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粉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制备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1、概念: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供内服或外用;2、要求:内服散剂的粉末细度应通过5~6号筛80~100目,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120目;3、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药料准备——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附:1混合是制备散剂的重要环节;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过筛混合法三种,其中研磨混合法在药房制剂及调剂中常用;2研磨混合时,处方中药物密度相差悬殊时,一般将密度小者先放入乳钵内,再加密度大者等量研匀;三,处方分析薄荷脑0.3g主药樟脑0.3g主药麝香草酚0.3g主药薄荷油0.3mL主药水杨酸0.7g主药硼酸4.25g主药升华硫2.0g主药氧化锌3.0g主药淀粉5.0g填充剂滑石粉加至50.0g润滑剂四,实验过程14:00---14:20称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置研钵中研磨,至全部液化,形成低共熔物再加入薄荷油研匀;14:20----14:40秤取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及淀粉置另一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14:40----15:00按等量递增法加入剩余的滑石粉至总量50g,研匀过七号筛既得;五,实验讨论1,几种组分混合时有哪些混合原则散剂中各组分比例相差悬殊时,应采用等体积递增研法进行混合;毒剧药物剂量小,应添加一定比例的稀释剂,制成倍散;含有少量液体成分时,应以少量吸收剂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堆密度小的组分应先加入,再加堆密度大的组分混合;含共熔组分的散剂,若共熔后不影响药效,可先共熔后再与其他固体组合;2,等量递增法怎样操作处方中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采用此法;即先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组分为止,亦称配研法;。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痱子粉的实验报告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药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然而,很多人对痱子粉的功效和成分了解甚少。
为了深入了解痱子粉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痱子粉的成分分析为了了解痱子粉的成分,我们首先进行了成分分析实验。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痱子粉产品,通过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主要由滑石粉、氧化锌、草本植物粉末等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吸湿、抗菌、消炎等特性,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
实验二:痱子粉的抗菌性能痱子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其中抗菌作用是其重要的功效之一。
为了验证痱子粉的抗菌性能,我们进行了抗菌实验。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将其分别接种在含有痱子粉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我们观察到痱子粉对这些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表明痱子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减轻皮肤感染的风险。
实验三:痱子粉的吸湿性能痱子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这也是其能够缓解瘙痒和红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验证痱子粉的吸湿性能,我们进行了吸湿实验。
我们将痱子粉放置在不同湿度环境下,通过称重的方法测量其吸湿量。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能够迅速吸湿,并且其吸湿量与环境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痱子粉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湿气,保持皮肤干燥,减轻瘙痒感。
实验四:痱子粉的安全性评估除了了解痱子粉的功效和成分外,我们也进行了痱子粉的安全性评估实验。
我们通过小鼠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等方法,对痱子粉进行了安全性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小鼠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并且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
这表明痱子粉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对痱子粉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痱子粉主要由滑石粉、氧化锌、草本植物粉末等成分组成,具有吸湿、抗菌、消炎等特性。
实验结果还表明,痱子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吸湿保持皮肤干燥,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又称爽身粉,是一种用于舒缓皮肤瘙痒和汗液引起的不适的药用粉末。
它通常含有滑石粉、氧化锌和硼砂等成分,能够吸收多余的湿气,保持皮肤干
爽舒适。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们将对痱子粉的功效进行实验验证。
首先,我们将痱子粉分别涂抹在实验对象的两只手臂上。
一只手臂上涂抹了痱
子粉,另一只手臂则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
接着,实验对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
运动和出汗,然后我们观察了两只手臂的情况。
结果显示,涂抹了痱子粉的手臂在运动后保持了干爽和舒适的状态,而对照组
的手臂则出现了明显的汗液和瘙痒感。
这表明痱子粉的确能够有效吸收汗液,
减轻皮肤瘙痒的不适感。
接着,我们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将痱子粉涂抹在实验对象的脚底。
随着实验对
象的长时间行走和站立,我们发现涂抹了痱子粉的脚底相比于对照组更加干爽
和舒适,减轻了脚底潮湿引起的不适感。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痱子粉能够有效吸收汗液,保持皮肤
干爽舒适,减轻皮肤瘙痒和潮湿引起的不适感。
因此,痱子粉在日常生活中具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尤其适用于运动、户外活动和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皮肤护理。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痱子粉的功效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它的实用价值。
希望这份实验报告能够为大家对痱子粉的了解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为日常皮
肤护理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004_实验4_痱子粉的制备

实验四痱子粉的制备1 实验原理与目的要求1.1 实验原理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散剂具有以下特点: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散剂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分类:按用途分类:分为内服散剂、外用散剂和煮散剂(用布包上散剂煎服)。
