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复习(句子转换)(课堂PPT)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课定 ppt课件

ppt课件
1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ppt课件
2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敌人被战士们消灭了。
ppt课件
3
“把”字句:施动者把受动者怎么样了? “被”字句:受动者被施动者怎么样了?
ppt课件
4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1、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改“被”字句) 2、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改“把”字句)
句末标点、句末的语气词、多了一个“难道”、 多了一个“不”。
ppt课件
9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 2偷别人的东西不是一种好行为。 偷别人的东西难道是一种好行为吗?
ppt课件
10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 2偷别人的东西不是一种好行为。 偷别人的东西难道是一种好行为吗?
ppt课件
11
陈
述( 句反
改之
为 反 问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ppt课件
21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句型转换练习题
• 1、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 2、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 3、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 • 4、万里长城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 5、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 6、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 7、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 8、胡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是好样的。” • 9、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 10、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 请同学们在完成以后,以小组形式总结一下答案,把有困
1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ppt课件
2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敌人被战士们消灭了。
ppt课件
3
“把”字句:施动者把受动者怎么样了? “被”字句:受动者被施动者怎么样了?
ppt课件
4
“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
1、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改“被”字句) 2、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改“把”字句)
句末标点、句末的语气词、多了一个“难道”、 多了一个“不”。
ppt课件
9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 2偷别人的东西不是一种好行为。 偷别人的东西难道是一种好行为吗?
ppt课件
10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 2偷别人的东西不是一种好行为。 偷别人的东西难道是一种好行为吗?
ppt课件
11
陈
述( 句反
改之
为 反 问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ppt课件
21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句型转换练习题
• 1、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 2、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 3、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 • 4、万里长城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 5、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 6、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 7、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 8、胡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是好样的。” • 9、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 10、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 请同学们在完成以后,以小组形式总结一下答案,把有困
2021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期末复习句式转换课件

❖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
❖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 一、改变人称。 ❖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
❖ 一、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
不去秋游了。” ❖ 3、 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
一会儿就行了。” ❖ 4 、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
坏你的钢笔。” 5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 (1)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类似于反问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
❖ 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 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 容不变。
❖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
❖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 一、改变人称。 ❖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
❖ 一、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
不去秋游了。” ❖ 3、 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
一会儿就行了。” ❖ 4 、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
坏你的钢笔。” 5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 (1)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类似于反问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
❖ 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 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 容不变。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句子毕业总复习课件人教版

用问号。
•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 一般用句 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
如:油库重地, 请勿吸烟!
•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
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页)
祈使句句式
• 1、命令: 立正! • 2、请求: 请让我一下。
• 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也是同样的 方法。
• 练一练: • (1)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
你和爸爸先吃饭吧! ”
• (2)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
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4)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
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 (有“!”不一定就是感叹句,祈使 句在表达强烈地感情时也可以用
“!”。)
•
(返回)
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 思不变?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 自豪。
(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 生。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 尽 快完成。”
•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 •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 陈述句:这花很美丽。 (语气强) • 感叹句:这花多么美丽啊! (语气强
烈)
• 反问句:这花难道不美丽吗? (语气 强烈)
• 否定句:这花不难看。 (语气弱) • 双重否定句:这花不是不美丽。(!)
(语气强烈) (返回)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 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3. 二月春风似剪刀。 4.她那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动人的光芒。 5.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 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 一般用句 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
如:油库重地, 请勿吸烟!
•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
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页)
祈使句句式
• 1、命令: 立正! • 2、请求: 请让我一下。
• 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也是同样的 方法。
• 练一练: • (1)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
你和爸爸先吃饭吧! ”
• (2)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
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4)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
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 (有“!”不一定就是感叹句,祈使 句在表达强烈地感情时也可以用
“!”。)
•
(返回)
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 思不变?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 自豪。
(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 生。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 尽 快完成。”
•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 •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 陈述句:这花很美丽。 (语气强) • 感叹句:这花多么美丽啊! (语气强
烈)
• 反问句:这花难道不美丽吗? (语气 强烈)
• 否定句:这花不难看。 (语气弱) • 双重否定句:这花不是不美丽。(!)
