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学业水平考试)导言: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高中生而言,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不仅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还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准备学业水平考试。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智能机器,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

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巨型机到现代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计算机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

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巨型机和小型机、个人计算机(PC)、网络时代和移动计算时代。

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处理设备为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存储设备有硬盘、内存等。

2. 网络与互联网2.1 什么是网络?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连接并共享资源的系统。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2.2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是由众多网络组成的全球网络,其发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2.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损害。

隐私保护是指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盗取或滥用。

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3. 常用应用软件3.1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软件,常用的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

学会使用办公软件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统计软件如SPSS可以进行各类统计分析,对于高中学习和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1.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 存储设备:硬盘、U盘、光盘等
-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2. 常用软件应用
- 文本编辑:记事本、Microsoft Word
- 表格处理:Microsoft Excel
- 幻灯片演示:Microsoft PowerPoint
- 图片处理:Adobe Photoshop、GIMP
- 网络浏览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3.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
- 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 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预防方法
- 规范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准则
4. 数据处理与信息搜索
- 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的技巧
-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5. 电子邮件和通信工具
- 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即时通信工具:微信、QQ、Skype等
- 网络电话和视频会议工具的使用
6. 简单的编程概念
- 程序和算法的基本概念
- 使用Scratch编程的简单示例
- 推荐研究编程的网站和资源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期末复资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复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一、奇妙的信息世界1、把材料、信息和能源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现代社会三大支柱。

2、信息的特点:(1)可依附性:信息离不开载体而存在数据: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文本、声音(第一载体)、图像等信息属于数据。

(2)共享性(3)传递性(4)可处理性二、二进制代码1、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逢二进一2、二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3、位、字节、字、字长:(1)位:在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数中的一位数,即“bit”,通常称作“位”,取值“0”和“1”。

(2)字节(B):在微机内部把八位二进制数作为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对应着微机中的一个存储单元。

一个英文字符和一个半角数字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①单位: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②换算关系: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3)字: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储、加工、传送到数据称为字,一个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

(4)字长: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决定着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它与CPU的型号有关。

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把()、材料和能源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A 物质B 信息C 计算机D 互联网2、人们把()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A 水利、煤炭、太阳能B 信息、材料和能源C 工业、农业和畜牧业D 原子能、海洋和矿山3、人们把信息、材料和()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A 石油B 煤炭C 能源D 海洋4、以下关于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由思维产生的B信息是可以互相传递的C信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存在D信息不能共享5、以下关于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信息可以共享B 信息无法传递C 信息可以保存D 信息可以被处理6、在计算机内,数据是指用二进制数表示的()等信息代码。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

初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全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从最初的庞大体积到如今的轻薄便携,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和应用软件(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指令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经过 CPU 的运算和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二、操作系统1、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是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操作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软件资源丰富等特点;Mac OS 则在图形处理和多媒体方面表现出色;Linux 则具有稳定性高、开源免费等优势。

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程序管理(安装、卸载应用程序)、系统设置(更改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三、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网络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有线连接(如以太网)和无线连接(如 WiFi)。

3、网络协议TCP/IP 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

4、网络应用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在线视频等。

四、文字处理1、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字体、字号、颜色、段落格式等设置)、页面布局等操作。

2、排版技巧学会制作目录、页眉页脚、插图、表格等,使文档更加美观和规范。

五、数据处理1、电子表格软件以 Excel 为例,学习数据的输入、计算(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等)、数据筛选、排序、图表制作等。

2、数据分析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决策。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信息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3题,每题1分,共63分)1.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A、高速度与高精度B、可靠性与可用性D,有记忆能力C、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创建文档目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自定义目录B、创建目录的方法只能是使用标题样式C、创建自动目录时对文档的格式设置无任何要求D、创建目录的方式是在“引用”选项卡一“目录”组中,单击“目录”按钮,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内置目录样式,即可自动插入目录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空间的应用是()。

A、QQ空间B、博客C、钉钉D、微博正确答案:C4.1KB的容量可以存储()位二进制数A、1000×8B、1000×16C、1024×8D、1024×16正确答案:C5.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A、办公软件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正确答案:A6."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foriinrange(1,6):Ifi%3==0:BreakElse:Print(i,end=",")"A、1,2,3,B、1,2,3C、1,2,D、1,2正确答案:C7.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有()。

A、医学B、计算机科学C、统计学D、以上全部正确答案:D8.Word2016默认的文档保存格式,文件扩展名为()A、.docxB、.txtC、.pptD、.wps正确答案:A9.二维码属于()码。

