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作文指导课《一个橘子》

合集下载

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精选25篇)

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精选25篇)

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精选2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只橘子的启示作文篇1一只橘子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以前还真的没想过。

反正只要说一句“我想吃橘子”,自然而然地,家中的桌上就会出现芦柑、黄岩蜜橘……随我挑。

可是那天发生的事,却让我好好反省了一下。

那是今年三月初的一天,学校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得了重病,我们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义卖筹些钱,尽微薄之力帮助他。

义卖会在学校的操场上举行。

同学们把提前征集来的东西都摆在桌子上,然后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按次序下楼,选购自己看中的“商品”。

轮到我们班时,我先买了一只木头雕的鳄鱼,然后又买了一个“爆丸小子”。

忽然,一堆黄灿灿的橘子映入眼帘——那黄中透红的橘子令我垂涎三尺。

我猜想它的味道肯定不错,于是我掏钱买了4只,花了3元钱。

回到教室,同学们都把自己买来的东西放在课桌上。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点评着这个好玩、那个有趣。

忽然有人对我的橘子感起兴趣来,有的说:“这个橘子长得真可爱,肯定好吃。

”有的说:“你从哪儿买来的?”这时小佳也凑了上来:“励翔,把你的橘子卖给我一只吧,我给你15元!”虽然我只上四年级,但这个账还是算得飞快。

我脑子一转,4只——3元,那就是1.5元两只;嗯,15元一只,没亏,合算。

”于是我把一只橘子递给了小佳,然后美滋滋地接过了她递来的15元钱。

晚上,妈妈问我今天义卖的情况怎样,给我的钱都花掉了吗?“嗯,都花掉了。

不过,我还有15元。

”“咦,不是都花光了吗?怎么还剩15元?”于是我就把如何一只橘子卖了15元的事,一五一十说给了妈妈听。

“啊!”妈妈大吃一惊,“天哪,你也太黑了吧!简直是‘奸商’啊!这是什么‘金橘’呀?给我看看。

”我被妈妈说得莫名其妙,反驳道:“怎么啦?15元一只橘子有问题吗?”“你们这些小孩,怎么不知道价格呢?我问你,一斤橘子超市里卖多少钱?”妈妈继续说。

四单元作文习作指导及讲评课

四单元作文习作指导及讲评课

B引导学生将验证碰含羞草叶子合拢的实验过程有序地介绍。

睡莲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学习《花钟》的表达,将观察睡莲展开和合拢的经过说清楚。

发豆芽
引导学生抓住发豆芽的变化,将发豆芽的过程介绍清楚。

玫瑰
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玫瑰花的花、叶、枝、茎的特点。

……
动物类
乌龟、金鱼、蚂蚁、水甲虫等等
引导学生抓住样子、性格、习性、有趣的现象等内容说清楚。

(3)科技等其他方面
引导学生抓住发现中发现的现象及探索发现现象的观察或所做的实验的经过介绍自己的发现。

三、自主习作,绘写发现
学生自主习作。

要求:选择观察中自己感兴趣的,最想写的部分内容按顺序写一则观察日记,语句通顺,并注意将观察日记的格式写正确。


书设计观察日记

橘子————摸

尝。

桔子作文指导课三年级下册第三课

桔子作文指导课三年级下册第三课

桔子作文指导课三年级下册第三课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桔子!
桔子呀,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圆滚滚、黄澄澄的,特别可爱。

它穿着一件金黄色的外衣,摸起来有点粗糙,就像老奶奶脸上的皱纹。

把桔子皮剥开,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让我口水都快流出来啦。

里面的果肉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群好兄弟。

每一瓣果肉都弯弯的,像月牙一样。

我忍不住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那味道简直太棒了!就好像在嘴巴里开了一场甜蜜的派对。

你们也快去尝尝桔子的美味吧!
作文二
桔子作文指导课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来啦!
小朋友们,你们看桔子圆圆的,是不是像个小皮球?它的颜色可漂亮啦,是那种明亮的黄色,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当你剥开桔子皮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好像桔子在说:“别剥我,别剥我!”哈哈,当然这是咱们的想象啦。

