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抗皱性能
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能

棉纤维的主要化学性能
酸对纤维素的作用 染整加工中,漂白酸洗、酸退浆——稀 硫酸使浆料水解,转化为水溶性较大的 产物,(H+起催化作用。1,4甙键断裂, 与水分子形成两个羟基,一个是自由羟 基,无还原性;另一个是半缩醛羟基, 具有还原性。 )从而从织物上脱落下 来。1,4甙键对酸特别敏感,所以酸处 理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
棉纤维的其他化学性能
氧化剂对纤维素的作用 纤维素对氧化剂不稳定,一些氧化剂使 。 纤维素发生严重降解。在漂白过程中, 要选择适当的氧化剂,并严格控制工艺, 将损伤降到最低。 热对纤维素的作用 温度过高时,空气中的氧也能使纤维 氧化生成氧化纤维素,从而损伤纤维
粘胶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Hale Waihona Puke 截面:不规则锯齿状,多有皮芯结构。
铜氨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的作用
氢氧化铜与氨或胺的配位化合物如铜氨溶液 或铜乙二胺溶液,能使纤维素直接溶解。纤 维素在铜氨溶液和铜乙二胺溶液中,分别形 成纤维素的铜氨配位离子和铜乙二胺配位离 子。纤维素铜氨化合物受到稀无机酸作用时, 可迅速而完全地分解,并析出纤维素。在化 学纤维工业中,利用这一原理制造的再生纤 维素纤维称为铜氨人造纤维 。
8238寝室
棉纤维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能
棉纤维是最常见的,棉纤维是地 球上最丰富的和最纯净的纤维素纤维。 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和使用最广泛的单 一细胞的种子纤维。是从棉籽表皮上 细胞突起生长而成的。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棉纤维是一个上端封闭、下端敞开的 干瘪的管状细胞,在显微镜的观察下, 成熟的棉纤维纵向呈扁平带状,并具 有天然扭曲:横截面呈腰形或耳形, 是由较薄的管状的初生胞壁、较厚的 螺旋状的次生胞壁较小的瘪缩的中空 胞壁缩构成的。
锦纶纤维的使用特点

锦纶纤维的使用特点
锦纶纤维,也称聚酰胺纤维,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合成纤维。
其使用特点如下:
一、强度高:锦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比普通棉纱、普通化纤、纯毛纱强度高出2倍以上,比尼龙纤维强度略微低一些。
二、耐磨损:锦纶纤维的耐磨损性能优异,能够承受较大的摩擦和拉力,因此常用于高强度、高耐磨损的服装、运动装备和户外用品等领域。
在汽车内饰、地毯和工业制品等领域也广泛应用。
三、抗皱性好:锦纶纤维的抗皱性好,穿着时不易出现褶皱,洗涤后易于干燥,不用很长时间熨烫也能保持平整。
四、易染易造型:锦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且易于加工成各种纺织品,如紧身运动衣、塑身内衣等。
在应用锦纶纤维的制品上,锦纶纤维的特点使之适合生产各种户外装备如登山靴、帆布、帐篷以及服装和文具用品、经血量少的厨房擦布和洗脸巾以及袋子、假发以及 automobile carpets 等等。
抗皱免烫性

织物的实用性能及检测——抗皱免烫性一、概念定义1.抗皱性抗皱性的含义是指织物抵抗由于免烫整理揉搓挤压而引起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2.抗皱整理棉、粘胶等天然纤维织物,弹性差,易起皱变形。
需进行抗皱整理。
因用高分子树脂为主,故又称树脂整理。
3.免烫性一般是指织物经过洗涤后,即使不熨烫或稍加熨烫,也很平挺,形状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皱性。
免烫性是指洗涤并干燥后的抗皱性。
4.免烫整理免烫整理就是提高棉织物的弹性、折皱回复角和尺寸稳定性。
二、影响因素免烫性影响因素1)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湿态与干态下弹性回复能力的比值,决定织物在洗涤时由于纤维膨化而造成的织物变形程度,及织物洗涤后保持原有外形的程度。
比值越高,免烫性越好。
2)纤维的湿膨胀纤维的湿膨胀性是指织物在洗涤时吸湿性的多少,与纤维本身的吸湿性不同,纤维的回潮率是在空气中对水分的吸收。
湿膨胀性越大,织物洗涤后变形越大,免烫性越差。
3)洗涤洗涤方法根据洗涤液不同可分为2 种:一种是水洗,它是用水和肥皂等洗涤剂以及漂白助剂对纺织品中的污物进行清洗;另一种是干洗,在专用洗衣机中,将纺织品浸入油及清洁溶剂等有机溶剂中进行翻滚搅动,从而将纺织品中的污渍去除。
不管使用什么洗涤溶剂、洗涤方法和洗涤频率,都会影响织物的免烫性。
洗涤次数越多,洗可穿性变差,织物强力下降。
因此,洗涤方法应根据不同原料做出不同选择。
4)混纺比一些免烫性不好的原料与免烫性好的原料混纺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烫性。
例如,涤纶和羊毛混纺后,大大改善了织物的免烫性。
涤/腈中长纤维织物的平挺情况与毛/ 涤织物水平相当,具有比较良好的免烫性。
5)整理工艺织物的染色后整理对织物的免烫性也有影响。
这是因为织物在染色整理过程中,在湿态下受到各种机械外力,都会使织物产生变形。
过去采用的是2D 树脂整理,但会释放有毒的甲醛,目前有各种新型的免烫整理来提高织物的免烫性,包括低甲醛整理剂的整理以及多元醇类的整理。
甲醛捕捉剂是被添加到树脂混合物中,应用到纤维素材料上,从而生产出低甲醛含量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减少甲醛含量的捕捉剂有:三梨糖醇,甲氧基葡萄糖苷,二甘醇。
