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气管切开术是畅通气道的急救技术之一。

指在颈段气管前壁正中做一个切口,并将呼吸管置入气管的手术。

给患者予辅助通气,并可以经套管处吸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一、术前护理1、患者的准备手术局部的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是下颌及胸骨上、两侧至肩部,男患者剃去胡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解释工作,签手术同意书。

2、环境准备气管切开可以到手术室或床边进行,病房内采取紫外线照射,地面使用消毒液拖地,室温保持18-22℃,相对湿度50%-70%。

3、用物及急救药品的准备吸痰器、氧气、麻醉床、呼吸机(或辅助呼吸气囊)、气管切开盘(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治疗碗及镊子、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区内存放气管点冲液)、各种急救药品(如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等)。

床边切开者另备床边站灯、电源插线板、屏风、气管切开包、适当型号的气管套管(金属套管和一次性硅胶套管)。

二、术后护理1、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肌肉容积张力、肌力分级情况等。

(2)评估患者气管套管的种类、型号和气囊压力。

(3)观察内套管有无破损。

2、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清洁及适宜的温度、湿度,谢绝探视。

(2)患者应去枕平卧,使颈部舒展,利于畅通呼吸道和分泌物引流。

(3)鼻饲流质饮食者,进食前应抬高床头30度。

(4)术后24小时更换切口敷料,若渗血或痰液污染应随时更换。

内套管应每6小时更换一次。

套管口用双层无菌盐水纱布覆盖或使用人工鼻,保持湿度,避免灰尘和异物吸入。

(5)气囊充气3-5毫升,每小时放气一次,每次3分钟,术后24小时检查导管系带松紧,松紧以放进一个手指为宜,防脱管。

(6)随时吸痰,必要时给予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痰液的颜色,气味和量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一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口腔、鼻腔和气管内吸引管应绝对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钟,注意手法轻柔,禁止频繁在气管上下反复提插,以免损伤黏膜,引起出血。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以下是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常规:
1.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需要由专业护理人员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持续培训。

2. 定期检查患者气管切开通畅情况,包括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和分泌物。

3. 维持气管切开导管的通畅,清洁导管和口腔,定期吸除分泌物,必要时进行吸痰。

4. 定期更换气囊导管,确保通气效果,避免气囊破裂或漏气。

5. 对患者进行足够的气道湿化,可以通过给予湿化气体或雾化治疗实现。

6.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音调,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7. 维持患者的舒适度,定期翻身,保持正确的体位,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8. 管理患者的疼痛,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

9. 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情况。

10. 定期评估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能力,及时发现吞咽困难或误吸的情况。

11.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帮助患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焦虑。

12. 防止感染的发生,采取严密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

以上是2023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的常规措施,具体的护理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院的操作指引来进行。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

简述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气管切开,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名字,其实在医院里是个常见的事。

嘿,别紧张,虽然一开始想起来可能让人心里发毛,但只要咱们认真做好护理,病人照样能恢复得棒棒的。

护理的重点就是观察。

大家都知道,病人的状态就像天气,变化无常。

得时刻关注他们的呼吸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声音,像喘息、咳嗽这些小信号。

听上去有点严肃,但其实就是多留心。

平常多问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心里不舒服吗,跟他们聊聊天,能缓解紧张的气氛。

清洁是关键。

气管切开的地方可不能马虎,像宝贝一样细心护理。

每次换敷料的时候,就像给小朋友换尿布一样,小心翼翼地处理。

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别让细菌有机可乘。

真的是一点都马虎不得。

说到饮食,这也是个重要的环节。

气管切开的病人可能有些吞咽困难,这时候得看他们的饮食状况。

你要观察他们吃东西的样子,别让他们噎着了。

适当的流质食物,像稀饭、汤,既好消化又能补充营养。

要注意,别让他们吃太烫的东西,伤了喉咙可就麻烦了。

你想啊,要是一个大热天,喝一口冰水多爽。

再说,病人的心理也很重要。

得时常陪陪他们,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讲讲外面的新鲜事。

想象一下,躺在病床上,一天到晚就等着医生来查房,那个无聊劲儿,简直是要闷坏的。

多跟他们分享一些轻松搞笑的事,能让他们心情好转。

像朋友一样,让他们觉得你不是在照顾病人,而是在陪伴他们度过一段特别的旅程。

环境也要注意。

病房的空气要流通,给他们换换空气,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

太热或者太冷都不行,病人就像个小孩,得好好照顾着。

可以考虑适当的音乐,轻柔的旋律让人心情放松,简直是疗愈神器。

说到药物,那也是得严格把关。

每次给病人喂药,记得要核对清楚,别搞错了。

护理可不是开玩笑的,搞错一颗药就像在开玩笑,轻则误事,重则可能出大问题。

定时记录病人的用药情况,确保每一剂药都到位。

再说说心理支持,得时常关注病人的情绪。

病人在医院待久了,难免会有些情绪波动。

可以跟他们聊聊,问问他们想家了吗?或者聊聊他们爱好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或择期手术,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不受限制。

气管切开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并维持呼吸道畅通。

以下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常规。

1.患者的位置:气管切开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头部保持中线位置,以减少气道狭窄的风险。

2.气管切开管的护理: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保气道畅通。

切开管应保持固定,避免松动或移位。

定期更换切开管固定带,以防止勒伤皮肤。

3.气囊的护理:对于带有气囊的切开管,需检查气囊是否充气,并避免过度充气。

应定期检查气囊充气压力,以确保其稳定性,避免气囊破裂或漏气。

4.呼吸道护理:经过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道无处堵塞,需要进行经常的吸痰。

定期吸痰可以预防及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感染或阻塞气道。

5.皮肤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处需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应检查切口是否有出血、渗出或感染迹象,及时处理。

