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记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10)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10)理论精讲1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第三节小学生的学习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个体差异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P123-125二、学习的分类单选P124二、学习的分类单选P124-P125二、学习的分类单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20下)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小结P125-132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S-R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条件苛勒-完形顿悟说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建构主义: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知识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的人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P125-128(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S-R)狗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猫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宝宝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P125-126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实验名称:狗进食摇铃实验了解反射无条件反射——本能:狗吃到食物流口水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狗听见铃声流口水P126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3)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单选①获得与消退获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消退:条件反射消失②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泛化: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化:只对条件刺激有反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2021上)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B.强化C.分化D.消退2.(2016上)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P126-127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单选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基本规律①准备律(预习)②练习律(做题)③效果律(反馈)最重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学生做得好时,予以表扬;做的不好时,及时指出使其改正。
小学科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1000字

小学科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1000字小学科学教师是负责教授小学生关于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此笔记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些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策略和方法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这些策略和方法包括:1.交互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
2.实践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差异化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学科水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科学概念和原理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科学概念和原则:1.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这种方法,以帮助他们发展科学思维。
2.物质的性质: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密度等等。
3.物质的变化: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物质的熔化、凝固、蒸发和凝华等过程。
三、实验和探究实验和探究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现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需要掌握的实验和探究技能:1.实验设计: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需要学习怎样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记录结果等等。
2.数据分析: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包括统计方法和图表制作。
3.安全措施: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安全地进行实验,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物等等。
四、创新和探索小学科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笔记

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笔记以下是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的笔记:1.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论。
- 重点考察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评价、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干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
2. 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能力- 知识点:语言文字学、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 重点考察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运用、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现代文的写作和修改、修辞技巧的运用、鉴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等。
3. 文化素质与教育常识- 知识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 重点考察的内容:国内外文化体系和文化传承、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知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各年级教育教学大纲标准等。
4. 课程与教材- 知识点:各年级语文教材、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 重点考察的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结构、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设计合理的课程和教案、根据教材要求,选取适合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具等。
5. 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语文学科的理论、内容及其教学应用等。
- 重点考察的内容:学科理论的掌握、对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创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等。
6. 教育研究方法- 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 重点考察的内容:教育研究方法的掌握、如何设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如何综合各种资料评价教育教学、提出实际可行的方案等。
以上就是教资高中语文科目三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大全笔记

2023-2024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大全笔记1、进行力量训练时,主要改善的是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A.支气管B.胸腺C.前列腺D.骨骼肌正确答案:D2、耐力性运动的能量供应绝大部分是由()。
A.有氧代谢供给B.无氧代谢供给C.脂肪代谢供给D.基础代谢供给正确答案:A3、运动动机的功能表现为()。
A.社会、生物、内部和外部B.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C.培养、激发、直接和间接D.探究、创新、转化和完成正确答案:B4、人体活动时,肌肉直接能源是()A.糖B.三磷酸腺苷C.脂肪D.蛋白质正确答案:B5、下列不属于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是( )。
A.挫伤B.扭伤C.肌肉拉伤D.骨折正确答案:D6、体育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主要落实在哪一环节()。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策略设计C.教学内容设计D.教学方法选择正确答案:B7、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 )。
A.心脏B.脾脏C.肝脏D.肾脏正确答案:C8、根据田径竞赛日程编排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B.接力比赛项目应安排在单元第一项进行C.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进行D.同一时间不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正确答案:B9、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
包括(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写作计划、课时计划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正确答案:A10、在足球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裁判员会出示红牌()A.连续违反规则B.有暴力行为C.拉扯对方球员D.绊摔对方球员正确答案:B11、头手倒立动作要求前额触垫,遵循了哪一反射规律?()A.牵张反射B.腱反射C.翻正反射正确答案:D12、人体最容易发生脱臼的关节是( )。
A.膝关节B.踝关节C.肩关节D.肘关节正确答案:C13、能够有效评价人体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生理指标是()。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
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1. 教学理论知识
- 教育学知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
- 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规律、行为惯等。
- 教学设计知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2. 学科教学知识
- 语文:阅读理解、作文技巧、文学知识点等。
- 数学:数的概念、运算方法、数与代数等。
- 英语:基本词汇、语法规则、听说读写能力等。
- 物理:力学、光学、电学等基础概念。
-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等。
- 生物:细胞结构、遗传原理、生态系统等。
- 历史:历史事件、朝代变迁、名人事迹等。
- 地理:地球形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
- 政治:国家制度、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等。
3. 教学能力知识
-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示范演示等。
- 课堂管理:纪律维持、教学秩序、学生参与度等。
- 评价与反馈:合理评价标准、及时反馈策略等。
4. 教学实践知识
-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教学经验总结等。
注意: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根据官方发布
的教学大纲为准。
以上是初中《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总结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真题:材料分析:1、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教师在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本文简要介绍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4、课堂教学评价1、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2.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质量。
五、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4、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
5、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6.从学生参与、学习风格转变和语言发展等方面对这两种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回顾。
7.老师对课堂噪音的基本态度和日常做法是什么?10、如何创建一个好的班级?1.建立共同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3、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4、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教材考点梳理:第一章基础教育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基础性3、义务性4、全面性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1。
复杂性2。
创造力3。
集会示威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6、系统性第二章学生辅导三、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
知觉的特点:1。
选择性;2.全面性;3.正直;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意志品质:1。
清醒状态2.果断;3.坚持;4.自我控制。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使用分块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内生理论。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力量理论”)、霍尔(“一两次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戈登(“优生学”)。
(笔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模块一 第五章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五章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及其劳动特点(一)教师的概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贯性和议处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二、教师职业(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1、非职业化阶段2、职业化阶段3、专门化阶段4、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三、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作为佛给我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1、漫长性2、生长性(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1、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为标准2、从教师本身发展来说,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为标准3、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做出的贡献为标准。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遵守职业道德教师必须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
2、拓展专业知识3、提升专业能力4、建构专业人格5、形成专业思想6、发展专业自我(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三个阶段(1)关注生成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2、四个阶段(1)职前储备阶段(2)入职调整阶段(3)巩固稳定阶段(4)创新成熟阶段。
3、五个阶段(1)新手(2)进步的新手(3)胜任行(4)精通型(5)专家型(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观摩和非组织观摩)2、开展微格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15~20分钟)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
cocopolaris中学教资笔记

