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
基于空间资源调控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析——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空间环境所 作的整体 构思和 安排, 贯穿于城 市
规 划 的全过 程 ” 。总体 城市 设计 是总 体规 划 阶
段 的宏观性城 市设计 , 以塑造 城市整体 空 间形 体 城市 设 计在规 划体 系 中的地 位和 发展 趋 向 、 象特 色 、确认 整体空 间构架为 主要 目的。在理 如何 体现公 共政策 属性 、如何 在城市空 间资源 论层 面上,尽 管对总体城 市设计 的许 多重要 问 题还 存在不 同的认识,但 本着 以问题为导 向的 研究 态度,对其 主要工作 内容还是 具有一定 的 的整合 中发挥 作 用、如何通过城 市设计增 强城 市 规 划 的有 效 性和 可 操 作性 等 重 要 问题还 需
d s i e e p nZ n x mp /h u n h a L i u i W u u b u l l v l me t o eE a l Z o g u , e H ia r D a o e Qi x , oi Z n
璩 啪 伽 Ac mpe e s eu b nd s nc o dn tse me t t l e es a a z spo c o i tt n o r h n i ra e i o r i e l nsa I v l n l e rj t r nai v g a e a I 。 y e e o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历史名城西安为例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历史名城西安为例摘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前提,好的城市风貌一定有好的规划做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规划将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并具有未来性,能够合理的安排各种设施以及建筑,帮助城市形成美的体验,从而带动这个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并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中,所以此次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探讨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引言近些年,历史名城在随着城市发展的建设中,逐步发展壮大,但由于一些文物古迹的原因,不能毫无限制的进行建设,需要考虑这些建筑的背景以及目前的损耗情况,需要在保护古建筑的情况下庆幸下一步的城市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本篇主要以历史古都——西安为例,从西安近些年的规划与城市未来的发展,以及对城市规划的建议等几个角度,利用历史文献与现状调查的方式了解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一、城市规划的研究现状(一)城市规划的发展西安作为历史古都,存在大量历史遗迹,所以在城市规划方面,需要着重考虑历史原因,近些年,随着西安市中心人口密集程度的提升,需要不断扩大城市的建设范围,目前西安的规划主要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将传统的文物古迹作为保护对象,并以体现西安特色为主旨,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保护结合的关系。
在老(明)城内,保护历史街区、人文遗存,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9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2006年12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是国务院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新定位。
同时,根据西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区域实际,经开区将通过建设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契机,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综合经济体,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
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国家将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将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目前规模最大、资金密集、技术含量最高的制造业聚集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充分依托泾渭新城着力打造商用汽车、兵器科技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和中心区作为西安城市新中心的运营中枢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区域服务支撑、集聚辐射和创新引领功能,全力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产业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心。
自1993年建区以来,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目前累计入区企业8000余家,外资企业100余家;36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英国BP、罗尔斯•罗伊斯,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法国塞维、阿尔斯通、瓦鲁瑞克、达能,美国可口可乐,日本日立、三菱、朝日,荷兰喜力等;16家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兵器集团、北车集团、中钢集团、中航集团、中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台湾顶新、香港金威、江苏雨润、陕重汽、西部超导、金风科技、西部钛业、启源装备等。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
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高新区,以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全国优秀高新区的典型案例。
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
自建立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孕育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园区内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也是国家高新区示范区。
园区内涵盖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园区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中国首个海关监管区,也是深圳打造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新型城市中心核心区。
园区内集聚了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商务新中心。
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天府新区紧邻成都市中心,是以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内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
5. 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坐落于美丽的西湖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西安哪个区有发展前景

西安哪个区有发展前景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西安的发展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然而,西安市下辖11个区,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并不一样。
下面我将从西安市新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西安市新城区是西安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安市的商务金融中心。
得益于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国家战略的支持,新城区将成为西安的核心发展区域。
一方面,新城区规划了大量的商务办公楼和现代化写字楼,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
此外,新城区还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和消费场所。
另一方面,新城区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可以预见,新城区将成为西安市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西安市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地。
高新区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高新区拥有一流的园区管理能力和配套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高新区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扶持。
高新区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潜力,将成为西安市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总的来说,西安市新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新城区以商务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将成为西安市的核心发展区域;高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将成为西安市的创新驱动区域。
这两个区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西安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但其他区域也在加大发展力度,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请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发展。
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其可持续发展——以西安为例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 以西安为例
