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电力系统的稳态模型(2015-10)

合集下载

稳态模型评价法

稳态模型评价法

稳态模型评价法稳态模型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它基于稳态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稳态模型评价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稳态模型评价法的原理稳态模型评价法基于系统的稳态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在稳态模型中,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以表示为数学函数。

这些函数描述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稳态模型评价法的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来描述:1. 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2. 建立系统的稳态模型,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表示为数学函数;3. 根据稳态模型,计算系统的性能指标;4. 根据性能指标,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稳态模型评价法的应用稳态模型评价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电力系统评估:稳态模型评价法可以用于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的输入(如负荷)和输出(如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优化。

2. 通信网络评估:稳态模型评价法可以用于评估通信网络的性能。

通过分析网络的输入(如流量)和输出(如时延)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网络的吞吐量、时延等性能指标。

3. 交通系统评估:稳态模型评价法可以用于评估交通系统的拥堵情况和效率。

通过分析交通系统的输入(如车流量)和输出(如车速)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系统的拥堵程度并进行优化。

4. 生产系统评估:稳态模型评价法可以用于评估生产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分析生产系统的输入(如原材料)和输出(如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三、稳态模型评价法的优缺点稳态模型评价法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用:稳态模型评价法基于数学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

2. 高效快速:稳态模型评价法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快速计算系统的性能指标。

3. 可靠准确:稳态模型评价法基于系统的稳态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系统的性能。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

电⼒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思考题、习题1-1.电⼒⽹、电⼒系统和动⼒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由变压器、电⼒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络称为电⼒⽹。

把⽣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设备连接在⼀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系统。

发电⼚的动⼒部分和电⼒系统合在⼀起称为动⼒系统。

1-2.对电⼒系统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的经济性。

(4)环保性。

1-3.何为电⼒系统的中性点?其运⾏⽅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系统中性点运⾏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系统的中性点。

中性点的运⾏⽅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

系统中⼀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三相。

不接地供电可靠性⾼,对绝缘⽔平的要求也⾼。

系统中⼀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但⾮接地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系统发⽣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系统发⽣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倍,即升⾼为线电压。

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

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倍⾮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可画向量图来解释)1-5.消弧线圈的⼯作原理是什么?补偿⽅式有哪些?电⼒系统⼀般采⽤哪种补偿⽅式?为什么?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接地点的电流。

使电弧易于熄灭,提⾼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式有⽋补偿和过补偿,⽋补偿就是感性电流⼩于容性电流的补偿⽅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于容性电流的补偿⽅式。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答案2015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答案2015

498.49kV
U cr
8.4m1m2 rfna lg
Dm req
8.4 0.851113.8 2.9940 lg 13859 151.1
578.94kV
ucr
8.4m1m2 rfna
lg
Dm req
8.4 0.851111.95 3.9922 lg
13859 214.38
616.72kV
4)、电晕临界电压: 详细过程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编。 对于单导线线路,其电晕临界电压(相电压)公式为:
Ucr
49.3m1m2
r lg
Dm r
(kV)
采用分裂导线时,由于导线的分裂,减小了电场强度,电晕临界电压改为:
U cr
49.3m1m2
rfnd
lg
Dm req
(kV)
其中
fnd
同理得:
Ucr 2
329.00kV,U
' cr
2
348.74kV,U
'' cr
2
315.84kV
U cr3
348.67kV,U
' cr
3
369.59kV,U
'' cr
3
334.72kV
或: (公式出处不详)
ucr
8.4m1m2 rfna
lg
Dm req
8.4 0.851117.151.8716 lg 13859 92.6
n —相分裂导线分裂数; d —分裂导线根与根之间的距离(单位:厘米); —每根导体的半径(单位:厘米) 上式仅适用于三相三角排列的导线,导线水平排列时,边相导线的电晕临
界电压较按上式求得的U cr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培训资料(ppt 63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培训资料(ppt 63页)
20
Power network in China Northeast
三峡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系
国家电网公司
500kV
330kV
220kV
Thermal Plant Hydro Plant Nuclear Plant
Xinjiang North west
Tibet Sichyu
North East
Central
5
三峡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系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概述 二.我国电力系统和电力工业简介 三.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四.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和电压等级 五.电力系统工程学科和电力系统分析课

