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

合集下载

中国海域介绍_

中国海域介绍_

中国海域介绍_一、海域的划分我国近海划分为五大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

渤海、黄海、东海面积为123万平方千米,南海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

二、各海区基本情况(一)、渤海渤海位于北纬37°07′—41°、东经117°35′—121°10′之间,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

渤海的轮廓好象北黄海伸入内陆的一个大海湾,故过去亦称为渤海湾或称为内黄海,在古代又名沧海。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分为五个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以及东部的渤海海峡。

海底地势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峡方向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为0°0′28"。

平均水深18米,深度小于30米的海域占总面积的95%左右。

渤海海峡宽约57海里,庙岛列岛把海峡分成六个主要水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局部可出现水深达80米左右的冲刷潮沟,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

渤海三面均为陆地所围,为一近封闭的浅海。

其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黄海位于北纬31°40′—39°50′,东经119°20′—126°50′之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

中国的近海资料

中国的近海资料
我国最大的群岛是?
为什么我国90%的群岛分 布在东海和南海?
三.海岸和岛屿
海岸名 分布 特点 称
山地丘陵 杭州 海岸(岩 湾以
质海岸) 北
海岸 线曲 折
平原海岸 杭州
(泥质海 湾以
岸)

海岸 线平 直
复习巩固: 1.中国近海大陆架最宽的海域是: 东海 .
2.纬度最低,水深最深的是: 南海
.
3.平原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在我国的分界线 是: 杭州湾 .
南海盐度为什么最高? 3.四大近海分别靠近哪些省区?
提示: 1.用影响水温的因素回 答. 2.用影响盐度的因素回 答. 3.读图画图法解答.
二.陆架和潮滩 目前开发资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潮滩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潮滩
涨潮水位 落潮水位
大陆架
水深200米以下
1.不同点: 两者位置不同,但又是相互邻接的两部分。 大陆架是被水淹没的部分; 潮滩是涨潮时被水淹没,落潮时露出水面的部分。
2. 潮滩和大陆架的利用
潮滩: 建工厂(宝钢、石化)、建农场、建机场 海水养殖、晒盐、填海造陆种植棉花。
大陆架:开发石油、天然气及海洋生物资源。
三.海岸和岛屿
读图观察思考:
1.海岸线曲折的是哪一 部分海域? 这种海域被 称为什么海岸?
2.相对平直和曲折的海 岸线以什么为界?
3.我国的三大岛屿是?
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饵料。
潮汐能
潮汐能集中于 福建 、 浙江 等省沿海。
(提示:山地丘陵海岸为主的地区。)
4.适合晒盐的是 平原 海岸. 5.东海和南海的交通要道是: 台湾海峡 6.水文特征受大陆影响较大的是: 渤 海
. .

中国的四大海域及分界线介绍(图)ppt

中国的四大海域及分界线介绍(图)ppt
海底地貌开阔平缓,地势由大陆向东南微倾。
辽东湾
渤海湾
莱州湾
(三) 东海——我国的边缘海
海底地貌与组成: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 西北为大陆架。水下的古三角洲、古河道、古海滨 等地貌保存较好; 东南部主要为大陆坡和冲绳海槽。 平面轮廓:开阔的边缘海,平均水深349米。 海湾、岛屿:杭州湾、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列 岛、钓鱼岛
中国的四大海域及分界线介绍
一、海域范围
五个海区: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 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
中国近海四个海域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 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至朝鲜 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 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一)渤海(古称沧海)
五个组成部分: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盆地、渤海 海峡(庙岛群岛)
海底地貌: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峡倾斜。
平均水深:18m,是一近封闭的大陆架浅海、是我国内海。 最深处:老铁山水道
(二)黄海
平均水深44米,是一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
组成:南北黄海及其分界线:山东半岛东端成山 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的连线。
几乎大部分南海海域,包括南海诸岛,都存在着 争议。 南海的油气储量高达200亿吨。
目前,南海诸岛中,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 尼,文莱等周边国家已陆续侵占了我四十多个岛礁。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面积 8*104 ㎞ 2 38*104 ㎞ 2 77*104 ㎞ 2 350*104 ㎞ 2
水深 18 米 44 米 349 米 1212 米
大陆架比重 100 100 2/3 1/2

