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

合集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15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15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15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篇1】东风吹,战鼓擂,在庆祝祖国__周年生日的礼炮声中,20__级麻醉学系以一种异常的方式向祖国告白,为祖国庆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革命先烈奋斗精神。

迈着坚定的步伐,同学们用脚步重温先烈们的抗战的足迹,用心灵感受将士们斗争的枪声。

这些残壁断垣上的累累弹痕,就像屈辱的伤疤牢牢地刻在孱弱的近代中国历史上。

第二站我们拉到了日俄监狱,这是关押先烈们的地狱牢笼。

在那里,有2.4平方米的暗牢,有浸透同胞鲜血的绞绳,有让人皮开肉绽的刑具,更有埋葬囚徒的尸坑。

一走进这晦暗的建筑,压抑束缚之感便将我压的喘可是气来,难以想象,革命先辈们在这暗无天日的`囚笼度过一段怎样的生命最终时光。

活动的最终一站,是万忠墓。

应对全副武装的侵略者,爱国爱家的旅顺人民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英勇的反侵略,反屠杀壮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崇高的爱国主义光芒,他们的凛然正气,将彪炳史册。

经过今日的参观,我深觉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对“不忘本心,牢记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不断汲取知识,用实践回报人民,奉献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篇2】为进一步开展红色教育,让学生能够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我校于10月19日组织新生参观了旅顺爱国主义基地。

首先到达的是东鸡冠山北堡垒,东鸡冠山地处旅顺市区东北部,曾是中国近代史中两次重要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

在那里,志愿者向同学们讲述了“玛格丽”的故事。

随后进行了党员宣誓,党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声更坚定了同学们对入党的向往。

随后,我们来到了日俄监狱。

它先由俄国修建,后又经日本扩建,用来关押各国的爱国志士。

阴暗潮湿的牢房给人以一种压抑的感觉,但墙上狱中诗抄里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却又给同学们注入了新的期望:伟大的民族不会惧怕磨难。

我们的民族精神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被磨灭。

最之后到的是万忠墓。

在刻写着“万忠墓”的石碑前,同学们依次放下亲手折叠的白色千纸鹤,告慰在旅顺大屠杀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寄托了自我的哀思。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五月一日的早晨,踏着一早的清新,沐浴着阳光,我来到北京参观了位于海淀区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一进大门,一片军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瞬间便涌出一股崇敬之情,顿时觉得连那里的空气都肃穆了。

博物馆的大楼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牌匾,为肃穆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份雄壮。

这次的参观,博物馆大楼正在修缮,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内部参观。

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但这次参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棚是露天的,我们能够随意地、近距离地参观。

中央的兵器库陈列的是各种坦克,这些坦克体积庞大,厚重的履带,坚硬的外壳,粗长的炮筒。

一眼瞧上去,便能看出它们是体积庞大的杀伤性武器。

这些武器有的是在战场上从敌军那里搜缴回来的,有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不管它们来自那里,它们都对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帮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中,有两辆坦克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是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和美国造的m3A3轻型坦克。

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是在抗日战争后从日本关东军军营搜缴的。

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

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

因其战功突出,被任命为“功臣号”坦克,并作为领头车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

另一辆坦克是美国造m3A3轻型坦克,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我军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该坦克参加了攻打永固门的战斗,为了清晰把握打击目标,炮手沈许打开炮塔窗口,探出身子观察,并实施抵近射击,连续发射30多发炮弹,摧毁敌人碉堡,工事多个,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该坦克因此被授予“功勋坦克”。

最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精选12篇)

最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精选12篇)

最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精选12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心得精选篇1清明时节,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祭奠为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英烈。

早上八点我们在单位门口集结,天空阴阴的透着几分肃穆,呼呼的风中夹着丝丝的雨。

列队,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向烈士陵园。

早晨八点半,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

在众人的瞩目下,纪念碑前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国歌在耳边回响,红旗在风中招展,纪念碑前是各单位和学校献上的花圈,主席题下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闪着金光,在这里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烈士们奉献的精神时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看着表情庄重的孩子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刹那间,我感受到了为国牺牲的英灵的欣慰,这时我才能体会到那种为后人为中华民族甘愿牺牲的精神的内涵。

