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汇总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制定植物检疫措施需要考虑的因素
1、传入的可能。(自然阻隔、贸易、检疫难易) 、传入的可能。(自然阻隔、贸易、检疫难易) 。(自然阻隔 2、传入后有繁殖定居的可能 、 3、传入后扩散、危害的可能 、传入后扩散、 4、防范措施的难易 、 5、造成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的综合效益评估情况 、造成的经济、社会、 (PRA) ) 6、外来有害生物的分类 、 7、政治、法律、贸易情况 、政治、法律、
官方不采取控制措 施 不检疫ຫໍສະໝຸດ 官方检疫要求什么是风险
目前有十多种关于风险(Risk)的定义, 目前有十多种关于风险(Risk)的定义,难以取得完 (Risk)的定义 全统一,它会随着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 全统一,它会随着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 从风险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繁多、社会、经济、环境等) 从风险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繁多、社会、经济、环境等) 角度考虑,风险就是系统失效的概率(难以控制)。 角度考虑,风险就是系统失效的概率(难以控制)。 当提出“什么是风险” 当提出“什么是风险”时?实际上是提出了三个问题,即: 实际上是提出了三个问题, 1、系统运行中会出现什么不利事故 ? 2、发生这种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 3、如果发生了,其后果会怎样 ? 如果发生了,
3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3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开始阶段 风险分析的起点一般有三种: ① 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
②
③
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 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商品; 因为检疫政策修订而重新开始做风险分析。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种植的转基因植物种类
主要有:大豆(占54%),玉米(占28%),棉花(占9%), Canola油菜(低芥酸和低硫甙的“双低油菜 ) (占9%),马铃薯、 西葫芦和木瓜的比例都小于 1%。 抗除草剂占71%,如抗除草剂的大豆(54%)、Canola油菜(9 %)、玉米(4%)和棉花(4%)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3)风险管理阶段
风险管理阶段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一致 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的设计和评估。
管理措施的备选方案有:列入限定的有害生物名单、出口前检疫和 检疫证书、规定出口前应达到的要求、隔离检疫如扣留、限制商品进 境时间或地点,在入境口岸、检疫站或目的地处理,禁止特定产地一 定商品的进境等。 最后评价备选方案对降低风险的效率和作用,以及对现有法规、检 疫政策、商业、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最后再决定应采取的检疫措施。
国家科委在1993年2月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农业部在1996年7月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 2001年国务院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目前,农业部已批准转Bt基因抗虫棉,反义RNA技术延熟番茄、抗 病毒的甜椒和番茄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 转Bt基因杂交水稻、转基因抗玉米螟玉米、抗虫转基因杨树等都已 进入环境释放阶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一、概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简称PRA) 是 WTO 规范植物检疫行为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 定》(SPS 协定) 中明确要求的,为了使检疫行为对贸易的 影响降到最低而规定各国(地区) 制定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 应建立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1999 年版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5 号:植物检疫术语表》的定义为: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 或经济的证据,以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 管制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的过程。 北美植物保护组织(1994)定义为:对有害生物一旦传入 某一尚未发生的区域或某一时间才有发生的地区内传播所 可能引发的危险性灾害进行判断的系统评估过程。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1)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2)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3)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4)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5)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6)
危险性虫害-----红棕象甲
作业: 每人写一篇关于对上海地区红棕象甲的危险性评 估的文章。
三、程序和方法
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首先要确定有害生物是否是检疫性有害生物,即 是否对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经济重要危害性标准)、 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地域标准)并进行官方 控制。 (1)有害生物分类。明确有害生物的特性,核实其是否存在于分 析地区,其管制状况如何,定殖和扩散潜力及经济影响潜力怎样。 (2)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价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定 殖的可能性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查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中生态 因子利于有害生物定殖的地区,以确定受威胁地区。 (3)评估潜在的经济影响。考虑有害生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 (对有害生物分析地区潜在寄主或特定寄主的影响,如产量损失、控制 成本等)和间接影响(如对市场的影响、社会的影响等),分析经济影 响(包括商业影响、非商业影响和环境影响),查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地区中有害生物的存在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课件

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提 高农民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防治 意识和技能。
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引 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理念,提 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对当 地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防治效果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媒介传播
某些有害生物通过其他生物或物体 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如蚊子通过吸 食不同宿主的血液传播疾病。
04 有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
作物减产
有害生物如害虫和病原体可以大 量繁殖,侵蚀农作物,导致产量
大幅下降。
品质受损
有害生物的侵害可以改变农作物 的营养成分,影响其品质。
农药滥用
为了控制有害生物,往往需要大 量使用农药,这不仅对环境造成 污染,也可能影响农产品的安全
防治措施
该地区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 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经验教训
总结该地区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经验和教 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某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农作物上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 对该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防治措施
该农作物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防治效果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防治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经验教训
总结该农作物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 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农作物提供借鉴 。
某城市有害生物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防治措施
某城市近年来出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对 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 风险

因果图法
事故树法
事故树法
无车
车辆过后再通过 行人过马路 有充足时间 顺利通过 有车 措施有效 车前通过 冒险通过 车祸 顺利通过 顺利通过
司机采取紧急措施
措施无效 没充足时间
车祸
司机未采取措施
风险事件(或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 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原因,是损失的媒 介物 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损失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 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消失, 即经济损失 直接损失是由风险事故导致的财产本身的 损失和人身的伤害 间接损失则是由直接损失引起的额外费用 损失、收入损失、责任损失等
风险相关概念
风险: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其它含义 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实际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促使某一特定损失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 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
