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除雾器选型指南
湿法脱硫系统中除雾器的选型及安装

湿法脱硫系统中除雾器的选型及安装1、除雾器叶片及其间距的选择目前,我国火电厂湿法系统中采用的吸收塔除雾器叶片有多种,但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是正弦波型和折流板型两种叶片。
用于制造除雾器叶片的材料一般都采用PP塑料,该材料的优点是价格较低廉、耐腐性强。
缺点是强度较低,耐温性差,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降低很快,正常室温下的强度仅为30MPa, 只有玻璃钢的1 /5。
但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脱硫系统中仍然普遍采用这种材料。
除雾器叶片的间距设定要综合考虑除雾器阻力以及除雾效率两个因素,一般要求两级的阻力小于 200 Pa, 同时要求通过除雾器的中水的质量浓度低于100mg/m3。
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正弦波型的叶片间距一般为30mm左右,而两级平板型叶片间距一般选20~40mm。
安装时,一般将叶片水平布置的平板型除雾器两端支撑在梁上,此时梁的跨度选择多大合适呢? 笔者曾计算了不同跨距下结垢厚度达到1 /3叶片间距时的最大应力,即按叶片高度为200mm,叶片厚度为3mm,间距40mm计,计算结果详见表1。
据有关文献介绍, PP塑料在70 ℃时的强度为8. 85MPa 。
根据除雾器的工作环境,设定安全系数为4. 5, 允许应力为1. 96MPa。
因此,建议平板型除雾器的梁间距尽量不要超过2000mm。
2、除雾器的选型为了提高除雾效果,一般采用两级叶片,第一级为粗除,第二级为精除。
屋脊型除雾器布置在垂直流动的吸收塔上层,多采用单层梁支撑两级叶片的固定方式。
但为了检修方便,也有用户要求用两层梁支撑。
平板型除雾器可以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内,也可以布置在烟气水平流动的烟道中,一般采用双层梁支撑或固定。
屋脊型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
但是,由于屋脊型除雾器需要在吸收塔的截面上留出矩形通道,而吸收塔是圆形的,所以部分面积需要用盲板封起来,从而部分抵消了一部分优势。
吸收塔除雾器的选型与设计

吸收塔除雾器的选型与设计作者:李用芝梁霏飞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4期李用芝梁霏飞(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4)摘要:SO2会造成大气污染,为了控制空气中的SO2含量,必须采取有效脱硫工程来除去硫的成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效脱硫系统工程,吸收塔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程中的主要设备,除雾器是吸收塔内的关键部件,除雾器的设计和选择对脱硫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者介绍了各种型式的除雾器及它们适用的工况,除雾器的主要设计指标参数情况,最后总结出目前常用的除雾器结构形式,在特殊情况下选择的除雾器结构形式,为除雾器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吸收塔除雾器湿法脱硫设计中图分类号:X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04-01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脱硫系统来控制烟气中的SO2含量。
吸收塔是脱硫系统工程中的核心装置,它是利用石灰石—石膏湿法来脱去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重要设备,而除雾器是吸收塔内件的主要部件之一,除雾器的选型和设计对整个脱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除雾器的类型1.1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水平气流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水平出口烟道内,适用于水平气流的气液分离,有更高的临界携带速度,使在水平烟道截面积较小情况下安装除雾器成为可能,极限雾滴颗粒尺寸小,能达到17μm。
平板式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内的顶部,两层除雾器,每层都带有自己的冲洗系统,需要两层支撑梁,适用于垂直气流的气液分离。
屋脊式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内的顶部,适用于垂直气流的气液分离。
优点如下。
(1)吸收塔内的除雾器支撑梁由两层减少为一层;(2)除雾器结构紧凑,降低了吸收塔高度(比平板式低约1.5~2.0m);(3)冲洗效果更好,不易发生叶片堵塞;(4)更高的临界携带速度(7.2m/s),减小了吸收塔直径;(5)冲洗系统(包括冲洗管的支撑结构)被完美得整合进除雾器;(6)安装方便,除雾器的安装支撑梁可用于维修行走使用,检修和维护更加安全和容易。
水膜脱硫除尘器如何选择和检查呢