外用散剂又包括用于皮肤或粘膜的撒布散剂,吹入鼻、耳等体内腔道适用的吹入散剂,用于清洁牙齿或治疗牙疾的牙用散剂(也称牙粉)以及用于杀灭跳蚤、虱子、臭虫等的杀虫散剂。
按组成分类:分为单散剂(由一种药物组成)和复方散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成)。
按剂量分类:分为分剂量散剂和不分剂量散剂。
分剂量散剂按一次剂量分装,不分剂量散剂以多次使用的总剂量分装。
古人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指出了散剂容易分散和奏效快的特点。
散剂是古老而传统的固体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比西药更为广泛,《中国药典》2005 年版第一部收载中药散剂有50余种。
散剂制备操作要点为:⑴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⑵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⑶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⑷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⑸包装: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⑹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1.2实验目的及要求⑴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⑵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⑶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⑷熟悉《药典》对散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痱子粉制剂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家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夏季皮肤出汗过多引起的痱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护肤意识的提高,对痱子粉的质量和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选择了痱子粉制剂作为实训项目,通过本次实训,旨在掌握痱子粉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实际应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痱子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痱子粉的原料选择、配比和制备方法。
3. 学习痱子粉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4. 了解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原料选择与配比痱子粉的主要原料包括滑石粉、硼酸、氧化锌、薄荷脑等。
实训中,我们首先对原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用价值。
根据痱子粉的功效和用途,确定了原料的配比。
2. 制备工艺痱子粉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混合、粉碎、过筛、搅拌、干燥、包装等步骤。
在实训中,我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保证痱子粉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各项检测方法,如粒度分布、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对制备的痱子粉进行了全面检测。
4. 应用研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对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业人士,了解了痱子粉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四、实训过程1. 原料准备首先,我们购买了滑石粉、硼酸、氧化锌、薄荷脑等原料,并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合与粉碎将检验合格的原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然后进行粉碎。
在粉碎过程中,注意控制粉碎粒度,以保证产品的细腻度。
3. 过筛与搅拌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过筛,去除大颗粒,然后进行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
4. 干燥与包装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进行干燥,待水分达到规定标准后,进行包装。
5. 质量检测对制备的痱子粉进行粒度分布、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6. 应用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业人士,了解了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痱子粉实验报告

痱子粉实验报告痱子粉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地榆、白芷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痒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婴儿、孕妇、产妇等易长痱子的人群。
本文将对痱子粉进行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痱子粉使用效果及药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痱子粉的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药理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1. 选取10名易长痱子的测试对象,每个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痱子粉,另一组使用普通婴儿爽身粉。
2. 每日记录测试对象的痱子数量、大小、发展情况等。
3. 在测试期结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 以结果为基础,进行相关理化性质检测,以揭示痱子粉的药理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1. 使用痱子粉的测试对象的痱子数量、大小、发展情况均有所减少,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3. 经检测,痱子粉具有清热解毒、止痒除湿的药理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皮肤湿热、滋生细菌等问题。
4.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为苦参碱、黄苓、白芷、地榆等,具有收敛、抗菌、消炎等作用,其中苦参碱的清热解毒作用最强,地榆对消炎杀菌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痱子粉具有明显的止痒解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去除皮肤湿热引发的痱子方面效果显著。
在实验中,使用痱子粉的测试对象的痱子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根据检测结果来看,痱子粉的成分中苦参碱和地榆的功效最大,可以收敛、止痒和消炎杀菌。
参考文献:1. 张涛,严昌涛. 痱子粉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导报,2016(10):121-123.3. 贾静,赵淑英,王志芳. 痱子粉对婴儿痱疹的治疗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5):91-92.。
痱子粉的制件

实验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薄荷脑 硼酸 氧化锌 樟脑 薄荷油
0.3g 4.3g 3.0g 0.3g 0.3ml
水杨酸 0.6g 升华硫 2.0g 淀 粉 5.0g
麝香草酚 0.3ml 滑石粉 加至50.0g
