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目标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熟悉口腔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掌握口腔医学技术所需的实验操作和临床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内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实践操作包括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口腔影像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卫生与预防等。
三、培养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向学生传授口腔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其口腔医学技术水平。
3. 临床实习:学生通过在临床实习中观察和参与真实的临床工作,掌握诊断和治疗常见口腔疾病的实际操作技能。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四、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包括考试、实验报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学术论文等形式,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实施机制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
包括完善的师资队伍,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临床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患者和临床工作。
六、终身学习和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不止于毕业,终身学习和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和行业应提供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口腔医学技术人才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口腔医学领域。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思想:
1、传承口腔医学为临床实践指望,以全面的口腔医疗理论,赋予口腔医技术人才严谨的临床技术
2、口腔医技术人才应具备口腔保健、口腔教育及口腔科学研究的能力
3、必须确立正确的口腔医学技术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的保健观念来促进口腔健康
二、培养方式:
1、系统学习口腔医学技术理论、精细细致地进行临床技能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2、通过体系化的课程学习,提高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及专业技能
3、有效的综合训练及协作实践,提高口腔医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
4、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口腔技术人才能够掌握全面的临床经验
三、培养目标:
1、加强口腔技术人才的概念,提升临床技能
2、加深口腔技术人才对口腔医学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3、强化口腔技术人才对口腔医疗临床实践的理解能力
4、营造认真实践的口腔医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口腔技术人才的素质。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一、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口腔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初级口腔医师。
二、业务培养要求(一)素质目标1.尊重与关爱病人,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具有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2.以病人利益为重,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不断追求卓越;4.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养成实事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实现和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6.有团队合作精神,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处理好医患、医际及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化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5.掌握口腔正畸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6.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技能目标1.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2.具有对口腔正畸修复工作的一般操作技能;3.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医疗技能;4.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和医际关系,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6.具有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四、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修业年限:5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五、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详见口腔医学专业教学进程表(一)和表(二)(二)说明1.教学进程表中,选修课均为限定选修课,计入周学时;2.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每周安排1次专题讲座。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64 32 32
总:428 28.5 30.6 11 3 8
4.5 64 48 16
理:305
3
48 32 16
实: 94
3
48 48 0
外: 29
0.5 8 8 0
1.5 23 12 0 11
1.5 36 24 0 12
2
36 0 30 6
4.5 50 50 0
3
39 39 0
1
12 12 0
2.5 42 28 14
总:317 20 18.6 7 4 3
4
63 40 23
理:212
3
48 48 0
实: 99
0.5 8 8 0
外: 6
2
36 0 30 6
4
56 56 0
4
64 32 32
2.5 36 26 10
总:461 30.5 27.1 11 3 8
2
29 20 9
理:311
1
28 0 28
实:144
4.5 56 56 0
外: 6
5
61 61 0
1.5 39 0 39
0.5 8 8 0
5
80 64 16
2
36 0 30 6
4.5 56 56 0
2
32 20 12
0.5 8 8 0
总:359 24.5 21.1 10 5 5
2
20 20 0
理:216
3.5 58 28 30
实:137
4
52 52 0
外: 6
2
48 0 48
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 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 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 力。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修复和预防保健、防治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保健、防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及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思考和开展口腔医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标准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5年毕业最低学分:210学分学位:医学学士第二课堂:2学分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组成。
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组成。
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病理学、口腔基础实验、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及儿童牙病学、口腔正畸学五、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一)通识课程1、I类通识课程2、Ⅱ类通识课程(10学分,五类中每类选修2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六)必修课程名称按学期排列(七)实践教学计划表。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K)一、专业介绍**大学临床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其始于1949年,前身是平原省立医科学校,历经通州医士专科学校、保定医学院等发展历程,1983年改建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2005年5月并入**大学,成立**大学医学部。
2006年成立**大学临床医学院。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和口腔医学专科。
学院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口腔科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学、诊断等19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和硕士生导师,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48.1%,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0%以上。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手段先进,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学术报告厅齐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各专业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口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能在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中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并具备持续更新医学业务水平能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职业操守、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备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依法行医,重视医学伦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3.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物质组成和代谢、功能和心理状态。
临床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异常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计划

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培养专业熟练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对保障国民口腔健康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制定此人才培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口腔医学技术方向人才的教学与培养工作,落实我国高水平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口腔诊疗技能,掌握基本口腔医学知识,能够承担基层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工作任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三级培养”模式:
1. 本科层次:培养技术基础和基本理论掌握能力。
2. 研究生层次:重点培养技术水平和临床研究能力。
3. 继续教育层次:注重提升实践水平和更新专业知识。
四、培养方案
1. 理论课程安排
2. 实习与实践内容
3. 论文或设计任务
4. 教学设施保障
5. 教学管理与评估
五、保障措施
1. 师资队伍建设
2. 实习基地与条件建设
3. 教学资源共享与更新
4. 成果转化与就业促进
以上仅为参考内容,实际制定时需根据本专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的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方案Stomatology Department(专业代码:100401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毕业时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荣辱观。
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并将提供口腔预防与保健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
有强烈的团队精神,终身学习的观念,较强的法律意识。
