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A5.C6.B7.A8.C9.D 10.D11.A 12.B 13.C 14.D 15.C16.C 17.B 18.B 19.D 20.D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D3.ABC4.AD5.ABD6.AD7.ACD8.ABCD9.AB 10.ABCD三、简答题1、第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
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被人民所抛弃。
第三,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
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四、辨析题1、参考答案:错第一,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力的政治代言人,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这是其失败的主观原因;第二,国共两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治力量,在围绕国家政权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斗的关键时刻,都不允许游离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中间派”及其政治路线存在,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三,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已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心骨,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注定中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的建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众基础,这是其失败的社会原因;第四,解放战争作为中国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在胜利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使社会中间势力迅速放弃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直接原因;第五,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基于各自的对话战略目标,都不支持代表中间势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外部原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答:⑴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战线延长,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
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⑵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
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国民政府的崩溃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⑶国民党政府由于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抗战后期已经严重丧失人心。
⑷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对人民征收苛重捐税,无限制发行纸币,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和国民政府斗争。
⑸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二、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答:1. 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⑴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⑵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
尽管各自的纲领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一. 单选题(共30题,30分)1. 近代中国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单选题] *A.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4页。
2. 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
[单选题] *A. 《天演论》B. 《盛世危言》C. 《海国图志》D. 《世界地理大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教材43页。
3.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单选题] *A. 军事侵略(正确答案)B. 经济掠夺C. 文化渗透D. 政治控制答案解析:教材21页。
4. 1895年,中国被迫签订了()。
[单选题] *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正确答案)C. 《天津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3页。
5.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单选题] *A. 日本侵略军B. 八国联军C. 英法联军(正确答案)D. 俄国侵略军答案解析:教材24页。
6.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决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单选题] *A.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B.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答案)C. 反对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的发展D. 反对不平等的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1页。
7. 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单选题] *A. 赫德(正确答案)B. 金登干C. 李提摩太D. 普鲁斯答案解析:教材26页。
8. 与中法战争相关的中国将领是()。
[单选题] *A. 丁汝昌B. 邓世昌C. 冯子材(正确答案)D. 关天培答案解析:教材35页。
9. 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
[单选题] *A. 英国B. 日本(正确答案)C. 葡萄牙D. 俄国答案解析:教材34页。
10. 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七章含答案32页)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6.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实际政治态度是(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 ) A北平 B延安 C西柏坡 D上海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12.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13.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山东 B中原 C华东 D陕北 E晋冀鲁豫2.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与重点进攻的作战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A分兵作战化整为零的原则 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 C运动战的作战方法 D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 E游击战3.关于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B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C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D中共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E国民党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D团结了民主力量E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5. 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双十协定》的内容有( )A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B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E实施《宪法草案》三、简答题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国开2024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 7答案

国开2024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1.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是()。
a. 1895 年b. 1901 年c. 1902 年d. 1905 年答案:b. 1901 年2. 发动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是()。
a. 北洋水师失败b. 庚子赔款问题c. 义和团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 北洋水师失败3.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地区最早掌握了实际权力。
a. 湖北b. 河南c. 湖南d. 安徽答案:b. 河南4. 粤系与洪门密切合作,支持孙中山“联俄、援藏、革命”的方针,最终导致了()的失败。
a. 二次革命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a. 二次革命5. 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是()。
a. 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新娱乐b.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c. 新思想、新文学、新艺术、新政治d.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科技答案:b. 新思潮、新文学、新艺术、新教育6. “卖国”条约是指()签订的条约。
a. 北洋政府b. 袁世凯政府c. 国际联盟d. 马关条约答案:d. 马关条约7.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设立了()政权。
a. 临时b. 内部c. 平民d. 人民答案:a. 临时8. 五四运动的爆发目的是()。
a. 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b. 要求实行普选c. 要求废除政教合一d. 要求实行国家公立大学制度答案:a. 要求废止不平等条约9. 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 许昌儒b. 陈独秀c. 胡适d. 蒋介石答案:b. 陈独秀10. 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继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其中代表性的思想是()。
a. 中国社会主义b. 中国民族主义c. 中国近代化d. 中国共产主义答案:b. 中国民族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的目标是( D )A、对中国的直接军事占领B、用大规军事干涉帮助蒋介石C、维护国民党统治不作任何改变D、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2、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政治口号是( D )A、反内战、反独裁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以自卫战争粉碎反革命进攻D、和平、民主、团结3、同毛泽东一起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是(B )A、刘少奇,周恩来B、周恩来,王若飞C、周恩来,叶剑英D、秦邦宪,叶剑英4、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 C )A、停战协定B、五项协议C、双十协定D、宪法草案5、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维护政协协议,主要是因为它( D )A、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B、在军队问题上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C、关于中央政权体制的规定符合中国国情D、有利于和平建国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A、进攻中原解放区B、制造“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C、进攻延安D、进攻张家口7、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人民解放军实行的军事原则是( D )A、诱敌深入的原则B、十大军事原则C、山地游击战原则D、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8、l947年10月l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A)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B、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C、以自卫战争粉碎反革命进攻D、将革命进行到底9、解放战争时期,决定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A)A、五四指示B、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C、中国土地法大纲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0、1947年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史称( C )A、一二一运动B、一二三0运动C、五二0运动D、二二八运动11、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区域成立的自治区是( B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12、由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而更名的民主党派是( D )A、中国民主建国会B、中国民主促进会C、中国农工民主党D、中国民主同盟1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名誉主席是(A)A、宋庆龄B、李济深C、邓演达D、张澜l4、标志着第三条道路幻灭的事件是( C )A、五二0惨案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D、下关惨案15、首次向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号召的是( B )A、双十协定B、1948年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C、政协决议D、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16、表明民主党派历史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D )A、抗战结束后公开反内战、争民主B、积极维护政协协议C、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D、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l7、1945年秋,人民解放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成熟,国民党军队这时实行的军事战略是( C )A、全面进攻B、重点进攻C、重点防御D、全面防御18、系统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文献是( D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D、论人民民主专政19、完成创建新中国任务的会议是( C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新政协筹备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开国大典20、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告二、多项选择题∶1、抗战结束之际,蒋介石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BCD)A、危害毛泽东安全B、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对内战的准备C、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D、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E、实行和平建国的既定方针2、为了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党制定的政治方针是(BCE )A、和平、民主、团结B、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C、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E、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中共中央作出的军事部署是(ACD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山东兵团进攻济南C、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D、陈谢兵团挺进豫西E、东北野战军进攻锦州4、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具有伟大的意义,它(ABC )A、表明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B、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C、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D、摧毁了国民党反革命军队的主力E、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5、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ABCDE )A、使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调动了广大农民“保田参军”和支援前线的积极性D、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E、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6、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是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其中影响巨大的有(BCD)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0运动D、五二0运动E、二二八运动7、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进行合作,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B、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了不懈努力C、同共产党一道,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D、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E、领导自己的军队协助人民解放军自卫作战8、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BCD )A、济南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E、渡江战役9《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规定,其内容有(ABCDE)A、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B、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D、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E、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0、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出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其中民主人士有(ABD )A、宋庆龄B、李济深C、黄炎培D、张澜E、高岗三、辨析题∶1、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不存在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同步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同步练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称雄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时间是()A、1943年8月25日B、1944年8月25日C、1945年8月25日D、1946年8月25日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5、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的标志是()A、国共内战的爆发B、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C、国民党限令撤退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代表D、蒋介石集团制造一系列血案6、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__阶段。
()A、战略进攻B、战略相持C、战略决战D、战略防御7、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A、1946年6月B、1947年2月C、1947年6月D、1948年2月8、第二条战线是指()A、国统区民主党派的斗争B、国统区广大人民的起义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事对立D、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9、1947年国民党战略进攻的重点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B、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10、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A、1947年3月B、1947年4月C、1947年6月D、1947年7月11、1947年12月,毛主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A、《论联合政府》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2、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13、在国民党统治区,以____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一、判断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对B.错正确答案: A2.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8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A.对B.错正确答案: B3.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科学回答。
A.对B.错正确答案: A4.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半,《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对B.错正确答案: A5. 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A.对B.错正确答案: B6.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A.对B.错正确答案: B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A.对B.错正确答案: A8.党的十九大科学地把握住了中国发展的脉搏,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对B.错正确答案: A9.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明确提出和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当作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A.对B.错正确答案: A二、单选题10. 揭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序幕的是()。
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 B11.香港回归的时间是()。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9年正确答案: C12.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宏大气魄到以下等地视察,发表了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错误的地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七答案
一、清朝灭亡
1、清朝灭亡的原因:
清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内部的政治腐败,清朝的政治体制日趋腐朽,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二是外部的压力,清朝面临着外国侵略,英法等国家经常发动入侵,清朝的军事力量无法抵抗;三是内部的社会动荡,清朝的统治者没有解决好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等社会动荡,使清朝的统治日趋脆弱。
2、清朝灭亡的结果:
清朝灭亡的结果是中国进入了近代以来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进入了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二、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革,清朝灭亡,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矛盾,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抗也日益强烈。
2、辛亥革命的结果: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
三、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革,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矛盾,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抗也日益强烈,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外国侵略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五四运动的结果:
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中国的民主运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