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课件(27张)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课件(27张)
深入探究——我家的小狗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作者选取了教“王子”识字、“王子” 和火车赛跑两个典型事例,想象公道, 叙述有详有略,语言幽默、简练、充满 童真。我们在作文时要善于学习作者的 视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 的习作当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我爱故乡的杨梅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杨梅的?
外形、颜色、味道
请你选择杨梅外形、颜色、味 道中的一个特点加以讨论,画 出最能表现其特点的句子,完 成学习单。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我爱故乡的杨梅
外形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慢慢长熟,刺 也慢慢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 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 ,是那样细 腻而柔软。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 者在视察杨梅时,不仅视察了杨 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意了杨梅 的外形、颜色、味道的发展变化 ,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还 放到嘴里品尝了,才能抓住杨梅 的特点,将它写细致、写具体。
第五节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 Nhomakorabea习作例文
教学课件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 识了很多小动物和水果,小动物很 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美味的 水果也曾让我们大快朵颐。谁来说 说你爱好的小动物或者水果呢?
第二节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含习作例文)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含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一
我家的小狗
我得好好写写我们家的小狗,他叫“王子”,是我们 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它跑得特别快,我 总也追不上它。不过“王子”很乖,她总是在前面等着我。
我教过“王子”认字,可是它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 不过它倒是挺爱上课的。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 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王子” 还会数数,不过总共才会数到二。
范文赏析
我的房间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 小天地 ,而我也不例外,下面就 让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房间吧! 推开门,你可以看到四面淡黄色的墙,粉刷得很好看。可是房间中 间的那张大桌子却摆得乱七八糟。本子到处都是,笔筒也倒了,还放了 几个饮料瓶,像一个杂物堆似的,写作业时就随便扒出一点空写。为此, 爸妈都不知道批评我多少次了,我自己都觉得邋遢,可就是懒得收拾。 门边靠墙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书,下面放电脑屏幕,底下有一个推拉 桌,用来放主机和键盘。 正对着门的那面墙上有一个好看的博物架,呈 土 形,左边放着我 一岁时的照片,右边放着一件精美的装饰品 两只小熊正坐在椅子上嬉 戏。墙的左边是一扇窗户,光线很好,一对淡褐色的窗帘把窗子遮住, 给清韵的书房又增添了几分韵味。 房顶是白色的,中间嵌着一个洁白的小灯罩,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 觉。 这个不大的书房,却是我的 小天地 。我在这里写作业、学习、画 画,他伴着我度过成长中的每一天。
我家的吊兰 我家有一盆吊兰,是妈妈前年买的,摆放在阳台的桌子上。 吊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而且又细又短,几个星期后,野叶子长 大了,就变成深绿的,但是它非常细,非常长,叶子上还有两根白色的 叶脉。继续长,它根部就会生出一根小茎,小茎上又长叶子,小茎和叶 子可以剪下来,然后移植到其它地方,又可以长出新的吊兰。风从窗外 吹进来,叶子就跳起了舞,好看得很。 以前我认为吊兰只会长叶子,可是我现在发现吊兰也会开花。那是 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我到阳台上去晒太阳,顺便看了看吊兰,就在我准 备离开时我看见小茎上开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白花。我非常惊讶,便对 花进行了观察,花的面积大约一平方厘米,有五片花瓣,中间的花蕊是 金黄的,一阵风拂过,还能闻到淡淡清香。这些花有的绽开了它美丽的 笑脸,在花盆里亭亭玉立,像只骄傲的孔雀;有的把花瓣紧紧地合在一 起,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还有的像吃饱了肚子,撑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家的吊兰真美,我非常爱护它,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吊兰在我 的细心照料下,正茁壮成长着!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写法借鉴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写法借鉴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写法借鉴
1.认真观察,突出特点。

作者描写小狗“王子”时,抓住了它淘气、可爱的特点。

通过“我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恳求“我”带它出去时的叫声,以及和火车赛跑时的叫声和动作来突出“王子”的与众不同。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作者平时对小狗的仔细观察。

只有经过仔细认真观察才会有这样的发现。

所以我们以后在写此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这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总分结构,条理清晰。

本文描写的是“我”家的小狗,全篇是按照总分结构来布局谋篇的,叙事有条理。

首先总体介绍“我”家小狗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点,然后分别选取“学认字”“与火车赛跑”两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出小狗的淘气、可爱。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描写。

3.展开联想,生动有趣。

小狗不会说话,可是它可以通过叫声与人交流,文中的“王子”喜欢哼哼叫和汪汪叫。

作者通过小狗不同的叫声展开联想,猜测小狗的想法,把它当作人来写,不仅合情合理,而且使得文章生动有趣。

如,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我”就联想到,小狗这时候“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4.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文中的“王子”既淘气又可爱,
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不同叫声、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如,写它想要出去,在“我”面前“哼哼”,“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当没有追上火车时,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这些动作既表现了小狗的淘气可爱,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它满满的宠爱。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 和 。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 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优质课件

七、检测安排:每单元一次测试,期中期末测试。
中秋节9.24 10.1-10.7国庆节 放假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练,更是本册阅读
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 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 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 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 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 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 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 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 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 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 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成精读课文。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
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习作例文《车站的人可真多》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习作例文《车站的人可真多》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热真美》习作例文《车站的人可真多》
车站的人可真多。

买票的窗口排起了长龙,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外面。

大厅的空闲地方也都站满了人,老人坐在椅子上休息,小孩子跟在父母的身边,有个调皮的孩子还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广播里不时传来关于车辆信息的广播,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抱怨声,还有孩子受了委屈的哭闹声……乱糟糟、闹哄哄的。

