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声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一)

声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一)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积累,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指导方式,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
笔者认为,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歌曲演唱声音的变化对比处理、歌曲速度的变化对比处理、歌曲演唱韵味处理等等都是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倍重视的环节。
若能处理得当,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促使学生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并受到歌曲艺术感染,进行审美教育。
一、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的内心情感。
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感情共鸣。
因此,正确把握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是歌唱艺术的重中之重。
1.创设情景,再现情感的处理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在演唱中表达情感,必须有生活体验。
例如教唱歌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这首歌,为了帮助学生找到作品中的情感,笔者专门从音响公司租借电视片《共和国之恋》播放给学生欣赏。
剧中科学家们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的条件,经过千辛万苦,就是为了回到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
这时再让她们唱这首歌,学生自然做到“传情”,歌声也动人。
2.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处理“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建立在物质的“声”基础之上的。
通过优美的声音,表达丰富的情感。
在声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运用掌握发声技术,从声音“库”中调动恰当的声音和歌唱方式,唱出歌曲所需要的听觉效果。
贴切地表现作品的情感。
例如:表现高兴欢乐情绪,声音要有光彩、流畅生动,声音位置较高,音量不必太强,如《节日欢歌》;表现强烈悲痛情绪,可以用较少气息、较强力量加强声音力度,而不使声音全部出来,产生一种压抑、强忍的听觉效果,如《松花江上》;《草原之夜}就应在平静气息上用较高的声音位置柔和、抒情、轻松地演唱。
由此可见,以情带声,做到声情并茂,才是理想的歌唱。
声乐作品儿行千里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

浅析声乐作品《儿行千里》的艺术特征及情感处理摘要:《儿行千里》这首歌创作于2000年,它是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
本文通过对歌曲《儿行千里》分析,包括节奏、伴奏织体、情感等方面来论述歌曲的艺术特征,并对歌曲情感处理演唱技巧方面进行论述,使演唱者在歌唱时更能把握好情感,发挥极致。
关键词:《儿行千里》;演唱;艺术特征一、创作背景《儿行千里》是一首现代作品,创作于2000年,2002年第十届“哈药六”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空政歌舞团青年歌唱演员刘和刚曲《儿行千里》赢得了专业组民族唱法高分—98.85分.优美近似抒情演唱风格及扎实歌唱功底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子女出远门外做母亲心里总牵挂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这句话出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四回:冤家何处饮酒早晚方回全知儿行千里母担忧,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意。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车行,他1978年开始发表音乐文学作品,1988年《乌苏里放歌》和《西北恋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词大赛二等奖。
先后出版歌词集《关不住的风流》、《一去二三里》、《八九不离十》,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二、歌曲《儿行千里》的创作特征(一)伴奏特点《儿行千里》这首歌曲在伴奏上没有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和声织体,刻作曲家很注重歌唱部分与伴奏织体之间的配合,只是钢琴的和弦轻声的伴奏和管弦乐的配合,前奏管弦乐形式为主,旋律没有大跳,是很平稳的流动,基本都是范围较小的级进,体现出柔美、悠扬的感觉,使听者能够很快的融进这种饱含真挚深厚的感情中。
在每一段的结束时,交响乐的辉煌体现出歌曲的高潮,重复的“妈妈眼里流”这句歌词,迸发出歌唱者对歌曲的亵渎,使听众也有着那种伤心离别,对母亲的不舍,流露出真挚情感,让人难以释怀!歌曲的后两段多出现了小倚音和下滑音,增强了歌曲的柔美性和流动性,使歌曲显得不那么空洞,加强的歌曲的叙事抒情感。