(语气强烈) (返回)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 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3. 二月春风似剪刀。 4.她那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动人的光芒。 5.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 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式变换复习课件

(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
张明对李军说,明天他去李 军家做作业。
10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
爱中国。(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小仲马对父亲说,他不想坐在父亲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小仲马对父亲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的苹果没味道。”
复习
句 式 的 转 换
1
常见的句式有: 陈述句 把字句 反问句 被字句 直接叙述句 间接叙述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等等
2
(1)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改为把字句)
大风把大树的枝条吹断了。
(2)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 (改为被字句)
大树的枝条被大风吹断了。
3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 样
8
(1)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的。
(3)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
(× )
(4)不耕耘怎么会收获呢?
改为陈述句:不耕耘会有收获?
(× )
9
(1)秦宾说:“我明天去图书馆看
书。”(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 句) 秦宾说,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2)张明对李军说:“明天我去你家做作业。
16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样
17
陈述句→反问句 肯 添否定词 否 去否定词 加上反问词 句号 →问号
张明对李军说,明天他去李 军家做作业。
10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
爱中国。(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小仲马对父亲说,他不想坐在父亲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小仲马对父亲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的苹果没味道。”
复习
句 式 的 转 换
1
常见的句式有: 陈述句 把字句 反问句 被字句 直接叙述句 间接叙述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等等
2
(1)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改为把字句)
大风把大树的枝条吹断了。
(2)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 (改为被字句)
大树的枝条被大风吹断了。
3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 样
8
(1)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的。
(3)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
(× )
(4)不耕耘怎么会收获呢?
改为陈述句:不耕耘会有收获?
(× )
9
(1)秦宾说:“我明天去图书馆看
书。”(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 句) 秦宾说,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2)张明对李军说:“明天我去你家做作业。
16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样
17
陈述句→反问句 肯 添否定词 否 去否定词 加上反问词 句号 →问号
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返回
递进关系
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 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 系是递进的。
例如:在百米决赛中,他不但夺得了金牌, 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明明不光歌唱得好,舞跳得也棒。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词。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不仅------而且-----不但------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也、 又)-----不但(不只、不止、不光、不单)-----而且------
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句、反问句和 设问句三种。
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 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 问和是非问。
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 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 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 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虽然---但是---
尽管---还---
虽(固然、尽管)---但(可是、而、却)---
---但是(可、却、可是)---
---然而(不过、只是、倒)---
返回
假设关系
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 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例如: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 假如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
返回
2.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改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 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为 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 掉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句尾的语气 助词,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例如:
返回
选择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 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
小学语文总复习之句式转换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10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1
我们要把时间当成生命一样爱惜。(缩句)
我们要把时间爱惜。
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缩句)
弟弟吃着苹果。
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缩句)
麻雀拍打着翅膀。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缩句)
雪花落下来。
默默无闻的小红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缩句)
扩两处)
❖ 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 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 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 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 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 学生。”
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
2020/12学/11 生。
2
❖ 扩句: 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 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 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题目一般都会要求至少
2020/12/11
句子
小六总复习
1
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 例: 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李松说:“我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贝贝说:“我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陈宁说,他之所以天黑还要走这条小路,是因为锻炼自己的胆 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

精选ppt
15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困难没有吓倒他。 困难没有把他吓倒。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精选ppt
16
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2、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 像海边上的浪花。
……才……
……既……又……
……接着……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6
双重否定句(表肯定)
注意:
1.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2.替换/删除原句中的“要、得、应该、只好、一定、 必须、肯定、所有、全部……”
3.删除原句中“很、非常、十分、更加”等表示程 度深的词语。
精选ppt
7
双重否定词
1.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2.非……不可 3.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 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精选ppt
14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 爱科学》。”
老师告诉小明,让他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 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 赛。”
中队长对张铭说,他去开会,让张铭自己去参加比 赛。
精选ppt
12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这件漂亮风衣怎能不是李萌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件风衣是李萌的。
精选ppt
13
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式转换 通用版ppt课件

如今条件这么好,他怎样能不好好学习呢? 〔教师第三次赵小明说话〕
例2 这个暑假,我们要去参与夏令营活动。 这个暑假,我们不得不去参与夏令营活动。 这个暑假,我们非要去参与夏令营不可。
只想通知他这件事 宝宝有点不情愿 小盼望 小决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平气和 苦口婆心 心急如焚
反问句和陈说句的相互转换
转换规那么: 1,陈说句→反问句 ↑ 〔1〕陈说句包括一定陈说句〔简称“一定句〞〕和否认陈说句〔简称“否认句〞〕 。 〔2〕将一定句中的一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能、不会 等〕; 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能不回等〕改为一定此〔是、能、会 等〕; 在一定词或否认词前加“怎、怎样、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根据句子需求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有时也不用加〕,句末的句 号改为问号。 2、反问句→陈说句 ↓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样、难道、哪里等等〕。 〔2〕看反问句里有没有否认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疑问助词““呢、吗〞等,问号变句号。
6,那飞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意味。 那飞驰的列车不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意味吗?.