A、英文字符B、汉字字符C、数值D、图形正确答案:D10.我们经常用()表示千兆以太网的接口A、F口B、T口C、E口D、G口正确答案:D11.在手机上看到“不转发就会出事”这类消息,错误的是()。

A、害怕诅咒,果断转发B、不相信诅咒,拒绝转发C、说明其中的原因并且劝阻别人转发D、因为是朋友转发的,不知道该不该转,寻求父母帮助正确答案:A12.在体感游戏中,玩家手握游戏手柄,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控制游戏中人物的动作,“全身”投入到游戏当中,享受互动新体验,这体现了数字媒体技术什么的特点。

湖南省中考信息技术总复习资料【精选】

湖南省中考信息技术总复习资料【精选】

总复习资料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与信息技术A、信息特点:具有可传递性;具有可共享性;信息依附载体且载体可变换;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B、信息的获取方式;报纸、杂志、电视、交流讨论、网络等等。

C、信息的传输方式:打电话、发传真、广告、广播、快报、计算机网络等等。

D、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

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泄露等。

E、信息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报纸、电视等等。

2、计算机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爱尼阿克)、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A、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

B、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C、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精度高、超强记忆力和逻辑判断力、实现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D、计算机的应用分类: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比如:计算机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导弹、卫星发射属于过程控制;电脑下棋属于人工智能)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现代信息的核心是计算机制造技术。

A、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总称,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内存(主存):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断电信息不丢失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信息会丢。

外存(辅存):硬盘、光盘、U盘。

常用数码设备:手机、U盘、MP3、MP4、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手写板、打印机、扫描仪等。

2024年信息技术复习题(一)

2024年信息技术复习题(一)

2024年信息技术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以下密码中最安全的是() [单选题] *acd!_ p3#(正确答案)abcd23456666666Nicholas2. 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定位器等设备属于物联网的() [单选题] *A.网络传输层B.感知控制层(正确答案)C.应用服务层D.不受分层限制3.以下关于无线通信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NFC是一个新兴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用于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等(正确答案)B.红外数据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无线传输技术,中间障碍物会影响通信效果C.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接入技术,常用于个人设备的连接D.无线投屏可以将手机、平板画面投射到电视,但要求两个设备使用同一种投屏协议4.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是物联网网络架构中的() [单选题] *A.管理层B.感知层(正确答案)C.网络层D.应用层5.下列说法中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①使用人体测温筛检仪,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迅速发现体温异常者②楼道LED声控感应灯,在光线不足且有人走动时,自动感应亮灯③使用控制软件在家里对公司里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完成文件下载等操作④车辆进出停车场时,通过车牌识别技术自动完成车辆停车计费工作 [单选题] *①②②③①④(正确答案)②④6.某颜色对应的十进制RGB值为(213,36,125),的图片处理过程中将绿色颜色分量的值增加了30,则处理后的绿色分量对应的二进制值为() [单选题] * A.11110011B.1000010(正确答案)C.10011011D.100001107.传感器的功能对应人类五大感觉器官的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光敏传感器——视觉B.声敏传感器——听觉C.热敏传感器——视觉(正确答案)D.化学传感器——味觉E.气敏传感器——嗅觉8.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P2例:以下是否属于信息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2、书本中的知识(√)3、电脑报(×)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信息的载体和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时效性。

P3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和共享)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从小到大(相差1024倍):B → KB → MB → GB → TB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二进制数能最多表示2n个数(或称状态),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1.2.2字符编码: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27=128种编码。

1.2.3汉字编码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按照汉字的字音特征编码,如智能拼音码。

形码:按照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征编码,如五笔字型码。

音形码:以字音为主,辅以字型特征的编码。

形音码:以字型为主,辅以字音特征的编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

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19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内码1.2.4多媒体信息编码1.模拟量:连续、平滑变化的量称为模拟量(或模拟信息)。

容易失真受外界干扰。

2.数字化:将模拟量变成一系列二进制数据(或数字信息)。

如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光盘里记录的信息等。

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模拟技术。

3.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

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4.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5.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

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6.量化的分辨率:在量化时采用二进制位数称为量化的分辨率。

7.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

8.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序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9.像素(pix 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列起来构成一幅画,这些点称为像素(pixel)10.每个像素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像素越多,排列越紧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11.彩色图像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12.黑白图像每个像素占1位,即1/8字节;彩色图像每个像素占3字节;灰度图像每个像素占1字节。