6
三峡大学
一.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1、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South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Power network coverage 96.4%CEPRI
21 5
三峡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系
二.我国电力系统和电力工业简介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前景 2000、2015年的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
290GW 580GW 1450TW•h 2900TW•h 全国性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 到2002年底: 35kV及以上线路总长度:80.6 万公里 其中:500kV线路:3.5万公里
三峡大学
一.电力系统概述
3、1885年在制成变压器的基础上,实现单 向交流输电; 1891年在制成三相变压器 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实现了三 相交流输电。
4、1891年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电工技术 展览会上,在德国人奥斯卡·冯·密勒 主持下展出的输电系统,奠定了近代输 电技术的基础。

第六章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第六章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第六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6.1概述在正常的稳态运行情况下,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组输出的电磁转矩和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转矩平衡,因此所有发电机转子速度保持恒定。

但是电力系统经常遭受到一些大干扰的冲击,例如发生各种短路故障,大容量发电机、大的负荷、重要输电设备的投入或切除等等。

在遭受大的干扰后,系统中除了经历电磁暂态过程以外,也将经历机电暂态过程。

事实上,由于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系统的潮流及各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原动机和发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在发电机转轴上产生不平衡转矩,导致转子加速或减速。

一般情况下,干扰后各发电机组的功率不平衡状况并不相同,加之各发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也有所不同、使得各机组转速变化的情况各不相同。

这样,发电机转子之间将产生相对运动,使得转子之间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而转子之间相对角度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各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各个发电机的功率、转速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角度继续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发电机端电压和定子电流的变化,将引起励磁调节系统的调节过程;由于机组转速的变化,将引起调速系统的调节过程;由于电力网络中母线电压的变化,将引起负荷功率的变化;网络潮流的变化也将引起一些其他控制装置(如SVC、TCSC、直流系统中的换流器)的调节过程,等等。

所有这些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发电机转抽上的功率平衡状况。

以上各种变化过程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以各发电机转子机械运动和电磁功率变化为主体的机电暂态过程。

电力系统遭受大干扰后所发生的机电暂态过程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结局。

—种是各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角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摇摆(或振荡)状态,且振荡幅值逐渐衰减,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逐渐消失,从而系统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情况,各发电机仍然保持同步运行。

这时,我们就称电力系统是暂态稳定的。

另—种结局是在暂态过程中某些发电机转子之间始终存在着相对运动,使得转子间的相对角度随时间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这些发电机失去同步。

2-电力系统的负荷(2015-10 授课用)

2-电力系统的负荷(2015-10 授课用)

52

本课程中,对负荷模型一般都作简化处理。

潮流计算中,负荷常用恒定功率表示,必要时也采 用线性化的静态特性。

短路计算中,负荷或表示为含源阻抗支路,或表示 为恒定阻抗支路。 稳定计算中,综合负荷可表示为恒定阻抗、静态特 性或不同比例的恒定阻抗和异步电动机的组合。
53

五、什么是负荷预测?

利用已知的历史负荷、气象信息等,结合人工经 验,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重要性:可类比产品市场预测,电能不能大量存 储,对预测精度要求高。
的恒阻抗+ 60%的恒功率)。

(2)暂态计算也可用多项式静态负荷模型,但在
低电压下(0.6pu) 多转化为恒阻抗模型。多数情况
下,采用包含一定比例电动机的动态负荷模型。
51

(3)在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中,对负荷模型不太
敏感的负荷点可采用静态负荷模型。当结果对负
荷模型的灵敏度较高时,应当采用动态负荷模型。
d ( P / PN ) PU d (U / U N )
电压特性系数
Pf