濒临中国大陆的海

濒临中国大陆的海

舟山渔场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365种。其中属暖水性鱼 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 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 种。带鱼、小黄鱼、大黄鱼、绿鳍马面鲀、白姑鱼、鲳鱼、鳓 鱼、蓝点马鲛、鲐鱼、鲹鱼、海蜇、乌贼、太平洋褶柔鱼、梭 子蟹、细点圆趾蟹和虾类等,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鳓鱼(鲞鱼)、银鲳(鲳扁鱼)、海鳗(鳗鱼)、蓝点马鲛(马鲛鱼)、 鮸鱼、黄姑鱼(黄婆鸡)、白姑鱼、褐毛鲿鱼(毛常)、棘头梅童 (大头梅童)、石斑鱼、鲐鱼(青鲇)、蓝圆鲹(黄鲇)、舌鳎鱼、 绿鳍马面鲀(马面鱼)、虫蚊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河豚鱼)、黑 鮟鱇(鮟鱇)、鲻鱼、鲥鱼、黄鲫、鲚鱼、鳀鱼(烂船钉)、沙丁 鱼、龙头鱼(虾潺)、白斑星鲨、双髻鱼、扁鲨、犁头鳐、黄魟、 弹涂鱼等。甲壳类有三疣梭子蟹、哈氏仿对虾(滑皮虾)、鹰爪 虾(厚壳虾)、葛氏长臂虾(红虾)、中华管鞭虾(大脚黄蜂)、中 国毛虾(糯米饭虾、小白虾)、日本对虾(竹节虾)、细鳌虾(麦杆 虾)、鲜明鼓虾(强盗虾)等。头足类有曼氏无针乌贼(墨鱼)、中 国枪乌贼(踞贡)、太平洋褶柔鱼(鱿鱼)等。腔肠类有海蜇。爬 行类有海龟、棱皮龟。哺乳类有海豚(拜港猪)。
黄海海底地形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 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地势比较平坦,平均 水深44米。有一个由东南向北的黄海槽,
海槽水深60-80米。黄海近岸水深多在60 米以内,黄海中央及东南部水深在80米以 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侧,水深140米。
东海毗邻中国的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 省,南至中国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省南端猫 鼻头的联线,西北接黄海,东北以朝鲜济州 岛东端至日本九州长崎野母角一线与朝鲜海 峡为界,东临日本九州、琉球群岛及中国台 湾省,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流入东海的 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中国四大近海考点
以下是中国四大近海的考点概述:
1. 渤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端的海域,属于中国近海,考点主要涉及渤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资源等方面。

2. 黄海: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呈现黄色,主要考点包括黄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海运贸易等方面。

3. 东海: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以及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之间,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边缘海,主要考点包括东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等方面。

4. 南海: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考点主要涉及南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方面。

这四大海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开发等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中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也是中国地理和海洋相关课程的重要考点。

那些丰富多彩的海域和海岛——国内篇

那些丰富多彩的海域和海岛——国内篇

海域篇渤海渤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北端,是中国最 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 于内水范畴。

渤海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 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 三省一市毗邻,海岸线全长约3800千米,东西 宽约346千米,南北长约550千米,面积约8万平 方千米。

根据地形地貌,渤海可分辽东湾、渤海 湾、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

入 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 流总量达888亿立方米。

西周时期,中国尚未赋予中国海域具体的名 称,一律统称为“海”。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渔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将海域加以命名区分。

据史料记载,渤海改称为“勃海”,苏秦曾说: “齐北有勃海。

”田肯有言:“齐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渤海也被称为“少海”,《韩非 子》记载:齐景公游于少海。

自元朝以后,“渤 海”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渔业、港口、石油、旅游和海盐是渤海的五大 优势资源。

渤海沿岸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40条, 其中莱州湾沿岸19条,渤海湾沿岸16条,辽东湾沿 岸15条,形成渤海沿岸三大水系和三大海湾生态系 统。

因此,渤海沿岸河口浅水区营养盐丰富,饵料 生物繁多,是多种鱼、虾、蟹、贝类繁殖、栖息、 生长的良好场所,是中国大型海洋水产养殖基地。

与此同时,沿岸淤泥滩蓄水条件好,利于产 盐,我国四大海盐产区中,渤海就有长芦、辽东 湾、莱州湾三个,是我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