作为一个水文人,我们的岗位同样要求我们默默奉献,在这奉献中燃烧我们的生命,为人民的生活生产作保障,在这默默的奉献中体现我们生存的意义。

升旗仪式之后我们参观了各个纪念馆,几十年前的往事被翻了出来,我们能感受到枪炮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回响,各个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英雄事迹像是一幅幅史诗般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

吉鸿昌,白求恩,柯棣华,狼牙山五勇士等等,这些在华北大地上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奉献出自己一切的人们他们的事迹打动了我。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有些人的名字是大家熟悉的,有些名字是陌生的,甚至许多人没留下名字。

就是这些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就是他们最初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

3月31日,在清明来临的前夕,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骆校长和王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乘车来到了万埠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祭扫教育活动。

进入陵园内,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立于陵园中心的高峰之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我们集体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景仰之情。

并宣誓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随即又来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周仲杰、汤根林、张长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通用9篇)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通用9篇)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什么是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通用9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我在这个暑假去了雷锋的纪念馆,在那时我感动不已。

在雷锋纪念馆内。

我了解了雷锋的生前事迹。

从雷锋小时候家里的小木桶、镰刀等东西,我看到了一个穷苦孩子的童年。

从雷锋的成长经历,使我了解到雷锋的思想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样层层升华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但雷锋做到了,这个在旧社会受尽欺凌的孩子,在新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是党和人民给了他新生的机会,他也用自己的满腔赤诚来回报党和人民。

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生来就没有经历任何大苦深仇,生活太过安逸,又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已被金钱的铜臭熏染的麻木,在现今的社会里,像雷锋那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在雷锋纪念馆里有一则报道,是邓小平同志在一次纪念雷锋同志的会议上所讲的话,他说,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妇女怀抱着孩子站在拥挤的乘客中间,孩子在哇哇大哭,旁边一位青年则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装睡。

看到这一幕,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雷锋叔叔不在了。

”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震动了。

邓小平同志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在影射现代社会中人的道德滑坡现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优秀文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优秀文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五月一日的早晨,踏着一早的清新,沐浴着阳光,我来到北京参观了位于海淀区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一进大门,一片军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瞬间便涌出一股崇敬之情,顿时觉得连那里的空气都肃穆了。

博物馆的大楼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牌匾,为肃穆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份雄壮。

这次的参观,博物馆大楼正在修缮,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内部参观。

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但这次参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棚是露天的,我们能够随意地、近距离地参观。

中央的兵器库陈列的是各种坦克,这些坦克体积庞大,厚重的履带,坚硬的外壳,粗长的炮筒。

一眼瞧上去,便能看出它们是体积庞大的杀伤性武器。

这些武器有的是在战场上从敌军那里搜缴回来的,有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不管它们来自那里,它们都对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帮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中,有两辆坦克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是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和美国造的M3A3轻型坦克。

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是在抗日战争后从日本关东军军营搜缴的。

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

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

因其战功突出,被任命为功臣号坦克,并作为领头车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

另一辆坦克是美国造M3A3轻型坦克,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我军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该坦克参加了攻打永固门的战斗,为了清晰把握打击目标,炮手沈许打开炮塔窗口,探出身子观察,并实施抵近射击,连续发射30多发炮弹,摧毁敌人碉堡,工事多个,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该坦克因此被授予功勋坦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引言介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观后感的意义和目的。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介绍(1)定义和分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为实物、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址等。

(2)作用: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3.观后感的核心内容(1)历史的记忆:通过参观,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民族的骄傲:为祖国的辉煌成就和伟大民族精神感到自豪。

(3)现实的启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观后感的启示与思考(1)教育意义: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2)个人成长: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

(3)社会进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正文(篇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地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灿烂文化。

