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艺术真实_辨析_赵炎秋

合集下载

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影子作者”

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影子作者”

作者: 赵炎秋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28-34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明清白话小说;隐含作者;影子;中国现代小说;长篇章回小说;西方小说;说书艺术;真实作者
摘要:隐含作者的概念是建立在西方现代小说的叙事经验之上的,明清白话小说中作者的形象实际上是影子作者。

影子作者的产生与说书艺术密切相关。

它有三个特点:其一,影子作者与叙事者、真实作者之间的分化还未完成,三者之间的界限尚不明确;其二,他不一定总是躲在幕后,经常也在作品中出现,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三,他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性,不只是一个虚幻的形象。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影子作者在长篇章回小说中逐渐向隐含作者转化。

但真正的质变则发生在晚清与民初西方小说的大量进入所催生的中国现代小说中。

影子作者的建构方式在今天中国的小说实践与叙事理论中仍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重点、 中外电影史 文艺理论考研试题库、考研笔记梳理 论述题重点 考研参考书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重点、 中外电影史  文艺理论考研试题库、考研笔记梳理 论述题重点 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重点、文艺理论考研试题库、考研笔记梳理【育明教育独家提供】【育明教育文艺理论考研试题库】【论述题部分】1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1该题不仅能考察学生对文学创造原则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考察出学生从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把握和认识文学特征与性质的能力。

该题关键是从比较的角度把握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要点有:其一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重在对艺术的内蕴的真实与假定的真实两个方面的阐述;其二是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意性,重点阐述艺术的主观真实与诗意真实两个概念。

2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综合把握和梳理丰富多样的文学概念以及我们当前对文学概念的理解。

把历史上的文学概念梳理为三种,广义、狭义与折中义,即文化的、审美的惯例的文学观念。

要集中梳理和说明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合理的成分,要指明文学概念的多义对我们把握文学概念带来困难,我们有可能寻求如下一种解决办法,即承认狭义文学的审美文学观念为中心地位,在此中心地带汲取广义和折中义文学观念的某些合理成分。

3试论述文学的双重性质?3该题是个重点题,重在考察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分清并分别阐明文学的一般性质即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特殊性质即审美性的特征。

特别是这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两种性质的矛盾统一的关系。

4试举例说明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及原因。

4该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文学发展的复杂性问题,以及如何认识这种复杂性产生的原因。

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文学的发展与经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上,这种不平衡有着种种表现方式。

需要学生举例,以文艺史的例子来证明。

该题的另一个重心在于阐明如何解释这种不平衡关系产生的原因。

从艺术真实性的视角谈培养大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从艺术真实性的视角谈培养大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从艺术真实性的视角谈培养大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摘要】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在教学中从艺术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艺术真实性文学影视作品鉴赏能力一、培养意义培养大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加强对影视审美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影视审美的指导是当前影视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综合产物,它综合了视觉、听觉、时空、艺术和技术等多种元素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同时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只有让学生学会应用正确的影视鉴赏方法,能够系统分析影视的各种表现风格和表现手法,把握艺术的真实性。

影视艺术这一审美客体只有经过审美主体的审美鉴赏成为审美对象,经过审美的再创造才能呈现出最大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才能最终被人们接受。

它是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有着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学影视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审美情趣的提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文学真实性问题始终是中西文艺理论界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

从“真实”概念本身来说,我们大多以客观现实为参照物,符合客观现实的就真实,否则就不真实。

然而,由于“人”的因素的存在,真实就变得复杂了,或者说,真实就不是那么纯客观的了。

德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席勒从艺术真实的视角来阐释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

他认为:只要我们觉得一个观念和我们的思维和感觉的方式一致,和我们自己的思想程序有某种亲属关系,它就很容易为我们的心灵所理解;这种观念,我们就说它是真实的。

倘使这种相似之处只关系到我们心灵中的特殊之处,我们心中普遍人性的特别情况,而这些情况又可以撇开不顾而无损于普遍人性,那么,这一观念对我们便只具有真实性;倘使这种相似之处涉及全人类都该有的普遍的和必然的形式,那么,这种真实性就可以和客观真理同等看待。

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

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

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篇一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啊!说爱它吧,那是因为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关于文学批评的宝贝。

它把那些复杂的理论和概念,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咱讲明白了。

就好比说,以前我对文学批评那是一知半解,感觉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但读了这本书,我可能不敢说自己是专家,但至少入门了,知道了从哪些角度去看待一篇文学作品,怎么去分析它的好坏。