:
一定句和双重否认句
转换规那么: 1,一定句→双重否认句
一定句改为双重否认句:那么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认词。 如:“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 “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 “不能否认〞 2,双重否认句→一定句
找到双重否认词,然后改成带一定的词语。 *3,否认句→三重否认句
在句首添加表双重否认意思的成语。 例:我没写完作业,妈妈不会带我去看电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耕耘怎么会收获呢? 改为陈述句:不耕耘会有收获?
(×)
陈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陈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1.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要去掉 2.改人称,我改成他,你改成我或者直呼其 名。 3.这改成那 备注:遇到你改成直呼其名的时候可以加上 “让” “叫”“要”等词使句子更通顺。
14
例:
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姐姐说, 我说得对,她就那样做。
44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会儿…… 一会儿…… 既……又…… 又……又…… 一面……一面…… 有……有……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33
承接关系
先……再…… 先……然后…… 一……就……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不论、不管、 任凭)……都(也、 还) 。
4
“把”字句和“被”字句方法
把字句:什么把什么怎么了? 被字句:什么被什么怎么了?
5
“把”字句和“被”字句
1.其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2.少先队员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3.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4.这幅画我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更换。
5.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
了我军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7、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成功地举办了2008
年奥运会。(改为肯定句)
谁都承认中国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 运会。
43
我能写: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与原句意思 相同的句式(至少写出4句)。
悠扬的琴声吸引住许多行人。
1、悠扬的琴声把许多行人吸引住。 2、许多行人被悠扬的琴声吸引住。 3、难道悠扬的琴声不吸引住多行人吗? 4、悠扬的琴声不会不吸引住许多行人。
句式的转换
常见的句式有: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句 比喻句 夸张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双重否定句 拟人句 转述句
……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1)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一幅墨梅被外祖父送给了莺儿。 外祖父把一幅墨梅送给了莺儿。
(2)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
大树的枝条被大风吹断了。 大风把大树的枝条吹断了。
10
当小老师:判断下面的改写是否正确。
(1)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的。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
心呢?
