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仔糕
钵仔糕的做法

钵仔糕的做法
钵仔糕是一款广味十足的糕点,属于蒸糕类。
钵仔糕的做法随着使用原料的不同而不同。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钵仔糕的做法,希望你喜欢。
钵仔糕的做法一
食材
粘米粉300克,澄面150克,红豆300克,片糖400克,水4杯。
做法
1、红豆用清水浸3小时后,隔水蒸淋。
2、粘米粉与澄面混合,以筛隔匀,徐徐加入l杯半清水,开成糊状。
3、片糖以2杯半清水煮溶后,与红豆一同加入粉糊中拌匀。
4、将准备好的粉糊倒入已扫油的碗内,猛火蒸20分钟即成。
钵仔糕的做法二
材料
粘米粉320克,砂糖320克,红豆80克、清水5杯,生油2汤匙。
做法
1、红豆洗净隔水蒸软熟,粘米粉用清水2杯调开,加入生油候用。
2、余下的清水与砂糖煲滚,加入粘米粉浆中搅匀。
3、把小碗涂油后蒸热,每只碗放入适量红豆,倒入粉浆至七分满,排列于蒸笼内,用猛火蒸约20分钟,可用竹签挑出食用。
钵仔糕的做法三
食材
大米500克,白糖50克,北杏仁30克。
做法
1、将大米浸泡,洗净;将北杏仁用沸水浸泡30分钟,捏去外衣,拌入大米中,磨成稀浆,然后加白糖,搅至溶解。
2、清水煮沸,冲入稀浆中,边冲边搅,制成半生半熟的糊浆。
3、将半生熟糊浆盛入小钵内,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
4、取出,用小竹签划成小块,随吃随取。
钵仔糕是哪里的特产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钵仔糕是哪里的特产整理钵仔糕是哪里的特产钵仔糕是广东省的地方特色传统糕点之一。
主料是粘米粉或澄粉、木薯淀粉,以爽滑可口、口味丰富著称。
钵仔糕可以分成两大类:老式钵仔糕和水晶钵仔糕。
钵仔糕是哪里的特产钵仔糕其实是源自于广东的传统小吃,最早起源于广东的台山县内,钵仔糕到现在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钵仔糕最早在清朝时候就有所记载始终流传到现在,钵仔糕已经在全国风靡起来,甚至在国外都有了肯定的市场。
钵仔糕最早起源于广东省台山县中的农村,当时的人们最先用白米磨制成糕,加上白糖等调味,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成为了现在的钵仔糕,原先的钵仔糕并不是用碗来盛的,而是用瓦片来盛的所以又叫做瓦糕,后来才用碗来盛而且糕的体积也大了一倍。
钵仔糕不止在广东流传,在台湾地区也广为流传,钵仔糕做出来后外表晶莹剔透,看起来细腻光滑,吃起来口感软爽,味道甘甜又芳香。
钵仔糕的口味1.桂花钵仔糕钵仔糕本身口感就比较芳香,再加上桂花,会使钵仔糕的口感更加香甜滋润,而且桂花钵仔糕散发着很浓的桂花香味,而且桂花属于花茶类的一种,有着美容养颜的功效很适合女生吃,各位想要变美的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女生可以尝试尝试桂花钵仔糕。
2.蛋黄钵仔糕在钵仔糕中加入咸香的蛋黄,一口咬下去,蛋黄的香味在口中快速扩散,不仅有着蛋黄的咸香还有钵仔糕的甜香味,两种味道融合起来,吃起来很有味道的层次感,而且不油不腻,再者蛋黄又有很高的养分价值,男女老少都可以吃。
3.红豆钵仔糕红豆钵仔糕是比较传统的口味,在制作钵仔糕中加入红豆,这样的钵仔糕吃起来比较清淡,有一种淡淡豆香味,没有那么重的甜味,可以多加一些白糖或者是红糖来增加钵仔糕的甜味,红豆钵仔糕由于口味较为清淡比较适合老人品尝。
钵仔糕口感清爽,假如小伙伴要在夏天食用钵仔糕推举大家,可以将钵仔糕放入冰箱当中冷藏一下,这样钵仔糕吃起来冰冰凉凉口感更佳。
小伙伴们也依据自己的喜好,尝试一下自己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钵仔糕。
钵仔糕的制作作文

