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箱电伴热原理
电伴热的原理及应用

电伴热的原理及应用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进行热能转化的技术。
它利用电流通过导电物体时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物体,实现加热的目的。
电伴热的原理是利用导电物体的电阻发热。
1.电阻发热原理:电流经过导电物体时,会遇到阻力,阻力会产生热量。
这是由于导电物体的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P=I^2*R,其中P是产生的热量,I是电流,R是电阻。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导电物体的温度。
2.电磁作用原理:当电流通过导电物体时,会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会在导电物体周围产生涡流。
涡流的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涡流会产生热量,从而加热导电物体。
电伴热技术有广泛的应用领域:1.冷地供暖:在寒冷地区,可以使用电伴热技术来加热房屋、道路和管道,防止结冰。
2.工业加热:电伴热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加热需求,如塑料加热成型、管道加热、槽罐加热等。
3.化工领域:电伴热可以用于管道的维护保温,防止化工物品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结冻,保证化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汽车行业:电伴热可以用于汽车的玻璃加热,快速除霜、除雾,提高行车安全性。
5.医疗保健:电伴热技术可以用于医疗领域的热疗,如热敷、理疗等。
6.农业领域:电伴热可以应用于温室、蔬菜种植和养殖领域,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恒温环境。
电伴热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高:电伴热不会产生明火和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使用过程中无需担心火灾和煤气中毒等问题。
2.精确控制:电伴热可以根据需求通过调节电流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保证加热效果稳定。
3.能源利用效率高: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高,无需额外的能量转换,能源利用率高。
4.结构简单:电伴热系统结构简单,没有热交换设备,维护成本低。
5.使用灵活:电伴热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物体上进行加热,适用性广。
然而,电伴热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1.能量消耗较大:电伴热对电能的需求比较大,使用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
2.对电网负荷造成影响:在大范围应用电伴热技术时,会增加电网的负荷,需要做好电网规划和管理,以避免电网过载的问题。
电伴热带原理及使用

电伴热带简介一、作用:电伴热是用电热来补偿被伴热体(容器、管道等)在工艺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以维持介质工艺温度。
二、分类:自限式电伴热带:电热功率随系统温度的变化自调,随时补偿温度变化,避免伴热带过热烧毁。
恒功率电伴热带:通电后功率输出是恒定的,不会随外界环境、保温材料、伴热的材质变化而变化,而其功率的输出或停止通常是由温度传感器来控制。
三、结构:自限温电伴热带组成:平行导电金属线芯、发热芯带(PTC材料)、绝缘层、屏蔽层、防护套。
四、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导电塑料产生微分子的膨胀,碳粒渐渐分开,引起电路终端电阻上升,伴热带会自动减少功率输出。
当温度变低时,导电塑料又恢复到微分子收缩状态,碳粒相应连接起来,形成电路,伴热带发热功率又自动上升。
五、按结构分类自限温伴热带可分为:基本型:由芯带和绝缘构成的自限温伴热带,用“J”表示。
加强型:在基本型外,再包覆一层外护套,用“B”表示。
防爆型:在基本型外,将金属丝编织形成屏蔽层,具有接地和增强保护的作用,再包覆一层外护套,用“P”表示。
耐腐型:在基本型自限温伴热带外包裹一层具有耐酸、碱特性的外护套,用“F”表示。
六、按温度分类:系列最高维持温度/℃最高承受温度/℃标称功率/(W/m)低温型65905~40中温型I8511010~50中温型II10513020~60高温型13516020~80型号额定电压V 标称功率W/m最高维持温度℃最高表面温度℃最高承受温度℃最低安装温度℃最大使用长度mDBR12~38015~3070±580105-50120 ZDR110~38035~60105130145-30100 GDR220/38050~80135155165-20100D BRZ-25-200-J低温型,伴热带窄型,标称功率25W/m,额定电压220 V,基本型。
八、阻值:芯带发热可认为是并联电路,芯带发热阻值变化,功率也变化;芯带在稳定时必须有一个定型阻值作为电压选择依据。
什么是伴热?电伴热原理及应用

什么是伴热?电伴热原理及应用
什么是伴热
伴热是补充被伴热体系在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以组持体系的温度不降低加热是给被加热体系提供热量,以提高体系的温度达到要求。
在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由于管线、设备需要在一定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下运行,如果采取保温措施,不论保温措施做的多厚,管线或设备的温度最终都会下降到环境温度。
仪表在冬天或气温较低时上冻, 将引起数据显示不正常,甚至冻坏表、造成停车等,会严重影响工艺安全生产,所以仪表的保温伴热在冬季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
伴热,就是通过外界对管线或设备提供热量,当提供的热量与管线或设备的热损失相当时,管线既可以在该温度下保持温度的相对恒定,这种外界向管线或者设备提供热量的方法就是伴热。
伴热、温度、时间的关系
伴热分类,伴热有: 1,以电为能源的称为电伴热。
2,以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称为蒸汽伴热。
蒸汽保温伴热系统
蒸汽走向:系统蒸汽→总进汽→放空(倒淋)→分管线→一次阀→仪表管钱→仪表表箱→回水阀→疏水器→回水集管→回水总阀→凝结水系统。
仪表蒸汽伴热示意图
保温伴热系统的启用
①在冬季即将来临时,先少开一点仪表蒸汽伴热供给阀,约10%~30%,供热一至两天让仪表伴热蒸汽预热,各保温设备,如伴热管、切断阀、疏水器,让各个法兰均匀受热,避免突然增压,使各连接头和法兰泄漏。
电伴热带加热原理