纺织品的抗皱性能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皱性能研究与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舒适与美观。
然而,纺织品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这不仅影响了外观,也给整理和保养带来了麻烦。
因此,纺织品的抗皱性能一直是纺织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纺织品产生褶皱的原因要了解纺织品的抗皱性能,首先需要明白褶皱产生的原因。
纺织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拉伸、弯曲、压缩等,纤维会发生变形。
当外力去除后,纤维如果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会形成褶皱。
纤维的种类和特性是影响褶皱形成的重要因素。
天然纤维如棉、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和结晶度的特点,相对容易产生褶皱。
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通常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此外,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和后整理工艺也会对褶皱的产生有影响。
疏松的组织结构更容易让纤维发生位移,从而形成褶皱。
而后整理过程中的化学处理、热定型等工艺如果不当,也可能导致抗皱性能不佳。
二、抗皱性能的评价指标为了科学地评估纺织品的抗皱性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褶皱回复角、褶皱保持率、外观平整度等。
褶皱回复角是衡量纺织品抗皱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过测量织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褶皱后回复到平整状态的角度来评估抗皱能力。
角度越大,说明抗皱性能越好。
褶皱保持率则反映了纺织品在经过一定时间和条件后的褶皱保持情况。
外观平整度则是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仪器对织物表面的平整度进行评估。
三、提高纺织品抗皱性能的方法1、纤维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可以改善其抗皱性能。
例如,在纤维合成过程中引入特定的化学基团,增加分子链的柔韧性和弹性,从而提高纤维的抗皱能力。
2、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纤维的位移和变形,从而降低褶皱的产生。
例如,采用紧密的编织结构或增加交织点,可以提高织物的稳定性。
3、后整理工艺后整理是提高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后整理方法包括树脂整理、液氨整理、等离子体处理等。
简述棉织物防皱原理

简述棉织物防皱原理介绍棉织物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性强等特点。
然而,棉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皱纹,影响了其外观和舒适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了各种方法来实现棉织物的防皱处理。
本文将介绍棉织物防皱的原理和方法。
棉织物防皱原理分子性防皱棉织物分子性防皱是通过改变棉纤维内部分子结构和特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皱性能。
具体原理如下: 1. 分子交联:通过在棉织物纤维中引入交联控制剂,使纤维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增强纤维的强度和抗皱性能。
2. 分子纺丝:将棉纤维溶解在溶剂中,通过纺丝制备成纤维薄膜,再经过拉伸和固定等工艺,形成高分子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3. 分子改性:通过引入抗皱剂等分子改性剂,改变棉纤维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增加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防皱性能。
表面性防皱棉织物表面性防皱主要通过改变纤维表面的特性,形成一层覆盖或涂层,阻隔外界对纤维的影响,从而达到防皱效果。
常见的方法有: 1. 表面涂覆:在棉织物表面涂覆一层具有抗皱性能的涂层,形成一种保护层,能有效防止纤维弯曲和皱纹的产生。
2. 表面处理:经过特殊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改变棉纤维表面的性质,如增加纤维的粗糙度、改善纤维表面的润湿性等,从而减少皱纹的形成。
混合性防皱混合性防皱是将分子性防皱和表面性防皱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以增强防皱效果。
常见的混合性防皱方法包括: 1. 分子性防皱与表面涂覆的结合:先对棉纤维进行分子性改性,然后在改性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防皱涂层,使防皱效果更加持久和稳定。
2. 分子性防皱与表面处理的结合:通过分子改性和表面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棉纤维的抗皱性能。
3.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将分子性防皱和表面性防皱的方法有机结合,如在一定条件下先进行分子交联,再进行表面涂覆,以达到更好的防皱效果。
