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第一板块【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视频引入:出示教材第44页的文字,播放视频感受人类活动领域的演变。
出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走进新课:早期文明发祥地2.谈话导入:同学们,近些年各市都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国上下掀起了“创文”的热潮。
那么,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文明呢?文明起源于什么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早期文明吧!出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走进新课:早期文明发祥地第二板块【区域分布探究原因】1.活动园:出示教材第44页地图,了解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探究原因:世界那么大,为什么只有这四个地方成为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呢?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共同点。
出示四大流域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点。
3.原因分析:读图可知: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都在北半球。
原因:古文明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这四个古文明发祥地都有着适合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
(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温度适宜、有固定的水源)4.四大文明古国: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孕育出了四大文明古国。
出示地图,了解四大文明古国所对应的大河流域。
提示:其中古中国延续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国,其他三个古国已经消亡。
5.梳理展示:第三板块【了解成就体会意义】1.活动园:(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2)完成教材第45页活动园的探究活动。
2.河姆渡人:播放视频和出示图片,了解河姆渡人的相关考古研究结果。
重点知道:(1)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2)河姆渡出土的稻谷纠正了我国栽培水稻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说法,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点拨:我们的祖先在河姆渡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成就和价值,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提高其在探究古代文明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树立尊重历史、珍视文明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是什么文明?它们有哪些特点和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自己所了解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的特点、成就和价值。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培养其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活动二: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
学生活动:听讲、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文明成果的意识。
4、活动三: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教师活动: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导游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古代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成就,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2.认识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实地考察法(如果条件允许)。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代文明遗迹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文明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地方是哪里吗?它们代表了什么文明?引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知识讲解: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讲解每个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
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风貌和特色。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分别介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如建筑、文字、科技、艺术等方面。
建筑成就: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等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文字成就:讲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等古代文字的发展和影响。
科技成就:介绍古代文明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如古埃及的几何学、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古印度的医学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等。
艺术成就: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作品,如古埃及的壁画、古巴比伦的雕塑、古印度的舞蹈和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讲解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4.古代文明的影响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文化传承、科技发展、艺术创新等方面。
6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2.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一历史与文化”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
《探访古代文明》从认识人类早期文明地理分布及其产生的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
然后,再探究以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早期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世界的重大影响。
之后,教材再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留存于世的早期文明成就,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
教学难点: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了解四大文明古国。
走进新课《探访古代文明》,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二、学习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1.走进活动园,阅读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圈画河流,探索古代文明发祥地。
2.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三、学习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1.小小考古学家:小组合作组建一支考古小分队,从住食用用等方面收集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做小小考古学家,完成学习单。
2.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通过考古物品进行推测。
3.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是如何生活的。
四、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1.查阅更多资料,了解探索早期文明的重要意义。
2.学习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认识人类早期的文字。
五、总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主要介绍了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学习兴趣浓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认识它们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文明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文明的成果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
2.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文明古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你们对古代文明有什么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精品资料课题:探访古代文明科目:道德与法治提供者: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单位: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义务教育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早期文明发祥地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包括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的主要分布区域、自然环境,以及远古先民的早期生活和创造的灿烂文化。
另外,学生还将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留下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研究借鉴、交融变迁,还能够了解到古代文明遗迹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同时,学生还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初步了解大河流域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分布区域、自然环境、先民生活特点,以及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地图和图表,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大河流域对区域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关于相关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了解历史文物和历史遗址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同时,学生还将培养环境意识和爱国情操,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学生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渴望去了解它,感受它的精彩。
通过前几年的学科研究,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地理、历史知识有了___的认识和理解,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
但对于教材中的世界历史,尤其是早期人类文明史,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
因此,本课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同时,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故本课程还将通过地图和图表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探访古代文明》第一部分,包括文明的定义、文明的表现形式、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等。
【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掌握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明的定义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文明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演讲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表现形式。
2.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什么是文明,文明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通过让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各自的行为是否文明,从而深入关注文明的重要价值。
二、活动探究1.教师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并提供资料,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古代文明中代表性的科技发明、文化遗产或建筑等。
2.由小组代表进行演讲和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问题和启示,同时向其他小组学习。
3.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咨询和交流,探讨不同代表性事物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分享探究所得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让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现代价值和未来潜力。
三、课堂小结1.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文明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我们可以从古代文明中学到什么,如何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以及如何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明和历史的本质,探究古代文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此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则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倾听、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了实际应用文明知识的能力,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有兴趣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三、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收集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同学们,人类创造了许多文明成就。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我们发现了许多古代遗迹。
这些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1.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发现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3.阅读图文材料,想象和思考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和黄河流域的半坡人是如何生活的。
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4.收集资料,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第二课时一、引入让我们一起探索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1.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地图,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
2.探讨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文明。
3.了解文明古国,如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等圜片。
4.珍视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文化遗产。
2.通过观察地图,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P110页活动园上面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地分布广泛。
这些地区都是适合农耕和居住的地方。
古代人们在这些地方发展出了精湛的农业技术和文化艺术,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3.教师汇总学生们的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根据学生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探访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
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一)阅读感悟,查找资料。
1.读p47“阅读角”:殷墟。
2.感悟:殷墟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3.查一查,讲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惊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吗?请说说有关他们的故事。
4.出主意,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他们?
(二)探究金字塔。
1.收集资料:了解金字塔。
2.探究问题: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
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雕刻成形的?
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
……
(三)阅读,查找资料。
1.读p48阅读角:《汉谟拉比法典》
2.收集资料:
除了前面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请收集相关资料。
3.讲故事交流:和同学去讲讲他们的故事。
4.感悟:
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
早期文明发祥地
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反思
部编六下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