6.咳嗽和排痰的训练:切开管的存在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咳嗽和排痰能力。

患者应进行咳嗽和排痰的训练,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7.呼吸机的使用:一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氧气浓度和排痰系统的功能。

8.患者情绪支持:气管切开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生活改变。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情绪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9.促进康复: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吸氧训练、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并监测其康复进度。

10.早期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气管切开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气道狭窄或呼吸窘迫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以上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常规。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保证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

11)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11)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程序文件气管切开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①向患者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同意。

②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准备颈前及上胸部皮肤。

③物品准备:手术照明灯光、吸引器,气管切开包,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

④药物准备:局麻药物、肾上腺素,垂危患者应做好其它急救准备。

⑤患者肩下垫一软枕,取颈过伸体位。

检查患者身上各监护导联线是否在位、功能良好(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2、术中护理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心率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②协助医生在气管套管置入前拔出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

3、术后护理①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定时通风换气,并定期进行紫外灯消毒,室温相对恒定在20~22℃,相对湿度约为60%。

②密切观察呼吸的深浅及次数变化,如遇呼吸次数增多,阻力增大,有喘息声等,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有无阻塞及压迫,发现异常及处理。

③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皮下有无气肿或血肿,有无呼吸困难,紫钳等异常现象发生。

④保持套管的系带松紧适度,使套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体位变动时,应注意轴位翻身,防止发生套管活动或脱出导致呼吸困难。

⑤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的病人,应注意预防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并应定时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⑥内套管的清洁与消毒,每天清洗煮沸消毒2次或浸泡消毒。

套管创口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套管下垫无菌敷料,每日更换2次,套管口需覆盖双层湿性生理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

⑦肺部感染严重者,加强吸痰,全身应用抗菌素,还可以气管内局部滴入抗菌药物或行雾化吸入用药。

参考文献:[1] 广东省卫生厅《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文书规范》[2] 谢灿茂.危重症加强监护治疗学.2011[3] 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护理教程.2006[4] 周立.危重症急救护理程序.2011[5] 护理结局分类.2011。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一)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二)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三)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四)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二、护理要点(一)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

(二)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手套。

(三)正确吸痰,防止感染:1.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患者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

2.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

3.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

4.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

(四)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五)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

(六)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

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七)保持内套管通畅(金属导管):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八)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

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一、呼吸道管理:1.气管插管固定:术后患者气管插管需要进行固定,常用方法为双翅固定和纸带固定。

2.定期吸痰:患者气管插管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下降,容易积聚痰液,导致呼吸道阻塞。

因此,每隔2-4小时需定期吸除患者的痰液。

3.必要时给予湿化治疗:患者切开术后由于气管插管,会造成气道的干燥,容易形成痰液黏稠。

因此,可使用湿化试剂进行湿化治疗,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4.检查插管位置: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位置有偏移,则需及时调整。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术后应每天观察气管切口伤口情况,包括红肿、渗液、伤口裂开等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清洁伤口: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清洁,常见的方法有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抗菌药物外敷等。

3.更换敷料:根据术后情况,每天或每隔一天更换一次敷料,保持切口干净、干燥。

三、口腔护理:1.每4小时进行口腔护理:使用无菌的漱口水或温盐水进行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和龋齿等问题。

2.正确使用漱口水:患者应将漱口水含于口中,轻轻漱口10-15秒后吐出。

避免过度漱口导致食物残渣进入呼吸道。

四、感染预防:1.正确洗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规程正确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传播。

2.使用无菌物品:对于伤口护理和口腔护理等操作,应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感染。

3.室内环境清洁: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干净。

经常清洗地面、用品和床单等,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以上是医院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常规的一些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术后护理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并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人民医院普外科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普外科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普外科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防止套管滑脱或移位,其松紧度适当,以系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一手指为宜,不宜过松。

2.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尤其是套管和周围皮肤的皱褶处应仔细清洁。

3.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金属套管的内管应取出清洗后煮沸消毒,每日3-4次。

4.加强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5.套管气囊的管理。

6.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可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也可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使用气管切开套管扣,鼓励患者进行语言表达。

7.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伤口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24h 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的并发症为气胸、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等。

9.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前应先吸出套管内外的分泌物,拔管后吸出窦道中的分泌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1、观察要点
变化,特别是⑴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
2
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⑵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⑶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⑷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2、护理要点
⑴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

⑵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⑶正确吸痰,防止感染:
①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肺部听诊有痰鸣音等情况时给予吸痰。

②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

③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

④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或持续微量泵泵入。

⑷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⑸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

⑹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

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⑺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金属导管内套管每日定期取出清洗消毒。

内套管取出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⑻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

⑼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⑽拔管:对于原发病以痊愈或减轻,喉梗已解除,作拔管准备工作——试行堵管,可先堵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观察24小时,呼吸通畅,可行完全性堵管,观察24~48小时后拔管。

对于因非喉部疾病行气管切开者,如无气管插管等喉部可能损伤的病史者,可于呼吸功能衰竭纠正后,或痰量减少肺部感染已控制,可直接全堵管进行观察,并于24小时后拔管。

拔管1~2天内应严密观察。

3、健康教育
⑴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⑵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之患者及家属:
①不可取出外套管,注意固定带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②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告诉患者气管切开术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