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
矿产勘查学

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找矿地质条件: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勘探工程间距:指单个截穿矿体的勘查工程所控制的矿体面积,通常以工程沿矿体走向的距离与倾斜的距离来表示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简称米百分率或米百分值,它是对工业利用价值比较高的矿产所提出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
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产。
相似类比的内容;成矿背景、成矿条件、矿化信息、成矿规律和类别。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矿产储量:是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查证实存在矿体,其产出形式、数量、质量能成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矿产资源总量:是矿产储量、暂难利用的探明资源量和潜在资源量的总和。
地质编录:是在找矿及勘探工作中,把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包括采样分析、鉴定的成果)或经综合研究的结果,正确地、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表达与说明,以解决和反映找矿勘探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穿脉和沿脉:穿:垂直或斜交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
沿:在矿体内或矿体与围岩接触带沿矿体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矿体的变化性质指某矿体变化标志在矿体不同空间位置上相互之间的联系特点与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

1 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地质勘查就是一项纷繁复杂、循序渐进得工作其目得就就是探明矿产资源。
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地质人员应熟悉与掌握从勘查设计到提交勘查报告中得每一个操作步骤与细节。
下面以钻探工程为例将地质勘查工作一般操作步骤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地质勘查设计地质勘查前应编制地质勘查设计按地质勘查阶段编制得设计有预查、普查、详查与勘探设计按类别有总体设计与单体设计。
XX矿区现总体设计并开始实施得有1《XX省XX县XX铜金矿区Ⅺ号矿带铜矿详查设计》。
2《XX省XX县XX矿区XX矿段铜矿补充详查设计》。
3《XX省XX县XX矿区XX矿段铜钼矿详查设计》。
4《XX铜金矿区XX 矿段及其外围铜钼矿普查设计说明书》。
5《XX省XX县XX矿区东部金矿生产补勘设计》。
6《XX省XX县XX矿区大岩里铜矿点坑探与钻探设计》。
设计前应详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依据充分并有可操作性。
设计书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与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练、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设计编制完毕后由编制单位内部初审再报上级进行统一审查审查通过后由上级下达《设计审查意见书》项目所在单位接到意见书后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有重大设计变更设计编制单位组织编制变更或单体设计报上级审查批准。
本步具体可参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步、熟悉勘查区与填写各类通知书这一步就是钻孔地质编录前得准备工作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得内容。
1、熟悉勘查区基本地质特征。
根据以往提交得勘查区地质报告或研究成果熟悉本区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围岩蚀变、矿种及矿层体赋存状态、构造、矿带分布等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尤其设计钻孔所揭露得地质特征熟练掌握钻探编录得有关规范与要求等详细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2、填写《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
地质人员应根据已设计得钻孔将设计孔深、方位角、倾角比例尺揭露得岩石、构造、矿化层得深度与岩石名称以及质量要求与技术措2 施填在设计书里并绘出理想柱状图。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暂行标准

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局投资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暂行标准云色地勘院字[2004]10号前言为适应我局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规范、合理地核算局投资地质项目费用,提高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地质项目任务的完成,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2000年2月,简称“国调项目设计预算标准”下同),参考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预算标准,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算标准。
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局投资的地质勘查项目所需费用的预算.本预算标准仅包括我局地质项目常用的工程手段预算标准,即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解译、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测试及其他地质工作的预算标准。