桔子瓣儿像一个个小娃娃,手拉手围坐在一起。

把一瓣桔子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水流满嘴巴,那感觉就像坐了一次甜蜜的小火车,从嘴巴一直开到心里。

怎么样,小朋友们,喜欢桔子吗?。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作文指导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作文指导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作文指导《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我呀,特别想跟大家说说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的事儿。

这事儿可有趣啦,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小盒子一样。

你们想啊,当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橘子的时候,那画面就很有意思。

这个孩子呢,他可能是个小男孩,穿着一件有点脏脏的T恤,那是他在外面疯跑的时候弄的,脸上还带着调皮的笑呢。

也可能是个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一甩一甩的,就像小马驹的尾巴。

这个橘子啊,它可不大不小,正好被孩子的小手握住。

橘子的皮呀,是那种亮亮的橙色,就像天边的晚霞一样漂亮。

我就忍不住想啊,这橘子是不是在树上的时候就盼着被这个孩子摘下来呢?就像小朋友盼着下课出去玩儿一样急切。

我见过这样的场景呢。

有一次在公园里,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橘子。

他旁边还有他的小伙伴,小伙伴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橘子,就好像那橘子是个闪闪发光的宝贝。

“嘿,给我吃一口呗。

”小伙伴忍不住说。

小男孩把橘子往身后一藏,“不行,这是我的。

”他紧紧握着橘子,那模样可坚决了。

“你怎么这么小气呀,就吃一小口。

”小伙伴有点生气了。

小男孩皱着眉头说:“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还没吃呢。

”这就像两只小松鼠在争一颗松果一样,都觉得这东西是自己最想要的。

再想想啊,这个孩子拿着橘子的时候,他心里在想啥呢?他会不会在想这个橘子里面的瓣儿是多还是少呀?是不是像打开宝藏一样,打开橘子就能看到好多弯弯的月牙儿似的橘瓣儿。

他也许会想,我要先吃哪一瓣呢?是最大的那一瓣,还是最小的那一瓣呢?这就像我们做选择题一样难呢。

还有一种情况哦。

我有个小表妹,有一次她拿着橘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画画。

她把橘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拿着画笔在旁边的纸上画起来。

她一边画一边说:“看,这个橘子就像一个小太阳。

”她画得可认真了,眼睛里都闪着光,就像她画的不是橘子,而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

她还跟她的小玩偶说:“你看这个橘子,多漂亮啊,你想不想吃呀?”那小玩偶当然不会回答她啦,可她还是说得津津有味的。

散文:一个橘子

散文:一个橘子

散文:一个橘子
在一个美丽的夏日早晨,我来到了一片郊外的果园。

这里的果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我看着高高的苹果树和橘子树,心中涌起了一种无比的喜悦和向往。

突然,我的眼神被一颗枝繁叶茂的橘子树吸引住了。

我凑上前,仔细地看着那颗树上
的橘子,发现其中一颗特别引人注目。

橘子呈现出鲜艳的橙色,光滑的皮肤上还有淡
淡的果汁流动。

我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橘子的皮肤。

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我陶醉其中。

我拿
起橘子,给它轻轻一捏,果肉里的汁液瞬间溢出来,如一颗明亮的小水珠。

橘子的香气让我感到一阵饥饿,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我把橘子剥开,果肉饱满,金
黄的颜色让人垂涎欲滴。

我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让
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我品尝橘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橘子的生命力。

它曾在这片果园里生长,从一个小小
的种子发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茁壮成长。

它历经了风吹日晒,跋涉了艰难的果实
成长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一颗饱满甜美的橘子。

这颗橘子,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它告诉我,只有经历了磨砺,才
能成就美丽和成功。

从它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奋斗的力量。

品味橘子,不仅仅是品味了它的味道,更是品味了生命的意义。

在这片果园里,这颗
橘子散发出的芬芳和力量,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无限可能。

【叙事】一堂“橘子课” 快乐的课堂作文600字

【叙事】一堂“橘子课” 快乐的课堂作文600字

【叙事】一堂“橘子课” 快乐的课堂作文600字今天,我来到了一所小学的一年级教室,准备上一堂“橘子课”。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感受橘子的魅力。