水膜脱硫除尘器如何选择和检查呢除尘器作为工业气体的净化设备,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工厂企业,极力的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以免受到工业粉尘的危害,从而使得工业领域快速的发展。
除尘器的种类不计其数,各式各样,它们都具备自己独有的性能和优点。
水膜脱硫除尘器就是除尘器中的一种。
选择质量型的水膜脱硫除尘器是每个消费者所希望的,那么我们在购买水膜脱硫除尘器时依据哪些方面选择呢?1、依据含尘气体的浓度和粉尘性质以及分离要求和允许的阻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等因素,确定水膜除尘器的类型和规格。
2、按照除尘器允许的压力降来确定出气口的速度或者是进口气速。
3、确定水膜除尘器的进口截面积。
4、确定除尘器各部分的几何尺寸。
水膜脱硫除尘器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高,不过在好的设备如果不经心呵护也不会长久的的保持高效率,如果先要水膜脱离除尘器长久的高效率运行,日常使用时的检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在使用水膜脱硫除尘器时应该注意检修哪些方面呢?1.首先要检查缝隙是否渗漏,以及检查给水管道腐蚀泄漏的情况。
2.要清理除尘器入口烟道的积灰。
3.检查除尘器与烟道的连接处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
4.检查给水溢流槽是否又堵塞现象,溢流槽水位是否保持试验之高度。
5.检查除尘器烟道上部和侧面的挡水檐是否正常。
6.要定期检修或者更换水膜除尘器排水管道,以及给水溢流槽水膜脱硫除尘器风量处理和浓度水膜脱硫除尘器行使温度关于水膜脱硫除尘器来说,其行使温度取决于两个成分,第1是滤料的最高蒙受温度,第2是气体温度有必要在露点温度以上。
水膜脱硫除尘器处理风量(Q) 处理风量是指除尘设备在单位时辰内所能污染气体的体积量。
单位为每小时立方米(m3/h)或每小时标立方米(Nm3/h)。
水膜脱硫除尘器听命及特色:耐酸碱古老迂腐,强度高,耐高温,抗老化,行使寿数长;洗刷式作业道理,捕捉无害气体多,除尘脱硫功率高,水膜脱硫除尘器除尘率≥九8%,水膜脱硫除尘器2氧化硫脱除率≥85%,水膜脱硫除尘器烟气林格曼黑度。
除雾器设计所需的数据参数:

除雾器设计所需的数据参数:烟气量吸收塔直径烟气入口温度粉尘含量杂质成分及含量锅炉常规工作状态烟囱高度脱硫工艺支撑梁数量支撑梁间距人孔大小除雾器优化设计后所得到的相关参数:除雾器组装直径一级除雾器板片间距一级除雾器板片结构形式一级除雾器组件尺寸二级除雾器板片间距二级除雾器板片结构形式二级除雾器组件尺寸除雾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
除雾器的结构我们所说的除雾器主要指火电厂脱硫吸收塔中的除雾器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除雾器冲洗系统两大部分。
除雾器本体一般分为2层(即上下层结构),下层一般表述为一级除雾器,上层一般表述为二级除雾器。
一级除雾器板片之间的间距要比二级除雾器板片之间的间距大。
采用这种结构布局主要有2个原因,其一是利用一级除雾器除去粗颗粒,二级除雾器除去细颗粒;其二是因为一级除雾器获得的冲洗水是二级除雾器的4倍,而一级除雾器的除雾量也是二级的2~4倍。
假如一级除雾器的间距与二级除雾器的间距一样或者更小,那么就会出现2个问题:1.一级除雾器及其容易堵塞,经常导致脱硫系统无法运行;2.二级除雾器的存在将没有意义,起不到除雾效果。
除雾器冲洗系统一般选用4层,很多脱硫总包商为了节约成本采用3层,是极不可取的做法,因为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单层的成本仅仅占据脱硫系统总价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而它所起到的作用可能要站到整个脱硫系正常运行的20%~30%,多加一层除雾器是四两拨千斤的做法。
除雾器常用的板片结构形式可以有如下四种流线型2通道带钩板片流线型2通道不带钩板片折线型2通道板片折线型3通道板片除雾器的作用除雾器,就是除去水雾的设备。
除雾器的作用就是把气体中的水雾,水滴含量降至最低。
除雾器的种类也有很多,综合节能与环保等诸多因素考虑,折流板除雾器是最佳选择。
基于除雾器的功能和作用,它有很多拓展用途,例如除尘,除臭,物理方法去除各种离子等。
除雾器在烟气脱硫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除去烟尘;除去水雾;除去浆液雾滴;除去弱酸离子;除雾器的有无,直接决定了脱硫效率,因为无论是水雾还是硫酸根离子,均含有硫元素,没有除雾器的收集,它们将直接排放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就会使脱硫系统大打折扣。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4.1吸收塔的设计吸收塔是脱硫装置的核心,是利用石灰石和亚硫酸钙来脱去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主要设备,要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必须对吸收塔系统进行详细的计算,包括吸收塔的尺寸设计,塔内喷嘴的配置,吸收塔底部搅拌装置的形式的选择、吸收塔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套结构的选择(包括法兰、人孔等)。
4.1.1 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本脱硫工艺选用的吸收塔为喷淋塔,喷淋塔的尺寸设计包括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直径设计4.1.1.1 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高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喷淋塔吸收区高度、喷淋塔浆液池高度和喷淋塔除雾区高度。
但是吸收区高度是最主要的,计算过程也最复杂,次部分高度设计需将许多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而计算喷淋塔吸收区高度主要有两种方法:(1)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一)达到一定的吸收目标需要一定的塔高。
通常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比较低。
吸收区高度的理论计算式为h=H0×NTU (1)其中:H0为传质单元高度:H0=Gm/(kya)(ka为污染物气相摩尔差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a为塔内单位体积中有效的传质面积。
)NTU为传质单元数,近似数值为NTU=(y1-y2)/ △ym,即气相总的浓度变化除于平均推动力△ym=(△y1-△y2)/ln(△y1/△y2)(NTU是表征吸收困难程度的量,NTU越大,则达到吸收目标所需要的塔高随之增大。
根据(1)可知:h=H0×NTU===9.81×10(2)其中:y1,y2为脱硫塔内烟气进塔出塔气体中SO2组分的摩尔比,kmol(A)/kmol(B) ,为与喷淋塔进塔和出塔液体平衡的气相浓度,kmol(A)/kmol(B)kya 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m3h﹒kpa)x2,x1为喷淋塔石灰石浆液进出塔时的SO2组分摩尔比,kmol(A)/kmol(B)G 气相空塔质量流速,kg/(m2﹒h)W 液相空塔质量流速,kg/(m2﹒h)y1×=mx1, y2×=mx2 (m为相平衡常数,或称分配系数,无量纲)kY a为气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2﹒h﹒kPa)kLa为液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2﹒h﹒kmol/m3)式(2)中为常数,其数值根据表2[4]表3 温度与值的关系温度/ 10 15 20 25 300.0093 0.0102 0.0116 0.0128 0.0143采用吸收有关知识来进行吸收区高度计算是比较传统的高度计算方法,虽然计算步骤简单明了,但是由于石灰石浆液在有喷淋塔自上而下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石灰石浓度的减少和亚硫酸钙浓度的不断增加,石灰石浆液的吸收传质系数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要算出具体的瞬间数值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难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数值。
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改造方案

#3机组脱硫吸取塔除雾器改造方案编写:会签:初审:审核:同意:8月20日#3机组脱硫吸取塔除雾器改造方案一、概述我企业脱硫系统投产至今,GGH一直频繁堵塞,机组持续高负荷运行时,GGH堵塞更快,期间通过调整蒸汽吹灰压力、频率和在线高压水冲洗频率,以及调整换热元件换热板间隙等措施,都不能使GGH旳堵塞得到有效旳控制,最终需要脱硫系统停运对GGH进行人工高压水冲洗。
我企业在上六个月旳#1机组A修中,对吸取塔除雾器进行了换型改造,选用适应烟气流速更大旳屋脊式除雾器。
在改造前后请西安热工院对#1机组脱硫系统除雾器出口烟气旳雾滴含量进行了测试。
试验成果:改造前,负荷分别为600MW、350MW旁路挡板开度全关时,净烟气雾滴含量分别为121.6 mg/Nm3,87.8mg/Nm3(干基,6%O2)。
改造后,负荷分别为600MW、305MW时净烟气雾滴含量分别为40.1 mg/Nm3(干基,6%O2)和14.9 mg/Nm3(干基,6%O2),均符合国家75 mg/Nm3原则。
试验成果表明:#1机组通过除雾器改造,吸取塔出口净烟气雾滴含量大大减少,对缓和GGH堵塞和减少石膏雨现象可起到比较大旳作用。
二、改造方案拆除原平板除雾器,在既有吸取塔除雾器安装钢构造基础上,安装两级平行布置旳单波纹式屋脊式除雾器,不破坏原塔内构造。
同步安装配套旳冲洗水系统。
第一级波纹板间距30mm,第一级波纹板间距25mm,第二级波纹板中部带切线勾,如图,可拦截更小旳雾滴,提高除雾效果。
第二级除雾器示意图管式除雾器布置在一级除雾器下部,支撑与一级除雾器共用,不单独设置冲洗水,通过屋脊除雾器冲洗落水冲洗。
改造后旳冲洗水仍分三层间断控制冲洗,冲洗系统与既有冲洗系统相似,但内部管网需根据屋脊式旳构造重新安装布置,接口仍使用本来旳塔壁法兰。
本次改造在第二级除雾器上部增长第四级冲洗水,现场需在吸取塔顶部侧面开孔,通过7只DN150手动蝶阀控制,以便在需要时冲洗,防止顶部堵塞。
脱硫除雾器的主要性能、特性及设计参数

