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

合集下载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斜面、 小车、
刻度尺、停表。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 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训练
单位换算:(要求写过程)
1) 54km/h = 54 ÷
=
m/s
2)5m/s = 5×
=
km/h
【巩固练习】
一、目标检测 1.(2018内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
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
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钟所显示的两个
【设计表格】
路程(m)
S1= S2=
运动时间(s)
t1= t2=
平均速度(m/s)
V1= V2=
3.在实验中经计算后发现v1 大于 v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是: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
【合作交流】
1. 一个物体在4s内通过24m的路程,则它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
2. 甲物体在15s内通过45m的路程,乙物体在25s内通过90m的路 程,则哪一物体运动较快?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___s____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 t
为___0_.8_2_5___m/s。
2.(2013省卷)一轿车上午11:30驶入皇城高速入口,下午1:30到达 青州出口,总共行驶了240km。该高速公路限速120km/h,期间经过隧 道和桥梁限速80km/h。求: (1)该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轿车在行驶中有超速吗?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2-5平均速度的测量

10
5
9876
53
33 4 35
6
37
22 51
2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停表(秒表)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 是 30s ,分度值 是 0.1s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 是 15min ,分度值是 0.5min
使用方法说明
启动、 暂停
回零键
59 0 31
28 57
手持式测速雷达
车载式测速雷达
实践活动 实验一: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 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s/t 3.活动器材:停表或手表、卷尺、小红旗.
4.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5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 整,不少于5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60m的路程, 每隔 2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
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
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某同学骑自行车的记录请计算它的平均速度
s/m
t/s
V/(m.s-1)
400
40.0
10.0
800
78.4
10.2
1000
99.0
10.1
1.实验目的:用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 速度 2.实验原理:v=s/t 3.实验器材: 4.实验方法和步骤: 5.实验记录和结果:
第二章 机械运动
第5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新课引入
观察与思考
如图所示为一苹果由静止自由下 落的频闪照片,你需要知道哪些 条件才可以测出苹果下落过程中 任一阶段的平均速度?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斜面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 动不明显,也可能不会运动; 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太快,用 时太短,会增大测量时间的误 差。并且测量过程中也不能改 变斜面的坡度。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 车的初速都为0,都相同 ,这样保证了实验控制 变量的要求。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2、由静止释放小车,用__停__表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 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
实验:测00m
2.2s
0.32m/s
3、根据测得的 程的平均速度
,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1.4《 测量平均速度》
温故知新
速度的定义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有哪些分类呢?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温故知新 快速判断下列运动属于哪类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观察并思考,图片中下滑的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由公式
可知实验结果偏大。
超声波测距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
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约为340m/s。
超声波测距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 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 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例3: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6s,测得
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
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B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 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 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路程/m s1 = s2=
运动时间/s t1= t2 =
平均速度/ms-1 v1= v2=
注意事项:
太高 太低
斜面保持合适的倾斜程度 目的:减小小车下滑速度,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太低: 小车受摩擦阻力 的作用,小车不容易下滑 太高: 小车下滑速度太大,运动时间太短,不易测量时间
注意事项:
S1=90.0cm
小 (选填“大”或“小”)一些,这样做的理由
是:减小小车下滑的速度,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为 0.03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 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 所显示的两个不同时刻,则: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1__m/s,乙图中小车前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0_._7_5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 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A_____(选填“A”或“B”)
测量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总路程 总时间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为标题,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测量速度恒定的物体,例如一个沿直线运动的汽车。

我们只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记录物体的位移,并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二、刻度测量法刻度测量法适用于测量速度不恒定的物体,例如一个加速运动的小车。

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一系列等距的刻度,并记录物体经过刻度的时间。

然后通过计算物体经过的刻度数与时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三、跑道计时法跑道计时法适用于测量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我们可以在跑道上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起点和终点处放置计时器。

当运动员从起点出发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器停止计时。

通过计算运动员在跑道上所花费的时间,并除以距离,即可得到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四、速度计测量法速度计测量法适用于测量物体在空气或水中的平均速度。

速度计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或流速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例如,在船上可以使用流速计来测量船的平均速度。

五、雷达测量法雷达测量法适用于测量飞行器或车辆的速度。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通过测量电磁波的频率变化,即可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六、GPS测量法GPS测量法适用于测量车辆或人的速度。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我们可以测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变化,并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总结一下,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刻度测量法、跑道计时法、速度计测量法、雷达测量法和GPS测量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平均速度。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准确记录时间和位移,并进行正确的计算,以得到准确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运动的总距离与运动所经过的时间之比。

在物理学中,测量平均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常用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物体在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通过在物体运动过程中记录物体所经过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用标尺或测量仪器测量物体在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然后,我们再用时钟或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最后,通过将测得的距离除以测得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光电门法光电门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物体在直线运动且速度较快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利用了光电门的原理。

光电门是由发光器和接收器组成的设备,通过发射一束光束并在接收器接收到光束时触发计时器。

我们可以将光电门放置在物体运动的轨道上,当物体经过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计时器开始计时。