钵仔糕的制作作文今天我要跟你们分享一下超好吃的钵仔糕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可是我经过多次试验才掌握的独家秘籍哦!首先呢,咱们得准备好材料。
做钵仔糕呀,需要钵仔糕粉,这是最关键的东西,就像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
还得有白糖,这可是给钵仔糕甜蜜滋味的魔法粉。
当然啦,少不了水,水就像是调和剂,能把各种材料融合在一起。
还有一样特别的东西——红豆或者水果,这是用来做馅料的,有了它们,钵仔糕就像是被注入了灵魂,变得超级诱人。
我先把适量的钵仔糕粉倒进一个大碗里。
那白白的粉末就像冬天的雪一样,看着就很纯净。
然后呢,按照比例加入白糖。
这个白糖的量得控制好,放少了吧,钵仔糕就不够甜,吃起来就像一个没有笑容的人,干巴巴的;放多了呢,又会甜得齁人,就像一个过度热情的家伙,让人受不了。
我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个两三勺,这个时候的白糖就像一群白色的小精灵,跳进了钵仔糕粉的白色海洋里。
接着,就是加水的时候啦。
水要慢慢地加,一边加一边搅拌。
这个搅拌可不能马虎,得像对待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一样细心。
刚开始搅拌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小疙瘩,这时候不要着急,就像安抚一群调皮的小怪兽一样,继续耐心地搅拌,慢慢地,那些小疙瘩就消失了,面糊变得越来越顺滑,就像丝滑的巧克力一样。
这时候的面糊要是拿起来,就会像一条白色的小瀑布一样缓缓流下,那感觉可太美妙了。
如果要做红豆钵仔糕呢,就把提前煮好的红豆拿出来。
那些红豆啊,煮得软软糯糯的,每一颗都像是一个饱满的小胖子。
我会在每个用来蒸钵仔糕的小模具里先放上几颗红豆,就像给它们打造一个个温馨的小窝。
要是做水果钵仔糕,就把切好的水果丁放进去,像草莓丁、芒果丁之类的,五颜六色的水果丁就像给小窝铺上了彩色的地毯。
然后,把搅拌好的面糊小心地倒入放了馅料的模具里。
倒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贪心,每个模具倒七八分满就可以了。
要是倒得太满,在蒸的时候,钵仔糕就会像一个吃撑了的小娃娃,鼓出一大块,样子可就不好看了。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装满面糊的模具放进蒸锅里蒸啦。
钵仔糕制作方法

钵仔糕制作方法
钵仔糕是一种传统的台湾小吃,由糯米粉混合南迷、薑粉、芝麻和花生等馅料制成,外壳是一层糯糕皮,舌尖鲜香,酥脆可口。
下面有吃钵仔糕的制作方法:
1.首先洗淨糯米,放入淡水中焖2小时,熟的糯米浸泡在冷水里防止糯米熟太快,再粉碎
搓成一个糕糰。
2.取一碗新鲜的椰浆,加入适量冷水,拌匀。
再将上面的糯米糕糰倒入椰浆中,搅拌均匀,糊状即可。
3.及时将糊状倒入热锅中,中火蒸8分钟或更多,蒸熟后放在碟子上放凉。
4.将南迷切成小小的粒,加入少量芝麻、花生米和薑粉,全部拌和一起放入碗中。
5.取一块糕糰,放入混合馅料碗中,把馅料均匀的包裹在糕糰四周。
6.将整块糕糰放在模型里,模型里有一个小孔,将小糕夹成圆球,梳理其外形,便可放入
锅中蒸熟。
7.蒸熟后即可拿出食用,新鲜出锅的钵仔糕是一次性食用。
以上便是制作钵仔糕的方法,让我们动手做看看吧!。
钵仔糕的制作方法2篇