以《国调项目设计预算标准》中相应工作方法和手段的中常地质复杂程度或Ⅲ类地形等级标准确定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解译、物探等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预算标准,按Ⅳ类地形等级确定化探及物化探测网预算;以近年局投资项目的核算费用确定钻探、山地工程的预算标准,以《国调项目设计预算标准》确定岩矿测试预算标准;参考《国调项目设计预算标准》确定其他地质工作预算标准.所有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预算均不加地区系数.二00四年三月三十日1一、地形测量二、地质测量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2三、遥感地质解译四、物化探(一)物探1、磁法磁法测量预算标准3磁法剖面测量预算标准2、电法激电中梯(长导线)测量预算标准激电中梯(长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4激电中梯(短导线)测量预算标准激电中梯(短导线)剖面测量预算标准激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5视电阻率中梯测量预处标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预算标准视电阻率垂向电测深测量预算标准视电阻率对称四极剖面测量预算标准6瞬变电磁法测量预算标准(TEM)7(二)化探土壤测量预算标准土壤剖面测量预算标准8岩石测量预算标准岩石剖面测量预算标准9(三)测网布设物化探测网布设预算标准物化探剖面布设预算标准五、钻探10六、山地工程(一)坑探(二)浅井(三)槽探七、岩矿测试及其他地质工作(一)岩矿测试按《国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标准》进行预算. (二)其他地质工作。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地质编录和“三边”工作

•
2、钻孔地质原始分层;钻孔岩芯地质分层原始编录按 钻探回次进行分层 ,分层原则:凡厚度大于0、50米的一 般岩层就应单独分层,有意义的矿层,地层不论厚度大小 也应独立分层,回次顶部和下部的分层不论厚度大小,应 先单独分层,然后在综合整理时再根据上下回次岩性、厚 度大小再确定是否合併。钻孔岩芯地质分层原始编录要注 意的六个事项: • (1)、要防止岩芯巅倒:为了防止岩芯巅倒,要从两个 环节做起,首先从岩芯管向外取岩芯时要防止巅倒和混乱。 二是要对岩芯箱进行编号,规定方向,岩芯装箱时从右上 角开始。岩芯编号采用回次加块数的方法,如12-5-2-12, 12回次,取了5块岩芯,这是第2块,长12厘米,也可不带 长度。
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
• 11、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修改 、 •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改动。除非经研究、论证、实地核对、项目负责 人批准,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层及地质体代号、 编号、矿体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名称、术语 及与此有关的文字描述部分进行修改。但这些改 动必须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注明修改原因、批 注人及修改日期,不得在原始资料上涂抹修改。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 地质原始编录与“三边”工作
魏发团 2010年3月
前言
• 受局地质科技处的委托,结合多年地质工作实 践,按照《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D2006_01)和《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 综合整理规范》的要求,就固体矿产勘查中的 “三边”工作,以及与“三边”工作有关的原始 地质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整理与大家进行共同交流, 以便相互弥补,促进和提高我局地质勘查工作质 量和地质勘查 经济效益。讲的不对之处和与现行 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敬请大家指正,有不同认 识的地方愿与大家进行探讨。
地质工作管理规范

地质工作管理规范地质工作技术治理规范辽宁金凤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三年元月目录地质工作细则及标准0一、地质工作细则0二、地质专业技术标准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6一、地质编录工作的规范6二、地质编录工作分类及要求7三、探采过程中的地质编录工作8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图件编制规定10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10二、地质综合图件编制规定11矿山统一地质图例15采样工作细则15一、取样的目的16二、取样的种类和方法16三、取样工作的要求18探矿工程设计与治理规定19一、新区开拓设计19二、年度勘查设计19三、季、月探矿设计打算21四、勘查设计审批21五、探矿工程施工治理21探矿工程的监督和验收规定22一、总则22二、组织领导22三、验收规则23四、验收标准23五、监督与治理24六、探矿工程验收具备的条件25七、探矿工程的验收26八、探矿工程的结算26九、罚则26资源/储量估算、统计、治理细则27一、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意义 27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分级的规定 27三、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承诺误差28四、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必备资料28五、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29六、矿产资源/储量核销方法32生产矿量运算和治理方法34一、总则34二、地下开采矿山生产矿量的分级和运算34三、生产矿量的治理36贫化与缺失运算细则治理方法36一、矿石缺失与贫化运算原则36二、矿石开采缺失与贫化运算方法37三、矿石开采缺失与贫化的治理39钻探工作细则40一、钻探设计40二、开孔前的预备工作40三、钻进中的地质工作41四、综合整理43五、岩矿心的处理与保管43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编制技术标准43地质资料治理方法45一、目的45二、适用范畴46三、治理规定46四、治理方法46五、档案资料归还治理方法46六、治理方法执行时刻47地质探矿增储项目(月、季、年)填报治理规定47一、目的47二、组织治理48三、地质探矿增储项目填报治理规定48四、地质探矿增储项目填报审批治理规定49五、地质探矿增储项目填报方式49六、其它治理事项49地质工作细则及标准一、地质工作细则1、为加大公司地质技术工作治理,特制定本标准。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一、前言固体矿产勘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编录是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规范勘查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保障勘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制定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对于提高勘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编录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真实反映勘查现场情况和勘查成果,不得夸大和虚构数据。
