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培训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调查基本知识森林资源二类资源外业调查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为了便于各外业调查工组进行小班调查、四旁树与城镇零星树样地调查、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调查和古树名木调查,并熟练地准确地填写各调查记录,现依据《细则》并现结合专家授课中的幻灯片内容以及外业调查的先后顺序,对二类资源外业调查基本知识作如下总结,力求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工效。
总结材料中如有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如何使用测高器一、基本使用方法在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水平距离的高度刻盘(如15m、20m、30m、40m)。
使用时,先要测量测点至树木水平距离,且要等于刻盘上的相应数字。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即按下制动钮后固定指针,在刻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
二、不同地形上的使用方法平地上:H树全高= H BC(仰视值)+ H AE(眼高)。
H BC(仰视值)=ABtgα,其中:AB—水平距离;α—仰角。
在坡地上观测时,选择角度,先观测树梢,求得h1;再观测树基,求得h2。
若两次观测符号相反(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则树木全高H=h1+h2若两次观测符号相同,则H=h1-h2三、使用布鲁莱斯测高器,注意点:1、选择的水平距离应尽量接近树高,在这种条件下测高误差比较小。
其测高精度可达到±5%。
2、当树高太小时(小于5米),不宜用测高器测高,可采用长杆直接测高3、对于阔叶树应注意确定主干梢头位置,以免测高值偏高或偏低。
第二部分罗盘仪在四旁树调查中的应用一、罗盘仪主要构件示意图1、罗盘刻度示意图2、罗盘各构件示意图二、罗盘仪操作(一)罗盘仪的架设与整平1、架设支架、安装罗盘仪:罗盘仪的水平制动螺旋和螺旋套要旋松,用罗盘仪的螺旋套把罗盘仪与支架连接起来,并旋紧。
林业调查规划培训三

? 2.样地布设:
? 定样地按系统抽样原则布设在国家地形图公 里网交点 上 每个固定样地均设永久性标志, 按顺序编号,并须绘制样地位置图和编写 位 置说明文 字 。
.??3.样除地面调积查量测和一般情况记载外,还需测定
林木的蓄积、生长量和枯损量。
?4.内业计算分析
? 主要是计算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估计值, 作出方差分析并得出精度指标。为便于进 行森林资源动态预测,还需得出生长、消 耗的估计值。
? 非林业用地:林区内除林业用地外的其他用 地。
? (3).林区用地分类
?
有林地、疏林地
?
未成林造林地
? 林业用地 灌木林地
?
专用育苗的苗圃地
?
可供造林的无林地
?
农地、 牧地、水域、
?
未利用地
? 非林业用地 城乡居民区
?
工矿与交通区
?
其他用地
?.
?
2.林种 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和森林的效益,森林
分为: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调查和小班勾绘。对连片面 积为0.067公顷以上(含0.067公顷)至1公顷的果园, 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调 查统计,作为一个小班标记上图,标注在村民组 内此类果园相对集中的位置,并在“小班调查记 录卡片”上详细列出相应副小班台帐。
森林资源保护培训课件

森林资源保护培训课件目录•引言•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资源保护的挑战•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森林资源保护的成功案例•结语01引言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提高参与者在森林资源保护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共同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0102030402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生态平衡。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森林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依存,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环节的破坏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平衡森林可以阻挡太阳光直接照射地面,降低地表温度,调节局部气候。
森林中的树木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形成局部降雨,影响区域气候。
森林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调节全球气候。
气候调节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生态系统。
森林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是物种进化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森林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木材、燃料等自然资源,支撑人类文明的发展。
森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人类生产生活的安全。
森林为人类提供休闲、旅游和生态体验等非物质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03森林资源保护的挑战非法砍伐往往是为了获取木材、开垦土地或进行非法采矿等活动,这些行为导致森林面积大量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原因分析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行为,同时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人们参与保护行动。
应对策略森林砍伐与非法采伐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往往是由于市场需求、经济利益驱动和传统文化习俗等原因造成的。
森林资源调查基础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形数是根据树干形状 所决定的系数。形数的 重要意义在于计算材积 时起着换算系数的作用。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2)方法
树干材积等于胸高断面积、树高与形数的
乘积。
f1.3 =
V V圆
=
V G1.3 ·H
V= G1.3 ·H ·f1.3
一、森林资源结构 3、林种结构
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
用材林 经济林
144913.8 12710.2 186924.7 16729.9
一、森林资源结构 4、龄组结构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108370 384901 71151 368546 92629 6988441 327081 2957215 2580 241983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杉木
292731.2
马尾松 阔叶树
153701.1 47538.8
柏木 国外松
91144.6 180.9
杨树
41.0
14256290 9839895 3223134 1185898
5311 2053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柑桔 桃、梨、李
板栗 油茶 茶叶 杜仲 厚朴 银杏 黄柏 其它