自然风险因素:由自然力量或物质条件所构成的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 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 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 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 指由于人们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心理, 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加大损失的严重性的因素
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 普遍性 社会性 不确定性 可测定性 发展性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系统、 全面和连续地发现经济单位面临的财产、责任 和人身损失风险 收集风险事故、风险因素、损失暴露和危害等 方面信息的过程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第一章绪论有害生物(p e s t)☐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 e s t r i s k a n a l y s i s)☐广义上是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即对人体健康、农业安全生产及生态系统等有害的物种☐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包括各种病原体的种、株系、生物型)[IPCC, 1997; GB/T 20879-2007; GB/T 21658-2008]相关国际组织、法规和标准:WTO、GATT、FAO、IPPC、ISPM、SPS、TBT ISPM(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IPPC秘书处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FAO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
由IPPC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通过,并分发给其所有成员及区域植物保护组织执行,是各成员进行植物和植物产品国际贸易的指南和标准☐目的在于协调各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在植物和植物产品全球贸易过程中的传播扩散。
目前,各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对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理解和推广应用,对提升国家进出境植物检疫水平、保护国内植物健康、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W T O与G A T T☐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关贸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内在的历史继承性✓宗旨✓基本原则✓组织与运行机制✓磋商一致的基本决策方式、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评审机制W T O与G A T T的区别☐机构性质GATT: 临时性多边贸易协议WTO: 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组织☐管辖范围GATT:只涉及货物贸易WTO: 涉及的贸易不仅包括货物,还包括服务与知识产权☐成员义务GATT: 成员以守则式的方式实施WTO: 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争端解决GATT: 完全协商一致WTO: 反向协商一致W T O的宗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W T O的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外外平等)✓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贸易、航海、关税、国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不得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范文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范文英文回答:Hazardous organisms pose significant risks to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public health.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risk analysis is crucial inorder to assess and manage these risks effectively. In this report, I will analyze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risk mitigation.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that may pose a risk. This includes pests, pathogens, and invasive species that can cause damage to crops, forests, or human health. For example,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 is a pest that transmits the bacteria causing citrus greening disease, which has devastated citrus industries in many countries.Once the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are identified,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ir potential impact. Thisinvolves evaluating their biology, life cycle, andpotential for sprea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an infestation or outbreak. For instance, an outbreak of the pine beetle can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vast areas of forest, resulting in economic losses for the timber industry and habitat loss for wildlife.Furthermore, it is crucial to assess the likelihood of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armful organisms. This includes analyzing pathways of introduction, such as trade, travel, or natural dispersal.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that contribut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armful organisms can help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exampl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merald ash borer to North America was likely facilitated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ood products.Based on the risk assessment, appropriate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mitigate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This includes implementing quarantine measures,developing and enforcing regulations on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people, and conducting surveillance andmonitoring programs. For instance, the European Union has implemented strict regulations on the importation of plants and plant products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of harmful organisms.In conclusion, conducting a thorough risk analysis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the risks posed by harmful organisms. By identifying potential harmful organisms, assessing their impact and likelihood of introduction, and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we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serisks and protect various sectors from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hazardous organisms.中文回答:有害生物对农业、林业和公共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重大风险。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6.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存货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
答:1.运输的速度和条件,有害生物生命期与运输和储存时间有关的持续时间。2.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命期的脆弱性。3.可能与货物相联系的有害生物发生。4.在原产国、目的地国或者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对货物采用的商业程序。
Establishment:perpetuation,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of a pest within an area after entry.
官方的:由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建立,授权或执行的。
Official: established, authorized or performed by a 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Endangered area: an area where ecological factors favou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st whose presence in the area will result i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loss.
