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升华和凝华
3.4升华和凝华(原卷版+解析)

3.4 升华和凝华(原卷版)考点直击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注意(1)升华和凝华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两种状态之间直接的相互转化,中间并没有经过液体这个过程;(2)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典例1】(2022•山西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人工制造的。
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小液滴在落地前会变成小冰晶。
有关人工造雪与自然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是凝华现象B.人工造雪是凝固现象,自然降雪是凝华现象C.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需要吸热D.人工造雪需要吸热,自然降雪需要放热【典例2】(2022•响水县一模)小华将一些干冰(约﹣76℃)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上部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同时易拉罐外壁下部出现小冰晶,这是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热量。
【变式训练1】(2022•徐州二模)下列现象中吸放热情况与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变式训练2】(2022•蓬江区校级开学)干冰的制取方法是将气态的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处理直接变成固态二氧化碳,该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干冰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干冰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以上3空都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考点2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钾、干冰、硫、磷、樟脑等物质都有很显著的升华现象,冰冻衣服风干也是升华现象。
【典例3】(2022•丰县校级一模)“霜前冷,雪后寒”。
雪后寒冷主要是下雪后发生了()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典例4】(2021秋•天心区期末)每年到了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
3.4 升华和凝华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PPT展示】学生讨论:霜冰雹冰花雾凇等是怎样形成的呢?[设计意图]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课题,提升学生兴趣。
播放视频关于:霜冰雹冰花雾凇【学生接触图片利用视频兴趣提升】讲授新知一实验: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然后把试管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学生帮助老师一起实验,请学生观察并回答】1.固态碘在热水中变成紫色的碘蒸汽2.碘蒸汽在冷水中又变回碘固态探究点一升华和凝华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发生转化的,液态和气态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验证。
1.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在烧瓶中放人适量的碘,塞好塞子,晃动烧瓶,让学生听听烧瓶中的声音。
(1)烧瓶中的碘是什么状态?【教师点拨:固态】(2)固态碘在烧瓶中慢慢会变为气态,但缓慢,不容易观察,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短时间内看到碘从固态变为气态呢?【你的办法(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用热水加热】抽学生讲清楚原因(4)烧杯中加入热水,把烧瓶放在烧杯中,一会,让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1.烧瓶底部有没有液态碘?2.烧瓶内部有什么现象?【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课题,提升学生兴趣。
(5)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1.你看见什么现象?2.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教师引导归纳】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那么,什么叫凝华呢?【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升华现象】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同时点拨:怎样形成的呢】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现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固态碘碘锤实验观察要求:1.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锤加热,观察杯中发生的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2.停止加热,在烧瓶碘锤里会发生什么现象?1.加热过程中,紫色的碘蒸汽充满碘锤,无液态碘出现2.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汽逐渐消失,内壁出现紫色的碘分析与论证:A.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B.为什么要使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3.4升华和凝华

放在衣厨里变小了 灯泡壁变黑 冰花
雪
霜
二、升华凝华现象
“下”霜:怎样形成的?
围栏上的霜
霜不是降落的,是水蒸气遇冷 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霜
雾凇的形成
二、升华凝华现象 为什么衣橱中的樟脑丸会变小?
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
二、升华凝华现象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钨蒸气
放 热
?
气态 凝华
钨 丝
舞台上喷出的粉状干冰瞬间 升华 ,从周围吸热, 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成小水珠 ,即我们所见到白雾。
三、升华吸热应用: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在云层中 升华 降温,水蒸气遇 冷 凝华 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 熔化 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四、怪事分析
【活动】试推测下面报道中发生了现象?为什么?得堡市中心的一 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蜡烛,把大 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突然一位小姐 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快打开窗 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大厅 里竟然飘起了雪花。
请你分析一下,这又是怎么回事?
升华
4、说说下列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升华 吸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___、__热) 升华 吸 B. 冰冻的衣服直接晾干(___、__热) 汽化 吸 C. 夏天,湿衣服晒干 (___、__热) 液化 放 D.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___、__热) 凝华 放 E. 冬天玻璃窗内的冰花(___、__热) 凝华 放 F. 霜雪的形成(___、__热) 液化 放 G. 雾露的形成(___、__热) 凝固 放 H. 水结冰 (___、__热) I. 冰化成水 (___、__热) 熔化 吸 升华 吸 J. 卫生球变小(___、__热)
3.4升华和凝华课件