棉织物防皱方法热定型热定型是一种常见的棉织物防皱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纤维分子重新排列和定型,以消除或减少皱纹。
丝光棉的特性及应用

丝光棉的特性及应用丝光棉是一种细密光泽的纺织面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丝光棉的特性及应用。
首先是丝光棉的特性。
丝光棉由纺织纤维通过织造和后整理等工艺制成,具有以下特点:1. 光泽度高:丝光棉表面光滑,具有细密的光泽感,使其在服装上呈现出优雅、典雅的效果。
这种高光泽度可以增加面料的质感,提升服装的档次。
2. 舒适性好:丝光棉的纺织纤维细密而柔软,质地轻盈,触感舒适。
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使皮肤保持干爽,避免闷热不透气的感觉。
3. 抗皱性强:丝光棉的纤维经过特殊处理,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
即使长时间穿着或洗涤后,丝光棉仍能保持光滑平整,无需频繁熨烫,省时省力。
4. 吸湿性好:丝光棉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可以吸收身体的汗液,保持皮肤的干爽。
这种吸湿性可以在夏季或潮湿的环境中提供更加舒适的穿着体验。
5. 耐用性好:丝光棉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用性,面料经久耐穿。
它可以经受常规的洗涤和穿着,不易变形或损坏,寿命较长。
接下来是丝光棉的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丝光棉在服装和家居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 服装:丝光棉常用于制作高级定制服装,如华贵的晚礼服、婚纱等。
它可以给服装带来高雅的光泽感和柔软的质地,增加服装的奢华感和舒适感。
同时,它也常用于制作休闲服、内衣等,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2. 家居纺织品:丝光棉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纺织品,如床上用品、窗帘、桌布等。
它可以给家居纺织品带来柔软的触感和亮丽的光泽,提升家居的品位和舒适度。
3. 饰品:丝光棉常被用于制作各种饰品,如丝巾、领带、围巾等。
它的高光泽度使得饰品更加闪耀动人,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除以上应用外,丝光棉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汽车内饰、办公用品等。
它的高质感和舒适性使得其在这些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总结起来,丝光棉具有高光泽度、舒适性好、抗皱性强、吸湿性好、耐用性好等特性。
它在服装、家居和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升产品的质感和舒适度。
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性能

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性能常用的天然纤维包括棉花、麻、蚕丝和羊毛等,而常用的化学纤维则包括涤纶、尼龙和丙纶等。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性能。
1.棉花:棉花是纤维素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和微纤维素组成。
它的主要优点是柔软、透气、吸湿性好且易于染色。
然而,棉花的劣势在于容易起皱并且不耐磨损。
2.麻:麻纤维具有天然的光泽和牢度,并且结实耐磨。
它的优点包括耐高温、透气性好以及吸湿性强。
然而,麻的劣势在于易于皱缩和不易染色。
3.蚕丝:蚕丝是由蚕茧中解丝得到的纤维。
它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柔软度,并且质地轻盈。
蚕丝的优点包括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以及舒适性好。
然而,蚕丝的劣势在于容易破损且不耐久。
4.羊毛:羊毛是从绵羊身上剪下的纤维。
它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和弹性,并且耐磨损和吸湿性好。
羊毛的优点还包括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和易于染色。
然而,羊毛的劣势在于易缩水和较高的维护要求。
5.涤纶: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由聚酯脂合成。
它具有耐磨损、耐皱纹和易护理的优点。
此外,涤纶也有很好的弹性、强度和耐腐蚀性。
然而,涤纶的劣势在于不透气、易起静电以及对热敏感。
6.尼龙: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由聚酰胺合成。
它具有优秀的强度和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损性。
尼龙的优点还包括染色性良好、抗皱和轻盈。
然而,尼龙的劣势在于容易静电、易吸湿和不耐高温。
7.丙纶:丙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主要由聚丙烯合成。
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损性,并且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