钵仔糕的制作方法2篇钵仔糕制作方法(一)准备材料:1.糯米粉2.绿豆粉3.红枣4.水5.白糖6.花生碎步骤1:准备材料将所需的材料全部准备好,放在工作台上。
步骤2:浸泡红枣将红枣泡在水中,等待变软。
步骤3:混合糯米粉和绿豆粉取一个大碗,将糯米粉和绿豆粉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步骤4:加水调成糊状将混合好的粉调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到调成糊状。
步骤5:加入糖和花生碎在糊状的混合物中加入白糖和花生碎,搅拌均匀。
步骤6:准备蒸锅在大锅里烧开水,放置一个蒸锅,等待水烧开。
步骤7:将红枣放入模具将软化的红枣放入模具底部,摆放整齐。
步骤8:倒入混合物将混合好的糊倒入模具,直到混合物淹没了红枣。
步骤9:上锅蒸将模具放入蒸锅中,盖上蒸锅的盖子,大火蒸20-25分钟,直到钵仔糕变成透明。
步骤10:冷却将蒸好的钵仔糕取出,放在冷却架上冷却。
步骤11:切成块状将冷却好的钵仔糕倒置在板子上,切成块状,即可食用。
钵仔糕制作方法(二)准备材料:1.糯米粉2.绿豆粉3.鲜奶4.水5.白糖6.花生碎7.温水步骤1:准备材料将所需的材料全部准备好,放在工作台上。
步骤2:混合糯米粉和绿豆粉取一个大碗,将糯米粉和绿豆粉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步骤3:加水调成糊状将混合好的粉调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直到调成糊状。
步骤4:加入鲜奶在糊状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鲜奶,搅拌均匀。
步骤5:加入糖和花生碎在混合物中加入白糖和花生碎,搅拌均匀。
步骤6:准备蒸锅在大锅里烧开水,放置一个蒸锅,等待水烧开。
步骤7:将混合物倒入模具将混合好的糊倒入模具中,约八分满即可。
步骤8:上锅蒸将模具放入蒸锅中,盖上蒸锅的盖子,大火蒸10-15分钟,直到钵仔糕变成透明。
步骤9:取出冷却将蒸好的钵仔糕取出,放在冷却架上冷却。
步骤10:切成块状将冷却好的钵仔糕倒置在板子上,切成块状,即可食用。
钵仔糕的科学原理

钵仔糕的科学原理钵仔糕是一种传统的广东小吃,它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科学原理。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钵仔糕的制作原理吧。
钵仔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其他辅料,如腊肠、蚝油等。
糯米是一种富含淀粉的谷物,而淀粉是糯米糕形成的关键。
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它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糊化反应。
糊化是指淀粉在一定温度下吸水膨胀,形成胶体溶液的过程。
在制作钵仔糕的过程中,加热使得糯米中的淀粉发生糊化,从而使得糯米糕具有黏性和口感。
钵仔糕的制作过程中还涉及到蒸煮的原理。
蒸煮是一种利用蒸汽热量将食物加热熟化的方法。
在制作钵仔糕时,将糯米和其他辅料放入蒸锅中,用火蒸煮一段时间。
蒸锅中的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的热量通过传导和对流传递给糯米,使得糯米熟化。
蒸煮的过程中,糯米中的淀粉吸水膨胀,同时发生糊化反应,形成了糯米糕的特殊口感。
钵仔糕的口感还与糯米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物,它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变性和凝固。
在制作钵仔糕的过程中,糯米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和凝固,使得糯米糕更加紧实和有嚼劲。
钵仔糕中的辅料也起到了增加口感和味道的作用。
腊肠是一种熟食,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在蒸煮过程中,腊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溶解在糯米中,使得钵仔糕更加香味浓郁。
蚝油是一种由鲜蚝制成的调味品,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蚝油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可以增加钵仔糕的鲜味和风味。
除此之外,钵仔糕的制作还涉及到一些微生物的作用。
在制作过程中,糯米需要进行浸泡和发酵。
浸泡的目的是使得糯米吸水膨胀,便于糊化和蒸煮。
发酵的目的是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对糯米进行发酵,产生有机酸和气体。
有机酸可以增加钵仔糕的酸味和风味,气体可以使得钵仔糕更加松软和蓬松。
钵仔糕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淀粉糊化、蒸煮、蛋白质变性和凝固、辅料的溶解和调味、以及微生物的浸泡和发酵等科学原理。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使得钵仔糕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希望通过对钵仔糕制作原理的探讨,可以增加对这道传统小吃的认识和理解。
钵仔糕的科学原理

钵仔糕的科学原理钵仔糕是一种以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小吃,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和香港地区。
它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一些科学原理,下面将从物理学和化学两个方面来解析钵仔糕的科学原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钵仔糕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热传导和凝固两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在制作钵仔糕的时候,首先需要将米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液体。
接着,将糊状液体倒入碗中,放入蒸锅中蒸煮。
在蒸煮的过程中,糊状液体中的水分受热后开始蒸发,水分的蒸发会带走部分热量,使得碗中的温度下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蒸发的速度逐渐减慢,温度也逐渐上升。
当碗中的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米粉中的淀粉开始发生糊化反应,形成了糕体的结构。
糕体的凝固过程中,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糕体变得坚固。
这个凝固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相变现象,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钵仔糕的制作过程中还涉及到了淀粉的糊化和糖的焦糖化等化学反应。
淀粉是钵仔糕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发生糊化反应。
糊化是指淀粉分子在高温下吸收水分并膨胀,形成胶状物质的过程。
在钵仔糕制作过程中,米粉中的淀粉在蒸煮过程中受热膨胀,形成了糕体的结构。
此外,钵仔糕的表面常常会撒上一层糖,这个糖在高温下会发生焦糖化反应。
焦糖化是指糖分子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具有特殊香味和颜色的化合物的过程。
焦糖化反应为钵仔糕赋予了独特的色泽和风味。
除了物理学和化学原理,钵仔糕的制作过程还涉及到了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科学原理。
在制作钵仔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加工的卫生条件,以确保钵仔糕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钵仔糕的保存和消费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食品安全原则,避免细菌滋生和食物中毒等问题。
钵仔糕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物理学和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通过热传导和凝固等物理现象,以及淀粉的糊化和糖的焦糖化等化学反应,钵仔糕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和口感的美食。
此外,钵仔糕的制作过程还需要考虑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科学原理,以确保钵仔糕的质量和安全性。
钵子糕

