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基本类型
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

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高考作文的三大类型可以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分类的原则是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写作的内容。
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要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限制了命题的范围。
绝大部分的高考作文题目都考察一种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一类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这部分的高考作文题目注重同学们的体验和认知,如何达到一种自我的升华。
比如2008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坚强”,2009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目“踮起脚尖”等。
第二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等等。
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理性的思维、辩证的态度,在道德的范围内探讨问题、进行评价,讨论如何看待世界的问题。
第三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发现自然、改造自然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强调精神上的进步。
综上,现在高考命题的精髓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举例来说,2009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因此可以归为第一类: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自强不息”的角度进行写作。
而2009年海南卷高考作文题和2009年宁夏卷高考作文题则可以归为第二类: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讨论诚信和善良的话题来探讨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2011年重庆卷作文题以“情有独钟”为话题,提供了两个材料,让考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这两个材料都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考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材料一介绍了___的一位校工___,她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却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___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___之宝”。
高考作文有多少文体类型每个类型怎样写

高考作文有多少文体类型每个类型怎样写高考作文文体有:议论文体(论辩文体)、记叙文体、书信体、日记体、小说体、散文体、幻想体、寓言文体。
高考作文文体类型1、议论体(论辩文体):这是话题作文写作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要求对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议论文提出论点,无论开门见山,或文中揭示,或篇末点题,必须清晰、鲜明,毫不含糊;选用论据,不管是事实的还是理论的,必须确凿可靠,紧扣论点,不能张冠李戴,风马牛不相及;进行论证,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言之成理,深刻全面,不能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2、记叙体:即记叙文的写作,它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把一个事实、事件的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让读者了解它的原委。
3、书信体:书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话题作文常采用一般书信。
一般书信,是在自己有什么事情想和另一地方的亲友、同学、同志联系,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告诉对方,或者要了解对方的什么情况,或者有求于对方时,要用到的一种文体。
4、日记体:这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比较有意义的所见、所感、所想、所闻的一种短小灵话的文体。
日记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钟,是人生道路长跑的轨迹。
它的内容,可写对象十分丰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科学世界、人生体验,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物、事、情、理都可入笔。
5、小说体:这里说的小说,主要指微型小说或小小说而言。
它是一种新兴的文艺体式,就其艺术特征而言,首先它必须是小说。
小说是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微型小说也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不同的是,微型小说情节结构较为简单,人物相对集中。
6、散文体: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
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很“散”的,材料的组织,从表面上看也是“散”的。
高考作文模板有哪些类型

高考作文模板有哪些类型1. 议论文模板。
2. 说明文模板。
3. 记叙文模板。
4. 应用文模板。
议论文模板。
高考作文模板一,议论文模板。
第一段,引出话题。
第一句,近年来,某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句,这个问题的出现/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
第三句,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第二段,列举观点。
第一句,有人认为……,他们认为……。
第二句,另一些人认为……,他们认为……。
第三句,我的观点是……。
第三段,论证观点。
第一句,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
第二句,首先,……。
比如……。
第三句,其次,……。
比如……。
第四段,结尾。
第一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二句,希望……。
第三句,只有……,我们才能……。
说明文模板。
高考作文模板二,说明文模板。
第一段,引出话题。
第一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第二句,其中之一就是……。
第三句,这个问题的产生/存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第二段,问题的现状。
第一句,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
第二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
第三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
第三段,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一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第二句,首先,……。
比如……。
第三句,其次,……。
比如……。
第四段,总结。
第一句,通过上述措施,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第二句,希望……。
第三句,只有……,我们才能……。
记叙文模板。
高考作文模板三,记叙文模板。
第一段,引出话题。
第一句,在我生活中,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
第二句,那是在一个……的日子里。
第三句,那时的我正……。
第二段,事件的经过。
第一句,突然,我发现了……。
第二句,当时的我感到……。
第三句,于是我……。
第三段,事件的结果。
第一句,最终,我……。
第二句,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句,从这件事情中,我学到了……。
第四段,总结。
高考命题作文的四种类型