(×)
(2)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改为反问句: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呢。
(×)
(3)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
(×)
15
陈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
(1)秦宾说:“我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
秦宾说,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2)张明对李军说:“明天我去你家做作 业。”(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
张明对李军说,明天他去李军家做作业。
16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 国。(转述句改为陈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选择关系
是……还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与其……不如…… 宁可(宁愿)……也不(决 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此……
34
注意事项
• 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 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固定搭配)
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 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句子要通顺)
常见的双重否定词有:
不能不 没有…不 不得不 不是没有 不是不 非…不可 不该不 不会不 无不 等
19
(1)这是一本好书。(肯定句)
(2)这不是一本好书。(否定句)
(3)这不会不是一本好书。
(双重否定句)
20
(1)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 为双重否定句)
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
(2)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要想过长 江,非坐船不可(改为肯定句)
37
综合练习:
1、英勇的卢沟桥官兵打得日本鬼 子哭爹喊娘。(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英勇的卢沟桥官兵把日本鬼 子打得哭爹喊娘。 (2)日本鬼子被英勇的卢沟桥官 兵打得哭爹喊娘。
2、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么会 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会忘记的。
3、这支笔,没有什么稀罕的。(改 为反问句)
27
夸张句
28
夸张句:
是一种由夸张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句子。 这种句子虽然比较夸张,但还是比较真实的。 它用夸张的手法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分类: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29
例: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 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扩大夸张
2、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 到。
缩小夸张
(4)小仲马对父亲说,他不想坐在父亲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间接叙 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小仲马对父亲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 果,这样摘的苹果没味道。”
17
双重否定句
18
双重否定句: 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它用否
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双重 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似、 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是……
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当成人来写,让 他具有人的特点。 (人的动作、神态、 思想、感情等)
24
比喻句
昆明湖很静,很绿。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拟人句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 的净角出场。
25
请你来判断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要想过长江, 必须要坐船。
21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 真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不能不说 这是真理。
(4)燕子飞过大海,不能不说非常辛 苦。(改为肯定句)
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
22
比喻句和拟人句
23
比喻句: 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打比方的 事物) 、比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30
按照要求改句子
1、江永小学的桂花真香。 江永小学的桂花真香,简直香飘十里。
2、母亲弃养,季羡林很心痛。 母亲弃养,季羡林心如刀绞。
3、鲁迅的文章很好。 鲁迅的文章很好,一字千金。
31
关联词
32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尽管……但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即便……也…… 即使……也…… 倘若……就…… 要是……就……
6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7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感到自豪。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难道我不感到自豪吗? (2)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陈述句改为 反问句)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8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3)狂风巨浪怎么能挡住革命战士前进 的脚步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狂风巨浪不能挡住革命战士前进的脚步。
(4)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我 们怎么能不高兴呢?(反问句改为陈 述句)
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我们很高兴。 9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
1.删去(或者加上)反问词或反问语气词。 (怎能、怎么、难道、吗、呢) 2.改标点。(句号和问号互换)。 3.看看句子有没有否定词,有的删去,没 有的给加上。(也就是跟原句说反话)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的打着盹儿。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他们的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5、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6
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拟人句
1、树上的桔子成熟了。(改为比喻句) 2、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3、小狗围着我的腿打转。 (改为拟人句)
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35
1.这种地板砖( )坚固,( )美观。
2.( )我们走到哪儿,( )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 学老师。
3.雨来( )牺牲自己,( )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 身之地。
4.(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们的生活( )会 有意义。
5.( )地球有吸引力,(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 不往天上飞。
6.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 点,( )感到很快乐。
36
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请你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把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至少三种。)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竞赛才能取得胜利。
这支笔,难道有什么稀罕的吗?
40
4、老红军对小红军说:“我背 你走。”(改为间接叙述句) 老红军对小红军说,他背小红 军走。
41
5、听了老红军的报告,同学们 都很激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听了老红军的报告,同学们没有重否定句)
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提高,不得不下 苦功夫。
(×)
陈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陈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1.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要去掉 2.改人称,我改成他,你改成我或者直呼其 名。 3.这改成那 备注:遇到你改成直呼其名的时候可以加上 “让” “叫”“要”等词使句子更通顺。
14
例:
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姐姐说, 我说得对,她就那样做。
44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会儿…… 一会儿…… 既……又…… 又……又…… 一面……一面…… 有……有……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33
承接关系
先……再…… 先……然后…… 一……就……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不论、不管、 任凭)……都(也、 还) 。
4
“把”字句和“被”字句方法
把字句:什么把什么怎么了? 被字句:什么被什么怎么了?
5
“把”字句和“被”字句
1.其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2.少先队员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3.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4.这幅画我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更换。
5.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
了我军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7、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成功地举办了2008
年奥运会。(改为肯定句)
谁都承认中国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 运会。
43
我能写: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与原句意思 相同的句式(至少写出4句)。
悠扬的琴声吸引住许多行人。
1、悠扬的琴声把许多行人吸引住。 2、许多行人被悠扬的琴声吸引住。 3、难道悠扬的琴声不吸引住多行人吗? 4、悠扬的琴声不会不吸引住许多行人。
句式的转换
常见的句式有: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句 比喻句 夸张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双重否定句 拟人句 转述句
……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1)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一幅墨梅被外祖父送给了莺儿。 外祖父把一幅墨梅送给了莺儿。
(2)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
大树的枝条被大风吹断了。 大风把大树的枝条吹断了。
10
当小老师:判断下面的改写是否正确。
(1)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的。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
心呢?
