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题:《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1.理解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和时间赛跑》2.PPT课件3.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时间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是无形的,我们无法看到它,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流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和时间赛跑》。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阅读,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
3.学生复述课文,检查阅读效果。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和时间赛跑”等,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3.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感悟作文。
2.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附:课文《和时间赛跑》在和时间赛跑的日子里,我懂得了珍惜。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生命有限,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热门6篇)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同学采纳本身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本身喜爱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努力探求。
教学重点:对“我永久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爱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称赞本身所喜爱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唱歌)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同学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唱歌。
]二、自读自悟1、同学自主朗读课文,并用本身喜爱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重要讲什么?把本身在课文中碰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相互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班级的同学已经具备肯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本领,课堂上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本身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同学的自动性,同学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1、谁乐意代替花儿“唱”出本身的心声?(指名读)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3、说说花儿表达了本身什么心声?(生答)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相互交流。
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娃丽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学方法:阅读法、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现在是怎样和你的伙伴、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5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教学重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歌唱。
]二、自读自悟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自己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语文预期目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促作文水平提高的教学研究一、课题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促作文水平提高的教学研究二、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因此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两种能力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状况,要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的写作教学抓起。
特级教师徐永森认为: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小学语文的终结点表现于“说”与“写”的表达能力上。
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从而指出了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阶段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心像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自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不拘形式乐于表达,以及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的交融。
而长期以来在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下存在两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从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或在教师的主导下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够,学生个写作处于自由发展状态,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更扼杀了学生创造力。
因而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的过程,留心观察生活,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根据课内外不同的习作内容和要求,巧妙的创生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思维,使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认识感受过程。
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从而解决学生“想写”、“写什么”的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促作文水平提高”的课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上,学生虽然掌握方法,但是在运用方法去理解重点语句上还要多加练习。能够展开想像和联想,但不够创新和大胆;能够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但语言表达上还要多指导、多练习;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要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懂得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产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感受大草原上师生之间真挚善良的关爱。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2、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第8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1、龙2、山沟的孩子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略读课文:4、*春天的雨点
语文实践活动1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要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本单元要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完成背诵练习并认真落实习作要求。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4、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5、了解人跟刺猬和睦相处的故事,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还需要练习。已经掌握了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方法,但还要多练习。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但字词方面上比较多,还应交给学生方法。
七、课时分配:
《古诗三首》2课时《寓言二则》2课时
《西门豹》2课时《三过家门而不入》1课时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一组孩子幸福生活的画面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由此,一个中国孩子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1、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2、他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读,师巡视指导)四、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3、交流:师: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
(2)热爱家庭的人。
(3)热爱和平的人。
(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4、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案5篇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案5篇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3、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特征描写一双手,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然后与我们已经留心观察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相比,看一看他们的手各有哪些特点?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大家说的较多的是劳动人民的手,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他们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印证着创业的艰辛,每一块疤痕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二、找一找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张迎善手的图片,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文字,给张迎善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手的档案: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纹路;掌面;手指;手的大小;手的别号;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是怎样写张迎善的“一双手”的?2、*又是如何从对“手”的描写中引出他的事迹,进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提示:1、抓住有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表现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执着坚韧的精神,完全可以选取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详实细致的描写。
可*作者却是避重就轻,省去了人物平常所做的具体事实,仅从“一双手”来做足*,通过“看”“问”“量”“搓”“介绍”等各个细节,全面透彻地挖掘出“手”中所蕴涵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平淡中蕴涵着神奇,细微处包孕着博大,真正达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真可谓“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2、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对比、列数字等方法,表现手的特征。
赞美了主人公不畏艰辛,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亮点赏析1、让我们用优美的文字来写一写生活中最有印象的手。
2、请选择一位同学,抓住他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写出来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哪位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 通过学习和朗读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 感受他们
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目标
4.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段的方法。
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山沟孩子上学的不易
1、默读 1-5 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山沟孩子起早贪黑,不怕
困难?用笔画一画。
2、生默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5
二、独立 自学、小 组交
传人 ”,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周围处处充满着龙的文化和龙精
神)
五、达标 测评,反 馈评价
六.达标自测:
结合词语的意思读每小节的内容,思考每小节通过些什么来 说明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填空:通过(
)的话我知道(
)。
预设:通过奶奶的话我知道了龙是水里的神, 很神奇;通过爷爷
的话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通过爸爸的话我知道了长城
还从哪体会到上下学要起早贪黑?引导学生从颜色变化上谈。 ( 2)孩子们上学如此的艰苦,读出他们当时的处境。 ( 3)师导:天再黑路再远,孩子们还是有说有笑,高高兴
兴,真快乐,读五自然段。
天边的云,( ),山沟的路( )。远处,( ),牛
栏边的(
)。天(
),忽然,(
)
哦,那是……
(4)师导: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随时都有危险,他们还
第( 一 )单 元 计 划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 1. 龙 2 .山沟的孩子 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简 析 略读课文 : 4.* 春天的雨点
语文实践活动 1
授课周次
从第 ( 1 ) 周——第( 2 )周
总课时数( 11 )
1. 通过自主识字方法和学习课文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能正确书写生字以
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1. 检查预习。组词,多音字区分(目标 1)
课堂达标 2. 查词典理解词语。(目标 1)
检 测 题 3. 分小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理解。 (目标 2)
4. 填空: 通过(
)的话我知道(
呼吁
型及重点 四. 词语积累
考查内容
ABB :黑洞洞 AABB :日日夜夜
ABCC: 生机勃勃
示例
五. 选择读音
显露( l ù,√l òu) 崇山峻岭( j ùn,√zùn) 亚洲( yà√, yǎ)
具体措施
1.注重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及时巩固与复习。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课上积累字词的兴趣。 3.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生。 4. 个别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②他说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卧在崇山峻岭, 它是我们民族历
史的见证。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用崇山峻岭造句。
③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它生机勃勃无比年轻。 生机勃勃课文
四、感悟 总结、探 究深化
中是怎样描写的?造句 ( 4)中华巨龙已经腾飞,它英姿勃勃让全世界震惊!