不过呢,说恨它吧,也不是真恨啦,就是有时候读着读着,我觉得脑子都要转不过来了!那些理论啊,观点啊,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我心里就想:“哎呀妈呀,能不能让我喘口气儿!”也许是我自己太笨,吸收知识的速度太慢,但真的感觉有点吃力。

但回过头来想想,这不正是学习的过程吗?哪能一帆风顺,事事轻松呢?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批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儿,得下功夫,得用心琢磨。

我觉得吧,对于像我这样对文学批评感兴趣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它能带你走进文学批评的大门,但能不能在这个领域里混出个名堂,还得看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我在想,以后我再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不是能像书里教的那样,看出更多的门道呢?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但不管怎样,这本书给了我尝试的勇气和方向。

总之,读了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我是感慨万千啊!希望自己能在文学批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哪怕跌跌撞撞,也绝不放弃!篇二赵炎秋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读后感哇塞,朋友们,让我跟你们唠唠赵炎秋主编的这本《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多厉害?”可没看几页,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书简直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文学批评的全新认知大门。

书里讲的那些个例子,生动得就像在我眼前演电影一样。

我仿佛能看到作者们在字里行间跳跃,跟我诉说着他们的心思。

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真题笔记资料

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真题笔记资料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艺术思潮2、兴观群怨3、移情说4、神韵5、席勒二、简答:1、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是什么2、简要分析一部当代小说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1、四大名著你最喜欢那部?简要分析。

2、结合艺术个案或现象,就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

(可就某一门类艺术来说,也可综合阐述)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独家提供】《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独家内部资料》包含611艺术概论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参考书重点总结、中西文论补充、内部试题库等各个方向专业二参考书目详询王老师扣扣壹陆伍捌贰肆伍叁肆叁《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独家内部资料》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201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概论考研内部笔记资料、考研重点总结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简答论述试题汇编总结1.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作品的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北电考研-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考研真题解析

北电考研-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考研真题解析

园林:
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悠嘻境域。
园林艺术:
属于建筑艺术的一类,跟注重观赏性,并通过撷取自然美的精华,将自然美和建筑美相融合, 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征。
工艺美术: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7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总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坚持“全球口味,中国气派、异域元素”我们既要坚持艺术全球 化的普遍性和共性,又要保留艺术本土化的特殊性和个性,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的,缺一不可。没有艺术的特殊性、特色性,就没有国家的民族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就不会在 全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更不会很好地发展。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1影0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各民族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结果就是现如今我们的世界存在的缤纷的艺术种类。现我们 立足于东方看世界,艺术的交流过程主要体现了三种形式:
第一,东西方的艺术交流。第二,中外民族间的艺术交流。第三,中华民族内部的艺术交流。
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 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与空、视 与听、再现与表现、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起来,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悲剧:
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 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 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命题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软实力, 中国艺术“走出去”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派艺术探讨)

应用写作 郑州大学网考资料及答案

应用写作  郑州大学网考资料及答案

通报与通知有何区别?
通知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后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所告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所宣布的规定条纹具有政策性法规行和某种权威性要求人们遵照执行
怎样理解艺术的真实。

这里有2层意思1 生活真实即社会生活种实际存在的人和事是客观试试2艺术真实是艺术家真切的人生体验基础上通过艺术的创造力以虚幻的形式揭示处理把握以下3层含义1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作家提炼加工改造过的事实2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生活的主观评价和主观情感的真实3 艺术真实是事真情真理真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请按顺序写出行政公文写作的五个模块。

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
撰写总结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全面收集材料精心选择善于总结经验安排好全篇的结构内容充分具体语言简明准确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份批评通报。

××同志长期工作散漫,责任心不强,并且经常脱岗。

5月17日上午下班时,他无打考勤卡(早退);17日下午和20日上午他没打上、下班考勤卡,也不见他上班。

更为严重的是,他违反规定,擅自多次涂改考勤卡。

xx同志17日下午和20日上午没打卡下班考勤卡也不见上班无打考勤卡早退违反公司规定而且多次擅自涂改考勤卡鉴于xx 同志长期工作散漫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公司决定对xx同志罚款xx元,停职检查1周,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考研2019年学术型真题解析 以及艺术概论考点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考研2019年学术型真题解析 以及艺术概论考点