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作者:陈晓敏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2期【内容摘要】文章针对民族声乐演唱的特点,结合民族声乐作品,从全面分析作品、情感表达、风格特征、歌唱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时的艺术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处理分析作品情感表达风格特征歌唱技术民族声乐是在继承我国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和歌唱理论而形成的,是具有适合我国人民的审美特点、时代特征和风格特色的民族歌唱艺术表现形式。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民族、时代,产生并创作出了众多的具有本民族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声乐作品,在演唱这些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征的作品时,演唱者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真实生动地表达民族声乐作品独特的情感、鲜明的风格特征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就必须认真地分析和处理好作品,这也是对演唱者审美能力、理解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好的艺术处理,能够赋予民族声乐作品新的生命和艺术感染力。
一、分析作品在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一是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以及作品中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二是要分析歌谱,从中把握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在全面细致地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作品的演唱方式和表现手法。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研究越全面,分析越透彻,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就会越完美。
歌剧《白毛女》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是一首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
这部作品创作于1945年,通过对主人公喜儿的悲惨遭遇和对旧社会的控诉,揭露了地主恶霸的残暴。
演唱者通过对该作品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内容的分析,可以较准确地抓住主人公喜儿憎恨分明的内心情感以及情绪变化,从而在演唱过程中,结合主人公的身世和内心的痛苦,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思想主题。
同时,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这首歌曲由三段体式组成,音乐借鉴了外国歌剧的创作手法,并结合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如山西梆子的曲调,运用了“唱念做打”的表现手法,使全曲旋律高亢、有力、戏剧性变化较强,从而使演唱更加丰富、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声乐教学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不注 意强 弱 的处 理 ,那 么 歌 曲会 唱 得 平淡 无 味 ,节 奏 中 强调 的强 弱感 则 失 去意 义 。其 次 ,歌 曲处 理 中对 歌 词 的 分析 是 很 重要 的,通 过 歌 词可 以理 解作 品 的思想 内容 ,
1熟悉作 品
唱好 一 首歌 ,首 先要 了解作 品 ,所 谓 “ 己知彼 、 知
表 演 艺术 , 它 主 要 是 通 过 音 的 高 低 、 快 慢 、强 弱 、 明 成 的 。太 具体 地 讲解 这 乐 句表 现 了什 么 , 那乐 句 表现 了 暗 、音 色 、疏 密 、浓 淡 以及 旋律 、节拍 、节 奏 、和 声 、 听 者 内心 情感 的起伏 和 共 鸣 ,使 人 在动 听 、 动情 、感 人 什 么 ,对 学生 来 讲并 没 有什 么 好 处 ,主 要 是靠 学 生 自己 以上 所 谈 ,是 笔 者在 实 际教 学 中 ,力 图发 挥 音乐 在 复 调 、配 器 、肢 体 等有 规 律 的不 断 变 换和 对 比 ,来 激起 去想象 理解 。 的 过 程 中得 到 感 染 。并 且 它 是 以感 情 为 中 心 的 精 神 活 美 育 中 的作 用 ,把 音 乐 教学 作 为对 于 人 的心 理 偏异 进 行 动 ,往 往对 一 支 佳 曲感 兴趣 的时 候 , 的确 会使 人 魂 牵梦 潜 移默 化 的矫 正手 段 方面 所 进 行 的初 步 探索 。在 以后 的 绕或终 生难 忘 ,工 作 中,笔 者 将 继续 努 力 ,进 一 步深 入 探 索 ,更 大
百战 不殆 ”就是 这 个 道理 。要对 作 品的 歌词 内容与 音 乐 弄清 作 者 的创 作 意 图 。歌 曲 的 艺 术 魅 力包 括 旋 律 和 歌 特 点 有较 全 面 的把 握 , 同时 还要 对 作 品 的时 代 背景 与 词 词 ,歌 曲中 的歌 词像 诗 歌 或散 文 一 样 ,它 是 具有 一 定 的 曲作 者 的生 平 、思 想感 情 、 生活 经 历和 艺术 风格 及 其 表 韵 律 的 。在 演 唱 每一 首 歌 曲前 ,应 对 它 的 行腔 和 抑扬 顿 现 手法 作 进 一步 的 了解 ,从 而正 确 地 理解 作 品 所反 映 的 挫 进 行 一番 研 究 ,合 理 地 安排 各 种 强弱 变 化 ,使 演 唱有 生 活 内容 、思 想 内涵 与情 感 。 起 伏 ,字 词 清 晰分 明 , 以利 于 歌 曲 的表 现 。故 在 学唱 一
声乐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的分析及艺术处理

出版《 新疆民歌》 , 歌曲《 在银 色的月光下》 收 录其 中 根 据 书 中记 载 。 《 在 银 色 的 月光
下》 由王 洛 宾 记 录 , 原 词 曲作 者 不详 , 后 由 钱 琦 编 曲 ,黎 英 海 改 编 此 曲 由 蔡 琴 首 唱 后 .歌 曲 同歌 唱者 一 起 红 遍 大江 南 北 . 为 广 大 听众 所 喜 爱 . 此 曲 后 由 陈 功 雄 编 配
的 流逝 而褪 色 。 相反 , 其 传 唱面 越来 越 广 ,
影 响 力 越 来 越 大 “ 歌 曲表 达 了作 者 发 自
成 同声 三 部 合 唱 曲 . 使 曲 目的 情 感 表 达 更 加 丰 富 这 一 经 典歌 曲成 功 改 编 后 , 受到 许多合唱 团的青 睐 . 迅速传开 . 影 响 力 越 来 越 大 成 功 改 编后 的合 唱 曲 . 巧 妙 运 用 了丰 富 多样 的 艺 术手 法 . 通过速度、 力度 、