3.小结:通过了解,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像龙一样, 是中国历史的见证; 通过妈妈的话我明白了中华民族
像龙一样正在腾飞。 通过老师的话我知道了中国—亚洲的巨龙必
将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崇山峻岭 生机勃勃
1龙
万象更新 粗犷 雄浑
呼风唤雨 英姿勃勃
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达标率:
;需进一步辅导的学生:
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二、独立 自学、小 组交流
自读小节内容,思考本小节与龙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来说明 的?体现了龙的什么特点? 从内容中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哪些 事情?你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汇报同时指导朗读。 (3)出示图片、结合中国大事件的事实讲解(京九铁路全线贯 通、长江大坝的竣工、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 ,加深对第 4、 5、6 小节内容的理解,指导背诵。 (中心:从万里长城、长江三峡大坝、京九铁路、三北防护林、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火箭发射、 神州六号飞船的试验成功……充 分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 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如一条巨龙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
课堂达标 检测题
继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
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1. 你觉得哪些字难记?其他同学说说记忆的好方法?(目标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分段的方法。
1. 检查预习。开火车读生词。 (目标 1)
课堂达标 2. 细读课问,分段,概括段意。 (目标 2)
检 测 题 3. 默读 1-5 自然段,用笔画哪些句子写山沟孩子起早贪黑,不怕困难?(目标
2)
4. 是什么力量使山沟的孩子这样刻苦的学习呢?读
6-7 段(目标 3)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前三节。
(1)第一小节:板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你都在哪儿见过龙? “可是,谁见过真的龙? ”这是一个什么问
句?(反问句)
(2) 第二小节: 奶奶的话你体会到了龙有什么特点?板书:变
化奇特,出入神秘,威力无边。
(3) 第三小节:承上 “龙的故乡在中国 ”,启下 “我们都是龙的
4
课 时 计划
总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2. 山沟的孩子
第( 1 )课时
1.通过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
教学目标 情景。
3 通过默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 学习他们不怕困难,
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掌握分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课堂达标 检测题
课前准备
1. 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目标 1)
2. 分小节朗读课文,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 (目标 2)
3.练习:用指定词语造句:崇山峻岭,生机勃勃(目标
2)
教 师 课件
课型
学 生 收集北京知识
主备人
讲读
授课日期
(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 回归全文,整体感受。小结
完成自测
2
山沟的孩子
板书设计
天边的云,( ),山沟的路 ( )。远处,( ),牛栏边的 (
)。
天(
),忽然,(
)哦,那是……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书写生字词语 朗读课文 本节课的达标率: 最值得反思的一点:
;需进一步辅导的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 时 计划
总第( 2 )课时
1.龙
第( 2 )课时
1. 通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中华民族、
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背诵课文第 4-6 节。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
语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6 节。掌握词语。
0
课 时 计划
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龙
第( 1 )课时
1. 通过学习课文,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 12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 3 个字。
2.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
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有关龙的传说,知道中华民族与龙的传说紧密相 教学重点
)。(目标 2)
课前准备
教 师 音乐、课件 学 生 预习
课型 主备人
讲读
授课日期
授课人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容
复备
一、导入 激趣、问 题引领
一. 谈话导入 :你知道哪些关于龙的传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将对龙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 检查预习,指导生字新词的学习。
1. 鼓励学生多组词。
“魄”“崇”“旭”“啸”一定要做到一字多词,丰富学生的积累。
在坚持上学, 连月亮都被他们感动了, 来为他们照路,再体会着
四、感悟 读一读。
总结、探
5、是什么力量使山沟的孩子这样刻苦的学习呢?读 6-7
究深化
段金钥匙指的是什么?
( 1)师:孩子们在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的
五、检测 巩固,反 思提升
寻找, 因为他们知道, 有了知识才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授课人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容
复备
一、导入
激趣、问 题引领
一 . 播放一首《龙的传人》烘托气氛。 二 .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
己的感受。
1. 我们是龙的传人, 有龙的精神、 龙的气魄,此时此刻你心中
激荡着怎样的情感? (自豪、幸福、中华民族太伟大了! )
2. 重点指导 4-6 小节的学习方法:
5. 通过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将给别人听。
6. 通过借助字典学习了生字词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
教学重点
段落。 7. 通过课堂精读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 作能力。 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