P U
f f N
频率特性系数

QU
f f N
Qf
U 2 P PN ( ) UN U 2 Q QN ( ) UN
f fN
d ( P / PN ) Pf d ( f / f N ) U U

间接特征量: 峰谷差 日用电量A 日平均负荷Pav 日负荷率 最小负荷系数
21
日有功负荷曲线图

日负荷率
Pav km Pmax

最小负荷系数
Pmin Pmax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答案2015年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答案2015年

目录1. 第一章 (2)2. 第二章 (2)2.1 习题2.1 (2)2.2. 习题2.2 (4)2.3. 习题2.3 (5)2.4. 习题2.4 (6)2.5. 习题2.5 (7)第三章 (8)3.1. 习题3.1 (8)3.2. 习题3.2 (10)3.3. 习题3.3 (12)3.4. 习题3.4 (13)第四章 (14)4.1. 习题4.1 (14)4.2. 习题4.2 (15)4.3. 习题4.3 (16)4.4. 习题4.4 (16)第五章 (17)5.1. 习题5.1 (17)5.2. 习题5.2 (18)5.3. 习题5.3 (19)1. 第一章略2. 第二章2.1 习题2.1500千伏线路有以下三种方案。

三种方案,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11米。

求每公里电阻、电抗、电纳和电晕临界电压。

序号 截面积(mm 2) 直径(mm )分裂间距(mm ) 1 2*630/55 34.3 500 2 3*400/50 27.6 500 34*300/4023.9500(1)(2)(3) 解:1) 每公里电阻:线路为钢芯铝线,截面积630/55mm 2前者表示铝线部分额定截面积630 mm 2,后者表示钢线部分额定截面积55 mm 2,计算时不予考虑。

则:kmSr /0248.063022.31Ω=⨯==ρ;同理得:230.026,0.026r r =Ω=Ω2)、每公里电抗: 几何均距:3312231311000*11000*2200013859.13mm m D D D D ===12131(34.3/2)*50092.60mmn eq n r rd d d ===10.015713859.130.01570.06283ln0.06283ln 0.323/km 92.602m eq D x r n =+=+=Ω同理可得:22151.10mm 0.289/kmeq r x ==Ω,,33214.39mm 0.266/kmeq r x ==Ω,3)、每公里电纳:666117.4517.451010 3.4810S /km 13859.13ln ln 92.6meqb D r ---=⨯=⨯=⨯ ,同理:66233.8610S /km, 4.18610S /kmb b --=⨯=⨯4)、电晕临界电压:详细过程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编。

电分课设

电分课设

银川能源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设计题目:电力系统各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302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王俊霞学号:1310240050 成绩:指导教师:李莉、张彦迪日期:2015年12月7日——2015年12月18日摘要 (3)第1章.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 (4)第1节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概念 (4)第2节同步发电机稳态数学模型 (5)第3节同步发电机的运行范围 (11)第2章.电力线路的参数及数学模型 (14)第1节电力线路的基本结构 (14)第2节电力线路的参数 (15)第3节电力线路的数学模型 (22)第3章.电力变压器的参数与数学模型 (25)第1节理想变压器 (25)第2节实际双绕组变压器 (28)第4章电力系统负荷 (30)心得体会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课程设计的考核表 (35)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电机参数计算方法。

对具有P绕组的凸极同步发电机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具有P棒的隐极同步发电机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指出了这种系统运行性能的优越性.关键词: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运行特性等效电路功率方程Machine is establish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excitation synchronous generator system is put forward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e the motor parameter calculation method. Salient pole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P windings, has carried on the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non salient pole synchronous generator system with P bars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points out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performance.Keywords: synchronous generator mathematical model running characteristic equivalent circuit power equation第1章.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第1节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概念同步电机是一种交流电机,主要用做发电机使用,也可以做电动机用,一般用于功率较大、转速不要求调节的生产机械,如大型水泵、空压机和矿井通风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g1

Pg V2
103 ( s / km )
电晕临界电压Vcr:线路开始出现电晕的电压。
三相导线等边三角形布置时, Vc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Vcr