(×)
(2)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改为反问句: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呢。
(×)
(3)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
(×)
15
陈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
(1)秦宾说:“我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
秦宾说,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2)张明对李军说:“明天我去你家做作 业。”(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
张明对李军说,明天他去李军家做作业。
16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 国。(转述句改为陈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选择关系
是……还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与其……不如…… 宁可(宁愿)……也不(决 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此……
34
注意事项
• 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 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固定搭配)
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 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句子要通顺)
常见的双重否定词有:
不能不 没有…不 不得不 不是没有 不是不 非…不可 不该不 不会不 无不 等
19
(1)这是一本好书。(肯定句)
(2)这不是一本好书。(否定句)
(3)这不会不是一本好书。
(双重否定句)
20
(1)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 为双重否定句)
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
(2)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要想过长 江,非坐船不可(改为肯定句)
37
综合练习:
1、英勇的卢沟桥官兵打得日本鬼 子哭爹喊娘。(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英勇的卢沟桥官兵把日本鬼 子打得哭爹喊娘。 (2)日本鬼子被英勇的卢沟桥官 兵打得哭爹喊娘。
2、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么会 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会忘记的。
3、这支笔,没有什么稀罕的。(改 为反问句)
27
夸张句
28
夸张句:
是一种由夸张的修辞手法组成的句子。 这种句子虽然比较夸张,但还是比较真实的。 它用夸张的手法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分类: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29
例: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 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扩大夸张
2、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 到。
缩小夸张
(4)小仲马对父亲说,他不想坐在父亲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间接叙 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小仲马对父亲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上摘苹 果,这样摘的苹果没味道。”
17
双重否定句
18
双重否定句: 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它用否
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双重 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似、 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是……
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当成人来写,让 他具有人的特点。 (人的动作、神态、 思想、感情等)
24
比喻句
昆明湖很静,很绿。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拟人句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 的净角出场。
25
请你来判断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要想过长江, 必须要坐船。
21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 真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不能不说 这是真理。
(4)燕子飞过大海,不能不说非常辛 苦。(改为肯定句)
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
22
比喻句和拟人句
23
比喻句: 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打比方的 事物) 、比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30
按照要求改句子
1、江永小学的桂花真香。 江永小学的桂花真香,简直香飘十里。
2、母亲弃养,季羡林很心痛。 母亲弃养,季羡林心如刀绞。
3、鲁迅的文章很好。 鲁迅的文章很好,一字千金。
31
关联词
32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尽管……但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即便……也…… 即使……也…… 倘若……就…… 要是……就……
6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7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感到自豪。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难道我不感到自豪吗? (2)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陈述句改为 反问句)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8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3)狂风巨浪怎么能挡住革命战士前进 的脚步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狂风巨浪不能挡住革命战士前进的脚步。
(4)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我 们怎么能不高兴呢?(反问句改为陈 述句)
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我们很高兴。 9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方法
1.删去(或者加上)反问词或反问语气词。 (怎能、怎么、难道、吗、呢) 2.改标点。(句号和问号互换)。 3.看看句子有没有否定词,有的删去,没 有的给加上。(也就是跟原句说反话)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的打着盹儿。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他们的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5、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6
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拟人句
1、树上的桔子成熟了。(改为比喻句) 2、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3、小狗围着我的腿打转。 (改为拟人句)
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35
1.这种地板砖( )坚固,( )美观。
2.( )我们走到哪儿,( )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 学老师。
3.雨来( )牺牲自己,( )向敌人说出李大叔的藏 身之地。
4.(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们的生活( )会 有意义。
5.( )地球有吸引力,(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 不往天上飞。
6.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 点,( )感到很快乐。
36
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请你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把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至少三种。)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竞赛才能取得胜利。
这支笔,难道有什么稀罕的吗?
40
4、老红军对小红军说:“我背 你走。”(改为间接叙述句) 老红军对小红军说,他背小红 军走。
41
5、听了老红军的报告,同学们 都很激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听了老红军的报告,同学们没有重否定句)
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提高,不得不下 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