[ 升华 ] ( 吸热 )
将表格补充完整 气 体 [ 汽化 ] [ 液化] ( 吸热 ) ( 放热 ) 液 体 [ 熔化 ] [ 凝固 ] ( 吸热 ) ( 放热 ) 固 体
[ 凝华 ] ( 放热 )
记忆方法:箭头向上都吸热, 箭头向下都放热。
记住 了吗
雨 (液化)
云
雪
(液化和凝华)
( 凝华)
雾
液化过程 液化过程
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
1、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灯泡变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2)冰冻的衣服会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3)霜、雾凇---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4) 樟脑丸消失---升华
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获得低温 来冷藏食物、人工造雾
人工降雨
飞机播洒干冰降雨
6.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 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C.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D.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E.水结冰 (凝固放热) F.夏天衣服被晒干 (汽化吸热) G.冰化成水 (熔化吸热) 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液化放热)
碘 的 升 华 凝 华
1、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 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2、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3、停止加热,看到了什么现象?
4、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活中的例子
北方的冬天,室外冰 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樟脑丸怎么变小了呢?
现在你可以解释以下现象吗?
樟脑丸 升华了
2、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 B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3、冬天结冰的衣放在太阳里晒,发现有滴水 现象、有冒白气现象、仔细想一想,这里 面发生哪些物态变化 ( ABC )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3.4升华与凝华课件

霜(凝华)
(液化) 露
实 际 应 用
具体过程:
周围的空 升华吸热 干 气温度急 冰 剧下降 高空中 的水蒸 气遇冷 小水滴 凝华成
人 工 降 雨
小冰粒 下 落
熔化
总结:七个三
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 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熔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 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③液体 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固态碘 (升华) 气态碘 (凝华) 固态碘
升华
(吸热)
固态
凝华 (放热)
气态
举例:冰冻的衣服会变干、灯泡的钨丝用久了 会变细、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这些自然现象吗?
讨论:
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 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冰花
固体清新剂,能散发淡淡的清香. 升华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真空镀膜,在真空室里将金属加热,使它 的蒸汽喷到照相机的镜头上,从而镀上一 层薄膜。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升华 ) 和( 凝华)
物质的三态变化
气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固态
云(液化)
3.4升华和凝华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 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 就是霜。(凝华)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判断下列现象是升华还是凝华现象?
1.衣橱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升华 凝华
2.严冬的早晨,室内玻璃内侧结有冰花
3.刚从冰箱拿出的棒冰, 周围会有“白粉” 4.霜的形成 5.雪的形成 6.雾凇的形成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D ) A.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消失 B.冬天挂在户外的冰冻衣服干了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 D.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一会儿不见了
3.下列现象中,属于空气中的水蒸 气直接凝华成的是( C ) A.雾 B.露 C.霜 D.雨
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块受热变成水
B)
B.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出现的“雾
凇美景”
C.水露珠在阳光下消失 D.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5.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 的是( D )
A.熔化 液化 凝华 B.汽化 凝华 凝固 C.熔化 汽化 升华
D.液化 凝固 凝华
6.夏天,小明去商店买冰糕,当售货员 从冰柜中拿出冰糕时, 发现包装纸上结 凝华 满了“白霜”,这是 现象; 他剥开冰糕包装纸,看到冰糕冒“白 液化 气”,这是 现象; 他把冰糕放在杯子里,一会儿杯子的 液化 外壁“出汗”,这是 现象;不 一会儿,杯子里的冰糕全部成了液体,这 熔化 是 现象.
吸热 升华 二氧化碳气体 冰晶 小水珠
空气中的 水蒸气
凝华 液化
雨
遇到暖 空气后, 冰晶溶 化
干冰的其它应用:
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 视、婚庆、庆典、晚会效 果等制作放烟
舞台“烟雾”
制冷防腐
3.4升华和凝华