电伴热带加热原理电伴热带是一种用电加热的装置,可以在极寒的环境中保持空气、设备和管道的温度。
它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加热设备,通常用来保护暴露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设备和管道以避免冻结、结冰和损坏。
电伴热带的工作原理基于 Joule-Thomson 效应。
它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细小的电线电阻加热管内的介质来产生热量。
加热发生在管子的外壳上,然后将热能传导到室内、管道和设备附近的空气中。
电伴热带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进行定制,例如,使用不同的绝缘材料、不同的外壳形状和大小以及不同的温度调节设备。
电伴热带的主要部件包括电线和介质。
电线通常是由铜或镍合金制成的,因为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介质可以是硅胶、聚氨酯、氟聚合物或聚乙烯等材料。
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也能保持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电伴热带可以通过安装在管道表面或管道内壁的方式来使用。
安装在管道表面的电伴热带通常包括一根电线和一个介质。
电线绕在管道上,通过电阻加热管道表面的介质,然后将热能传导到管道表面和周围的空气中。
安装在管道内壁上的电伴热带工作原理也类似,通常使用套管将电线和介质固定在管道内部。
为了避免电伴热带导致电费过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加热功率和使用时间。
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使用温度控制器,它可以感知到管道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来自动调节电伴热带的加热功率。
当温度高于最大预设值时,温度控制器会减小加热功率;当温度低于最小预设值时,温度控制器会增加加热功率。
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费开支,并保持管道温度稳定。
在使用电伴热带时,需要注意安装和维护。
正确的安装和维护可以确保电伴热带的工作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
安装时需要注意将电线和介质正确绕在管道上,并避免电线短路或介质断裂。
在维护时需要注意检查电线和介质是否磨损或老化,并定期清洁管道表面。
总的来说,电伴热带在极寒的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用于保护管道、设备和建筑不受冻结、结冰和损坏。
电伴热常识

FPSO和平台使用的电伴热带为 自控温式伴热带
• 温控伴热电缆由导电聚合物(塑料)和两 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层构成。其特点 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温度数"PTC"特 性,且相互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 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 温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 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热点 及烧毁之虑.因此上述带状恒温加热器是其 适应被加热体系,而传统的恒功率加热器是 其影响被加热体系.
• 电伴热系统的操作 • 电伴热系统经过安装、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完善处理后,确保电伴热盘、 电伴热带及其接线附件无损伤,安装、接线正确,电源电压、频率和对 地绝缘电阻在正常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对电伴热系统进行正常的操作 运行。 • 操作要点如下: • ①使电伴热盘的所有回路开关都处于断开位置。 • ②给电伴热盘送电,电源指示灯亮。 • ③若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回零不准,应进行调零操作。 • ④合上电伴热盘总开关。 • ⑤检查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应为220V,电流表的读 数应为零。若读数不正确,应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 ⑥逐个合上分路开关,同时注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发现异常应停 止合闸,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 ⑦在合上每个分路开关时,应记下它的合闸时间,记下电流、电压值和 环境温度等,作为运转的起始数据。 • ⑧当每个回路运行4个小时后,被加热管线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温度。这 时,在记下电流值、电压值、环境温度和管线温度,作为运转数据。 • ⑨若回路出现接地故障或过载,分路开关跳闸,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这时,应尽快查明原因,找出故障点,进行处理。
电伴热原理及使用与维护注意 事项
电伴热概述
• 电伴热不同于电加热。电伴热是用电热来 补充被伴热物体在工艺过程中所散失的热 量,测控流体介质温度。通过国内外各单 位多年来的使用对比,除非有足够丰富的 蒸气或热水资源。电伴热绝对费用小,效 率高,综合效益好。
电伴热工作原理及使用操作