高考命题作文的四种类型我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大致可分为四类:材料阐释类、话题思辨类、交际语境类(任务驱动型)、创意类。
本一、材料阐释类写作材料阐释类写作是目前高考作文运用最广泛的题型。
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北京卷(1)、天津卷均是这种类型。
其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的文章必须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
具体而言,全国新高考卷明示的是疫情拉开了人们距离的同时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北京卷(1)明示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天津卷隐含的是中国面孔充满正能量。
虽然这三者让学生自由“选准角度”或“自选角度”,但事实上考生并不自由,因为考生的立意必须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立意,若偏离此立意,就会被判为偏题、跑题而得分较低。
这类作文试题强调“立意控制”,具有强烈的“命意”导向,“体现为命题者在题目中‘授意,即强加观点。
名曰‘命题,实为‘命意。
所‘命之‘题,本应是‘论题,而不是‘论点(主题)。
命题的主要目的本是限定写作的对象范围,即‘命域;而今却变成了限定考生立意的范围,即‘命意”。
上述这三题分别要求学生“明确文体”,“写一篇议论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各种常见文体的特点,让学生严格按某一文体的规范写作,避免因文体混乱而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四不像,避免进行“小文人写作”或“心灵鸡汤”式的泛文艺化写作。
一言以蔽之,要尽可能避免写成“应试作文”。
同时在语言上不能片面追求华丽有文采,不能“胡乱”追求具体、生动、形象,避免“文艺范儿”,而应让语言的特点适应文体的要求,确保语言得体,即合乎语境和表达意图。
此外,教学时还要让学生围绕各种话题积累必要的素材,在内容上追求一定的深度,尽量少说或不说空话、套话、废话,避免泛泛而谈和言说表面化、空洞化、浅薄化、碎片化。
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使立意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避免写偏题或跑题。
材料阐释类写作考查的实质是传统社会所强调的“代圣人立言”的能力,即基于公共话题的理解阐释表达能力。
高考作文必备8种文体模式

高考作文必备8种文体模式作文天地11-24 2133高考作文必备模式(1):议论体这是话题作文写作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要求对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议论文提出论点,无论开门见山,或文中揭示,或篇末点题,必须清晰、鲜明,毫不含糊;选用论据,不管是事实的还是理论的,必须确凿可靠,紧扣论点,不能张冠李戴,风马牛不相及;进行论证,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言之成理,深刻全面,不能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写作一篇议论文,也就应该遵循提出论点、摆出论据、展开说理论证的基本思路,并使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有机地结合,尤其须在说明论证上下功夫,阐述道理深刻透彻,从而使发表的看法为大家所信服,所接受。
议论文重在说理。
在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时,除了确立论点和选用论据以外,还必须思考如何展开说理论证。
善于说理是写作议论文成功的关键,这里需要注意三点:㈠要重视提示内涵选择论据证明论点时,必须避免“论点+论据+结论”式的议论思路,要在文章中将论据为论点服务的内涵揭示出来。
㈡要重视说理层次这就需要对论述的事物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要把握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应注意主次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成竹成胸,使文章有清晰的论述层次。
㈢重视辩证分析在分析说理时,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看,用辩证的眼光分析事物,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实的评价,以避免说理的偏颇。
例文精选:抉择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年轻人在颠簸的小船上抛弃了“诚信”的背囊,或许他认为自己平衡了得失。
但在我看来他已丢弃了一根人生的支柱,做了错误的抉择。
窗外微风吹拂着我微微发烫的脸颊,一股股思绪涌上心头……如果我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我决不舍弃“美貌”;如果我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我决不舍弃“才学”;如果我是威尼斯的夏洛克我决不舍弃“金钱”……如果我只是我自己,那么我决不会放弃“诚信”。
生活在现代的我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脱离母体后独立的人。
高考作文有哪些写作类型

高考作文有哪些写作类型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高考了,作文是这个时间段提高分数的关键。
那高考常见的作文类型都有哪些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下,欢迎订阅。
高考作文常见的写作类型
1.新材料作文
2.材料作文
3.任务驱动型左文
4.记叙文作文
5.议论文作文
高考作文书推荐
《蝶变作文》
蝶变家的作文里面不仅有作文素材,还有作文的写作技巧、会详细的像你说明高考的作文的写作原则和评分技巧。
这本作文书里面还有高考的真题再现,向你多角度的明确高考的作文命题方向,还有高考满分范文赏析,从中学习和借鉴。
并且里面还包含名校的模拟考题,可以多角度进行分析。
《作文素材》
包含期刊和书籍两部分,“作文素材”系列就在为你提供这种新鲜的事例和少见的人物事迹。
里面是作文素材,没有相关的作文技巧点分析。
但素材新颖,尤其是作文期刊,每月都会出新版。
五大命题类型及备考策略-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五大命题类型及备考策略