脱硫除雾器的主要性能、特性及设计参数1 主要性能参数(1) 除雾性能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
除雾效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集烟气,记录采样时间,同步测量烟气流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烟气含氧量等。
II 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样。
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
III 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
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
IV 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2)压力降压力降指烟气通过除雾器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
除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
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200Pa。
2 除雾器的特性参数(1) 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dcr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在一定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
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一定气流流速下能被完全分离的最小液滴粒径。
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
应用于世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μm。
(2) 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在一定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当烟气流速超过一定流速后除雾能力下降,这一临界烟气流速称为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
临界点的出现,是由于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所致,即分离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带走,其原因大致是:? 撞在叶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动量过大而破裂、飞溅;? 气流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膜,将其卷起、带走。
湿法烟气脱硫设计及设备选型手册

湿法烟气脱硫设计及设备选型手册1. 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很多过程都会产生废气,其中包括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烟气。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保护环境,烟气脱硫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本手册将重点介绍湿法烟气脱硫的设计原理和设备选型,并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2. 湿法烟气脱硫的原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水溶液与烟气进行接触,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收到溶液中,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主要脱硫反应可以表示为: SO2 + 2H2O + 1/2O2 = H2SO4。
湿法脱硫过程中,进口烟气和吸收液充分接触,通过吸收和氧化的作用,将SO2等有害气体转化为硫酸,最终实现烟气净化。
3. 设备选型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主要设备包括吸收塔、循环泵、喷淋系统等。
根据工艺要求和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湿法脱硫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吸收塔的选型,包括塔径、塔高、填料类型等参数的确定。
其次是循环泵和喷淋系统的选型,需要考虑工作效率、能耗等指标。
另外,还要考虑设备的耐腐蚀性能和可靠性,确保设备在长期运行中能够稳定工作。
4. 设计原则在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脱硫效率,要求设备在不同运行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实现脱硫目标;其次是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需要在满足脱硫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备的能耗;还要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5. 总结与展望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脱硫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在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湿法脱硫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设备性能将会更加优化。
加强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 个人观点作为一种有效的烟气脱硫技术,湿法脱硫不仅可以有效净化烟气,减少大气污染,也能为工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工业发展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会在性能和成本上得到更多的改进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于一级除雾器 仅用于二级除雾器
各类型板片推荐的使用场合
武汉博惠内部培训资料,勿外传
类型 a b
适用场合 石灰石膏法的脱硫系统后期改造维护项目80%都采用a型板片结构 非石灰石膏法的二级除雾器选择b型板片结构
c
d
推荐采用a型板片结构取代
推荐采取b型板片结构取代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应条件而异! 特别鸣谢:武汉博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提供资料
武汉博惠内部培训资料,勿外传
a b c d
流线型2通道不带钩型 流线型2通道带钩型 折线型2通道 折线型3通道
我们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板片?
a b c d图片效率 Nhomakorabea清洗 特点 适用 条件
较高
易 圆滑过度,防结垢 一二级除雾器
高
较易 效率高,但易结垢 仅用于二级除雾器
低
最易 存在死角难清洗
最高
难
效率高,但死角大
脱硫除雾器选型指南——板片结构篇1
武汉博惠内部培训资料,勿外传
除雾器板片是组成除雾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整个除雾系统的运行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雾器板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PP、FRP等)或不锈钢 (如316L、317L等)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
以下这些你知道如何选型吗?
板片按照几何形状分为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