莱 州湾沿岸地下卤水储量丰富,达76亿立方米,折合 含盐量8亿多吨,是罕见的储量大、埋藏浅、浓度 高的“液体盐场”。

在渤海海底已发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石油产量在逐年增加。

沿岸有天津新港、秦16 I Ocean World2020皇岛港等著名港口,具有分布密度高、大型港口 北各省出海要道。

及能源出口港多、自然地理条件好、经济发达、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于三个海湾,形成宽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等优势,是华北、西北和东 广的辽河三角洲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湿地。

中国区域地理经典课件第五章中国近海

中国区域地理经典课件第五章中国近海

(1)、我国第一宝岛: 台湾岛
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大岛。岛上山地 占2/3,平原占1/3。台湾岛地质构造上位处西太平洋岛弧带, 渐新世至上新世时由地槽回返成为年轻的褶皱带,因而岛上新构 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台湾岛曾与 大陆相连。在地形上,台湾西部为平原台地,东部为山岭。主要 山脉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最高 峰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
1、基岩海岸
我国基岩海岸分布较广,特别是辽宁、山东、浙江、福建、 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全国基岩海岸总长度达5 000多 千米,占大陆岸线总长度的1/4以上。特征是:岸线曲折、岬 湾相间,深入陆地的港湾众多。
2、平原海岸
平原海岸又可分为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砂砾质海 岸。
三角洲海岸 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平原海岸。 我国不少河流的输沙量很大,河口三角洲发育得很好。如长 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的海岸。
四、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 海岸带资源的日益短缺,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北方沿海水 资源短缺全国沿海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以及近海生物资源日趋枯 竭,
2、陆源性污染物及海上倾废排放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现象日 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海岸带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体的健 康。
3、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海岸带资源的浪费。
(4)东方之珠:香 港 岛
香港岛,简称为港岛,是香港三块地方中唯一离开大陆 的岛。港岛上有很多小山,高度都在300--400米,最高峰 是太平山,海拨554米。
港岛的北面有好几条繁华大街,如皇后大道、德辅道、 干诺道等。由于土地少,又多山丘,所以这些街道都是经 过劈山和填海建成的;港岛的南部有著名的深水湾、浅水 湾,这里是香港的主要旅游区和高级住宅区;港岛中部是 香港最繁华的地方,也是香港政府机关所在地,到处都是 豪华商业大厦和购物中心。

我国相邻的3个边缘海是

我国相邻的3个边缘海是

我国相邻的3个边缘海是?
答:我国相邻的边缘海其实是有4个。

中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渤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

2、黄海: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是西太平洋典型的一个半封闭边缘海,它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