Quarantine pest: a pest of potential economic importance to the area endangered thereby and not yet present there, or present but not widely distributed and being officially controll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进行风险分析一般有三个起点: (1)从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
开始分析; (2)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
传播途径开始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商品; (3)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
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GB/T 20879-2007
•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生物学的或其他科 学和经济学证据评价确定一个生物体是否 为有害生物、该生物体是否应限定以及为 此采取何种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
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 是检疫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使检疫管理工作符 合科学化、国际化的要求。
➢ PRA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 疫的保护功能;
• iii潜在经济重要性:评估时,首先应掌握有害生 物在各发生地的危害程度和频率及其与气候条件 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如损 害类型、作物损失、出口市场损失、防治费用增 加及对正在进行的综合防治的影响、对环境的影 响和对社会的影响等。 如果以上条件均符合,那么该有害生物就是潜在 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从而进入评估的最后阶段传 入可能性的评估。
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步骤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限定的非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是整个国际标准 框架下进口法规下的两个重要标准。 这两个标准描述了植物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过程, 其目的是为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制定植物检疫法规、 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及为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限定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 RP):
➢ 少数危险性很大,有的虽有分布,但官方 已采取控制措施,属于控制范围的有害生 物。
➢ 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 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 QP):指对某 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 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 生物。
• (2)评估内容:其在PRA地区能否定殖以 及扩散可能性和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确定 其传入PRA地区的可能性。
• i定殖可能性。将原发生地情况与PRA地区 的情况比较,如在PRA地区有无寄主及其数 量、分布;PRA地区环境条件的适宜性;有 害生物的适应能力、繁殖方式及存活方式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ii扩散可能性。评估定殖后有害生物扩散 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子有:有害生物的自 然扩散,商品和运输工具的移动,商品的 用途,有害生物的潜在介体和天敌等。
第一阶段:风险分析启动
从传播途径开始
以往的风险分析 是否有效?
有效
停止
潜在的检疫性 有害生物?
否
是
停止
进入第2阶段
从有害生物开始
以往的风险分析 是否有效?
有效
停止
潜在的检疫性 有害生物?
否
是
停止
进入第2阶段
2.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Pest Risk Assessment)
• 对在第一阶段确定的需进行进一步评估的有害生 物或有害生物清单逐个考虑并审核、归类看是否 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 (1)考虑因素:每个有害生物的各个方面,特 别是有害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重要性的 资料。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RNQP)一种存在于种植材料上, 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 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 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类型的比较
类型 检疫性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 非限定的有 性有害生物 害生物
第二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学习目标
• 重点掌握 有害生物的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 分析步骤
• 掌握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 了解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历史。
• 在已建立的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中, 包括十九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 是进口法规中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
➢ 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 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 开展PRA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 现。
在关贸总协定最后协议中明确指出,“检 疫方面的限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来支 持,原来设定的零允许量与现行的贸易是 不相容的,某一生物的危险性应通过风险 分析来决定,这一分析还应该是透明的, 应阐明国家间的差异”。
• 在新修订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IPPC 》(1996)中亦强调植物检疫的 非歧视原则,但更强调所采取的检疫措 施应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基础之上。
第一节 有害生物、疫区与非疫区
一、有害生物的类型
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情况、危害性和经济重 要性及在植物检疫中的重要性等,有害生物可以区 分为: (1)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 NRP): ➢ 广泛发生或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在植物检疫中没 有特殊的意义。如:青霉菌、曲霉菌、镰刀菌等。
一、定义 • 北美植保组织的定义为:针对有害生物一旦传入
某一尚未发生的地区,或某一时期内才发生的地 区,由于其传播而引起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的系 统评价过程。
• 按《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简称SPS 协议),PRA是根据可能实施的动植物卫生建议措 施来评价虫害或病害在进口成员境内传染、定殖 或传播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潜在生物和经济后 果,并以此作为制定检疫措施的依据。
分布现状 无或极有限
较广
很普遍
经济影响 可以预期
已经知道 已经知道
官方控制 根除或封锁
抑制危害 不采取措施
官方检疫 种苗和植物产品 只针对种苗
要求
及任何传播途径 检疫
不检疫
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区、 低度发生区和非疫区(法规)
• 非疫区(P46) • 检疫区 • 有害生物低度发生区
第二节 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 PRA)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分成三个阶段: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开始阶段 2、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 3、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
1.PRA开始阶段(起点)
•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仅对PRA地区有意义,因 此,首先要确定与这些有害生物相关的PRA 地区.
• PRA地区:指与进行本项PRA有关的地区,可 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内的一个地区或 多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