二、林分结构 3、优势树种、优势高、优势木 优势树种:林分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
种叫优势树种。 优势高:优势树种中生长最高的林木的
平均高。
优势木:优势树种中生长健壮、胸径最大、 树高最高的林木。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ppt课件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调查方法 (1)每木调查(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径阶记录、 统计的工作,称为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这是林分调查中的 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计算某些林分调查因子(如林分平 均直径、林分蓄积量、材种出材量等)的重要依据。 确定径阶大小 每木调查前,应先目测平均胸径,确定 径阶的大小,按规定:平均直径在6~12cm时以2cm为一个 径阶;小于6cm时以1cm为一个径阶;大于12cm时以4cm 为一个径阶;对人工幼林和竹林常采用1cm为一个径阶。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 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 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 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 6 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
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 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 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料林54.8万hm2,林化工 业原料林0.4万hm2,药用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7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森林资源调查精品PPT课件

河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始建于1978年,间隔 期5a,先后于1983、1988、1991、1996、2001、 2006、2011年进行了7次复查。初期调查仅有山 区的55个县,总面积119762km2,布设0.06hm2正方 形样地7449块,第1次复查时涵盖平原,但样地大小 不同,分平原、山区两个总体,其中平原区总体 67931km2,不规则样地平均面积1.37km2702块,直 到第5次复查的2001年,平原、山区合并成一个总 体,样地沿用山区,至此河北省一类资源清查样地数 量为11709块,均匀分布在全省每个角落。
长期以来,经过林业工作者不懈地努 力,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森林调查三级体 系,即森林资源调查的三种类别:国家森林 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森林资源 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作业设计 调查(简称三类调查)。3种类别森林资源 调查的详细内容简要论述如下:
1、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是以掌 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的一项调查, 为抽样调查。其方法是依据数理统计的理论基 础,以省(大区)为抽样总体,以固定样地为单元, 机械布点,组织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利用简 单随机抽样的计算方法,估算总体特征值。通过 连续调查,得出间隔期内总体特征值的变化情况, 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土地面积、活立木
蓄积、森林生长与消耗、地类变化与转移以及
其他生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包括样地的定位、 测设、复位,样地地类的确定、林分因子、生态 因子、环境等因子的调查,2011年河北省一类资 源调查外业小班表中有100多项调查因子。技 术应用主要是GPS,提供成果主要为资源调查汇 总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原则上是10a1次,但由 于其调查工作量大,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较庞 大,据统计全国大约有10%的县从来就没有开展过二 类调查,有约80%的县级单位近10a来没有开展过二 类调查。河北省从建国以来开展过2次全省范围内 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一次是1983~1985年进行 的全省农业综合区划调查,第二次是2003~2005年进
森林调查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和管理工作日益重要。
为提高森林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参训人员对森林资源调查重要性的认识;2. 熟悉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3. 培养参训人员独立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能力;4. 提高参训人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培训对象1. 各级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人员;2.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的调查人员;3. 森林资源调查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
四、培训内容1. 森林资源调查概述- 森林资源调查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森林资源调查的类型和内容2. 森林资源调查基本理论- 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原则- 森林资源调查的技术规范3.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与技术- 地面调查方法与技术- 无人机航测技术- 森林样地调查方法与技术-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4.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编写5. 森林资源调查管理与法规- 森林资源调查管理规范- 森林资源调查相关法律法规6. 案例分析与交流- 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典型案例分析- 参训人员经验交流与分享五、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森林资源调查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2. 实操:组织参训人员实地操作,掌握森林资源调查的实际操作技能;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参训人员对森林资源调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 经验交流:邀请经验丰富的调查人员分享工作经验,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短期培训(3-5天)和长期培训(10-15天);2. 培训地点: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调查基地。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笔试、实操、案例分析等;2.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3. 考核结果:对参训人员进行综合评定,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森林资源调查PPT课件