我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兴奋地等待着这堂特别的课程。

我在台上摆放了许多新鲜的橘子,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我向他们介绍了橘子的种类、营养价值和生长环境,并告诉他们今天的课题是“橘子的故事”。

我拿出了一本《橘子情怀》,开始讲述橘子的成长故事。

我告诉孩子们,橘子是一种有趣的水果,它可以在阳光下自由成长,然后被人们采摘到各个角落。

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橘子的小故事,比如橘子对太阳的向往之情,对雨露的盼望之情,以及对人们的爱意之情。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欢声笑语。

接着,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橘子的艺术品,让他们感受橘子的美丽和魅力。

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自己也想尝试制作橘子的艺术品,于是我让他们动手,用彩纸和颜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橘子作品。

孩子们兴奋地挥舞着彩色纸和笔,争先恐后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他们的努力下,教室里渐渐充满了橘子的色彩和欢乐。

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新鲜的橘子,让他们品尝橘子的美味。

孩子们拿起橘子,用力一撕,果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他们边品尝边感叹橘子的美味,不时传来阵阵的笑声和赞叹声。

当课程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

我看着他们开心的笑脸,心中充满了对这堂课的满满的成就感。

这堂“橘子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橘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快乐中感受了橘子的魅力。

我相信,他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对橘子有着特别的情感。

这就是我的“橘子课”,一堂充满快乐和温馨的课程。

一个橘子的故事

一个橘子的故事

一个橘子的故事
橘子望着天空,看着天空上自由飞翔的鸟儿们,橘子非常羡慕,一只小鸟停在橘子树上打算休息一下,橘子高兴的说:“你从哪里来?”
小鸟说:“我从天空来。


橘子和小鸟聊的非常的愉快,可是小鸟该走了。

橘子说:“你要去哪?”
小鸟说:“我要回到天空中去。


橘子看了看头顶的枝叶说:“唉!要不是有枝叶的牵绊,我一定也会像你一样飞向天空的。


这时候枝叶突然放开的橘子,橘子感觉自己不断的往下坠,一直摔落到地上,橘子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没了枝叶的牵绊,自己应该飞向天空的啊!
小鸟对橘子说:“你的天空就是你的枝头,失去了牢牢抓住你的枝头,你只能落到地上,一个橘子是永远不可能飞上天空的。

”。

一个橘子的启示_初三

一个橘子的启示_初三

一个橘子的启示天,灰蒙蒙,阴沉沉的。

秋风卷着几片落叶,转圈似的吹过。

蜻蜓低低地飞着,好似迷了路。

显然,入秋后的第一场雨,即将来临。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风掠过我的耳朵,不禁有些瑟瑟发抖。

我双手插在口袋里,感到有些孤独,在家中时的话语似乎仍旧萦绕在耳畔:“你已经六年级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

应该以学习为重,不要一天到晚地捧本书看……”我使劲甩甩脑袋,想把这些不好的回忆忘掉。

不知不觉间,天空飘起了雨丝。

我向两边张望,期盼能找到一个避雨的地方。

突然,我发现不远处的一家水果店中,那金灿灿的橘子很是耀眼,便不假思索地朝那儿走去。

好简约的店啊!我在心中暗暗感叹。

店内简单的装饰,各类水果有序地摆放整齐,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呆呆地盯着屋内的装饰发呆。

“你在看什么呢,小妹妹?”我抬头一看,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大姐姐,素净的淡蓝色连衣裙,眉宇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一双有神的大眼睛正温和地看着自己。

我微微一笑,对她说:“大姐姐,你的店很令人舒服。

”大姐姐笑了笑,递给了我一个橘子。

我没有拒绝,看着掌心那个小巧玲珑,散发这淡淡香气的橘子。

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它,尝了一口。

“呀!好酸啊!”我皱着眉头,似乎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大姐姐哈哈大笑,对我说:“别看它是黄色的……有时越黄的橘子,反而是酸的。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却有不由自主地想:也许妈妈是对的,书虽然————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好,但也不能一天到晚地看。