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海。

3、东海:东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

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4、南海: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潮汐的性质 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
5.潮差的分布 外海潮差小,近岸潮差大;湾口潮差向湾顶递增。
第六节 海洋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
1.中国海洋渔业资源 (1)概况 A.鱼的种类多 B.高产鱼种类少 C.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 D.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 E.分布比较集中 (2)主要经济鱼类资源 以鱼类、头足类、虾蟹类为主
第五章 中国近海
第一节 海域
一.渤海
1.范围 以老铁山角和蓬莱角的连线与黄海分开,面 积7.7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平均水深18米。
3.地貌 海底地貌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及渤海海 峡倾斜。
4.水文特征 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
1.范围 以启东角和济洲岛的连线与东海为界,面 积38万平方千米。
第五节 近海水文
一.海流
1.两大海流系统 (1)外来洋流系统:黑潮暖流主干及其分支 黑潮是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向东北方 向流动的一支强大且稳定的高温、高 盐海流。 (2)就地形成洋流系统: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A.沿岸流:在沿岸海域,由河水和海水混 合形成的冲淡水性质的海流。 B.季风漂流:是路径、方向和强度均随 季节交替而改变的海流。
四.海水的盐度
1.分布特征 表层低、底层高,近岸低、外海高;盐度值自北向南、 自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大;年变化北大南小。
2.成因 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多寡、蒸发和降水量、海流 的强弱和水团的变化。
3.四大海区的盐度
(1)渤海:盐度最低,等盐线与海岸平行,内低外高。
(2)黄海:等盐线的分布与海流的走向直接相关。 (3)东海:取决于高盐的黑潮水及低盐的沿岸水的消长。 (4)南海:盐度最高;近岸受沿岸水影响,盐度较低,变化
1.海洋热能 (1)海洋温差发电是海洋热能的转换形式 (2)开发海洋热能资源主要在南海和台湾东 岸太平洋海域
2.潮汐能 (1)由潮汐的垂直升降运动所含的势能和由 潮流的水平运动所含的动能,统称为潮汐 能。 (2) 黄海、东海潮差大,渤海、南海潮差小3.波浪能(1)波 Nhomakorabea的类型和分布
A.东海和南海水域辽阔,风向稳定,利于 海浪的充分成长,以涌浪为主
B.黄海和渤海海浪的成长受到区域的限 制,以风浪为主
(2)近海波高的分布 A.以150N为中心,波高向南北两侧逐渐降 低
B.季节变化明显,秋中至冬末最高,夏季 较低
五.海洋空间资源
1.围海造田 2.石油平台 3.海上城市、海上机场、海上桥梁、跨海索
道 4.海底电缆、海底隧道、海底仓库 5.人工鱼礁
二.水团
1.中国近海水团的类型 (1)外海水团:由太平洋水团变性而成 (2)沿岸水团:是大陆河川径流入海后与海水混合 冲淡而成 (3)黄海水团:是东海外海水团进入大陆架浅海与 沿岸水团混合后变性而成的混合水团
2.近海水团的特征 (1)外海水团:高温高盐 (2)沿岸水团:盐度与温度都表现为季节变化大 (3)黄海水团:低温高盐,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3.成因 (1)堆积型 (2)侵蚀--堆积型
二.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1.特征 陡窄的阶梯与海槽、海沟相伴分布,火山、 地震活动频繁。
2.分布 大陆架与洋底的过渡地带。
3.成因 (1)构造运动活跃区 (2)地堑或断裂发育地带 (3)破碎的大陆块在洋底的残留
第三节 海岸
一.海岸线、海岸带、海岸
1.海岸线 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
2.海岸带 是陆地与海洋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相互作 用的过渡地带。
3.海岸 指现在海陆之间正在相互作用着和过去曾 经相互作用过的地方。
二.中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1.基岩海岸
(1)成因:一般是陆地上的山脉或丘陵延伸, 直接与海面相交。
(2)特征:岸线曲折,岬湾相间,多天然良港。
(3)分布:杭州湾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和山东 半岛。
五.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1.范围 台湾以东,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
2.地貌 有狭长的岛缘陆架,陡而窄的大陆坡和深海 沟,火山、 地震活动频繁。