电伴热工作原理及使用操作一、引言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产生热能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以提供恒定温度或防止管道结冰等目的。
本文将介绍电伴热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操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
二、电伴热工作原理电伴热是通过电阻丝、电热膜或电热带等电热元件产生热能,将热能传导到需要加热的物体上,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热元件:电热元件是电伴热的核心部件,一般由导电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电阻。
当通电时,电热元件会发热,产生热能。
2. 温控系统:为了保持加热物体的恒定温度,通常需要配备温控系统。
温控系统通过感温元件(如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物体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电热元件的通断,以实现恒温控制。
3. 绝热层:为了提高加热效果,防止热能的散失,电伴热通常需要在加热物体周围设置绝热层。
绝热层可以是绝热胶带、绝热材料等,有效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三、电伴热使用操作电伴热的使用操作相对简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方案:根据具体的加热需求,确定电伴热的设计方案。
包括选择合适的电热元件、确定加热区域和加热功率等。
2. 安装施工:将电热元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
首先要清洁加热物体表面,确保电热元件能够牢固地附着在上面。
然后根据需要将电热元件固定在加热物体上,注意保持元件的整齐排列。
3. 连接电源:将电热元件与电源进行连接。
根据电伴热的功率和电源的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
确保导线连接牢固可靠,避免电流过大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4. 温控设置:如果需要恒温控制,需要设置温控系统。
根据温度要求,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并将其与温控系统连接。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温度范围和控制精度等参数。
5. 联通电源:检查所有的连接是否正确无误后,联通电源,通电测试。
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物体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控制正常。
6. 使用维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电伴热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电热元件无损坏、导线无断裂等问题。
电伴热简介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电伴热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没有 损坏或异常情况。
清洁与保养
保持电伴热系统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保 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06
电伴热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每日检查
01
每天检查电伴热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没有异常情况,如破损
、发热异常等。
清洁保养
02
定期清洁电伴热系统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保持系统的清洁
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
电伴热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行 业的管道、储罐、反应器等设
备的保温和防冻。
建筑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电伴热系统可 用于屋顶、墙壁、地面等部位 的保温和防冻。
食品行业
在食品行业中,电伴热系统可 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管道等的 保温和防冻。
其他领域
除了以上领域,电伴热系统还 可应用于制药、造纸、纺织等 行业的管道、设备等的保温和
检查安装后的电伴热系统是否正常工 作,进行通电测试,确保系统运行稳 定。
固定与连接
使用电缆夹将伴热带固定在管道或设 备上,并使用专用的连接器将多段伴 热带连接在一起。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过载
不要超过电伴热系统的额定功率,以防过载 引起火灾或损坏。
注意安全
在安装、使用和维护电伴热系统时,要注意 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
按使用环境分类
常温型电伴热
适用于室内或常温环境下 的保温伴热,温度维持在 较低水平。
高温型电伴热
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保温 伴热,温度可达到200℃ 以上。
防爆型电伴热
适用于易爆、易燃等危险 环境下的保温伴热,具有 防爆、防火等功能。
如何选择合适的电伴热系统
根据伴热需求选择
根据实际需要保温或加热的设备、管 道等,选择合适的功率和长度。
电伴热工作原理

电伴热工作原理
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将导热材料加热来实现加热管路、容器、仪表等设备的
加热方式。
它主要由电源、加热电缆、终端接头和安装附件等组成。
电伴热系统通过在导热材料表面布置加热电缆,利用电能将导热材料加热,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电伴热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加热电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导热材料
的加热。
在电伴热系统中,加热电缆是起到核心作用的部件。
加热电缆通常由内部的发热导体、绝缘层、护套层等部分组成。
当电源接通时,电能通过导体传导到加热电缆中,使其发热,进而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材料,实现对管路、容器等设备的加热。
在实际应用中,电伴热系统还配备有温度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导热材料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来控制加热电缆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导热材料温度的精确控制。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导热材料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还可以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伴热工作原理的核心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加热电缆将热能传递给
导热材料。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灵活、安全、可靠、节能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加热电缆,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设备进行精确、有效的加热,满足生产和生活中对加热的各种需求。
总的来说,电伴热工作原理简单清晰,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导热材
料的加热。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导热材料温度的精确控制,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电伴热系统的优点在于灵活、安全、可靠、节能,因此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箱电伴热原理
仪表箱电伴热的原理是利用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对仪表箱进行加热和保温。
具体来说,电伴热系统由电热元件、温控器和接线盒等组成,其中电热元件是伴热的主要部件。
电热元件通电后,电流通过电热元件产生热量,然后通过导热硅胶将热量传递给仪表箱的壳体,再通过壳体的辐射和传导作用将热量散发出去,使仪表箱内的温度升高。
电伴热系统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振动和相互作用,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在电伴热系统中,电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等导热材料传递给仪表箱壳体,实现热传导的过程。
热辐射则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的过程。
在电伴热系统中,仪表箱壳体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实现热辐射的过程。
此外,电伴热系统还配备了温控器等控制元件,对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温控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仪表箱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热元件通电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热元件断电停止加热,从而实现对仪表箱温度的自动控制。
总之,仪表箱电伴热的原理是利用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对仪表箱进行加热和保温。
电伴热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温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仪表箱内的介质凝固或结晶,保证仪表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