森林资源调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政策
基于调查数据,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林业政策,促进森林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优化森林资源配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优化森林资源的配置, 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促进森林多功能利用
调查可以发现不同林分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如 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
卫星监测
卫星监测
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森林 资源进行监测。
优势
覆盖范围广,信息获取速度快, 能够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
化。
局限性
精度相对较低,难以获取详细的 地表信息,受云层遮挡等因素影
响较大。
04 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现状与 问题
中国森林资源调查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进 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逐步建立 起完善的调查体系。
森林资源调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价值
1 2
监测森林碳汇能力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汇能 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可以了解森林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 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依据。
3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基于调查数据,可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如提高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能力等。
优势
精度高,能够获取详细的 地表信息和森林资源生长 状况。
局限性
工作量大,时间长,成本 高,难以覆盖大面积的森 林资源。
无人机调查
无人机调查
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 获取森林资源的空间信息。
优势
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 表信息,减少人力成本和 工作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
(四)立地因子
1、地貌 极高山:海拔5000m(含)以上的山地; 高山:海拔为3500-4999m的山地; 中山:海拔为1000-3499m的山地; 低山:海拔低于1000m的山地;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
100m; 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
2、坡度 Ⅰ级为平坡 0-5度;Ⅱ级为缓坡 6-15度; Ⅲ级为斜坡16-25度;Ⅳ级为陡坡26-35度; Ⅴ级为急坡36-45度;Ⅵ级为险坡46度以上。
(二)二类调查与其他调查区别
一类调查是以掌 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 与动态为目的的一项 调查,为抽样调查。调 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 土地面积、活立木蓄 积、森林生长与消耗 、地类变化与转移以 及其他生态环境因子 。外业调查包括样地 的定位、测设、复位, 样地地类的确定、林 分因子、生态因子、 环境等因子的调查。
4、各单位要认真、及时完成此项工作,保证数据的 真实有效,做到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不胡编乱造。并且 各单位要做好相关数据的保密工作,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确定数据专人建档、专人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外 传、公布、翻印或引用成果数据。
a.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年均等 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或保存率 为65%)以上;
b.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 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
②封育未成林地: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 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 林希望的林地。
二类调查主要内
容包括经营范围内森 林资源的数量、质量 、生长与消耗以及分 布状况。具体方法是 小班的区划和小班调 查。进而得出各地类 面积、蓄积及分布、 生长及变化数据,为 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 资源提供基础。
三类调查又称作
业设计调查,是林业 基层单位为满足伐区 设计、抚育采伐设计 等的需要而进行的调 查,是为作业设计而 进行的森林调查。作 业设计调查主要指三 项作业调查(主伐、 抚育间伐及低产林改 造调查)。
4、当小班由几个地块合并而成时,可选择面积最大的地块 或根据经营方向确定一个地块的调查因子作为合并小班的调 查因子,以小班蓄积量为各地块的蓄积量之和。在统计汇总 时,采用合并后小班的调查因子。
5、内业统计:国有林场统计到营林区(或作业区);营林区( 或作业区)统计到林班。
6、统计表分权属统计汇总(具体内容见附表)。 附表一:
乔木林、竹林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复层林应分别林 层按十分法确定各林层的树种组成。组成不到5%的树种 不记载。
(三)龄级与龄组
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确定。各 树种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下表。表中未列出的 树种由各省(区、市)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过程及经营利 用目的确定,速生丰产用材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的龄级与龄组由各省(区、市)依据相应树种(品种)的生物学 特性和经营培育方向确定,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
还有如可及度、天然更新等级、自然度、森林覆盖率 与林木绿化率等一些技术标准。
四、调查方法
技术路线:基于“3S”技术的现代森林资源调查方 法。
(一)小班调绘
1、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小班调绘: (1)采用由测绘部门绘制的当地最新的比例尺为1: 10000-1:50000的地形图到现地进行勾绘。 (2)使用近期拍摄的、比例尺不小于1:25000或由1: 50000放大到1:25000的航片在室内进行小班勾绘,然后 到现地核对,或直接到现地调绘。 2、现地小班调绘、小班核对以及为林分因子调查或总体 蓄积量精度控制调查而布设样地时,可用GPS确定小班界线 和样地位置。
1、调查范围