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 《 在 银 色的 月 光 下 》 分 析 艺 术 处理
一
、
《 在 银 色 的月 光 下 》 作 品简 介
演 唱 风 格 等 对 比手 法 完成 二度 创作 .使作 品显 得更 富灵 性、 更 加动人 。从 而 使得 静止
于 乐谱 中的思 想 , 形象、 完整、 准 确 地表 现 出
转调 的 对 比 . 极 大 地 丰 富 了作 品 震 撼 人 心 的 艺 术 魅 力
在 音色处理上 应更加细腻 、 圆润 . 特 别 是 “ 久别离” 的“ 离” 字。 更 应 唱 得 丰 富 细 腻 和 饱 含 深 情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步, 则我们对进 步者说这是 “ 正确 夕, ; 的 但当学习进 步到一定阶段 , 当原来进步得 到的现在却相对阻碍 了整体进步时 ,我们 又称2 “ 错
误” 。饱满指歌手良好的歌唱状态。良好的歌唱状态 是什么 . ) 众说纷 纭, 但都是一些最基本问题结合 各自的认识。根据 自已的体会总结 , 从张嘴到一 ; 次发声结束 , 至少要注意以下问题 : 松驰——歌 唱 、 “ 体 自然张开 、 深吸气——挡气 、 支持 、 出声音——追加 以 感 觉来 托 保持并 美化声音。 有几点须注意 : 松驰非松懈 . 有时要先通过甚至 是紧张 的练 习水
理论广角 I R A HE R ODT OY B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熊利 平
( 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剧团文工团 河南 平顶【 6 0 0 【4 7 0 ) I 中 图 分 类号 : 文献 标 识 码 : A
纯净而饱满 的声音是健康的声 音。它们是通过良好有效 的练 习 达到的 。声乐, 的特点在于通过 美好 的声音 、 它 清晰 的语 言采 表达真 实的情感。 那么如何才能够获得美好的声音和清晰 的语言呢? 首先必 须具备一定 的嗓音条件 , 有一副好的噪于是不够 的,玉 不琢不成 只 “ 器“ 良好的噪音还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 , , 刻苦勤奋的练 习, } 在_ = J _ 】 当一段练 习时间之后。 才能获得 美好的声音。 声乐是通过经典 的嗓音 和丰富 的情感来表达作 品的一 种艺术形式。关键词 : 一 健康的声音 、 干 净饱满 、 抒情潜力 、 艺术处于试论以腱康 的声音抒情艺术功用在 于表 现, 是人类表达过程中抒发方式 , 夕的特化发展。所以, 好的艺术必有 不同凡响的抒发方式或一定抒发 水平之 上的精到的表现 内容 ;而能 紧密结合两者 的艺术 是最棒 的 , 我们认 为“ 其思想 性 与艺术性结合 的最好” 声 乐亦在于表现 . 。 是人类表过程中“ 声音抒发与好 的声乐作 品结合为高水 准的艺术品。在声乐艺术中 , 后者取决于作者. 而前者 则取决于声乐表现者 、 演唱者。 如何努力作一名合格的歌手 ,这里的小结是关于声乐歌手的 , 合 格的声乐歌手必须具备两点: 、 1健康 而具有抒情潜 力的声音。2 对作 、 品内容状确而有创造的抒发。即 : 以健康 的声音抒情 。( ) 一 健康而具 有抒情潜力的声音乐器产生乐音 , 音乐表达需要 又使人们 不 断 的创 新 乐器 , 是音乐之本 , 声音 更是它不断发 展的动力。声乐的基础 是声 音——健康而肯的抒情潜力的声音 。纯净而饱满的声音 是健主录的 声音。它们 是通过 良好有效 的练习达到 的。声乐, 的特点在于通过 它 美好声音 、 清晰的语 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那么如何对敌能够获得美 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呢?首先必须具备 ‘ 定的嗓音条件 , 但只有一 副 好 的嗓 子 是 不 够 的 , 玉 不琢 不 成 器 ” 良 好 的嗓 音 还 必 须 经 过 严格 “ , 科学的训练 . 刻苦勤奋的练 习, 日 在午 当一段练 习时间之后 , 才可 能获 得美好 的声音。声 音是通过经典的嗓音和丰富 的情感来表达作 品的 种艺术形式。干净——即没有杂音。即使…个好的演唱家 , 当他身 体即便是处于微弱 的不适有时也会影响在追求声音完美的前提 下随 着学 习的深入逐步认识和合愈加贴近地感知声音的纯净 。就经验来 说, 它需要随着学习技巧能力的逐步得升柴一 点一点的感知 。每当我 一 们 的声音有了某些进步后 , 总结中都会发现 , 练习过程 中它们无 一 例 外的结合了以下几点 : 1 每次练声树立一个 目标 , 、 谨慎 、 小心通过练声结台 以往经验尝 试各种方法来试探着告近这些目的 : 2 上课 时与老师 交流 , 、 听取意见 , 积极通 过专业 老师那远 比自已 富有经验而敏锐得多的耳朵来听辩 自已的声音 , 并进行调整与固定 。 3 进阶过程中 ,正确” 、 “ 是相对的 , 阶段性 的( 学无止境 , 比原来进
声情并茂:声乐作品的歌唱处理浅析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9这个要求层次非常高,是比较难但又是必须做的。
一个想要取得成功的歌唱演员或者教师,都必须把此问题解决。
列宁曾经说过:“真正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这个道理放在歌唱中同样适用,不仅适用,而且可以说,它会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和表演的成功与否。
人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怒、哀、乐方方面面,比如说,悲伤这种感情,在处理时掌握也是有多重形态的:黯然神伤、声泪俱下、哽咽难语,演唱出来的效果全然不同。
如民歌改编歌曲《小白菜》的“唱”,就是如泣如诉的,歌曲中主人公小白菜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之情,通过旋律的扩充不断增强,会马上将人们带入一片幽怨、悲伤与愤怒之中。
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主人公韩英满蓄着悲痛与仇恨哽咽难语的回忆,让每个人的心灵感到震撼;以湘昆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艺术歌曲《斑竹泪》,要求声音柔和且富有戏剧性,歌词先把人们带入布满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向人们交代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是声泪俱下的“悲歌天地和”。