2.完整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全面、完整地记录与勘查有关的地质信息和数据,不得漏报或遗漏重要信息。
3.准确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准确无误地记录各项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4.时效性原则:地质编录应当及时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实用性。
三、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1.地质勘查单位基本信息:记录勘查单位名称、编号、通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2.地质勘查项目概况:记录勘查项目的名称、编号、地区位置等基本信息。
3.地质勘查工作进展:记录勘查工作的计划、实施情况、阶段性成果等信息。
4.地质调查数据:记录地质调查的数据,包括野外记录、勘探钻孔、地质剖面、取样分析等数据。
5.地质勘查成果:记录地质勘查的成果,包括勘查报告、勘查证明、地质图件等成果。
四、地质编录的规范要求1.要求地质编录人员具备地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录各项地质数据和信息。
2.要求地质编录人员严格按照统一的编录格式和标准进行编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要求地质编录资料要求精细、规范、清晰,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要求地质编录人员妥善保存和管理编录资料,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地质编录的管理和监督1.地质编录工作应当由地质勘查单位负责,设立专门的地质编录部门或岗位,负责地质编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地质编录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地质编录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地质编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矿产勘查、地质编录及野外地质观察

3)整理
实测地质剖面的野外现场编录要逐日整理, 及时将标本、样品送出。每一剖面测制结束都要 编制出地质综合表和柱状图等图表和文字说明。 整个实测地质剖面阶段结束时,要在各剖面对比 的基础上,确定出矿区的填图单位及一套经过鉴 定、测试的矿物、岩(矿)石、古生物标本,统 一岩(矿)石命名,随着深部揭露工作的开展要 及时补充钻孔或坑道采集的新鲜标本,深化认识, 必要时要修正原来的名称。
2)实测地质剖面的测制要求
根据矿区地质图的比例尺确定实测地质剖面的比例尺 实测地质剖面时用半仪器法同时测绘地形及地质,绘制路线地质 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矿区勘查线剖面图用仪器法测绘地形剖面 图,填绘地质时,对工程位置、地质界线特别是矿层(体)界线、 重要断裂界线等必须用仪器法定位。 测量点、基点、观察点在 实地用木桩或用油漆在岩石上标志。矿区勘查线剖面端点要埋设 水泥桩,并测定其坐标及高程。 实测地质剖面时,要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测量各种数据并记 录,主要内容是: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分、 结构、构造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矿) 脉的岩矿石名称、岩性、穿插关系及产状、厚(宽)度;地质体 及地质构造(褶曲、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接触关系、垂直 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等。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放大素描和补充 描述,或用照片、录像等记录。
4.勘查报告的编制和审批(报告编审)
矿产勘查报告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总结和最终成 果。勘查报告是为勘查区能够进一步进行工作、矿 区总体规划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勘查报告编 写工作必须在取全、取准笫一性资料并符合相应勘 查项目规定的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报告要做到客 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勘查工作成果,报告内容要 讲究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重点突出、内容清 晰、结论明确。勘查报告编制完成应按有关规定呈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汇交。
关于下发地质“三边”工作的若干规定

关于下发《水文地质局地质“三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各队、勘查院、岩土公司: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促进地质技术管理规范化,确保勘查项目取得高质量、高水平的地质成果,提高地质技术工作的工作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适应地质勘查市场经济的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局制定了《水文地质局地质“三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现下发给各单位,望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局地质管理部门,以便于进一步完善。
原“中煤水第字(1998)106号”文“关于下发《水文地质局“三边”工作的几项规定》(试行)的通知”同时废止。
附:水文地质局地质“三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二〇〇九年十月日水文地质局地质“三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促进地质技术管理规范化,确保勘查项目的成果质量,提高地质技术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质“三边”工作即“边勘查施工、边整理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是地质勘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它贯穿于勘查的全过程,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勘查阶段,必须认真执行。