当物体通过另一个光电门时,光束再次被遮挡,计时器停止计时。

通过测量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其除以计时器所测得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平均速度。

3. 高速摄像法高速摄像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高速运动物体平均速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分析图像来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将高速摄像机放置在物体运动的轨道上,并设置合适的帧率。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来测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最后,将物体所移动的总距离除以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平均速度。

4. 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车辆平均速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雷达原理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雷达测速仪通过发射一束无线电波,并接收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波,从而测量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靠近雷达测速仪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增加;当物体远离雷达测速仪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减小。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一、引言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度,而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特性,对于物理学和运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将介绍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步骤。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2. 秒表: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3. 物体: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物体,如小球或砖块。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直尺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确保直尺的刻度清晰可见;b. 使用秒表进行校准,确保秒表的准确性;c. 选择一个平坦的表面作为物体运动的参考面。

2. 进行实验a. 将物体放置在起始位置上,并记录下物体的初始位置;b. 启动秒表,并同时开始推动物体;c. 当物体到达目标位置时,立即停止秒表,并记录下物体的到达时间和目标位置;d.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数据处理a. 计算每次实验的位移:将目标位置减去初始位置,得到每次实验的位移;b. 计算每次实验的时间:将到达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每次实验的时间;c. 计算每次实验的平均速度:将位移除以时间,得到每次实验的平均速度;d. 计算所有实验的平均速度:将每次实验的平均速度求平均,得到所有实验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直尺和物体运动的参考面水平,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2. 在推动物体时要尽量减小外界因素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避免风的干扰;3. 每次实验后要重置物体到起始位置,确保每次实验的起点相同;4. 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每次实验的位移、时间和平均速度。

将这些数据整理并计算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可以得到物体的平均速度。

通过比较不同实验的平均速度,可以观察到物体运动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物体的运动特性。

六、实验扩展1. 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或形状,观察对平均速度的影响;2. 可以改变推动物体的力度,观察对平均速度的影响;3. 可以改变物体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观察对平均速度的影响。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
1
2
设上、下半程的路程各为s,则对应的时间分别为:
t1=


、 t2=
1
2
由平均速度公式推出结果如下:


= =
2
1+2
=
2


+
1 2
=
212
1+2
3.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
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
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0.2s。
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
度v1=0.35m/s。
s1=0.70m
t1=2.0s
v1=0.35m/s
②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
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
属片的距离s2=0.35m.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
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
如果障碍物质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还可以测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03
PART
课堂小结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测量
速度
测量平均
速度
现代测速
s
测量原理: v
t
测量的物理量:长度s、时间t
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
用位置传感器测速
雷达测速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实验目的
①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②测量人的手掌移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
位置传感器、小车、斜面、计算机等。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平均速度
小明在游乐园玩话题游戏,已知滑梯长 15m,小明下滑一次的时间为0.32min,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思考:①根据前边所学知识,怎样知道物 体运动的快慢? ②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计算 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2:想一想,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在生活当中 有哪些应用方式? 常见的有: ①道路交通限速时,用来测车速。 ②海洋深度测量、鱼群探测等。 ③蝙蝠确定前面的障碍物。
一.测量“斜面上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原理与器材; ②方法步骤; ③误差分析与注意点。
二.实验的改进和扩展
超声波测距,计算机测量、显示速度。
平均速度(m/s)
V1= 0.14 V2= 0.12 V3= 0.15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做变速运动
问题③: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面?
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 读数误差;三是装置光滑度不均匀带来误差。
问题④: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 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
终点距离就是路程s。(如图所示)
②将一端垫高,略微倾斜,使小车能主动运动起来, 但又不至于太快。
③释放小车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车撞击金属片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
①刚才的操作还存在什么问题? a.要提前做好分工协调(发令员、操作员、 计时员、记录员)。 b.每一组数据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②实验要求得到运动到底端和到中点两 个结果,怎么办?
实验要分两大步:金属片卡在底端测 量完后,再将金属片卡在中部测量。 每次测量可测三遍以上。
实验步骤:
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B.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C.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
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二)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测量并显示速度 1.实验器材:(见课本) 2.实验原理:(见课本)
问题1:传感器测距离的优点与计算机的作用.
优点: ①位移传感器可自动测出各时刻的距离。 ②计算机由距离和对应时间信息,算出速度。 ③计算机可以直接显示出速度—时间图像。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 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垫块、 铁夹、铁制小书立、铅笔。
猜一猜? 想一想?
①需要怎样确定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怎样得到路 程?
②需要怎样放置和调整斜面(轨道)?
①在小车释放处,车头做标记作为起点;在斜面 下端卡上金属片作为终点,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
D.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E.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
表格。
F.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 v=s/t 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
值,得到结果。 G.整理回收器材。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s v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3= s1-s2 t3= t1-t2
s2
金属片
s3 t3
s1 t1
t2
【设计表格】
路 程(m) S1= S2= S3=S1-S2=
运动时间(s) t1= t2= t3= t1- t2=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实验数据:
路 程(cm) S1=70 S2=24 S3=S1-S2= 46
运动时间(s) t1=5 t2=2 t3= t1- t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