三、时评类作文
日前,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 许,认为其坚守梦想,勇敢追梦;有人则表示不解,家庭困难,为何不选择一个“热门”专业, 工作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理性看 待高考分数、专业选择、人生价值等的思考。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 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五、漫画类作文
借助思维图标,掌握三类漫画的审题立意
人生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必须走的路,一段是想走的路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二)二元思辨
常考二元关系类型
1.并列关系
2.侧重关系(主次)
3.选择关系(对立选择好的) 4.前后关系(承接)
5.因果关系
6.假设关系
7.对立统一关系(表面对立,实际统一)
雕塑家吴为山: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 向里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 面加,是一种加法,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所以雕塑是加法、减法的一个 组合。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到最后只留下精神与灵魂。
思考角度
题目
整 文字 体 布局 布 局 形象
思考方向和追问 问题
所得思考
题目蕴含了什么道理 无题目
文字说明与 人生有两段路要走:人生方向与选择 什么启示 必须走的路:现实之路/想走的路:理想之路
上下左右的 层次顺序暗 示了什么
一座大山的两个侧面,一面有人奋力向山顶攀登,一面有 人从山顶自由滑行,这两段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 联、相互影响的,先奋力向山顶攀登才能从山顶自由滑行
高考作文题型有哪些类型

高考作文题型有哪些类型高考作文有几种类型,常见的是哪几种?需要了解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考作文题型有哪些类型”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高考作文题型有哪些类型高考作文类型一、叙述性材料作文所谓叙述性材料作文,指的就是其材料是用文字叙述呈现的作文题,这些材料可以是新闻、故事、寓言、名言警句、关键词、诗句等等。
叙述性材料作文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直观性的材料作文,第二类是含蓄性材料作文。
1、直观性材料审题解题策略直观性顾名思义就是一看就懂的材料,不拐弯抹角,不藏着掖着,像新闻报道、关键词句、某种现象等等。
直观性材料作文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两种形式。
而对单则材料的审题和解题,是所有材料作文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技能,请同学们务必学会。
单则材料要把握四个要素:对象、条件、事件和结果(特别是条件和结果,容易被同学们忽略)。
学会将这四个要素整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并通过由果溯因法来挖掘材料的内涵。
2、含蓄性材料审题解题策略含蓄性材料作文指的是没有办法直接通过表面文字理解材料内涵而必须通过解读寓意来理解内涵的叙述性材料作文,比如寓言类作文、故事类作文、名言警句等。
含蓄性材料作文的审题重点难点表现在由表及里,挖掘寓意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对这类作文题目进行审题解题的时候,首先可以利用直观性材料的方法将材料核心进行概括提取,然后再从概括提取的内容深入思考分析其内在寓意。
二、漫画图画类作文漫画图画类材料作文,指的是以漫画或者图画为材料的作文。
这类作文的审题解题首先要看标题,理解标题,还要把握图画中出现的文字信息。
其次,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的主次关系,抓住画面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接着,要用辩证法分析画面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画面的虚实关系,然后展开合理联想,找出画面要表达的内涵。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了任务的一种作文题目,对材料的审题解题按照前两类方法进行即可,但是,在立意写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扣材料”“扣任务”和“扣写作要求”这三要素,可以采用虾虾独创的LJD法来审题立意写提纲,防止偏离题意或者遗漏任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考作文的基本类型:(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题意作文(4)材料作文二.高考作文的写作要领:第一: 审题与立意---------口诀: 抱着话题打滚第二: 定体与构篇---------口诀: 选择最擅长的文体第三: 突破与升格---------口诀: 要有若干亮点●第一步审题,确定写作的重点与范围。
(一) 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
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特别强调: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特殊意义。
深入准确地挖掘这些含义,往往会适使文章立意深远深刻。
(二)命题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
有些命题本身就是话题,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谈意气”(06湖南)等等,这样的命题与话题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
而有些命题就不能仅仅把它看作话题,因为它已经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了,如“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今年花胜去年红”(05年辽宁)等,这样的命题作文,立意必须严格服从题目的指向(作文的标题也不得改变)。
值得指出的是,如以“一枝一叶一世界”(05年浙江),“雕琢心中的天使”(06广东)为话题作文,尽管话题即观点,但也可以反过来立意,“一枝一叶未必一世界”“心中的天使不需雕琢”(保持人的本真美)。