通过参观这些教育基地,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首先,我参观了一座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物,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那些精美的文物深深吸引,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这些文物中,我特别喜欢一件青铜器,它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让我对古代中国的艺术和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文物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历史的见证。

其次,我参观了一处历史遗址。

这是一处古代战争的遗址,虽然已经历经沧桑,但仍然可以看出当时的战争规模之大。

当我站在遗址上,看着那些残破的石碑和战壕时,我仿佛听到了古代士兵的呐喊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红色教育基地游览感想三则

红色教育基地游览感想三则

红色教育基地游览感想三则
1. 游览红色教育基地的感受
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时,我深受启发和教育。

这些基地以其独
特的历史价值吸引着我。

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英勇献身的精神。

在红色教育基地内,我感
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样的经历
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了我对社会发展和进步
的渴望。

2. 对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背景的思考
在游览红色教育基地时,我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思考。

这些基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
解放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艰难和复杂性,以及中国共
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的思考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
了信心和希望。

3. 感受到的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意义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其教育意义。

这些基地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和实物,向人们传达着珍贵的历史教训和思想启示。

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英勇斗争、无私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样的教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激励着我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后的感想。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的历史和共产党的伟大。

我希望能将这些经历和感受传递给更多人,激发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并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红色基地观后感6篇

参观红色基地观后感6篇

参观红色基地观后感6篇写观后感并不是复杂的事情,只有认真回顾观看的内容就好了,只有在认真领会了电影想表达给我们的含义之后,才能写出让读者满意的观后感,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红色基地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红色基地观后感篇1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

远望红旗渠,就像一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迹,一点都不为怪。

漫步在纪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次精神洗礼。

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困苦的时期,一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一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

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的誓言。

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

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

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

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

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是人生的必修课,是从来都不可间断的。

我认为学习爱国主义就应该从近代史和现代史抓起,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中国人民的不屈与坚毅,还有先辈被为祖国而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伟大复兴所付出的每一点血与汗,我们能有现在如此富足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为我们建筑的。

所以在12月2日,我和我的同学们去了广州番禺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学习和参观。

进入馆中,第一层是冼星海纪念馆。

冼星海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从小学就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从小学我们便要求学习他所作的歌。

虽然是从小学便有了解,但我对他的了解只停留在了他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其他的却一无所知。

而这次的展览让我深深的了解了这一位伟大的名人!展览主要是介绍了冼星海先生的生活轨迹和他创作的音乐,从而展现了他伟大的一生。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冼星海先生的事迹,并且我还了解到了《黄河大合唱》这首伟大的歌曲。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加上冼星而我认为其实现实需要冼星海式的品质。

那种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是一每一个学生甚至成年有都要所具有的,而成大事者则必须要去具备像他那志向高远、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思想境界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他那些优秀的人格品质,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大力提倡的,如果人人都以他为榜样我相信社会中那些戾气将会大大的减少!
而在博物馆中不但有关于冼星海先生的展览,更有关于番禺文化的展示。

其实在开馆以来,博物馆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陈列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多样,表现番禺独有的特色;而新辟陶艺中心和东汉墓模拟考古发掘都独具特色。

充分表现出番禺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今天的辉煌成就。

而番禺博物馆三楼第八展厅,将展出14件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大唇犀、三趾马、铲齿象、山西兽、河南兽、披毛犀、真马等。

这次的观赏中,我不但了解和学习到了冼星海先生的品质,而且我还深深的明白到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已经是逐步迈入小康社会了,而此时的我们更必须要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价值并且自觉地加以传承和弘扬。

其实现今的社会戾气层出不穷,新闻中播出的事件更是冷漠和荒诞,例如江歌。

一个如此善良和优秀的女孩,不应得到如此的下场。

在我们不断的认知到人性的冷漠时,我们更应该要振作起来去,去提升小一辈孩子的文化品质,使社会的戾气在摇篮中被扼杀,让新一代人不断去净化和温暖到成年人心中被不断伤害而逐渐冷漠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