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八章抗焦虑药施慎逊

合集下载

《简约认知行为疗法十堂课 管理焦虑 抑郁 愤怒 恐慌和担忧》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简约认知行为疗法十堂课 管理焦虑 抑郁 愤怒 恐慌和担忧》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认识愤怒 愤怒的效用
是什么导致了过 度的愤怒
应对愤怒,需要 预先防控
第十章 善待你自己
01
睡眠的重 要性
02
滋养你的 身体和大 脑
03
让身体动 起来
04
压力管理
06
接触真实 的世界
05
渐进式肌 肉放松训 练
服务他人
走出户外
感恩
结语:让生活继续
接下来该做什么
如果你依然感到 困扰怎么办
最后一点想法
本书为有名心理学家及畅销书作家,通过自我实践及工作经验,为读者介绍认知行为疗法(CBT)入门书, 他给读者提供了能实际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可操作的、简约的CBT心理治疗法。本书对CBT的十项基本原则进行了 实用、简明、全面地解释,让读者在制定目标改善情绪以及自我评估部分,获得可见的进步。书中辅以示例、相 关图表、实际操作方法,可读性高、可操作性非常强。阅读本书,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情绪问题, 能让你抛开纷乱的消极情绪,从而生活得更快乐。本书适合在大众读者,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专业的人读。
致谢
谢谢观看
2
行动改变情绪
3 实现目标的策

4 运用行为激活
达成目标
5
克服障碍
第四章 识别和打破负性思维 模式
1
想法的力量
2
如何识别功能 不良的想法
3
记录你的想法
4 想法中的常见
主题
5 打破负性思维
模式
第五章 识别和改变核心信念
我们为什么会有 核心信念
识别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如何 产生的
建立新的核心信 念
第六章 保持正念
01
正念是什 么
02

文拉法辛对64 例心衰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文拉法辛对64 例心衰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文拉法辛对64 例心衰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慢性心衰患者中伴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比率高达24~40%[1]。

心力衰竭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身心疾病,越来越多的医师认识到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治疗的重要性。

现探讨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心衰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和近期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1 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与结果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P >0.05)。

入组标准:均符合WHO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国际疾病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中有关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中的神经症样症状(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

心理障碍评定用HAMA 和HAMD,HAMA 评定≥18分者,确定有焦虑障碍,HAMD17项评分≥18分者确定有抑郁障碍。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心衰的需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等扩血管药物;呋塞米、安体舒通利尿;洋地黄强心等内科常规抗心衰治疗,并予以心理疏导(如安慰、鼓励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文拉法辛,起初一周为每天0.075g,而后改为每天0.15g。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8周的心功能情况;HAMA、HAMD 评分,血清BN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指标,心衰再入院和死亡情况等。

显效为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为心功能改善1级,一般处于Ⅱ、Ⅲ级或症状及体征减轻,但仍有心力衰竭症状存在;无效为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各类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用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用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引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索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理解与应用引言: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合理使用苯二氮

合理使用苯二氮

合理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的原则
AshtonH;刘蔚;汪海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年(卷),期】1995(22)2
【摘要】苯二氮草(BDZ)是常用的一类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

也可用于抗惊厥、抗癫痫、肌松、麻醉、运动失调,偶用于急性精神病。

这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作用强、起效快、毒性低。

副作用主要有精神运动性损伤,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成瘾和戒断症状。

合理使用BDZ类药物需考虑药物的效价,消除半衰期及个体差异。

一般情况下应限制剂量,缩短使用时间。

【总页数】3页(P99-101)
【关键词】苯二氮卓类;合理用药;催眠;抗焦虑;抗惊厥
【作者】AshtonH;刘蔚;汪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R971.3
【相关文献】
1.失眠患者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临床比较研究 [J], 全瑞国;王喜威;纪桂英
2.合理使用苯二氮(廾卓)类药物的原则 [J],
3.失眠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临床比较 [J], 于红梅
4.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苯二氮䓬类药物合理使用中的效果[J], 慕永刚;那万秋;陈科;潘新根;陈小郧;支胜利;陈浙丽
5.应客观评估及合理使用苯二氮(草)类药物 [J], 施慎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泛性焦虑症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广泛性焦虑症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广泛性焦虑症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别怀玺; 赵宝然; 任丽平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3(053)009
【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