13.视频是由连续的图像组成,每一幅图像称为帧。

我国视频使用PAL制,每秒显示25帧。

例:多媒体电脑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主要是因为这些信息都已被( B )A) 智能化B) 数字化 C) 网络化 D) 虚拟化※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存储容量的计算1. CD容量计算如:CD采样频率为44.1kHz,16位量化分辨率,立体双声道,计算10秒数据量是多少?声音计算要注意单位:采样频率要转换到........位.(如果是字节的话,.............;量化位数单位为..................次.,所以看到.....k.要乘..1000则计算表达中不需要..............秒.。

........../8..转换成字节),时间单位要转成答:容量=44.1kHz*(16/8字节)*2(双声道)*10=44.1 * 1000 * 16 / 8 * 2 *10 字节2.黑白图像容量计算如:一幅分辨率为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所占的容量?答:黑白是2种信息,所以2n=2,n=1位=1/8字节;容量=800 * 600 * 1 / 8字节。

3. 彩色图像容量计算:※256级灰度也是有256种颜色,与256色计算方法相同※注意区分16色和16位色。

(1)一幅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的彩色图像,每个像素使用3字节表示,那么图像容量是多少?答:容量=1024 * 76 8* 3字节(2)一幅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的256级灰度图像,容量是多少?答:2n=256,n=8位=8/8字节=1字节;容量=1024 * 768 * 1字节(3)一幅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的彩色图像,每个像素使用16位表示,那么图像容量是多少?答:容量=1024*768*16/8字节4. 视频容量计算如:计算一段10秒钟长分辨率为720*576的PAL制式的彩色视频的容量?答:PAL制式为25帧即25幅图像,彩色图像通常每像素占3字节(即24位色),所以一幅彩色图像容量=720*576*3字节,10秒钟容量=720*576*3*25*10字节1.3信息技术1.3信息技术及其应用4.信息技术包含①微电子技术、②通信技术、③计算机技术和④传感技术等方面。

5.微电子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芯片内部的微观特性及一些特殊工艺,在一个微小体积中制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完整的电路或器件。

或是指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电路微小型化技术的总称。

6.通信技术:是传递信息的技术。

7.计算机技术:是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

8.传感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传递的技术。

9.虚拟现实(简称VR):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用人体自身的技能与它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将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人们在相应的实际现实中的“在场”感受相似或完全一致。

10.虚拟现实三层次含义:(1)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生成的一种虚拟的逼真实体,具有逼真的三维视觉、立体听觉、有质感的触觉和嗅觉效果。

(2)使用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即使用者的感觉器官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反应具有真实感。

(3)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于各种三维传感设备,如头盔式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服、三操纵器等来完成交互。

11.虚拟现实的应用:如波音777的虚拟制造;外科医疗手术;飞行训练;空间遥控;哈佛望远镜的修复;立体多兵种虚拟协同作战演练等。

12.ENIAC爱尼阿克: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1、网页的三种保存方式:网页,全部:保存了文字、图片、超链接网页,仅HTML:保存了文字、超链接文本文档:保存了文字。

2、资源检索的三种方式:搜索引擎、主题目录、元搜索第三章信息的加工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1.计算机基本功能:是计算。

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2.计算机基本特征:a、运算速度快b、准确性高,能准确地执行指令。

c、存储容量大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这三个阶段步骤。

2.图灵机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理现代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理论模型。

3.3多媒体信息处理1.多媒体信息: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

2.图像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像素数。

单位是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中有几个点的意思。

3.图像分辨率高,则存储容量也大。

4.静态图像分位图和矢量图。

5.位图和矢量图区别:6.黑白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用1位存储。

即表示黑白两种颜色。

7.彩色图像采用三原色模式即RGB模式。

在真彩色模式,每个像素用3字节即24位表示,以红(R)、绿(G)、蓝(B)为基本色。

8. RGB(0,0,0)表示黑色;RGB(255,255,255)表示白色;RGB(255,0,0)表示红色;RGB(0,255,0)表示绿色;RGB(0,0,255)表示蓝色;RGB(0,255,255)表示由绿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青色;9.图形:是通过人工绘制或计算机运算生成的直线、曲线、平面、曲面、立体及相应的阴影等表示的,是对自然界中存在事物的抽象描述。

图像: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映像描述。

10.图像文件常见扩展名:.BMP、 .TIF、.GIF和.JPG。

.GIF和.JPG格式的文件由于使用了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容量较小(文件越小网页浏览时下载速度越快),所以是网页上常用的两种图像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