新 型城镇化 时期 ( 2 0 1 0 年以来) 。 2 0 1 0 年以来 , 西安的城
市化 思路 发 生了从 量 的扩 张 到 内涵 式 发展 的转 化 , 进入 到 以推
本 文研 究 西安城 市 化 的时 间维 度 起 始 自建 国以后 , 作为 计 进城乡一体化和大、 中、 小城 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 阶段。 划 经 济 时期 重 点 建 设的 工业 城 市 , 改 革开放 后 西安 以其 雄 厚 的 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 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 ( 产 经 济 社 会基 础 成 为 西部 地 区城 市化快 速 推 进 的地 区之一。由于 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 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 由此带 地 处 内陆 : 西安 的 城 市化 不 同 于外 资推 动 的外 向型 城 市化 ( 如 来 的涓 滴 效 应 日益 显 著 , 因 此 逐 步 转 向传 统 城 区外 围 的区域
中国经 验 研 究
The Chi ne s e Expe r i e nc e
区域 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其可持续发展
以西 安为例
口 曹 云
【 摘要 】 中 心城市 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充分发挥中 心城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
题。 作为西部中心城市, 西安通过城中村改造、 开发 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等路径探 索城市可持 续发展 , 对 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工业化 建设 时期 ( 1 9 4 9 年  ̄1 9 7 8 年) 。 在 国家实现社会主 局、 提升城市品位、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高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西安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西安高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成为了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理想选择。
西安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自成立以来,西安高新区就致力于发展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高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举措,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政府提供了土地、办公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企业的开发成本。
此外,政府还鼓励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科技企业申请科研项目和专利,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等。
西安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等。
在信息技术领域,西安高新区建立了一批知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包括华为、中兴通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这些企业和机构在电信、互联网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西安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医药是西安高新区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高新区内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涉及药品研发、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西安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也是西安高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高新区建立了一批先进的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高新区还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除了主导产业外,西安高新区还注重培育创新创业氛围和生态系统。
高新区建立了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园,为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孵化、加速和投资服务。
此外,高新区还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赛事,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在人才引进方面,西安高新区给予了高度重视。
高新区通过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
西安高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地 , 我 国科 技 创 新 、 技 产 业 化 以及 优 质 资 本 要 素 集 中 集 是 科
成 、 酵 升 华 的 能量 聚 合 体 , 我 国 城 市 建 设 和 城 市 现 代 功 发 是
西 安 高 新 区 的 这 些 功 能 在 支 撑 西 安 以 及 关 中 地 区 发 展 中发 挥 了应 有 作 用 , 出 关 中— — 天 水 经 济 区要 构 建 全 国 提 内陆 型 经 济 开 发 开 放 战 略 高 地 , 西 安 高 新 区 的 存 在 和 所 与 作的贡献不无 关系 , 了西安 高新 区则带 动了关 中高新 带 , 有 有 了关 中 高新 带 则 提 升 了 关 中 发 展 能 力 , 就 有 了 新 时 期 也 关 中在 国 家 发 展 中 的地 位 。创 新 是 高 新 区 发 展 的 无 穷 动 力 和 生 命 之 源 , 高 新 应 继 续 在 综 合 改 革 、 放 合 作 、 素 集 西 开 要 聚 、 业 升 级 、 市 建 设 、 市 功 能 提 升 中 发 挥 更 大 的作 用 , 产 城 城 而不仅仅 在于单一 的哪一方面 。 为此 , 把 改 革 开 放 和 创 新 发 展 相 结 合 , 自主 创 新 和 要 把 产业集 聚相结合 , 改 革 开放 、 新 发展 和城 市功 能 提升 、 把 创 城 市 新 区 建 设 相 结 合 , 济 社 会 发 展 建 设 和 全 面 提 高 人 的 经
l 在 建 设 全 国 内 陆 型 经 济 开 发 开 放 战 略 高 地 中 发 挥 综 合 开 拓 创 新 作 用
高新 区 是 集 管 理 、 策 、 源 调 配 等 改 革 于 一 体 的综 合 政 资
性 改 革 试 验 示 范 区 , 我 国 最 早 对 外 开 放 和 对 外 贸 易 的 基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摘要: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证明,开发区的成立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
随着开发区由起步阶段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其发展方式已由单纯追求总量的扩张到更为注重质量的提升,内涵的丰富,可持续性的发展。
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转型期恰恰是经济调整的机遇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更新观念、改革制度、创新管理,从技术改造、产业集群、增强服务、塑造环境等诸多方面入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西安经济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其对西安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利弊,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开发区经济活力利弊解决对策引言20世纪中叶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竞相建立了包括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批准设立经济特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后,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建立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来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出口创汇,推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这些开发区的发展,引进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国家对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赋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20年来,这些国家级开发区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从体制创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排头兵”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不同程度地走上以发展现代工业、吸收利用外资、拓展外资出口为主的道路。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开发区的创建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之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开放、发挥创新的重要窗口。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凸显,土地、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明显加大。
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开发区的演进历程、发展特征、动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张晓平,2002;王慧,2003等),对于我们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特点和运作机制并指导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经济开发区包容性增长诉求的进一步提升,如何解决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开发区规模偏大、经济效益低下(王兴平、崔功豪,2003)、土地利用效率过低(朱传军、卢新海,2009)、国内经济开发区发展不平衡(王宗赐等,2010)等问题,需认真加以研究。