六盘山林业局所管辖 的所有森林和林地。以国有 林场为单位,展开此次森林 资源调查。
2、实施内容 (1)查清我局的森林资源现状
一是以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关数据为依据,结合地 形图、影像图,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明确林班、小班地类 及资源状况;二是进一步明确我局林区内乡场共管区面积、 地类等信息,合理制定管护措施。 (2)进一步确认林区内基础设施信息
③其它无立木林地 (7)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8)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 套设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
2、非林地
指林地以外的农地、水域、未利用地及其它用地。
(二)树种、优势树种与树种组成
1、树种 主要调查树种原则上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生形成的森林、林木、灌木林 。
人工林:由人工直播(条播或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 造林形成的森林、林木、灌木林。
飞播林:由飞机播种或模拟飞播造林形成的森林、林木 、灌木林。
3、郁闭度、覆盖度等级 (一)郁闭度等级 高:郁闭度0.70以上; 中:郁闭度0.40-0.69; 低:郁闭度0.20-0.39。 (二)覆盖度等级 密:覆盖度70%以上; 中:覆盖度50-69%; 疏:覆盖度30%-49%。
(四)管护责任区划
根据本单位的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及实际情况,对护林点 (护林员)的管护区域进行明确细致的区划,各护林点、护 林员所管护的区域四至界限和面积明确,做到各林班、小班 都能精准划入到相对应的责任区域,有明确的责任人。
五、统计与成图
(一)统计要求 1、所有调查材料,必须经专职检查人员检查验收。 2、小班调查材料验收完毕后才能进行资源统计。每个 场的资源统计方法要一致,各种统计成果报表在形式 和内容上均要相同。 3、统计报表采用由小班、林班向上逐级统计汇总方式 进行。
查清我局林区内护林点、瞭望塔、林区道路、输电塔(杆 )等人为设施位置坐标、面积、长度、建设单位等信息。
(3)划分个人管护区域 通过森林资源调查,以小班为单位,结合地形地貌,合理 区划管护区域,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护林点和护林员,建立健 全森林管护档案。 (4)做好林地“留”“选”“补”“除”的工作 留:保留与实地调查完全一致的林班或小班 选:优化、整合过于分散的林班或小班 补:补进落入林地界外已成林或将要成林的林班 除:剔除不宜造林的林班或小班
1、林地
(1)有林地: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0以上 、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2)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 、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3)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 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 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覆盖度在30% 以上的林地。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2m; 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 行灌木林带的带距≤4m时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2、为了保证调查的工作质量,在调查过程中,应由六盘山林 业局成立的领导小组成员和调查单位共同组成专职检查组对调 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专职检查组在检查工作结束后要提交质 量检查报告。
3、专职检查组正常检查的工作量不应低于调查工作 量的3%。在被检查的工作量中,90%以上项次达到允许 误差的,则为工作质量合格。而达到允许误差的项次仍不 到90%的,则被检查的资源调查工作质量不合格,应全部 返工。
(二)小班调查
1、根据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调查目的 和调查等级,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小班调查。
2、小班调查应充分利用上期调查成果和小班经营档案, 以提高小班调查精度和效率,保持调查的连续性。
(三)专项调查
由调查会议确定的各类基础设施专项调查,应确定其位 置、坐标、面积(或长度)、建设单位及建设年份等。
(三)调查目的与任务
1、调查目的:一是查清全局森林资源现状,构建 全局统一、规范、标准的林业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 统,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给林业 调查规划以及作业设计提供依据。二是明确各单位 护林点(护林员)管护界线,落实管护责任,切实 做到底数清楚,界限明确,区划合理,管理科学。 三是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森林资源基础信息,为进 一步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 撑。
2、调查任务:一是查清我局现管辖森林资源的 分类、面积、分布及小班区划后的信息,建立森林 资源数据库;二是查清我局管辖林区内的基础设施 建设,并建立基础设施数据库;三是分析、评价我 局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四是建立我局林业资 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可 视化提供平台。
(四)调查范围及实施内容
术规定”一致。 2、优势树种
在乔木林、疏林小班中,按蓄积量组成比重确定,蓄积 量占总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为小班的优势树种。
未达到起测胸径的幼龄林、未成林造林地小班,按株数 组成比例确定,株数占总株数最多的树种为小班的优势树 种。
经济林、灌木林按株数或丛数比例确定,株数或丛数占 总株数或丛数最多的树种为小班的优势树种。 3、树种组成
3、坡向 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及无九个
方位确定坡向。 4、坡位
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六个坡位。
(五)其他技术标准
1、权属 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分为林地所有权
、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 林地所有权分国有和集体,林木所有权分国有、集体、
个人和其他。林地与林木使用权分国有、集体、个人和其 他。 2、起源
森林资源调查培训
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
目录
一、概述 二、调查前工作准备 三、调查技术标准简介 四、调查方法 五、统计与成图 六、质量监管 七、成果汇总
一、概述
(一)概念 森林资源调查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森林,按预定调
查目的,通过测量、测树、遥感、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 ,系统地收集、处理森林资源有关信息。其调查的主要 内容包括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生长 、消耗,以及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 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 是基层林业部门获取详实的资源本底数据的一项调查, 主体为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