车站门口有叫卖各式各样吃食的小贩,有卖橘子的、卖面包的,还有卖矿泉水和饮料的。

叫卖声此起彼伏,生成了车站独有的音响。

1 / 1。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两课时)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用小时候吃杨梅酸倒牙的事例证明了杨梅甜中带酸的特点。

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杨梅的味道,让人想亲自尝一尝。

四、总结写法
1.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预设:
作者抓住了杨梅的特点。

无论是杨梅树的特点还是杨梅果的特点,都写得非常准确。

尤其是杨梅果的特点,更是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特点。

2.写作不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富有条理。

预设:
课文先写我爱杨梅,后写杨梅树的特点和杨梅果的特点,这是总分关系。

杨梅树和杨梅果又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在写杨梅果的特点时,例文按照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来写,也是由表及里的顺序。

总之,作者的条理性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3.认真观察仅仅是仔细看看就可以吗?
预设:
观察不能只用眼睛,必要时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等。

这就是我们说的观察五宝。

出示图示:
五、大显身手
1.借鉴习作例文,用上面的写法,你也来写一个小片段,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 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及细致的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现在,我们也来交流观察,学习描写观察。

二、交流平台1.留心观察(课件出示2)(1)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却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3)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2.细致观察(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4)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5)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板书:留心观察)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

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方法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的。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学会跟踪观察、学会定向观察、学会随机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例句,分析归纳观察的方法和所注意到的问题。

学生积累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

】(课件出示7)二、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板书: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所谓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就是对指同一事物,或不变立足点,只变换所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向,或站在不同的观察点上,对一个事物进行或正面看看,或侧面看看,或朝上看看,或朝下看看的细致观察。

的确,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很难一眼就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形象。

我们一定熟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所说明的深刻哲理。

为了全方位、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就要求同学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件出示8)三、多层次地深入观察。

(板书:多层次地深入观察)所谓多层次观察,就是对同一事物,立足于不同的层面,深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甚至借助观察仪器。

比如:当你看过了小猫可爱的外表,难道你不想再进一步了解小猫可爱的生活习性吗?的确,只有我们不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特点的认识上,而是立足于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够立体地把握事物的特点。

三、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9)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吧!2.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4.小组推荐优秀作业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展示例句。

(课件出示10)【设计意图:学会了观察,运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事物,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表达能力。

】夏天到了,爬墙虎“噌噌噌”地使劲往上爬,长得可茂盛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给墙披上一身绿装。

它为什么能趴在墙上呢?原来它的藤茎上生满了无数只小脚,脚上长有六个大头针针头般大小的吸盘,这些吸盘集零为整,支撑着爬墙虎,使它紧紧粘附在墙上。

(课件出示11)这条路,是一条车辆的河流。

每天一辆辆汽车“嘀嘀嘀”,满载着各种货物,从城市奔向乡村;一辆辆拖拉机“突突突”,满载着瓜果和蔬菜,从乡下驶进城市;一辆辆自行车“丁零零”,多少人从这条路上下班。

清晨,爷爷和奶奶们在这条路上跑步,打太极拳;晚上,大姐姐,大哥哥们常到这条路上散步、谈心……这条路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幸福。

它像一支神奇的长笛,吹奏着欢快的乐曲。

(课件出示12)每年夏天,是荷花塘景色最美的季节。

且不必说那堤岸上的杨柳成行,绿树成荫;也不必说那河边的青草野花,红绿相映;单这河里的景色,就会使你流连忘返。

你看那大片大片的荷叶,绿油油的。

有的亭亭玉立,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有的飘浮在水面上,像一块块绿绸子。

如果你用手往叶上浇一些水,便立刻形成很多水珠,很快地,又纷纷滚落下去了,有的大水珠还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舍不得离开,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粉红色的荷花,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的开放着。

朵朵荷花也特别大,那大劲儿,是花池子里的任何花也比不了的。

有的是荷苞初绽,大花瓣刚刚裂开,好像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大胆开放似的。

还有的花骨朵含苞未放,像粉红色的大桃子。

这样的叶,这样的花,又是这样的一大片,会使你目不暇接,不知看哪儿的好了。

一阵风轻轻吹来,水面微波粼粼,花叶轻轻摆动,真是婀娜多姿,好看极了。

从花叶之间还可以看见一群一群的小鱼游来游去,互相追逐,像是在捉迷藏。

【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下面我们就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

(明确: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二)细读例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14)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头,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写了两句话。

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细雨比作丝,把春雨比作甘露。

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也让我们感受的作者对杨梅的爱。

)1.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梅果的?他从几个方面来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例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

(课件出示15)(1)杨梅的外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更生动、更直观、更【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的描写方法。

学会抓住植物的特点:外形、颜色、味道写的方法,为习作打下基础。

】形象。

)(2)杨梅的颜色:(课件出示16)①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杨梅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先……随后……最后……”)。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水果,用上“先……随后……最后……”来说一说。

②杨梅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到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

(课件出示17)③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

(3)杨梅的味道:(课件出示18:最后一个自然段)①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②这一自然段共 4 句话。

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

第2至第4 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了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还放到嘴里品尝了。

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板书:观察和描写方法: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其实很多时候在观察东西时,我们也应该用上观察的五件宝:眼看、手摸、嘴尝、耳听、鼻闻。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东西写得生动具体了。

(板书:眼看、手摸、嘴尝、耳听、鼻闻。

)四、课堂练笔。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来的水果,用上观察五件宝进行观察,并按一定顺序把这样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水果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五、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