Deq 0.301 84m1m2r (1 ) lg (kV ) r r
a 0 0 D D a ln I a La ln ( H / m) 2 DS I a 2 DS
如果三相导线不是等边三角形布置,有何影响?
41
750kV换位塔 (Transposition Tower)
三相循环换位
规定:线路长度超过 100km时,导线必须换位。
2 相绝缘 4 铅(铝)包 6 钢带铠装层 8 填麻
二、线路的电磁现象和参数
线路通电流 发热,消耗有功功率
R
交流电流 交变磁场 感应电势(自感、互感)抵抗电流 电流效应 串联还是并联?
X=ωL
串联!
33
二、线路的电磁现象和参数
线路加电压
绝缘漏电(较小),
电晕损耗(一定电压下的导线周围空气放电)
推导思路
(磁感应强度) B H (导磁率)
(磁通) BS (磁链) N
分析导线的磁场: 导线自身电流+邻近导线电流
分析导线所交链的磁链: 自磁链+互磁链 磁链与电感的关系: L=Ψ/i
电抗与电感的关系: x=ωL
39
非铁磁材料制成的、半径为r、长度为l的圆柱形长导线
G
电场
线/线、线/大地电容
交变电压产生电容电流
B=ωC
电压效应
串联还是并联?
并联!
34
单位长线路等值电路和参数

分布式参数:导线参数沿线路均匀分布,用单位长(/km) 参数r、x、g、b表示

架空线路受气候、地理、架设的影响, r、x、g、b要变 电缆尺寸标准化,外界影响小,一般不变(本课程不研究)

(4)电导的计算

电晕:架空线路带有高电压的情况下,当导线表 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时,导体附近的 空气游离而产生局部放电的现象。 现象特征:咝咝声响、蓝紫色 晕光、O3气味
三相电晕损耗总 功率,kW/km
3

• 计算公式 (实测)
线电压值,kV
g1
Pg V
2
10 ( s / km )
0.0241 7.58 6 6 b C 314 10 10 Deq Deq lg lg r r

(S/km)
分裂导线
7.58 6 b C 10 Deq lg req
(S/km)
52
7.58 b C 106 Deq lg 影响电纳的因素 r
3
一、稳态建模总体思路?
4
§1.电力线路模型
1)架空线路 2)电缆线路
5



1.物理线路的基本结构如何?


2.输电线路有哪些电磁现象?
3.用哪些参数描述输电线电磁现象?


4.参数如何计算?
5.如何用等值电路表示输电线路?
6
一、物理线路的基本结构
2-1 架空输电线路


组成?
作用?
7
(l >>r),单位长度的自感
4π×10-7H/m
真空磁导率
0 2l L (ln 1) 2 Ds
1 4
自几何均距 DS re
非铁磁材料制成的、长度为l的两平行圆柱形长导线,导
线轴线间距离为D,则导线单位长度的互感
0 2l M (ln 1) 2 D
40
如图所示,假设导线半径为r,
14
Six bundled conductors
15

避雷线

作用:将雷电流引入大地,对线路进行直击
雷的保护

要求:不用良导体、机械强度高(雷击) 工作方式:正常时通过间隙对地绝缘,雷击
时间隙击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16

杆塔

作用:支撑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导线与导线
之间、导线与接地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

(S/km)
各种电压等级线路的电纳值变化不大(因为与线 路结构有关的参数Deq/r是在对数符号内)。 单导线线路:约为2.8×10-6 S/km; 分裂导线: 分裂根数=2,约为3.4×10-6 S/km 分裂根数=3,约为3.8×10-6 S/km 分裂根数=4,约为4.1×10-6 S/km
53


型号:标号+数字(导线主要载流额定截面积mm2) 例LGJ-150:铝线额定截面积150mm2
10
11
邻近效应:相邻导线流过高频电流时,由于电磁作用使电流偏 向一边的特性。 12
架空导线的特殊类型