第三条取全取准各种原始资料是“三边”工作的基础,加强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是“三边”工作的核心,及时编制修改各种图表是“三边”工作的手段,按时保质提交地质报告是“三边”工作的目的。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局内部地质勘查项目施工作业的技术管理。
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查项目在执行本办法时,可根据业主要求和具体情况制定细则。
第五条地质“三边”工作应与地质勘查单位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融会贯通。
第二章地质“三边”工作组织第六条地质勘查项目应设专人负责地质“三边”工作,必要时在项目地质组内成立“三边”小组。
建立“三边”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和工作要求。
第七条地质勘查项目技术负责人是地质“三边”工作的责任人,全面负责组织完成各项地质“三边”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图比例 尺
1:25000
剖面图比例 尺 2000-1000 1000_500 500-200 200-100 1:100
勘探线剖面 5000-10000 2000-5000 2000-5000 1000-2000 500-1000
1:10000 1:5000 1:2000 1:1000
•
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
• 8、原始地质编录中的手图与清图:在野 外进行原始地质编录时,先作野外手图。 手图上可简化某些要素,用临时代号、简 • 单的注记等代替,待工作告一段落,修订 地质界线和制图要素后,再按要求整理转 绘成清图,清图经质量检查确认,项目技 术负责人核实批准后,作为原始资料保存。
•
• •
岩芯巅倒的判断:一是如上回次有残留岩芯,那么残留岩芯一定在下回次岩 芯的最上边,残留岩芯的明显特征多出现偏芯磨损。二是如钻孔停钻时间较 长或钻孔出现掉块、脱皮现象回次岩芯上边有泥、岩块混杂的泥团。在确定 了回次岩芯的最上部后,可根据每节岩芯横断面的形状、岩性进行遂块岩芯 顺序的确定。 (2)、残留岩芯的判断:当回次岩芯顶部出现偏芯磨损。则磨损部分属于 残留岩芯。回次岩芯长度大于回次进尺时,就有上回次残留岩芯存在。对于 回次残留岩芯要单独分层,层厚不能占本回次进尺数量,要占上回次进尺数。 (3)、缺失岩芯量的处理:受钻探技术和地质体复杂性的影响,钻孔岩芯 很难100%的取全,当一个回次岩芯达不到100%时,对于缺失量如何处理, 一般要求进行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看是科学,但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附合。 在实际工作中凡岩芯横断面有明显磨损的,缺失量加在有磨损的岩层上。无 明显麻损时,要根据上下层的岩性硬度而确定,凡由硬岩性进入软岩层,缺 失量加在上部硬岩层上,由软岩层进入硬岩层的,缺失量加在上部软岩层, 凡是有煤的回次、缺失量都加在煤层上。
一、原始地质编录
•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实测地 质剖面、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大比例尺化探、探槽、探井、坑道、 钻孔、工程测量、采样的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的原始地质编录、野外资 料整理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 从规程适应的范围来讲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它规定了各项 具体勘查工程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即然是规定那么就应贯彻执行。 • 在我们以往所承担的国家地质勘查工作中,在质量检查验收中就原 始地质编录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我们没有按照规程规定的要求去作, 具体表现为:一是丢东拉西、内容不全,二是编录格式、工作程序不 符要求,如地质填图中的手图问题、信手剖面的等问题都被我们所忽 视而遭质凝。
•
• •
(4)、钻孔钻遇的地质界线、构造线层段要认真详细分层。 (5)、要多量、量准岩芯角,现在发现有把岩芯角的余角误当岩 芯角现象,岩芯角是岩芯竖立时岩性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是岩芯 外壁与岩性层面的夹角。在岩芯分层过程中岩芯角一定要多量,尽最 大努力要仗量准确,当两个相邻岩角的差值大于5度时,一定要查明 原因。一个钻孔不能一个岩芯角都没有,如果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就不 能终孔。因为没有岩芯角就无法进行煤、岩层的真厚计算。 • (6)、关于钻孔终孔的问题:煤炭资源勘探中的钻孔多以一层位 为终孔层位,而以深度为准的很少。所以在钻孔地质签验工作中要根 据所取岩芯,即时,准确的掌握钻进层位,正确的确定终孔层位和终 孔深度。钻孔穿过终孔层位后,终孔深度以测井探管能够下到目的层 以下2-3米为原则,一般有10米左右即可。
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
• 11、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修改 、 •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改动。除非经研究、论证、实地核对、项目负责 人批准,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层及地质体代号、 编号、矿体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名称、术语 及与此有关的文字描述部分进行修改。但这些改 动必须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注明修改原因、批 注人及修改日期,不得在原始资料上涂抹修改。
老硐 钻孔 水文孔 浅井 石门 煤岩标本 化石标本 照片 录音带
1、4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
• •
• • • • • • • • •
地质点编号 地质点、实测剖面、录像、录音、磁带、磁盘、标本、样品,均用全矿区顺序编号。 即:矿区代号、类别号、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号码允许不连续、缺号,但不许有重 号。 勘探线编号 勘探线按勘探阶段最密的间隔等距离编号。在基它矿产勘查中以中央为0线,左侧 为奇数号和右则为偶数号。在预查、普查、洋查阶段,可以按勘查类型预留那些暂不 布置工程的勘探线。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均从西向东依次编号,也可预留部分线号。 工程编号 探矿工程由工程代号、勘探线号及勘探线上(包括勘探线附近)该类工程顺序号顺次 连接而成。如××矿区2号勘探线上的第一个探槽编号为TC201,18号勘探线上的第一 个钻孔编号为ZK1801。 在勘查程度很低,尚无法确定勘探线的矿区和工程少的小矿区,可按工程类别及施工 顺序统一编号。例如:钻孔ZK1、ZK2,探槽TC1、TC2,但需在设计中作出规定。 对远离勘探线的采场、采坑、石门、竖井、老硐等及其它零星工程可按全矿区顺序编 号。