重视医疗伦理和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2.知识目标: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掌握口腔相关的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3.能力目标: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对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掌握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有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及对公众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获得口腔医学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基本具备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4.身体素质: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适应承担艰苦工作的要求,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四、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临床诊断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5年,弹性修业年限5~7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口腔医学学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医学院School of Stomatology口腔医学院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所口腔院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建设,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高等口腔医学院校,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院和主要的口腔医学教育基地之一。
口腔医学院现有教师265人,其中教授( 主任医师)91人,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74人,博士生导师23人。
拥有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口腔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
设有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口腔基础医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学科。
附属口腔医院是中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在校学习的有五年制本科生、八年制本博融通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
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还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学者,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设施和临床诊疗设备服务于教学。
口腔医学院近年来主持和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及教育部、卫生部和湖北省等下达的科研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为:①口腔菌斑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防治;②口腔颌面部发育和遗传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③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研究;④口腔颌面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与临床治疗;⑤口腔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每年发表SCI收录文章9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
编辑出版专业刊物《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主编或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多部。
口腔医学院作为最大的牙科研究组织IADR中国分会的常设机构,与国际口腔医学界有着广泛的合作,先后向美、英、法、日、加拿大、荷兰、丹麦、俄罗斯、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派出数十名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并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乔治亚医学院、贝勒牙学院、荷兰奈梅京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新泻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学校签订有科研合作协议。
口腔医学院鼓励学生“第二校园”经历,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机会,同时接收国内外学生在我院学习交流。
全院教职员工正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并将继续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在国际上具有较高水平和竞争力的口腔医学院校和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301K专业名称:口腔医学(五年制)(Stomatology(five-year educ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完成口腔医学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和保健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能从事初级口腔医疗卫生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培养特色和培养要求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支撑,又要有许多相关学科的支持,且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它融医学、工艺美术学、社会学、心理学为一体,创造人类美好、健康、和谐的崇高境界。
基本要求如下:.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严谨求实,创新进取,执着追求,为祖国卫生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而奋斗。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医疗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医疗保健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具有进行口腔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 、说和写作能力。
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熟悉国家已颁布的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5年学分要求:总学分178.5学分,必修课共计91学分(通识必修29.0学分,专业必修62学分);选修课必须修满60.5学分(通识选修22.5学分,专业选修38.0学分,);口腔临床实习25学分,文献综述2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
七、双语课程牙体牙髓病学(全英文授课)口腔正畸学(全英文授课)其他专业课程不同程度采用双语授课。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根据《口腔医学实验教程》安排专业实验,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儿童口腔医学实验、口腔预防医学实验、口腔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
毕业实习51周,计25学分,三段式实习①岗前培训1周;②转科48周;③综合训练2周。
转科阶段每轮出科前应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操作考试。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教学时间分配相对划分阶段,阶段间贯彻专业向基础渗透,基础向临床延伸的思想。
第一阶段:通识课程1学年第二阶段:医学基础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学年第三阶段:口腔专业课程1学年第四阶段:口腔临床实习1学年成绩考核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素质全面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毕业与学位授予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无不予毕业的违法违纪记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办法》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口腔医学(五年)专业教学计划表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301K专业名称:口腔医学(八年制)(Stomatology (eight-year educ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口腔医学八年制教育实行“八年一贯,本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和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口腔医学人才。
三、专业培养特色和培养要求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支撑,又要有许多相关学科的支持,且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它融医学、工艺美术学、社会学、心理学为一体,创造人类美好、健康、和谐的崇高境界。
基本要求如下:.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严谨求实,创新进取,执着追求,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适应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祖国卫生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而奋斗。
具备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适应国际医学竞争的基本素质。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能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熟悉国家已颁布的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师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8年学分要求:总学分283学分,必修课共计103学分(通识必修29学分,专业必修74学分);选修课必须修满81.0学分(通识选修34.5.学分,专业选修46.5学分);口腔临床实习25.0学分;文献综述2.0学分;专业学位培养及操作技能考试60.0学分,专业学位论文12.0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口腔医学博士学位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
七、双语课程牙体牙髓病学(全英文授课)口腔正畸学(全英文授课)其他专业课程采用不同程度的双语授课。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根据《口腔医学实验教程》安排专业实验,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儿童口腔医学实验、口腔预防医学实验、口腔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
本科阶段毕业实习51周,计25学分,三段式实习①岗前培训1周;②转科48周;③综合训练2周。
转科阶段每轮出科前应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操作考试。
专业学位培养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本阶段的临床能力训练,掌握本专业坚实的临床基本理论和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教学时间分配相对划分阶段,阶段间贯彻专业向基础渗透,基础向临床延伸的思想。
第一阶段:通识课程1学年;第二阶段:医学基础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学年;第三阶段:口腔专业课程1学年;第四阶段:口腔临床实习1学年;第五阶段:博士专业学位培养3学年。
成绩考核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素质全面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严格按照武汉大学相关规定,实行淘汰分流制。
专业学位临床能力的培养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选修课程和专科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进行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
考核方式具体见《武汉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的方法》。
毕业与学位授予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专业学位培养论文答辩通过,无不予毕业的违法违纪记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办法》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口腔医学博士学位、同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口腔医学(八年)专业教学计划表医学部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Wuhan University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