方法选择3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广泛性焦虑组)、35例惊恐障碍患者(惊恐障碍组)、35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在静坐状态下接受短时心率变异性分析,比较各组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

结果广泛性焦虑组的SDNN显著低于对照组,LF/HF高于正常组(P0.05),LF/HF较对照组升高(P<0.05);惊恐障碍组的LF/HF高于广泛性焦虑组(P<0.05)。

结论广泛性焦虑症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率变异表现不同,可用于辅助诊断。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别怀玺; 赵宝然; 任丽平
【作者单位】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3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7
【相关文献】
1.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患者情绪Stroop任务功能磁共振研究 [J], 陈静;施慎逊;汤伟军;王志阳;诸索宇;蔡亦蕴;苏亮;沈一峰
2.广泛性焦虑症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J], 别怀玺; 赵宝然; 任丽平
3.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临床观察 [J], 江磊磊;蔡震;王丹枫;杨玉青
4.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临床观察 [J], 江磊磊;蔡震;王丹枫;杨玉青
5.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症状的影响 [J], 王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王中刚,曹海燕,施慎逊,李洁摘要:共病是指患者当前或者既往任何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精神问题和(或)躯体问题。

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之间的共病率较高,共病对双相障碍的治疗和预后均造成了不利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对双相障碍与其他常见精神科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精神科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精神障碍; 共病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4 0322 03Theresearchprogressofcomorbidityinbipolardisorderandothermentaldisorders WANGZhong gang,CAOHai yan,SHIShen xun,LIJie.ShandongDaizhaungHospital,Jining272051,ChinaAbstract: Objective:Comorbidityreferstoonepatientsufferingfromtwoormorementalconditionsand/orphysicalconditionsatthesametime.There'sahighrateofcomorbiditybetweenbipolardisorderandoth erpsychiatricdisorders.Comorbidityhasnegativeimpactsonthetreatmentandprognosisofbipolardisorder,whichisoneofcurrentresearchfocusesinpsychiatry.Thisarticlereviewstherecentstudiesofbipolardisordercomorbidothermentaldiseases.Keywords: bipolardisorder; mentaldisorders; comorbidity基金项目: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2021YXNS063;2021YXNS086)作者单位:272051济宁,山东省戴庄医院(王中刚);天津市安定医院(曹海燕,李洁);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慎逊)通信作者:李洁,E Mail:jieli@tjmhc.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2.04.021 精神科共病是指患者当前或者既往任何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精神问题和(或)躯体问题[1]。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前焦虑症的影响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前焦虑症的影响

统计学 意义 (> . ) 尸 00 ,经济条件差 的孕产妇 比经济条件好 的孕产 5
妇更易患焦虑症。见 表 2 。
表2 经济状况与焦虑症的相关性 %
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 。形成孕妇特有的、复杂多样 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 ,易 出现产前焦虑 【 1 1 。因此本研 究改变传
统产科服务模式 ,由持有心理咨询师的妇 幼医师在孕期进行心理
【 关键词 】 健康 教育 ; 高血 压 ;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 5 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7 — 8 52 1 )4 0 7 — 2 6 4 6 0 (0 22 — 0 3 0
健康教育是通 过对人们不 良生活方式 的干 预,来降低高血 压 的危险 因素,不需要药物和特殊 的诊疗设备,采取 多种形式 向广 大群众普及高血 压防治知识 ,使 其了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 危害、什么是健康 的生活方式、定期 监测血压、高血 压是可 以预 防的 】 。本组 主要探讨 理 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干预对于高血压
【 关键词 】 产 前焦虑症 ; 心理干预 ;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 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 8 52 1 )4 0 7 — 2 6 4 6 0 (0 22 — 0 2 0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妇女正常、 自然的生理现象 ,但作为不寻
常 的生活事件,构成了. 一个强大 的心理应激 源,使孕产妇在怀孕
重患者 的心理 压力。
1 . 健 康 教 育 组 .2 2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 1 选取 2 1 00年 1 一 0 2年 1 月 21 月笔者所 在 中心 内科 收 治的高
1 .. 针对不能 坚持血压监测 的患者 . 21 2

