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1、《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学生汇报: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8、家乡的红橘(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二、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三、教学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生字词(幻灯片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默读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3)(三)自主学习(幻灯片4)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2、找出红橘在成熟时有什么特点?吃起来怎么样?(幻灯片14、15)(学生汇报:完成填空)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来给这好吃的橘子打打广告吧,让别人听了都想来吃。
别忘了手上的动作哦!)这样的红橘好吃不好吃?确实好吃,同学们读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好吃的红橘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生长过程吧。
(四)合作学习1、学生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红橘的生长过程,共同完成表格。
(提示:在什么时间段,红橘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可爱,找出关键词语)2、小组汇报(1)2 春天绿树(幻灯片10)这样的景象美不美,可爱不可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橘子树的可爱?(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指导朗读(1遍)。
(2)3 四五月开花(幻灯片11、12)橘子的花是怎么开的,这样的花有什么特点?(它不声不响的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绽放开来时,像茉莉一样,有指甲那样大(学生做动作),这是写花的什么?形状。
它是那样的小巧、洁白、清新和朴素。
藏在枝叶间,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星星点点的,密密麻麻的。
这里说明花开得怎么样?很多很繁盛。
)除了写花的形状、大小,颜色,这里还写了花的什么特点?当你走近时,还能感受到花的什么?这香气会让人怎么样?这样的橘子花美不美?可爱不可爱?那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可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
(抽读、齐读)学生评价(3)4 秋天青果(幻灯片13)秋天到了,橘子树长成什么样了?理解:肥实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
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
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
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
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知识点字词:风霜、茂盛、明媚、绿油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花骨朵、绽放、茉莉、朴素、清新、阵阵香气、成熟、灯笼、沉甸甸、鲜嫩、舒畅重点句子: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
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家乡的红橘这一课的教案时以语文“本体性”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能积累本课的好句好词。
4、能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写一写。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2、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两个黑口袋几个青橘子和红橘子第一课时一、实物导入(利用实物进行谈话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课前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几个红橘。
上课之后老师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自豪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几位同学。
”于是,老师就请几个同学上来摸袋子里的东西。
当小朋友们摸出红橘之后,下面肯定一片哗然。
这时老师就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红橘。
”师接着问:“那有谁知道红橘什么时候成熟?它什么时候开花?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等”相信没有学生知道。
此时,老师就说:“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它。
”(板书课题:家乡的红橘)然后齐读课题2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生自由地读课文,标出段落,勾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学习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检查时方法一定要多样,可采取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这些字又快又准的记住。
(教师提示: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编顺口溜、形近字比较记忆等) 3、难写生字首次放大书写。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家乡的红橘 西师大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家乡的红橘这一课的教案时以语文“本体性”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能积累本课的好句好词。
4、能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写一写。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两个黑口袋几个青橘子和红橘子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利用实物进行谈话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课前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几个红橘。
上课之后老师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自豪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几位同学。
”于是,老师就请几个同学上来摸袋子里的东西。
当小朋友们摸出红橘之后,下面肯定一片哗然。
这时老师就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红橘。
”师接着问:“那有谁知道红橘什么时候成熟?它什么时候开花?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相信没有学生知道。
此时,老师就说:“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它。
”(板书课题:家乡的红橘)然后齐读课题2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生自由地读课文,标出段落,勾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学习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检查时方法一定要多样,可采取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这些字又快又准的记住。
(教师提示: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编顺口溜、形近字比较记忆等)3、难写生字首次放大书写。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
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
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
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
二、教学目标1 、会写10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难点:能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看猜出来是什么?(点击,出示猜谜图片)我们的同学们真聪明啊,都猜出来了是橘子。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
(点击,出示课文题目,并板书在黑板上)二、听朗读,认准生字、词语的读音。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八课,竖起小耳朵,坐端正认真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并注意听清楚课文中生字、词语的读音。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1)看,我们的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个招呼吧。
(点击,出示生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中的生字,一个读三遍。
(2)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老师选坐的最端正是一组同学来读生字并且组一个词语。
3、识记字形,练习书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它们是又什么组合而成的,或者是通过哪个字减少笔画组成的?(引导学生后,并抽生回答,评价)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仔细观察后在田字格本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红橘》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2.感受诗中描写的家乡红橘的美景;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2.感受诗歌的美感;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家乡的红橘》诗歌;2.纸张、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3.课堂布置(可以摆放一些红橘的图片或实物);4.书面材料(纸、笔、墨水)。
教学过程:导入:1.可播放一段红橘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红橘的兴趣。
展示与讲解:1.将《家乡的红橘》这首诗歌展示给学生。
2.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跟读。
3.讲解诗歌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一:欣赏诗歌1.让学生再次朗读《家乡的红橘》,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景和意境。
2.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美感所在,例如诗歌中描写的红橘是如何给人以美的感受的。
活动二:绘画创作1.让学生使用纸张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对红橘的想象或想法。
2.鼓励学生用色彩、形状等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红橘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完成绘画后,分组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体验和观点。
活动三:写作创作1.让学生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写一篇关于红橘的文章或诗歌。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想象,表达对红橘的独特感受。
3.鼓励学生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或诗歌的表达效果。
4.学生完成写作后,展示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总结与延伸: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家乡的红橘》的意境和美感。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可要求学生在家中搜集和记录自己所发现的美丽事物,并在下一次课上分享。
家乡的红橘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
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
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
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学生汇报: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红橘。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
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
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
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
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读第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读第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
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小结。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喜爱)叶
花骨朵
果实
(郭春利)
C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生字。
2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红橘,搜集红橘的特点。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一红橘)孩子们,这是什么?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文题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里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
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
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4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大家介绍红橘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2每个季节的红橘都有它的可爱之处,再读读课文,找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交流自学情况。
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课件展示红橘的生长过程,学生再次朗读品味,体会红橘的可爱。
5是啊,家乡的红橘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
(齐读末段)
6外地客人来到我们家乡,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
先说给同桌听,再向全班介绍。
四、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积累运用。
师:家乡的红橘可真惹人喜爱呀!为了表现红橘的可爱,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来欣赏吧!请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抄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说几句话,相互评议。
提醒学生要学会运用。
2指导背诵。
师:多可爱的红橘,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
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展示课件画面,学生看画面自己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五、拓展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
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相互补充介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家乡的红橘春叶
夏花
秋果
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