广东省作文评分标准中对这样的立意是认可的(05年“纪念”也可以立意为“无须纪念”),因为它符合“在话题范围内”的要求。
(三)材料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请比较下面两则材料并加以区别:材料1:“一只老鸟指着开着门的鸟笼对它的几个孩子说“进去吧,我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家。
" “不,我们要上天!"它的孩子回答说。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2: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带有个性的脸颊,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请你结合成长中的亲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话题,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于材料的“功用”不同,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前一则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学们必须找准材料的“焦点”,审清“自立”这个题旨后才能构思写作;而后一则材料,仅仅为我们提示了一个内容指向,其写作范围也要比前者大得多。
在写法上,以往的材料作文很容易套用“三段论”、“四步法”。
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联系材料、归结材料几乎成了这类作文固定的写作模式(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完全要不得,作为基础训练它是可以的,但在选拔考试中,这种模式作文肯定占不了什么优势)。
而话题式材料作文,除了明确限定性内容外,同学们在写作时,完全可以从简审题,突破传统材料作文所形成的种种程式,在它为同学们提供的最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大胆地发表对事物的高见,不拘一格地写出社会生活的五彩缤纷,写出自己的最精彩的故事。
●第二步:作文的立意(中心观点的确立)(一)话题作文的立意(中心观点的确立):话题作文的立意应考虑的几个方向:一是使要话题表达的主题更加明确;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更加具体;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易于深化;一是使话题要表达的主题更为新颖。
从话题作文的话题结构特点看,话题可分为词语型话题、句子型话题、关系型话题。
⑴:词语型话题(包括独词类,偏正短语类)的立意:词语型话题,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对话题采用“前添加,后添加,中间添加”的办法(添加定语状语等修饰语,或添加主谓宾等主干成分),“宽题走窄”,使话题更具体明确,或把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
那么,文章的立意也就出来了。
如:话题“脸”(05江西)■扩展为短语:妈妈的脸,孔繁森的脸,曹操的脸;城市的脸,中国的脸,地球的脸;美化脸部,化装脸部;美丽的脸,丑陋的脸。
■扩展为句子:我希望有一张天使的脸;笑容,写在脸上;三国史是一部“脸”史;请你收起伪善的脸;改革开放的成果展露在人们的脸上。
再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的话题“双赢的智慧”,我们就可以造出这样一些句子来:经商中需要双赢的智慧,中国对外交往中也需要双赢的智慧,人际交往中更需要双赢的智慧;集体和个人应实现双赢的智慧,双赢的智慧来自双方共同的需要,双赢的智慧可以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一来,思路展开了,理解话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立意也就出来了。
⑵:句子型话题(包括主谓短语类,动宾短语类)的立意句子型话题,其本身就是中心论点,但任须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六种成分具体化,从而列举出不同的立意。
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对象的角度添加:谁雕琢心中的天使?添加主语或通过添加不同的类属定语细化主语————(我,妈妈,孔子,丛飞,巴金,李白---------)雕琢心中的天使■从原因的角度添加:为什么要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个层面的原因状语———因为(责任感,使命感;人生有追求,个人有理想;---------)而雕琢心中的天使■从办法(方式)的角度添加:怎样雕琢心中的天使?给谓语“雕琢”添加各种的方式状语———(用爱,用奉献,用执着;用改造自己,用保持本色;用勇敢,用坚强,用献身)雕琢心中的天使■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雕琢心中的什么样的天使?从宾语的类属角度添加定语———雕琢心中(人格高尚,才能卓越,形象高大,本色纯真,贡献巨大)的天使■从后果(意义)的角度添加:雕琢心中的天使就会怎么样?在话题后面添加词语或句子———雕琢心中的天使(自己幸福,人生精彩,社会美好;天地宽广,人际和谐,社会进步---------)⑶:关系型话题的立意: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
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3.辩证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
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和而不同”,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
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3)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一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2::2000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
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③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
2。
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1: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的,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