丙纶的优点还包括不起皱、透气和易护理。
然而,丙纶的劣势在于易融化和容易毛玻璃化。
总的来说,不同的纺织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在选择适合的纤维材料时,需要根据所需纺织品的特定要求来进行选择。
重要的是要权衡各种优点和劣势,以便选择最适合的纺织纤维。
纺织品性能测试--抗皱性能试验

纺织品性能测试
织物耐皱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基础知识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YG(B)541D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式织物折皱弹性 仪的结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 2、熟悉掌实验全过程。 3、通过对各种不同织物耐皱性能的测定,进一步理解影响 织物折皱性的因素。
(二)测试原理 测试是在规定重量、时间,加压于对折的试样,释 重后在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折皱回复角度,作为织物抗皱性 能优劣的依据。折皱回复角是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 规定的条件下被折叠,卸去折痕负荷后经过一定时间,两 翼之间所形成的角度,折皱回复角大,则表示织物折皱回 复性好,既耐皱性好。
(三)影响因素 织物的耐皱性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细度、捻度、织 物组织结构、密度、后整理等因素有关。 1、纤维的弹性。纤维拉伸变形恢复能力决定织物折 皱回复性的重要因素。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与纤维在小变形 下的伸长恢复能力成线性关系,伸长弹性好的织物,一但 折皱形成后很快消失,其折皱回复性好。 2、纤维的初始模量。当织物折皱时,如果组成织物 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初始模量,则纤维产生小变形时,就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织物的弹性系指织物经折皱后的回复性能。分别记录 织物经、纬向的急、缓弹性折皱回复角,按公式计算折皱 回复率。 经(或纬)折皱回复角 折皱回复角=------------------------×100% 180°
(二)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织物耐皱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分析所测织物 折皱回复性能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纤维抗皱性能
抗皱性是指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经多次洗涤仍可保持满意的尺寸稳定性、平整度和接缝外观。
抗皱纺织品是指经5次循环洗涤干燥后仍具有抗皱性能的纺织品。
纤维素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纤维织物,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 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抗皱整理。
一、抗皱机理
关于棉织物的抗皱机理,就有两种观点,即树脂沉积论和共价交联论。
首先,通过整理剂在纤维间形成永久性的交联,以提高棉织物的弹性、折皱恢复性和尺寸稳定性。
免烫整理剂一般是多官能团的化合物,它可以和两个以上的纤维素分子长链中氢键发生交联,把纤维中相邻的两个分子连接起来,于是就限制了两个长链分子的相对滑移,使得织物的抗皱性能和织物弹性得到提高。
其次,棉织物折皱的原因可以下面来分析。
从纤维的结构看,棉纤维有结晶区和无定型区,无定型区决定纤维的柔曲性。
织物折皱时,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纤维弯曲变形,在侧序度低的地方大分子排列不整齐,区域中的氢键经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并随着键的强度不同发生键的断裂或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位移,当外力去除后,系统发生蠕变恢复;但当外力大,作用时间长时,长链分子之间产生键的断裂,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氢键,从而使基本结构单元在新的位置上固定下来,在外观上显示为系统变形不能恢复,出现永久性变形,从而造成外观上的褶皱。
二、抗皱整理剂
抗皱整理剂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羟基发生共价交联反应官能团的物质,也称为树脂整理剂。
抗皱整理剂有醛类、酰胺-甲醛类、环氧类、乙烯砜类和聚氨酯等化合物,其中以N-羟甲基作为活性基团的酰胺-甲醛类或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最早获得工业上的普遍应用。
用酰胺-甲醛类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织物上有甲醛释放。
后来为了降低织物上的甲醛含量,采用甲醇、乙二醇和二缩乙二醇等化合物,对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进行醚化改性,制得低甲醛或超低甲醛整理剂。
甲醛释放量可减少到100×10-6 以下。
彻底解决甲醛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研制、生产无甲醛抗皱整理剂。