2019年学术型真题解析 了解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FA北影考试一点通 想要购买资料可以搜索淘宝店:才思资料馆
一、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浪漫主义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3.艺术风格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部分答案来源于彭吉象版《艺术学概论》 4.艺术真实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部分答案来源于彭吉象版《艺术学概论》 5.艺术典型 ——出自彭吉象版《艺术学概论》 二、简答 1.简述三种艺术起源说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简述西方艺术批评的当代转向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3.简述有意味的形式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三、论述 1.结合相关作品及理论,谈谈你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理解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选择一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谈谈其艺术价值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019年考题中,学硕中,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占129分,剩余的21分的答案出自彭吉象版的《艺术学概论》, 虽然有14分在赵斌老师版本中依然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专硕赵斌老师版《艺术概论》依然是150分,但很多知识点已经无法仅仅运用这本书来回答了,考察的知识点 和知识面更加复杂。 想要购买资料可以淘宝搜索: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考研真题资料、参考书笔记
2019年专业型真题解析 了解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FA北影考试一点通 想要购买资料可以搜索淘宝店:才思资料馆
一、名词解释 1.美学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垃圾箱画派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3.版画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4.德国新电影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5.黑色幽默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二、简答 1.简述有意味的形式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什么是公共艺术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3.简述儒家的艺术观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三、论述 1.谈谈你对表现艺术观的理解,并结合一个电影中的例子加以阐述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论述艺术批评的功能及其意义 ——出自赵斌版《艺术概论》 2019年考题中,学硕中,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占129分,剩余的21分的答案出自彭吉象版的《艺术学概论》, 虽然有14分在赵斌老师版本中依然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专硕赵斌老师版《艺术概论》依然是150分,但很多知识点已经无法仅仅运用这本书来回答了,考察的知识点 和知识面更加复杂。 想要购买资料可以淘宝搜索: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考研真题资料、参考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收稿日期2:2008-03-081作者简介2:赵炎秋(195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研究。

2008年第3期中国文学研究R esearch of Ch i nese L iterature第3期,2008[理论纵横]/艺术真实0辨析赵炎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关键词:生活;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文艺思想摘 要: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中,/艺术真实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通行的艺术真实观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认为,生活可以分为生活现象与生活真实两个层面;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虚拟反映,它并不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必不可少的标准;生活真实是判断艺术真实的主要标准。

1中图分类号2I022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3-7535(2008)03-014-04A rt Truth:A ConceptW hich need Collate and Sti pulate Agai nZ HAO Y an-qiu(Co llege of H uman it y,H unan N or m al Un i vers it y,Chang sha,410081)K ey word s :life ;lif e trut h ;art truth ;art thoughts Abstrac t :The art truth is a very i m po rtant concept i n conte m pora ry Ch i nese art thoughts .T he re ex it so m e proble m s i n trad-i ti onal v ie w o f art trut h .T he t hesis thought ,tha t life can be div i ded t wo l eve ls o f life phenom enon and life truth ,art trut h i s a sup -positi onal re flecti on of life trut h and it is not super i o rity than life trut h .In judg ing literary w ork ,a rt truth i s an i m po rtant cr iter i on but i s no t so l e and i ndispensable cr iterion .L ife trut h is t he m ain criter i on i n j udg i ng art truth . 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中,/艺术真实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

它既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又是一个价值论的标准。

批评家们既用它来指称文学作品的某种品质,又用它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成败的重要标准。

但认真思考,这个概念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厘清。

一艺术真实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那里。

在对历史与文学进行比较的时候,亚里斯多德写道:/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0112亚里斯多德的论述隐含着一种观点,即文学作品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能表现出现实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这种观点为后世大多数批评家所接受,并发展成为艺术真实的思想。

我国文艺理论界艺术真实观的直接源头则是毛泽东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中的有关论述。

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都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迅速地完成。

0122这段话从艺术真实的角度看,至少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肯定了艺术真实的存在,是通过艺术所创造的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带普遍性的一种东西;其次,它从高度、力度、集中性、典型性、理想性和普遍性等六个不同的方面界定了艺术真实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再次,它提出了创造艺术真实的主要方法,即/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0;复次,它肯定了艺术真实的巨大价值和作用。

此外,常被人们引用的,还有鲁迅关于艺术真实的有关论述,如:/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

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

0132在毛泽东等人经典论述的基础上,我国文论界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艺术真实观。