Cocopolaris中学教资笔记一、教育知识与能力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功能,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教育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2. 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迁移等关键概念,熟悉教育评估和诊断的方法。
3. 教育研究方法: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掌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成果表达等技能。
4.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核心法律,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 教育伦理与道德:理解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具备教育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1. 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成果。
2. 学科教学知识:理解所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课程、教材和评价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
4. 教学实施能力:具备课堂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教学目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
三、综合素质1. 职业理念:理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具备教育情怀和职业理想,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
2. 文化素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4. 沟通与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5. 仪表与言谈举止:具备端庄、得体的仪表和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6. 应变与适应能力: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应对教育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记(英语)
一、语音考点(一)元音Vowels
单元音可按发音时舌头前、中、后哪一部分抬得最高而分成三类: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back vowels)。
元音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舌位(high, mid, low),舌头最高部位的位置(front, central, back),长度(long, short)或紧张度(tense, lax),唇的开口度(rounded, unrounded)
音标描述汇总:
[i:] high front tense unrounded vowel
[І] high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u:] high back tense rounded vowel [ʊ]即[u]high back lax rounded vowel
[З:]或[ə:] central tense unrounded vowel
[ə] central lax unrounded vowel
[e] mid-high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æ] low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Λ] mid-low back lax unrounded vowel
[ɔ:] mid-low back tense rounded vowel
[ɒ] lowback lax rounded vowel
[ɑ:] lowback tense unrounded vowel
考点2:专有名词
基本元音Cardinal Vowels 纯元音Pure Vowels/单元音Monophthong Vowels
滑元音Vowels glides:There is an audible change of quality. ——If a single movement of the tongue is involved, the glides are called双元音Diphthongs
如:[eI] from mid-low front to high front
[aI] [ɔI] [əʊ] [aʊ] [Iə] [eə] [ʊə]略 A double movement produces
三元音Triphthong例如:tower中[aʊə]
(二)辅音Consonants
Consonants are sounds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 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flow of air in the oral cavity.
Vowels :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 so no turbulence or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
区别: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阻塞气流。
考点1:Manner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
stops 爆破音 [p, b, t, d, k, g] nasal 鼻音 [m, n, ŋ]
fricative摩擦音 [f, v, θ, ð, s, z, ∫, ʒ, h]、 approximant近似音 [w, r, j]、
lateral边音 [l]、affricate塞擦音 [ts, dz, tr, dr]
考点2: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部位
bilabial双唇音、labiodental唇齿、dental齿间、alveolar齿龈、postalveolar齿龈后、
retroflex卷舌音、palatal 硬腭、velar软腭、glottal声门[h].
总结:[p] voicelessbilabial stop [b] voicedbilabial stop [t] voiceless alveolar stop [d] voicedalveolar stop
[k] voicelessvelar stop [g] voiced velarstop
[m] bilabial nasal [n] alveolar nasal
[ŋ] velar nasal
[f] voiceless labiodental fricative [v] voiced labiodental fricative
[ϑ] voiceless dental fricative [ð] voiced dental fricative
[s] voiceless alveolar fricative [z] voiced alveolar fricative
[∫] voiceless postalveolar fricative [ʒ] voiced postalveolar fricative
[h] glottal fricative
[t∫] voiceless postalveolar affricate [dʒ] voiced postalveolar affricate
[l ] alveolar lateral [r] alveolar approximant
[w] bilabial approximant [j] palatal approximant
(三)Assimilation同化现象:
a process by which one sound takes on some or all characteristics of a neighboring sound. Nasalization鼻音化、cap can
Dentalization齿音、tent tenth
Velarization软腭 since sink
Voiced frication有声擦音→voiceless无声擦音/__voiceless清音 five past/ has to/ have to [hᴂftu ]
are all instances Assimilation. is often used synonymously with coarticulation协同发音If the sound becomes more like the following sound, as in the case of lamb, it is known as anticip atory coarticulation(先期协同发音). If the sound show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eding sound, it is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后滞协同发音), as is the case of map.
(四)SuprasegmentalFeatures超音段特征
the aspects of speech that involve more than single sound segments. The principal suprasegment al features 特征are syllable音节, stress重音, tone声调, and intonation语调
考点:重音Stress
In general situations, notional words实词are normally stressed while structural words虚词are unstr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