实验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⑴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 称好。 ⑵处方中麝香草酚、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 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再用混合粉末或滑石 粉吸收,并通过筛2-3次,检查均匀度。 ⑶局部用散剂应为极细粉,一般以能通过7号至 9号筛为宜。
质量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 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特点: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小、 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 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
散剂制备操作要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⑴称取: ⑵粉碎: ⑶过筛: ⑷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 剂,应采用等量递加法。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 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 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⑸包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⑹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均匀度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 1 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色泽均匀,无花纹、色斑。
水分: 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 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 度应符合规定。
痱子粉实验报告实验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痱子粉成分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痱子粉的成分及其作用。
2. 掌握实验室对痱子粉进行成分分析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用品,其主要成分包括滑石粉、玉米淀粉、氧化锌等。
本实验通过实验室方法对痱子粉进行成分分析,了解其成分及作用。
四、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烧杯3. 玻璃棒4. 滤纸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 磁力搅拌器7. 标准溶液(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8. 实验室常用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硝酸、氨水等)五、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痱子粉样品,精确到0.01g。
2. 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对滤液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
5. 对滤液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成分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定性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滤液颜色、透明度等,初步判断滤液中可能含有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
2. 定量分析结果(1)滑石粉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滑石粉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滑石粉含量。
(2)氧化锌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锌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氧化锌含量。
(3)玉米淀粉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玉米淀粉含量。
3. 结果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痱子粉中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的含量。
(1)滑石粉含量:30.2%(2)氧化锌含量:10.5%(3)玉米淀粉含量:58.3%七、实验结论1.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包括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
2. 滑石粉在痱子粉中的作用是吸收汗液,减少皮肤摩擦,起到止痒作用。
3. 氧化锌具有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
4. 玉米淀粉具有吸湿、透气、抗菌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取上项水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加5%α-奈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3)取本品粉末2g,加酸性乙醇10ml,温浸2h,滤过,滤液调至中性,蒸干,加3%的盐酸1ml溶解残渣,各取滤液,分别滴加碘化泌钾及碘化汞钾试剂各1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灰白色沉淀(生物碱)。同法实验:(1)查不出氨基酸、多肽;(2)查不出糖、多糖;(3)查不出生物碱为伪品。
3、杜仲 取本品粉末2g,加20ml乙醇在水浴上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滴,滴在滤纸上,喷20%氢氧化钠溶液,显浅黄色斑点同上实验,不显黄色斑点为伪品。
4、胖大海 取本品粉末,加水10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滤过,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溶液3ml,及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ml,置水浴加热,即生成红色沉淀为真品,同上实验,无红色沉淀为伪品。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2.冰硼散的制备
[处方]
冰片1g
硼砂100g
朱砂
玄明粉 10g
[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5.总共做3次浓度测定,分别在采样过程中不做处理、撒痱子粉、吸烟,测得三种情况下的粉尘浓度作比较。
五、 实验结果
不做处理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
撒痱子粉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
有人吸烟时空气中总粉尘浓度为:
mg/m3 mg/m3 mg/m3
化学法鉴别:
1、党参 取党参粗粉2g,加70%乙醇溶液20ml,时时振摇,浸渍30min,滤过,滤液备用。(1)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碱式醋酸铜溶液1滴,即产生白色沉淀;(2)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10%的硝酸铅溶液和5%亚硝酸钠溶液各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ml,溶液颜色无变化。同法实验:(1)产生黄绿色沉淀;(2)溶液显红色为伪品。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总之, 以上所列各种现象,常会在我们的工作中碰到,所以我们要
仔细认真,使用两种检验方法大都可以分辨出来,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用药安全有效,严格把关!!