《心理治疗师之路》(第三版)读书笔记

《心理治疗师之路》(第三版)读书笔记
他们如何相互影响?在本土治疗中个人力量的影响?治疗师的信念与积极的安慰剂效应?文化社会和政治的背景?来访者在改变过程中的风险?治疗师的危险?治疗师的易感性?绩效的压力目录第二章为权力和影响而斗争?自发的模仿学习?作为专业模范的治疗师?在无所不能和人类的局限性之间寻找平衡?导师的人格力量?理想的治疗师模式?治疗中模仿学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权力的运用目录第三章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角色的融合?噢你是治疗师吗?冒险和亲密?做好事?治疗师的自我治疗?采纳我们自己的建议?我们学到的知识?自我暴露的适当使用和滥用?对家庭的不良影响?个人的修辞和专业工作?治疗师的个人化层面目录第四章心理治疗工作的艰辛?专业内艰辛内容自恋疲劳工作狂治疗师徒劳无功孤立冲突金钱?初出茅庐者的特殊问题?职业危害?不眠之夜?压力的源泉?单向的亲密感?抑制目录第五章病人考研我们的耐心?反移情?困难的案例?困难个案的成功?处理有问题的病人目录第六章厌倦和倦怠?关于厌倦?关于倦怠?受伤的治疗师目录第七章对自己说的谎?治疗师的把戏?治疗师的个人技能?为我们自己的生活负责目录第八章治疗师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治疗师的发展变化?治疗师的阻抗和伪善?某些治疗师对自己说?自我治疗?小组支持?探险和逃避?产生迅速的精神恢复目录第九章走向创造性和个人成长?创造的涌动?对创造力的抗拒?冒险和创造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维?心理治疗像创造性地经营事业序?治疗是两个参与者的冒险活动改变的要素在任何理论方法里汇集在)来访者在改变过程的风险

改变某人行为的任何一个方面会引起振动后一 系列反应。 治疗师的工作是试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各 种事情,不只是促进自我了解,而是鼓励冒险; 来访者应该不只是反省而是要行动。

(五)治疗师的危险

贯穿整个的治疗过程,关系是治疗的主要工具。 Rosenberger,Hayes:来访者越多的谈论触 及我们自己仍未解决的问题主题时,我们自己 感到越多的不安全和无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抗焦虑药抗焦虑药物(Antianxiety drugs or anxiolytics)是指人体使用后,在不明显或不严重影响中枢神经其他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消除焦虑症状的一类药物。

主要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和β受体阻断药。

目前临床上巴比妥类药已很少使用,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是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和抗抑郁药。

其他还有抗精神病药与抗组胺药也能治疗焦虑症状,这些药物在治疗其主要适应证的同时也有较好的抗焦虑作用,因此也用来治疗焦虑症状,但不常规用于治疗焦虑障碍。

抗焦虑药物的主要适应症状是焦虑、紧张、恐惧、失眠。

常用于各种焦虑障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应激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抗焦虑药物作用机理一、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BZ)的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

研究发现大脑广泛存在苯二氮卓类受体,分布在各个脑区,而且BZ受体的分布与广泛分布的大脑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GABA)受体近似。

GABA受体既与氯离子通道偶联,又与BZ受体间存在功能联系。

实验发现BZ可以增加突触后GABA受体的电流,增强GABA受体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效应。

GABA受体分两类:GABA-A和GABA-B。

GABA-A 对BZ和巴比妥敏感,与选择性开启氯离子通道有关,促使氯离子内流,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

正常情况下GABA-A受体处于抑制状态,不与GABA结合,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当BZ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使GABA-A受体的抑制被解除,增加了GABA-A受体与GABA的结合,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增加内流,细胞内负电增加,细胞外正电增加,达到细胞膜超极化,造成神经元的兴奋阈值增加,达到中枢神经元抑制的目的。

而GABA-B受体与Ca离子的活性和cAMP偶联有关,协助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

因此小剂量BZ时就有抗焦虑作用,可以使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等症状缓解,其机制可能与药物作用于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有关。

当苯二氮卓类药物剂量加大时,引起镇静、催眠。

与药物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及皮层有关,也与该系统GABA能神经传导增加有关。

二、其他抗焦虑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其它抗焦虑药主要有非苯二氮卓类药丁螺环酮(Buspirone),其他还有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β-受体阻断药、黛力新等药物。

