO的释放。 化学结构见右图:
合成关键步骤——烯键不对称环氧化:
O H3C CH3 O CH3 NH3 OH H3C CH3 O CH3 EtOH Mn3+ H3C CH3 O CH3 O O
例如:L—和D—鞘氨醇的对映选择性 合成。
L—鞘氨醇的手性合成:
说明:
2,3-环氧醇(1)在DBU存在下用过量
的CC13CN处理,得到的三氯亚胺酯(2)
可用作N-亲核试剂;
化合物(2)用三乙基铝处理,生成
单一产物(3)[原来的环氧乙烷(2)或
(3)中C3的构型被反转];
化合物(3)经过酸水解得到(4);
(4)用Li/NH3还原之后,得到了L-赤
式鞘氨醇(5a),并以其三乙酸醋(5b)
来表征。
D—鞘氨醇的手性合成:
为了制备所需的D-赤式异构体D-5,由 碳酸对硝基苯酯(2)经过一锅反应制备苄 基氨基甲酸酯(3)。
用5摩尔量叔丁醇钾处理N-亲核试剂 (3),生成所需的恶唑烷(4),Li/NH3 裂解产生了D-赤式鞘氨醇D-5a。
环氧醇开环可能的方式:
2,3-环氧-1-醇(1)的开环可以发生 在C2或C3位置上。 此时,发生亲核开环位置上的碳产 生构型翻转,分别得到1,3-二醇和1, 2-二醇。
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通过Payne重 排,首先由结构1转变为末端环氧化合 物2;
此时,C2位构型翻转并且亲核进攻 发生在Cl上。
反应条件如下:
(2) X2—Ti(OPri)4参与的开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