目前已开发的无甲醛抗皱整理剂主要有乙二醛、戊二醛、水溶性聚氨酯、β-双羟乙基砜、反应性有机硅、天然甲壳质与壳聚糖、环氧树脂类、多元羧酸类等。
三、抗皱整理的新工艺、新技术
纯棉纺织品的抗皱整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织物的抗皱性能更加提高“更加全面”还发展了很多新工艺和新技术“使棉纺织品的防皱整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又赋予棉纺织品以新的功能提高了棉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目前抗皱整理的新型工艺有AP整理、气相整理等。
AP整理工艺是为了克服干、湿交联工艺的缺点,采用干交联的简捷方法达到与湿交联方法相同的高级整理效果。
气相整理工艺是将甲醛气体和酸性催化剂气体附着在润湿衣服上,干燥后加热使之反应的方法,也就是气体直接和织物反应。
抗皱整理的新技术有纳米技术、泡沫整理、液氨处理、蒸汽闪爆技术、辐射接枝共聚、等离子体技术等。
运用纳米技术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而且断裂强力下降不大,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强、分散性好等特殊性
能。
泡沫整理就是以泡沫为介质替代染整浴中的大部分水或溶剂从而减少加工织物上的带液率,然后强制泡沫扩散到被加工织物的表面并渗透入织物内部。
液氨处理对提高棉织物的品质有独特作用,若再以柠檬酸交联整理则可赋予棉织物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四、评价指标
织物的抗皱性能直接影响了纺织品的美观特性,同时也是织物易护理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织物的抗皱性能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
1、主观评价方法目前最为成熟的主观评价织物抗皱性能的方法是AATCC 的林克尔试验仪外观法,将织物上下两边旋转一周压缩,除压放置后评价折皱状态,采用目测评级的方法评级。
参照样为平挺度测试方法中采用样照AATCC 128-2003。
共有1、
2、
3、3.5、
4、5六个级别,织物与参照样对比,确定织物的抗皱等级,测试结果用DP表示。
从1级到5级抗皱性能越来越好,一般来说,DP大于3.5级的织物为抗皱性能良好的织物。
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评价织物的抗皱等级,比较接近服装使用状态时折皱状况,因而被广泛地采用。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采用人的主观判断来对织物的折皱状况进行评价,偏差较大,尤其在DP值达到3.5以上的时候,样照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判断起来难度较大。
2、客观评价方法
(1)折皱回复角法
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树脂在纤维内部通过交联作用、树脂沉积作用增加了纤维的弹性,提高了织物从变形中回复的能力。
折皱回复角是反映织物从形变中回复能力的最直观的指标,折皱回复角的大小反映了树脂整理的优劣。
先将试样裁剪成规定的“品”字形,按照规定对折织物,在规定的压力下静置一段时间,然后测量织物回复的角度有急性回复角和缓弹性回复角。
要求经纬方向各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折皱回复角越大,织物的抗皱性能越好。
(2) KESF测量方法
KESF是织物风格仪的简称。
KESF主要测量织物在微力状态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共由4个部分组成,测量织物的13个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织物的弯曲性能等指标。
织物的弯曲刚度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相关性较强,随着弯曲刚度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急、缓)都在增加。
KESF 测量的弯曲性能,除了上述的织物抗弯刚度外,还包括弯曲滞后矩,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织物的弯曲刚度越大,弯曲滞后矩越小,则织物的弹性越好,抗皱性能也越好。
(3) 其他测量方法
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织物的抗皱性能进行评价。
其中最重要的过程为织物的三维重建过程,将织物的三维信息输入计算机,经过对数据的处理,最终反应出织物的折皱状况。
三维重建过程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利用激光扫描探测器等仪器,直接得到织物的三维数据信息,然后输入计算机,将织物的三维性状重新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采用数学处理的方法,准确地分析出织物的抗皱性能。
间接法是利用各种手段,诸如图像处理等实现三维重建。
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数码相机,在特定的光学系统下,对试样进行拍照,或者采用扫描仪,得到织物的图像。
利用图像的灰度以及饱和度等各种指标在折皱处与平整处之间的差异,分析织物三维表面性状。
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利用各种手段得到织物的折皱性能的指标,其速度远远快于第一种,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