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
• • • • • • • • • 9、 编录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 、 9.1 钻探施工的质量监督 a)钻孔编录人员要随时到施工现场检查核对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 取率、孔斜、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配合施工单位 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b)对钻探施工人员填写的钻探施工班报表,钻孔施工概况表、孔 深仗量台账、校正和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和提交的岩 矿心要认真查看,若发现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9.2 槽、井、坑探施工的质量监督 槽、井、坑探编录人员应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的工程是否符合“地 质勘查坑探规程”要求。 10 编录人员技术准备 编录人员在编录前,必须熟悉矿区的地质设计、地质情况和与矿区 勘查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
•
三是关于剖面精度,不同比例尺的剖面 其精度也不同,剖面精度以独立分层的厚 度大小为主要原则,实测剖面的分层精度 可根据剖面的比例尺大小确定。凡在剖面 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 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 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 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 也应独立分层,并将其在图上放大到1mm 表示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言
• 受局地质科技处的委托,结合多年地质工作实 践,按照《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D2006_01)和《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 综合整理规范》的要求,就固体矿产勘查中的 “三边”工作,以及与“三边”工作有关的原始 地质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整理与大家进行共同交流, 以便相互弥补,促进和提高我局地质勘查工作质 量和地质勘查 经济效益。讲的不对之处和与现行 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敬请大家指正,有不同认 识的地方愿与大家进行探讨。
• • • •
1.2、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
• • • • 4、工具、量具: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 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要求定期检验的,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 检验,检验报告应与原始地质编录一同归档。 5、 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原始地质编录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 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值。在其精确范围内修 约时,按CB 8170《数值修约规则》进行。 6、 记录设备和材料: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设备和材料。 文字记录使用野外记录本,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张绘、印,幅面尺 寸为185×260mm或其2n倍(n=0,1,2,3,4)。现场记录及绘 图时,应使用碳素或2H绘图铅笔。对铅笔记录部分,整理时要用碳素 墨水将图线及重要数据着墨。用掌上电子计算机编录时,按有关规定 执行。 7、 编录方法及图件、表格: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原始地质 编录。编录中所使用的图件样式见附录A,使用的表格格式见附录B。
1.7、钻探原始资料
• 1、钻孔原始资料种类 • 1、钻孔原始资料分为六大类:一是程序类资料,包括布孔通知书、 安装通知书、开钻通知书、加深、减浅通知书、终孔通知书、测井通 知书、封孔通知书,程序类资料代表了钻探的施工过程和责任的划分, 在程序类资料上各事项、责任要交待清楚、说的明明白白,有关责任 人的签名、日期一定要填写齐全; 第二类是设计类资料、包括钻孔设 计书、封孔设计书、钻孔各类试验设计书;第三类是钻探各种原始记 录,包括钻探小班原始记录,打煤报告,钻杆仗量台账、钻孔封孔报 告。第四类是地质编录,包括钻孔原始地质分层记录,钻孔地质分层 综合记录。第五类是钻孔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包括测井工作记录,测 井原始数据资料,测井全孔岩煤层解释成果,钻孔煤层解释成果、测 斜成果、测温成果。第六类是钻孔工程质量统计验收资料。 •
1.3矿区常用勘查工程代号
名称 地质观察点 代号 D 1、2、3 BT CC TC YJ SJ XJ PD XD YM 名称 综合分析样 代号 ZH S LD ZK SHK QJ SM MY HB ZP LX 名称 光盘 代号 JP B 勘探线 水样 标本
肃土 采场 槽探 圆井 竖井 斜井 平坑 斜坑 沿脉巷道
1.5各项勘查工程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
• •
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不细讲,规 程对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填图、槽 探、探井、坑道、钻孔等勘查工程 的工作方法、要求和原始地质编录 都作了规定,具体应用时可详细阅 读、具体应用。重点只讲二个问题, 一是实测地质剖面,二是钻孔的原 始地质编绿。 实测剖面应注意三点。一是地质 图比例尺与实测剖面图比例尺的匹 配问题,一般为: 二是实测地质剖面的长度与密度 的问题:长度要测全各填图单元, 密度是各填图单元、都应有实测的 地层厚度、岩性和赋存形态。
1.6各项地质原始编录格式
• 各项地质原始编录的格式要统一,图式、图例、表格 要与规程规定相一致,不能各行其事。更不能一个本子记 录所有的工作内容。野外工作离不开图,不能只描述、记 录,不填图。地质图应禁止在室内凭记忆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