2基本概念2.1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
2.2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指为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中划出的实行一系列类似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3 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所谓“开发区”,中国人并不陌生。
通常而言,它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等。
在中国,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动力,已经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开发区城市”概念也由此而生。
按照学者的观点,开发区发展进程可划分为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后成熟期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增长机制,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空间特征,因而与依托城市(母城)和地区的相应关系也有所不同。
开发区发展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形态以及空间增长方式、产业空间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各功能区段之间的关系、城市化与郊区化进程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从而可催化带动都市区域的空间重构。
为什么开发区能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如此大的推动力?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伟林称,说到底,还是集聚经济的作用。
在周伟林看来,一方面,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投资环境条件不均一,采用开发区模式,便于集中公共资源,快速有效地营造起有利于企业选址的特殊空间。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都很重视搞开发区,招商引资,这对于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当地就业、税收、GDP增长、城市发展等都有益处。
工业区是大多数中国地区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以北京为例,为了促进北京空间重构,为北京城市化道路提供了一种新选择,有力推动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在北京的周边,顺义、通州、亦庄等工业区的设立,起到了经济集聚、人口集聚的作用,而成为北京新“增长极”的作用。
而随着“大北京”规划的出台,北京的这种城市化进程已经辐射到了与北京邻近的河北的县市。
在北京南部的河北固安县,固安工业园区作为固安工业化和城市化梦想的载体,已成为典型的开发区城市,被官方称为是河北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区域,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样本之一。
固安工业园区的建设者集全球城市经验,建中国未来梦想。
他们走访新加坡、德国等先进开发区,提出了“公园城市、产业聚集、休闲街区”的规划理念。
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优化等内容融合到城市的空间规划当中。
他们也考虑了工业园区的发展同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新规划了新城核心区、工业聚集区等功能区域。
运动公园、自行车慢跑系统、工业区邻里中心等前瞻性规划在周边区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工业园区系统规划了区域内生活安置、免费职业培训等方案,在改善区域内居民生活硬件设施的同时,对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提高区域内居民收入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开发区对中国城市影响贡献度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西安市开发区发展现状4.1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现状吸引外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西安高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进入二次创业期以来,西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为:一是引进外资的增幅较大。
2004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合同外资3.099亿美元,占全市的39%;实际引进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的37%;实际引进内资47.2亿元,实际引资占全市的37%;实现全口径出口创汇3.5亿美元,占全市的34%。
2006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合同外资6.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3%,占西安市合同外资总额的34%;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占西安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5.4%。
另外,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2.69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其二是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加大了对高新区的投资力度。
2005年,美国美光公司芯片模块组装和封装测试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总投资2.5亿美元;2006年4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开发中心项目入驻西安高新区,总投资 2.55亿美元。
这两个项目,先后刷新了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资项目投资纪录。
2007年以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中国第一个火电水利设备生产基地、德国SEW传动装置、美国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西安瑞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优碧特软件(西安)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也已顺利进入高新区。
内资项目中,南京联创科技集团拟投资40亿元人民币,建设软件外包基地和城市信息化项目;上海龙旗集团拟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立移动终端研发生产项目;深圳华为公司拟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全球交换技术支持中心及软件工厂。
截止到2007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注册科技企业突破一万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10家,在全国高新区中创办中小科技企业数量排第二位,各类外资企业达到了879家。
4.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自1993年建区以来,西安经开区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目前累计入区企业3600余家,外资企业100余家;2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英国BP、罗尔斯·罗伊斯,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阿尔斯通、瓦鲁瑞克、达能,美国可口可乐,日本日立、三菱、朝日,荷兰喜力等;15家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兵器集团、北车集团、中钢集团、中航集团、中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台湾顶新、香港金威、江苏雨润、陕重汽、西部超导、金风科技、西部钛业、启源机电等。
连续5年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同类开发区,成为全国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成长潜力的区域之一。
2010年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发展加速、质量提高、持续向好的健康局面,主要指标连续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长,比“十五”末翻了两番以上。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54.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2011年上半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6.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2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实际引进外资2.5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7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机械电子、轻工产品、生物医药、新材料为支柱产业和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四大产业托起西部制造业整合平台商用汽车——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机械电力——陕西世界500强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产品齐备、产业链条完整,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6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对策及建议(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然要求出台具有相关法律的出台进行规范化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