5.在地面上喷洒干冰可以在地面附近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如图所示,画面中云雾缭绕,仿佛人在仙境之中,这些雾气是 ( )
D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融化后再蒸发形成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气温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的小水滴
。
(3)举例:
a、霜、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 啊
凝华
。
b、云是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一部分液化 成小水滴,一部分 凝华 成小冰晶 而形成的。
物态变化
气态
放 凝华 热
吸 热
升华
液态
固态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பைடு நூலகம்冷的冬天,冻成冰的衣服能晾干吗?
小冰粒变 大而下降
人 工 降 雨 剖 析 图
遇到暖流熔化 为雨点降落
暖 流
碘升华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碘升华管、热水
碘的熔点:113.5℃
沸点:184.4℃
酒精灯外焰温度:400~500℃
霜
雾 凇
-5℃时在窗上 出现的冰花
钨灯丝
升华
吸热
钨蒸气
凝华
放热
钨颗粒
自我评价:
1.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 这是 升华 现象。 2.下面哪些现象是升华( A ) A.放在木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3 .日光灯用久了,会发黑,这是日光灯的灯丝( C ) A.先凝华后升华形成的 B.凝固形成的 C.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D.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4 .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第3.4课时 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第3.4课时 升华和凝华1.物态变化图固态液态气态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特点:属于吸热过程.凝华: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特点:属于放热过程.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
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
常见升华现象:①(想想做做)将试管中的碘放入热水中(碘的熔点113℃),过一会儿固态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成固态碘。
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会变干,这也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
④钨丝灯的钨丝时间久了会变细,这是升华现象。
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早上出现的霜,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雪花,钨丝灯灯泡用久了会变黑,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干冰升华吸热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医学手术——干冰升华;舞台云雾效果。
三个制冷作用:①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 ②蒸发吸热制冷,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③升华吸热制冷,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例1】“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戴眼镜从寒冷的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解析】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态 凝华 放热
汽化(吸热)
气态
液化(放热)
反馈练习:
1.物质由
程叫升华,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升华时要 吸 热。
态的过
态直接变为 固 凝华,凝华时要 放 热。
2.物质由 气
态的过程叫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
天天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4、(2010· 南通中考)下列物理现象中, 属于升华的是 ( D )
干冰简介
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
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Hale Waihona Puke 干冰在饮料中加入干冰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
升华 二氧化 碳气体 热
凝华 冰晶 熔化 液化
空气中的水 蒸气
小水珠
雨
思考
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 自然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雾 露
在这种人工降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B
)
A. a c
B. a d f
C. b c
D. e
干冰与第一次真正的人工降雨
美国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兰茂尔,在193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 奖后,就和化学家谢弗等人共同进行了人工降雨的研究,当时 他们也和其他科学家一样,通过加入各种尘埃微粒进行降雨实 验。1946年7月的一天,天气异常的炎热,由于实验装置出了 故障,装有人工云的电冰箱里的温度一直降不下来,兰茂尔只 好临时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降温。当他把一块干冰放进 冰箱时,奇迹出现了:水蒸气立刻凝华成了许多小冰粒,在冰 箱里盘旋飞舞,人工云化成了霏霏飘雪。这一奇特现象使兰茂 尔明白了:“冰晶”的形成,是人工降雨的关键,“冰晶”会 把云中的水蒸气凝聚在一起,变成雨雪降落下来。1946年8月 的一天,兰茂尔和谢弗租了一架飞机进行实验。他们飞入云海 ,将干冰撒播在云层里,30分钟后开始了降雨。世界上第一次 真正的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5、(2010· 济宁中考)祖国山河一年四季 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 于凝华现象的是( c )
6.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 B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7.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A ) 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升华
凝华
10、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 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D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1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 一种 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 的过程:
a. b. c. d. e. f. 干冰迅速吸热升华 干冰吸热熔化 云层中水蒸汽遇冷液化为雨滴 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云
雨
雪
霜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蒸气 汽 化 升 华 熔 化 冰 水 凝 固 液 化 凝 华
思考:
雨、雪、云、雾、露、霜、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 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时候水蒸汽上升到冷的 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 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 冰晶组成的。
加热时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放热
气态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放在衣 厨中的 樟脑丸 会越变 越小, 最后消 失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上的冰花。
★
秋冬季节,玻璃窗上会“出汗”。
霜
雾凇
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用久了的白炽灯
白炽灯用久了灯泡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 生了( 升华 )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发生 了( 凝华 )现象的缘故。
雨: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 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 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 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汽遇 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 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汽清晨前 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 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水蒸 汽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 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 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 ,凝华 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霜会使农 作物遭受冻害。
小结: 物态变化
升华 吸热
熔化(吸热)
固态
凝固(放热)
作业: 课本第66页,动手动脑学 物理,第4小题。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8、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熔化吸热) (液化放热)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汽化吸热) (凝华放热)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升华吸热)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凝华放热)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升华吸热)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凝固放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
蒙上一层小水珠; (液化放热)
9.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雪糕 化了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
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吸热
气态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停止加热冷却后 试管壁上的 碘是什么状态?
升华和凝华
回顾
?
汽化 (吸热) 气 固 液 态 凝固(放热) 态 态 液化 (放热) 熔化 (吸热)
?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一、升华和凝华
探究:物质能不能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你的猜想:„„
依据:„„
碘升华和凝华实验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 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