我抬起头,看见大姐姐正在整理橘子,边走过去说:“大姐姐,我帮你吧。

”“好啊!只需要把有损坏的挑出来就行了。

”大姐姐耐心地说。

我理了半天,突然看见一个橘子上有一块黑黑的伤疤。

我拿起它,准备把它扔掉。

大姐姐一看,却阻止了我。

“这么难看的橘子,它肯定坏了。

”我十分笃定地说。

大姐姐摇摇头,对我说:“虽然它的样子不好看,但里面的却是好的。

”说着,她剥开橘子。

果然,里面完好无损。

看见我不解的目光,大姐姐对说:“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课“这个桔子真可爱”
一、谈话导入,训练思维
师: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要长就长,要短就短。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讲几小段话,看看老师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说的:
1、小明真是个粗心的孩子。

妈妈叫他去买酱油,他却买回了一瓶醋;老师叫他写作文,他却把“老大娘”写成了“老大狼”;连穿衣服,他也能扣错了扣子……(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

”)
2、河马的嘴比一般马的嘴大。

有一次它在水里打了个哈欠,这时正巧有一条鱼跳进了它的嘴里,它就像吃韭菜叶一样地把这条鱼吃了下去……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河马的嘴比一般马的嘴大。

”)
3、我是个集邮迷。

在学校里,我经常向老师索要邮票,请同学帮忙找邮票;在家里,我发动全家人为我收集不同的邮票;我自己一旦有了零花钱,便到邮市上购买喜欢的邮票……(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我是个集邮迷。

”)师:作文就是这样的奇妙。

短话长说叫“展开”;长话短说叫“概括”。

(“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这种说法的确很新颖。

老师接下来所讲的三个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样做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并把他们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了。


二、朗读标题,培养语感
师:(拿出一个桔子)这是什么?生:一个桔子。

师:(板书:“这个桔子真可爱”)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能读得好。

(反复指导学生读课题)
生:这个桔子真可爱!(“这个”应该念成“这个”不能念成“这”“个”。


生:这个桔子真可爱!(总觉得欠了些什么,似乎该加上点什么才好。


生: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师:请同学们齐声读这一句话。

生:(齐读)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从“这个桔子真可爱!”到“这个桔子真可爱!”再到“啊,这个桔子真可爱!”这绝不仅仅只是朗读技巧的训练,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中,学生们对桔子这个写作对象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兴趣,从而为进一步观察这个桔子作了很好地铺垫。


三、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一)初步观察
师:怎样才能写好这个桔子呢?我们要进行仔细地观察。

观,就是看。

察,有思考的意思。

——那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个桔子呢?
(教者带领学生初步观察这个桔子:颜色、形状、大小、重量、香味。


(二)继续观察
师: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呢?——还需要想象,需要合理的想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作文就具体生动了。

(教者指导学生继续观察,适时板书)
颜色:黄中带绿——黄中透绿
形状:椭圆——圆溜溜的(光滑)——像个网球——像个南瓜……
大小:差不多有掌心大——有拳头大(比一比)——有小孩拳头那么大……
重量:(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有一二两重……
香味:(香味不是味道,味道是尝出来的)清香——淡淡的清香
师:这个桔子还有它的个性,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家看看在什么地方?
生:还有一片叶子。

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生:是椭圆形的。

生:像个汤勺。

师:你还能想出什么来?生: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生:一定很新鲜。

生:吃起来一定很甜。

(三)亲身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来吃这个桔子。

(教者剥开桔子,引导学生深入观察)
1、剥开皮以后,桔瓤像什么样子?(像几个小娃娃坐在一起;像棉花一样好看;像个刺毛球……)
2、数一数,有多少片?(12片)
3、下面老师请几个同学来吃一吃,吃过以后一定要把这个桔子的味道说出来。