分裂导线

构造:子导线+间隔棒

作用:等效地增大导线半径
13
双分裂导线 Double-bundle conductor
( H / m)
L客观存在,是等值电感,与i大小无关。但与三相电 流之间的关系有关,三相电流必须满足ia+ib+ic=0,否
则L要变化。
44
0 Deq L ln 2 DS
电抗的计算公式
( H / m)
μ0=

4π×10-7 H/m
,ln→lg,x=ωL=100πL
lg x ln x lg e
电阻的温度 系数 ,1/℃
t(℃) 时的电 阻
rt r20 1 (t 20)
20(℃)时的电阻
铝:α=0.0036,1/℃ 铜:α=0.00382,1/℃
37
(2)电抗的计算

电抗(电感)反映载流线路周围产生的磁场
效应。 导线的电感计算公式根据磁场效应推导

38
分析长直圆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 安培环路定律: I H (磁场强度)
离。

类型:直线塔、耐张塔、换位塔、转角塔、 跨越杆塔、终端杆塔等

材质:木杆、水泥杆、铁塔
17
500kV换位塔
18
10kV跨越塔
大型跨越塔
19
同杆双回塔
10kV同杆双回塔
20
转角塔
21
直线塔
22

绝缘子

作用:使导线与导线、导线与杆塔之间保持绝
缘状态。

材质:玻璃绝缘子、瓷绝缘子、合成 形式:针式、悬式、棒式、横担
45
电抗的计算公式

分裂导线:
Deq x1 0.1445lg ( / km) DSb
Dsb:分裂导线的自几何均距 子导线数
0.0157 m
分裂根数为2时: DSb
m
DS d
2
DSb m DS d1k
k 2
分裂根数为3时: DSb 3 DS d
d:分裂间距
分裂根数为4时:DSb 4 DS d d 2d
42
三相循环换位
1 2 3

a b c Ⅰ Ⅱ

作用:三相不对称排列时,使三相参数平衡。
0 1 1 1 aⅠ [ I a ln I b ln I c ln ] 2 DS D12 D31
aⅡ
aⅢ
0 1 1 1 [ I a ln I b ln I c ln ] 2 DS D23 D12 0 1 1 1 [ I a ln I b ln I c ln ] 2 DS D31 D23
43
1 a ( aⅠ aⅡ aⅢ ) 3 0 Deq I a ln 2 DS
DS re 导线的自几何均距

1 4
Deq 3 D12D23D31
导线间的互几何均距
三相对称运行时,每相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
0 Deq L ln 2 DS
35
(1)电阻的计算
r


nS
Ra >Rd
:计算用电阻率,单位:Ω·mm2/km。比直流电阻
率大的,铝31.5、铝31.5Ω。


绞线,l (2%~3%)↑;
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 制造中,导线的实际面积常比标称面积小;

S:导线截面积,单位mm2;
n:导线分裂数。
36

温度为t度时的电阻计算
轴间距离为D,当三相导线通以三 相对称交流电流时,与a相交链的磁 链为:
M (I I ) a LI a b c 0 2l 2l 2l ] [(ln 1) I a (ln 1) I b (ln 1) I c 2 DS Dab Dca I I 0 Dab Dbc Dca D , I a b c
避雷线 (架空地线)
绝缘子串
导线(四分裂)
杆塔
金具
典型架空输电线路的照片
8

导线

作用: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要求:质轻、价廉、导电性能好 类型和型号
9
导线构造和型号

导线构造3种主要形式:

单股线(单根实心金属线:铜和铝)(很少采用)
多股绞线(同材料),多单股线扭绞,标号:TJ(铜绞)、 LJ(铝绞)、GJ(钢绞) 多股绞线(两种材料):主要是钢芯铝绞线,“好导电性 能+高机械强度”,普遍采用。标号:LGJ(普通型)、 LGJQ(轻型)、LGJJ(加强型)
单导线(单位:Ω/km): 0 Deq x1 L 100 L 100 ln 2 D 1000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