与其他钵仔糕做法不同的是,这种做 法最巧妙的地方在于“撞浆”这一步。 普通的做法是煮沸的糖水放凉直接倒 入粉浆,而太极钵仔糕则采用“撞浆” 的手法,在冷的粉浆倒入热的糖水时, 用勺子均匀用力划,打造碰撞过程, 若不均匀,就有砂粒状出现,影响口 感,此过程很考验功力,但是制作出 的钵仔糕口感非常独特,比一般的稍 微绵稠,更有2000 W Main St alhambra ca 91801 -6262828833
在“2011世界厨王争霸赛”上,由顺德4位名厨组成的顺德队在现场施展独 门烹饪秘籍,荣获职业团体组赛团体金奖,向海内外证明“中国厨师之乡” 名不虚传。 在此次顺德大厨们参赛的作品中,濒临失传钵仔糕重出江湖。一款反映中国 传统文化的“太极钵仔糕”格外惹眼,其装帧在清雅的器皿中,黑白素色的 太极图案非常特别。制作者梁兆基告诉记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竞 技,显示中国传统文化是胜出的关键。太极钵仔糕主要是由糯米粉和牛奶制 作,成型后是太极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米粉六两,澄面三两,红豆六两,片糖八两,水四杯
基本做法
红豆用清水浸三小时后,隔水蒸淋。
粘米粉与澄面混合,以筛隔匀。
徐徐加入1杯半清水开成糊状。
片糖以2杯半清水煮溶后,与红豆一同加入粉糊中拌匀。
将准备好之粉糊倒入已扫油之碗内,猛火蒸二十分钟即成。
来历钵仔糕来自古代的农村,当时的人以白米磨浆制成的钵仔糕、白糖糕等当甜品。
原来以瓦钵盛着,后来才演变成以碗仔盛,大一倍的钵仔糕。
西米水晶钵仔糕
水晶钵仔糕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根据其味道不同,在材料选用上区分就可以了,常有的味道有菠萝、玉米、话梅、红豆、绿豆、巧克力、山楂、葡萄、青苹果等,下面介绍两种西米及红豆味道的做法,其它的做法相似,可依此类推:材料;粘米粉160克,糖140克,西米30克,清水1又1/4杯,椰汁杯。
做法:
西米水晶钵仔糕(13张)
1、将椰汁及1/4杯水混合加入粘米粉中搅和成稀浆;
2、将一杯清水及糖溶慢慢撞入粉浆中;
3、西米用水煮至半透明,然后在冷水中稍微冲洗;
4、将西米加入米浆拌匀;
5、小碗先蒸热然后加入粉浆蒸6分钟即可。
6、凝结成水晶状。
(如在夏天食用,可放进冰箱冷冻效果更佳!)
红豆水晶钵仔糕
材料:粘米粉100克、糯米粉半汤匙、澄面粉75克、砂糖或红糖100克、水二杯约500毫升、浸透红豆三汤匙、油少量、竹签数支。
1、红豆置沸水内用慢火煮透沥干候用.
2、将粉料筛匀,用半杯水拌匀成稠糊
3、将余下之1.5杯水煮沸,加入砂糖或红糖煮溶,趁热撞入粉浆中,搅成滑粉浆。
4、体仔扫油,将粉浆倒入体仔内至九分满,加入红豆,用大火蒸20分钟后取出,稍候片刻才用竹签挑出即可。
5、凝结成水晶状。
(如在夏天食用,可放进冰箱冷冻效果更佳!)所需材料:粘米粉六两,澄面三两,红豆六两,片糖八两,水四杯烹饪方法:做法:红豆用清水浸三小时后,隔水蒸淋。
粘米粉与澄面混合,以筛隔匀。
徐徐加入1杯半清水开成糊状。
片糖以2杯半清水煮溶后,与红豆一同加入粉糊中拌匀。
将准备好之粉糊倒入已扫油之碗内,猛火蒸二十分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