3.水文特征 终年受黑潮暖流影响,水温高,盐度大。
第二节 海底地貌
一.大陆架
1.特征 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广阔平坦的浅海 区域,坡度很小。
2.分布 从低潮线起向深海方向倾斜,直到坡度显著 增大的转折点为止。
4.水文特征 水温较高,盐度较大。
四.南海
1.范围 北临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大巽他群岛, 东到菲律宾群岛,西止中南半岛和马来半 岛,面积350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完整的深海盆地,平均深度1212米。
3.地貌 大陆架沿四周呈环状分布,大陆架以下为阶 梯状的大陆坡,中部是深海盆地。
4.水文特征 水温最高,盐度最大。
2.主要渔场 (1)石岛渔场 (2)大沙渔场 (3)吕四渔场 (4)舟山渔场 (5)闽东渔场 (6)闽台~台湾浅滩渔场 (7)珠江口渔场 (8)北部湾北部渔场 (9)西沙群岛渔场 (10)南沙群岛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渔业捕捞过度 (2)海洋环境污染 (3)围垦、水利、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 (4)珍稀海洋生物濒危
三.海水的温度
1.分布特征 自北而南水温逐渐增高,年较差则逐渐减小。
2.成因 受太阳辐射影响
3.四大海区的温度 (1)渤海:受大陆影响大,冬冷夏暖,年较差大。 (2)黄海:冬水温高于周围海域,沿岸仍受大陆影响。 (3)东海:东部终年受黑潮影响,水温较高;西部仍受 大陆影响。 (4)南海:有明显的热带深海特征,温度高而年变化 小。
(4)分类
A.侵蚀基岩海岸:有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穴和岩滩等。
B.堆积基岩海岸:有沙堤、沙嘴和连岛 沙洲等。
C.断层海岸:岸线直且岸坡陡。
2.平原海岸 (1)成因:是在河流、海流和波浪等动力因素 作用下,由泥沙堆积而成。 (2)特征:地势平坦,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湾。 (3)分布:杭州湾以北,不包括辽东半岛和山 东半岛。 (4)分类 A.三角洲平原海岸:岸线不稳定 B.淤泥质平原海岸:海滩特别平坦、宽广, 与滨海平原相连 C.沙砾质平原海岸:物质组成较粗
2.四大海的海流特点 (1)渤海环流 呈气旋式环流,由黄海暖流和鲁北沿岸流组成, 冬强夏弱,冬还有弱反气旋环流。 (2)黄海环流 呈气旋式环流,由黄海暖流和黄海沿岸流组成, 冬强夏弱。 (3)东海环流 冬夏环流不同,冬是气旋式环流,夏为同向流, 由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组成。 (4)南海环流 以季风漂流为主,冬是东北季风漂流,夏是西南 季风漂流。
2.平面轮廓 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平均水深44米。
3.地貌 开阔平缓,地势由大陆向东南微倾。
4.水文特征 水温、盐度和海流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三.东海
1.范围 由东山岛与鹅銮鼻的连线与南海分开,面积 75.2万平方千米。
2.平面轮廓 开阔的边缘海,平均水深349米。
3.地貌 西北为大陆架,水下的古三角洲、古河道、 古海滨等地貌保存较好;东南部主要为大 陆坡和冲绳海槽。
较大;深海受太平洋水控制,盐度终年较高且均匀。
五.潮汐
1.潮汐的概念 海洋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波 动。通常海面周期性的涨落就称为潮汐。
2.潮汐的传播 中国近海的潮汐,不是由日、月的直接引潮力引起,而 是因太平洋的潮波传入而引起的四大海区的潮震荡。
3.潮汐的路径 (1)经琉球群岛之间诸水道进入东海 (2)经巴士海峡进入南海
3.生物海岸
(1)红树林海岸 分布在福建省福鼎以南到海南岛的风浪 较平静的淤泥质滩涂上。
(2)珊瑚礁海岸 基本上限于北回归线以南。
第四节 岛屿
一.大陆岛
1.成因 由基岩构成,原为大陆的一部分。
2.特征 地势较高,地质构造、动植物类型及自然 景观均与附近大陆相似。
3.分布 大陆基岩海岸
二.冲积岛
1.成因 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 成
2.特征 岛面较平坦,四周岸边常有沙堤分布
3.分布 河口与近岸海域
三.海洋岛
1.火山岛 (1)成因: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 (2)特征:低潮时有些岛屿可以相连,岛上常有 地震发生 (3)分布:台湾的四周
2.珊瑚岛 (1)成因:由珊瑚虫的骨骸构成 (2)特征:地势低,面积小 (3)分布:南海热带海域
三.海底矿产资源
1.石油和天然气 (1)渤海油气盆地 (2)南黄海油气盆地 (3)东海油气盆地 (4)珠江口油气盆地 (5)北部湾油气盆地 (6)台西南油气盆地 (7)莺歌海琼东南油气盆地
2.滨海砂矿
主要有锆石、金红石、钛铁矿、石榴石、 独居石、石英砂、海绿石、金、金刚石和 钼、铅、锌等。
四.海洋动力资源
二.海水化学资源
1.四大盐区 (1)辽宁盐区 (2)长芦盐区 (3)山东盐区 (4)淮北盐区
2.海水其他化学元素的提取 镁、溴、碘、钾、铀及重水
3.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中的淡水资源 A.电渗析技术 B.反渗透法 C.蒸馏淡化法 (2)海水的直接利用 A.沿海工业冷却用水 B.大生活用水 C.耐盐植物灌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