在表现喜悦情感的处理上,《阿瓦尔古丽》展现出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歌唱的就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姑娘:黑黑的眼睛,弯弯的睫毛,歌声婉转如戈壁流淌的清泉,舞姿轻灵好似天山盛开的雪莲,生命如花般绽放在心上。
如果不将这样形象的“度”把握住,该作品也是绝对唱不好的。
三、声乐作品演绎的三个要点表演艺术是二度创作,是表演者对作品的再创作。
那么,既然是二度创作,在这里赋予歌唱者诠释作品以一定的自由,是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养料”。
在这个前提之下,歌唱者对作品就会有较自由、不拘束的理解和艺术处理,有时可能会突破作品原定的速度、力度等表情符号的圈定,这是二度创作的必然性。
(一)歌曲开头要做到“先声夺人”成语“先声夺人”的意思是指,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在歌唱中,正如“先声夺人”的意思一样,唱好全曲的第一句尤为重要,歌曲一开始就要把听众的耳朵紧紧抓住。
论声乐作品《长相知》的演唱技巧与艺术处理 -毕业论文

乐府,是从我国秦朝开始,就开始建立的一个机构,主要是对乐曲进行配置,同时对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对民间的民歌进行收集的一个官方部门,而汉乐府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汉朝时期所拥有的这一机构。这其中的诗歌,属于原来就在民间流行,最后通过乐府对其进行收集,从而能够让其得以保存的。后代文人雅士模仿这种手法进行创作的诗歌,也可以被称之为乐府诗。而乐府诗,是随着《诗经》《楚辞》之后而产生的的一种新诗体。
2.2.2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相知,长相知,长相知”。
译文即为:天啊!我想和你相亲相爱,永远不衰绝。除非高山没有了山峰,江水干枯衰竭,寒冬雷雨震震,夏日大雪纷飞,天与地都合并在一起,我才会和你分离。长相知,长相知,长相知
2.2.3
Key words:"Chang Xiangzhi"; Han Yuefu; singing
第一章
1.1
1.1.1
《长相知》是中国代表性极强的一手古典诗词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较难演唱,主要是通常进行演唱的人员都没办法对乐曲当中的韵味进行完美的表达,因此我通过对声乐作品《长相知》演唱技巧和艺术处理的研究,加深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的情感,也通过对此部作品的研究,加深我对中国古诗词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内容简介: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掌握了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在我演唱一些经典的声乐作品时,这些歌曲不仅对声音的要求极高,还要求歌唱者拥有相应的感情融入在其中,而我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则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内涵意境声音风格艺术处理演唱技术与艺术
正文: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二度创作”。
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
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我个人认为一般应做到以下几个环节:
一、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
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
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
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
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所以,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就拿作品《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当我拿到这首歌的时候,我首先将歌词朗诵几遍,了解到这是一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作品,通过对鸟儿悲惨遭遇的描写,体现了人类为了一己私欲大量的捕杀鸟类,破坏了生态环境。
鸟儿们无奈和凄凉地哭诉,就是这首歌的主要感情色彩,所以这首歌在演唱时应把握住这种孤独、凄凉地的感情。
二、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生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
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
正如我在演唱《鸟儿在风中歌唱》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眼看着自己的同伴被关在鸟笼里而失去自由,却不能飞进自己的村庄,自己是那么的弱小,几多无奈与凄凉,演唱时我以近似哭泣的表情来体现了主人公——鸟儿当时凄凉的心情。
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
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
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我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
三、声音的运用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问题。
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浑厚的声音,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
这里对声音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