自然,其中也有不少分歧,本文试举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析。

二第一种以蔡仪、以群为代表。

蔡仪主编的5文学概论6(以下简称蔡仪本)写于60年代、修改于70年代末。

该书认为:/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作品就有文学的真实性。

,,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普通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实。

生活的真实也就是生活的真相和真义,是生活的本质、规律、必然性及其表现,而普通的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事实却可能有很大的偶然性,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假相。

因此有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即使有某种事实根据,并不一定就有真实性。

它所根据的事实既可能不是生活的真相,而它的描写也可能是不真实的。

0/优秀的作家,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事件,按它的本质、规律的表现要求,加以选择改造,缀合抒写,这样就能反映生活的真实,使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

,,不是摹写实际生活中的某种具体事实的作品,也可能有真实性。

,,文学的真实虽来自生活的真实,更有赖于作家的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进步的世界观。

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立场、进步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提炼出事实中的本质,不可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0142以群主编的5文学的基本原理6(以下简称以群本)与蔡仪本大致同时并且同样产生了广泛影响。

该书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具有同等的社会意义;也不是每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具有激动人心、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

一个革命作家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提示生活的真理,就必须善于从纷纭复杂的生活现象中,选取那些既富有个性特征而又比较完整的、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舍弃那些表面的、琐碎的、没有多大社会意义的东西,经过集中、概括和提炼,然后才能创作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文学作品来。

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虽然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它却不等于实际生活中的事实0。

/艺术的真实固然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0艺术真实也/不等于生活事实的科学概括0。

152两部通行的教材在观点上有一定的分歧。

蔡仪本在生活现象与艺术真实之间明确提出了生活真实的概念,强调生活真实与生活现象的区别,认为生活真实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人和事,而是符合生活的本质、规律与发展方向的人和事。

作者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联系起来,前者虽然高于后者,但二者之间是同质的关系,从生活真实中可以直接产生出艺术真实。

以群本没有明确提出生活真实的概念,艺术真实直接与生活现象联系,但两者不是同质的关系,从生活现象中不能直接产生艺术真实,艺术家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集中、概括、提高,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真实的作品。

但两部教材在主要观点上却是一致的:首先,两者都承认艺术真实的存在,肯定艺术真实是一种高于生活真实的真实,是优秀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也是评价文学作品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两者都认为,艺术真实是比生活真实(或生活现象)更高、更有价值的一种真实;符合生活实际的不一定符合艺术真实,生活真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艺术真实中不一定不能发生。

第三,两者都认为,艺术真实的创造需要通过/集中0与/典型化0的方法。

第四,两者都把生活与艺术真实放在同一层面。

不同的只是,蔡仪本在生活中划出了生活现象与生活真实两个层次,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联系起来;而以群本则没有划分这两个层次,认为艺术真实是通过集中、概括、提高等等方法,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应该承认,这种艺术真实观是有其道理的,在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从学理的层面看,这种艺术真实观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它有意无意地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放在了同一层面,忽视了艺术真实的虚拟性、主观性与美学内含;第二是它过分提高了艺术真实的评判价值,而对艺术真实的理解又与世界观、人生观甚至某一时期的政策联系起来,使艺术真实实际成为了政治标准第一的另一表现形式;第三是它取消了艺术真实的客观标准,使艺术真实成为了胡适说的/任人打扮的女孩儿0。

因为既然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就无法成为判断艺术真实的标准,艺术真实因此便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人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对艺术真实做出自己的解释与判断。

三第二种可以茅盾为代表。

在5关于历史与历史剧6一文中,茅盾提出,所谓艺术真实就是艺术虚构的意思,两者/字面不同,涵义则一,而-艺术虚构.一词也许比-艺术真实.较易理解,也突出了艺术虚构在历史剧(以及一切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0162。

茅盾认为,历史剧既然是艺术品,就不能没有虚构。

但是,艺术虚构不能损害历史真实。

他反复强调,/任何艺术虚构都不应当是凭空捏造,主观杜撰,而必须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换言之,人与事虽非真有,但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条件下,这些人与事的发生是合理的,是有最大的可能性的。

历史作品中的艺术虚构亦复如此0。

他认为,历史剧的艺术虚构不能改变基本的史实,也即不改写历史、不捏造历史、不颠倒历史。

所谓改写历史,即改变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

所谓捏造历史,是指凭空虚构出历史上没有的人和事。

那么,这与艺术虚构有什么区别?茅盾认为,艺术虚构是指虚构出的人和事在历史上虽然不存在,但根据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历史人物的性格完全有可能出现、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