这些药物的抗焦虑作用涉及脑部的其它神经递质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5-羟色胺能(5-HT)系统、多巴胺能(DA)等系统。

实验表明NE系统尤其蓝斑是预期危险的觉醒中枢,抗精神病药和部分抗抑郁药作用于这个系统,达到抗焦虑作用。

5-HT系统对焦虑的适应性起到抑制作用,抗抑郁药、丁螺环酮通过作用于5-HT系统达到抗焦虑目的。

而DA系统参与情感性行为和焦虑表现,因此作用与DA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抗焦虑作用。

以上神经递质系统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脑的不同水平,参与焦虑的作用。

1.丁螺环酮的药理作用机制丁螺环酮是第一个非镇静、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1968年合成,化学结构与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相似。

丁螺环酮通过影响突触前和突触后的5-HT1A受体产生抗焦虑的作用。

对突触前5-HT1A受体,丁螺环酮是一种完全的激动剂,抑制神经元的点燃,降低5-HT的合成。

在海马和皮质,丁螺环酮是一种突触后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当5-HT功能亢进时,丁螺环酮起着拮抗剂作用;当5-HT 功能降低时,丁螺环酮则起着激动剂的作用。

研究发现丁螺环酮对DA-D2受体也有作用,抑制D2受体,而且这种作用遍布整个大脑。

丁螺环酮与DA受体的结合比对5-HT1A受体结合更加明显。

丁螺环酮对BZ受体及GABA没有作用,因此没有苯二氮卓类的镇静作用、肌肉松弛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丁螺环酮没有药物依赖,不会造成药物滥用。

丁螺环酮也不影响精神运动性操作,或增加酒精引起的操作损害作用。

相反,丁螺环酮不但不损害操作,还能改善酒精诱发的操作效率降低的主观意识。

丁螺环酮对苯二氮卓类的撤药症状无效。

2.抗组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抗组胺类药物是一类可逆性占领组胺受体、竞争性阻断组胺对受体的结合的药物。

组织胺受体有两种H1和H2两种类型,H1受体与过敏反应、中枢抑制作用有关,与胃酸分泌也有关。

当H1受体兴奋时,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兴奋。

大多数抗组胺药有不同程度的抗M 胆碱作用、局麻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少数有中枢兴奋和抗5-HT作用。

因此,临床上常用抗组胺药来镇静和催眠,乙醇胺类、吩噻嗪类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

有关抗组胺药物的抗焦虑作用至今没有很好地研究过,因此确切的机理不清楚,推测抗组胺药物的抗焦虑作用,可能与其镇静作用相关。

不过,抗组胺药物的抗焦虑作用不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那样明显。

临床常用的抗组胺药有苯海拉明、羟嗪、异丙嗪。

盐酸苯海拉明(可他敏)属于乙醇胺类,药理作用除了抗组胺的特性外,还有明显的镇静、抗胆碱、止吐和局麻作用。

口服吸收完全,15~60分钟见效,药物血浓度2~4小时达峰。

一次服药,作用可以维持3~6小时,98%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4~24小时,首过效应明显,50%的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就经肝脏代谢。

盐酸羟嗪(安泰乐)属于哌嗪类,本药镇静作用明显,除抗组胺作用外还有抗焦虑、止吐、止痒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15~30分钟起效,持续4~6小时。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属于吩噻嗪类,药理作用除抗组胺的特性外,还有明显的中枢抑制、抗晕动症、止吐、抗M胆碱和抗5-HT作用。

口服吸收完全,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25%左右。

口服、肌注或直肠使用后起效迅速,起效时间为20分钟左右。

与蛋白结合率高,镇静作用维持2~8小时。

本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

3.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Beta-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s),简称β受体阻断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β受体激动药竞争β受体,从而拮抗β型拟肾上腺素作用。

β受体阻断药主要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减少心脏活动,降低心率和收缩力,减慢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

β受体阻断药可拮抗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肾素释放。

β受体阻断药在电生理研究中表现为奎尼丁样稳定细胞膜电位的作用,但发挥膜稳定作用的浓度比一般剂量能达到的浓度要高出60~100倍,故常用量时膜稳定作用与治疗作用无关。

β受体分β1和β2,心脏的受体主要是β1受体,支气管主要是β2受体。

β受体阻断药分为五类:1类β受体阻断药指无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药,也称β1、β2受体阻断药。