(很好吃;味道很甜;酸中带甜;甜中带酸)
(四)练笔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想到的和品尝到的用笔写下来。

要求:
1、齐读题目。

2、空两格写题目:啊,这个桔子真可爱!
3、要写具体(10分钟)
师:“三分文章七分读”,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作文片断读一读,看看效果怎么样。

(指名上讲台读,逐句指导学生修改。

)例:
1、“你看你看,上面还有一片新鲜的叶子呢!”这句非常好!“你看你看”含有惊喜的意思。

2、(引导学生采用“一定……一定……”的句式写想象中桔子的口味)
3、“放在鼻子跟前闻一闻。

啊,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里的“啊”写得太好了!
4、“放在嘴里”应该改成“放进嘴里”。

5、“放进嘴里,轻轻一咬。

啊,真甜!还有点酸味!”这里把“吃”换成了16个字,这就叫写具体。

(怎样观察桔子?贾老师引导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叶片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继而让学生亲自品尝桔子。

这样一来,“桔子”这个观察对象就显得具体而生动了。

贾老师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到了观察的方法,懂得了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妙处,而且在其整个指导的过程中始终透着一种智慧与乐趣。


四、加入情节,扩充成文
师: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编一个故事:天已经很晚了,可是爸爸妈妈他们一个也没有回来,“我”的肚子已经饿了。

这时爷爷回来了,他给我带回了一个桔子。

啊,这个桔子真可爱!“我”边吃着桔子边想:“平时爷爷总是把好吃的让给我吃,今天就让爷爷吃一回好东西吧。

”……这个故事的许多细节老师都没有说,请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

(学生练习口头编故事)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和我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老师就是那个爷爷,你就是那个小孙孙。

(师生同台表演)
生:哟,都七点了,爷爷怎么还不回来,我的肚了都饿了……爷爷,您怎么才回来呀?我都饿坏了!……啊,这个桔子真可爱!……平时,爷爷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吃,今天就让爷爷也来尝尝这好吃的桔子吧。

……爷爷真坏!爷爷真坏!……
这个桔子太酸了,不好吃!……呀,爷爷上当啦!……
师:这位同学演得真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口述作文的内容,老师把作文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上。

(边引导学生编作文,边在黑板上配合板书。

)——(教者指名朗读黑板上的作文梗概)
师:好!如何才能成为“很好”?——加入情节
师:哪一部分我们已经写过了?哪一部分我们还没有展开来?
(教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天晚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2、爷爷是怎么拿出这个桔子的?
3、“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桔子给爷爷吃?
4、“我”是用什么办法让爷爷吃桔子的?
(以上各项内容由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扩写任务)——指导学生上讲台读自己写的片断,在读中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作文
师:让我们给作文取一个题目吧。

生:我骗爷爷吃桔子。

生:爷爷上当啦!师:(板书:“记的事”)
1、如果我们按地点定题目,该怎么说?(记家中的一件事)
2、如果我们根据时间定题目,该怎么说?(记晚上发生的一件事)
3、如果我们根据事情的大小定题目,该怎么说?(记一件小事)
师: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由一句话可以扩展成许多句话;倒过来,很长的一篇文章也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文章的题目。

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改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由观察到想象,由想象到片断描写,由片断描写再进一步加入情节,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把片断扩充成文。

从而使本次习作从写桔子本身融入了伦理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内容。

这样的教学体现出了一种开放的作文教学思维。

这对于充实作文教学的内容,活跃作文教学的气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思考。


总评:用贾老师的话来说,学生的作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练习作文;一类是生活作文。

贾老师的这堂课属于练习作文。

长期以来,小学生的作文一直都有是以形机械、内容干瘪者居多。

而贾老师的这堂作文指导课却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且充满着趣味与智慧。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作文就像是兰州拉面,要长就长,要短就短。


的确,贾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就像是他手中的“拉面”,可以与广阔的生活时空相联系,从而不断地扩充内容,丰富情感;也可以抓住要领,不断简化,直至浓缩为题目。

这种教学思路与教学风格应该能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