实验报告
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
实习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草药库
指导老师:沈小芳
毕业实习科目:中药炮制
毕业实习主要内容:熟悉中药的净选、加工方法。学会并掌握了各种炮制方法,如:炒法、炙法、蒸法、醋制法、锻制法和炼蜜法,并能熟练掌握炮制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了饮片、细片加工的要求。
四、 操作步骤:
1.打开仪器电源,取一片干净滤膜撕掉保护层,用夹片夹好毛面朝上插入测定仪右边插槽;
2.选择“空白”,等仪器自动称重30秒;
3.将夹片取出来,毛面朝外插入采样头的插槽,选择“采样”,设定采样时间为3分钟;
4.3分钟后采样结束,将夹片取出,插入右边插槽,选择“测尘”,等候结果显示并记录;
硼酸
氧 化 锌
滑 石 粉适量
制成3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滑石粉至3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篇一:痱子粉制备实验
实验一 痱子粉的制备
1.处方
薄 荷 脑
樟脑
麝 香 草酚
薄 荷 油
水 杨 酸
硼酸
升 华 硫
氧 化 锌
淀粉
滑 石 粉加至
2.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20目筛。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总之,虽然我还不敢说我在实习中已经见识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但至少我对生产过程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深刻的理解,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结合!
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
一、 实验目的
我国以质量浓度为测尘标准,采用滤膜法测尘。以此作为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
卫生标准以及作为鉴定生产工艺及通风防尘措施效果的依据。该法一般用在常温、常
压场合。本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管道中用滤膜法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方法。室外大气及 劳动环境中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与此相同。
二、 实验原理
4、海金沙:取正品海金沙少许撒在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如有下沉则有泥沙等掺杂。
5、熊胆:取熊胆仁一小粒,置水面上,可见其旋转并逐渐溶解,有明显黄线下降而不扩散。伪品无此现象。
6、琥珀:不溶于水,煮沸不溶化,不变软若加热且变软或溶化则可能是松香或其他树脂。
7、乳香:取乳香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白色乳状液。
2.烫,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取河沙(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篇三:粉尘防治实验报告
学号:06 姓名:贺俊星10矿山1班
在抽气机的作用下,使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滤膜,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
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即扑尘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量(用流量计测定),即 可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三、 实验仪器
实验用到的仪器包括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滤膜、痱子粉、香烟。
ccf-7000粉尘浓度测量仪:仪器采用β粒子吸收法为原理设计,克服了光学测尘仪器测尘准确度受粉尘材质、粉尘颗粒大小、表面光洁度、颜色、水分等影响的弊端。防爆型式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由于此次试验采样头为全尘采样头,故测得的粉尘浓度为总粉尘浓度。
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12、苏木:将苏木投入装有沸水的玻璃杯中,即呈现桃红色的溶液,加酸变为黄,加碱则变为 红色。伪品无此反应。
13、天竺黄:本品吸水性强,有粘舌感,投入水中不溶于水,在水中有气泡产生。伪品无此特征。
14、阿胶:取阿胶少量,加沸水适量搅拌至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静置后溶液不变稠, 而其他杂皮胶溶液会变混浊 。
3.用途
本品有收敛、止痒及吸湿等作用,用于痱子、汗疹等。洗净患处,撒布用。篇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
实习地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制剂室
指导老师:许迎久
毕业实习科目:中药药剂
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学会了药材前处理的方法。懂得了中药药材提取、分离、纯化、烘干所用设备的构造以及性能。熟悉掌握了关于针剂、片剂、浸出制剂、丸剂、散剂的生产工艺和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构造。知道了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检验方法。并掌握了医院药房临时用药的配制方法。
操作要点:
(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验内容
1.痱子粉的制备(含共熔散剂的制备)
[处方]
薄 荷 脑
樟脑
8、没药:恨没药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黄色乳状液。
9、青黛:将适量青黛投入水中,则浮于水面,另取本品少量加为数毫升,水层不得显蓝色。
10、胖大海:将胖大海放入水中,膨胀速度较较快,并能达到原体积的5~8倍;而伪品膨胀速度慢 ,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11、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搅拌,静置,麝香 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烈持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