2类β受体阻断药是选择性作用于β1受体的阻断药,也称β1受体阻断药。

3类指兼有β受体和α受体阻断作用的药物。

A类β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B类β受体阻断药都有内在活性。

β受体阻断药的抗焦虑作用的机理不清。

目前使用最多的有:①1A类药有普萘洛尔(心得安),这是最早出现的β1、β2受体阻断药,至今仍应用不衰。

普萘洛尔对β1、β2受体无选择性,无内在活性,有膜稳定作用。

药用普萘洛尔是含左旋体和右旋体各半的消旋体,只有左旋体才有β受体阻断作用。

当交感神经兴奋张力升高时,该药的作用比较明显。

阻断平滑肌β2受体作用,表现为支气管和血管收缩,降低最大呼气量,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②2A类药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这是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膜稳定作用较弱,对心脏作用与心得安相似。

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比心得安弱,也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脂溶性高,口服吸收率大于90%,主要在肝脏代谢,首过效应普萘洛尔60%~70%,美托洛尔25%~60%。

生物利用度普萘洛尔为30%,美托洛尔为40%~75%。

口服血药浓度高峰时间1~3小时,半衰期为2~5小时。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普萘洛尔半衰期延长。

美托洛尔在体内的代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白种人中90%属于快代谢型,半衰期3~4小时,10%属于慢代谢型,半衰期7.5小时。

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口服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可相差20倍,故剂量需要个体化。

血浆蛋白结合率普萘洛尔大于90%,美托洛尔仅为12%。

4.黛力新药理作用机制黛力新(黛安神、美利曲辛)是氟哌噻吨和四甲蒽丙胺的复合物,每片含10毫克四甲蒽丙胺(melitracen,美利曲辛)和0.5毫克的氟哌噻吨(flupentixol )。

本药可提高脑内突触间DA、NA和5-HT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氟哌塞吨是突触后D1、D2受体抑制剂,通过阻断D2受体起到抗精神病的作用。

低剂量时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DA自身受体。

美利曲辛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神经递质再吸收,使突触间隙的5-HT和NE浓度增加;具有拮抗利血平作用、抗强直性木僵、增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微弱的镇静作用。

另一方面,美利曲辛可以对抗氟哌塞吨产生的锥体外系反应。

氟哌塞吨与美利曲辛互相拮抗,使本药的抗胆碱作用较单用美利曲辛弱。

因此,本药在临床上表现两种成分在治疗上的协同效应,在不良反应方面互相拮抗。

黛力新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但镇静作用不如苯二氮卓类、抗抑郁作用不如常用抗抑郁药。

黛力新没有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依赖和滥用的副作用。

氟哌塞吨口服吸收4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生物利用度40%~50%。

药物首过效应广泛,主要在肝脏代谢,没有活性产物。

本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也可以通过乳汁排泄。

美利曲辛吸收后3.5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半衰期19小时。

蛋白结合率89%,可经乳汁排泄,肾脏排泄为主。

第二节抗焦虑药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抗焦虑药物种类繁多,由于成瘾性和耐受性的原因,像巴比妥类、丙二醇类药物已经很少用于精神科临床治疗焦虑症状。

目前,使用最多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卓类、新一代抗抑郁药和其它非苯二氮卓类药。

其中苯二氮卓类这类药物因成瘾性和耐受性比较小,不伴意识水平减低,副反应小,使用比较安全,而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还不是理想的抗焦虑药物,理想的抗焦虑药物应符合以下标准:①耐受性好,应用范围广泛;②能消除焦虑,但不引起过度的镇静催眠;③能产生松弛作用,不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或共济失调;④不抑制呼吸中枢;⑤无成瘾危险。

因此,有人将抗焦虑药分为第一代抗焦虑药和第二代抗焦虑药,第一代抗焦虑药指苯二氮卓类和老的抗焦虑药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抗组胺药、酚噻嗪类和传统抗抑郁药物。

第二代指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非苯二氮卓类,包括丁螺环酮、黛力新和第二代抗抑郁药物如SSRIs、NSRIs、NaSSA等。

一、苯二氮卓类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焦虑药,对于控制精神焦虑,紧张和伴随的不安有明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