如《鸟儿》中有几处花腔,歌词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啊”字,可是通过演唱者的演唱,就是描述的小鸟的内心感受,它时而是在叹息,时而是在哭泣,时而是在呐喊,甚至是它歇斯底里的呼唤,而这时歌者将唱到高音C,振憾的高音穿破长空,体现无比的凄凉。
在声音的控制上,气息要平和、稳定,半音一定唱准,否则达不到效果。
四、风格的掌握和韵味的体现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如何,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很好,韵味上也很好,但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起了过耳即忘,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肴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与原作差距甚远。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权,她主演过中国歌剧《秋子》,举办过独唱音乐会,并远渡重洋赴美留学。
先后在纳萨瑞斯学院和伊斯特曼音乐学校里,系统地学习声乐、歌剧艺术、研读了大量欧洲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及近现代乐派的艺术歌曲与歌剧作品,学习了专业音乐基础理论及文史、神学、德语、法语等各方面的课程。
从此,张权能用五、六种语言演唱原作。
她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认真地钻研我国各地的民歌、戏曲和曲艺的演唱方法,她特别注意语言、发声和不同风格的把握,努力将民族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张权不仅能原汁原味地演唱好外国优秀作品,更可贵的是她能够演唱好中国作品。
她为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作了最好的诠释。
如《我住长江头》、《玫瑰三愿》、《铁蹄下的歌女》等艺术歌曲,她都唱得非常精致、适度、炉火纯青,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她还能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族风味的歌曲,如《绣荷包》、《嘎俄里泰》、《乌苏里江》等。
她演唱的四川民歌《山歌向着春天唱》,从风格、语言、韵味上都表现得恰到好处,独具情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她的歌声里那一出出感人的故事,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让人备感亲切,回味无穷。
张权的演唱能很好地将西洋唱法与中国风格结合起来,既拓展了美声的表现空间,又凝聚着民族气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所以,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想到的东西。
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
好的歌者并不满足于曲谱中所记下的音,而必定会在音外的腔上下功夫(腔也就是韵味),并用得恰到好处。
五、艺术的处理、忘我的表演
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里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
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随心所欲的,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直到节奏、和声等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它们可以指引歌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
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
在《鸟儿》这首歌曲中,我将它整体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轻轻地,以述叙的口吻演唱,讲述一只鸟儿的故事,第二部分则不同,体现鸟儿在内心的呐喊,震振心灵,呼唤地演唱,速度加快,略带哭腔,最后音停留在高音C上,振憾心灵,第三部分,速度减慢,哀叹地,慢慢进入全曲的最高潮,唱出鸟儿的心声“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声音坚定,最后音停下来表演不要停,待伴奏的最后一个低音停止,全曲才算真正的结束。
唱歌要感动听众,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
“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
“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
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
因此,我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
在平常考试时,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满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
因此我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
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六、技术与艺术
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
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字不可分割。
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你的灵魂。
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
(1)参考文献:《张权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