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方法技术与应用(EH4)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EH-4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利用大地电磁场的破坏作用,探测地下物质的电性和磁性差异,从而识别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
近年来,这种勘探方法在地下水和地下暗河的探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地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大地电磁场是指地球内部电流系统和地球表面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强的渗透力和破坏力。
通过检测地球表面电磁场的变化,我们可以间接探测地下结构和水文地质情况。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的方法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准备工作、实地勘测和数据处理。
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勘测方案、选取适当的探测设备和安排人员、调查勘测区域的地貌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等。
实地勘测需要在勘测区域内布设探测点,在不同时间段内采集地面电场和磁场数据。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计算电阻率、绘制等值线图等步骤。
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暗河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管理,二是地下暗河的探测和研究。
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管理,EH-4大地电磁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水文地质条件、掌握水资源分布情况、预测水质和水量等。
而在地下暗河的探测和研究方面,EH-4大地电磁法可以提供较为完整的地下暗河系统情况,识别暗河的规模、位置、深度、水文地质等特征,为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EH-4大地电磁法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用于探测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暗河的分布情况等。
在野外勘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现场数据采集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进一步优化勘测方案和方法,提高勘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EH4双源大地电磁测深系统及其应用

已知融区
850 675 500 419 352 295 248 208 174 146 103 86 72 61 51 43
-40
Depth(m)
-60
-80
冻土下限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Station(m)
贵阳乌江溶洞探测剖面
-50.00
1400
-100.00
(M)
120 160
240 280
-140 -180 -220 -260 -300
D
A
B
地表矿体位置 地表矿体位置
C
地表矿化蚀变带位置 40 80 120 160 240 280
D1
东部青河
A1 B1 C1
西在2 种不同的电性体:低阻 电性体(<260 Ω·m),呈脉状、不规 则透镜状分布于中高电 阻率电性体之中,最大 延深可达400 m。中 高阻电性体(>500 Ω·m)构成本区电性体 的主体。矿化蚀变的展 布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在电阻率异常剖面上呈 比较明显的带状。对比 研究表明,浅部地球物 理低阻异常位置与地表 矿化蚀变带位置完全吻 合,且该异常带向深部 稳定延伸,并形成较大 的低电阻率异常区。随 后的钻探结果验证了该 区的地球物理异常。
-600 -500
-400
-300
200 -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甘肃某金矿7勘探线EH4连续电导率剖面(上)及解译图(下)
实例2:内蒙大山铁矿EH4勘探
内蒙大山铁矿成矿机理
矿区内四条EH-4深部地球物理测线联合对比图
EH4野外工作应用实例分析与探讨

EH4野外工作应用实例分析与探讨摘要:通过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安吉某矿区勘探中的应用实例,初步实践性的认为该系统在勘探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野外地形复杂的地方,相比其它常规物探方法又更具有设备轻、速度快、费用低、精度较高等优点。
本本主要是通过EH4在野外工作应用实例进行效果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EH4电导率、实例分析与探讨前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在逐步增大,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露天矿以基本查明,而地下矿则相对欠缺,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矿山保有量严重不足,接替资源基地紧缺,如何解决资源危机已经是当务之急,但对于绝大多数储量危急的矿山而言,虽然其经历过了长期的找矿勘查,但是找矿潜力并未枯竭。
其实不然最有利的找矿地带还是在旧矿山的深部或者外围地段,如何准确的探寻这些资源就需要运用适宜的手段和深部探测技术—EH4,本文以EH4在浙江省安吉金银洞矿区勘探应用实例来阐述EH4对深部寻找多金属矿的实用效果。
2安吉金银洞矿区勘探应用实例安吉县金银洞银矿多金属矿区,很早以前就由当地居民小规模开采过,后在20世纪60至90年代由不同地勘单位做过地质勘查工作,并提交了少量银、铜、铅、锌金属资源储量。
由于地表、浅部矿化不集中,工作研究程度不够和地勘经费少等原因,地勘工作多停留在地表及浅部揭露和控制为主,特别是矿化向深部的变化未加以工程揭露,一些矿化带地表也未加以追索控制,对成矿规律没有加以总结和研究,对矿区成矿远景没有进一步的评价,矿区总体工作程度较低。
正式开展野外工作之前在该矿区进行EH4方法试验,经过和已知地质剖面对比,取得较好效果。
2.1 矿区地质概况普查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上统西阳山组(∈3x)和华严寺组(∈3h)浅海相含泥质硅质碳酸盐建造。
银矿多金属矿体赋存于该建造中。
西部出露燕山期马鞍山岩体,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其它期次的岩体如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等都属燕山晚期的侵入体,它们呈岩脉产出,大多数分布在马鞍山岩体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所控制区域构造位于钱塘台褶带(Ⅱ2)北西边缘,安吉~长兴陷褶带(Ⅲ2),泗安~长兴拗断褶束(IV3)。
EH4野外工作原理与应用

EH4野外工作原理与应用EH4大地电磁系统是由美国GEOMETRICS和EMI公司联合生产的采用最新数字处理器的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 该系统是采用天然场源与人工场源相结合大地电磁测量系统, 其有效勘探深度为几十米至一千米左右, 很适合于我国目前矿产勘探的现实需求, 与其他大地电磁系统如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系统、美国EMI公司生产的MT系统等电磁仪一样, 其观测的基本参数为正交的电场分量, 和磁场分量, 。
通过密点连续测量, 采用专业反演解释处理软件可以组成地下二维电阻率剖面, 甚至三维立体电阻率成像。
(1)EH4是全新概念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通常意义下的电探仪,指的是交、直流电阻率剖面仪。
这两种方法都是有源测量方法,需要向地下直接供电,并且随着测量深度加大,电极布线和供电量都不断增加,野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另一方面,尽管这两种方法都属于有源电探,但采集到的视电阻率值都属于标量范畴,对辨别地下二度体异常的走向无能为力。
大地电磁同属于电探,但它是无源测量。
利用天然电磁场,虽然避免了大电流供电,但天然电磁场不稳定,而且某些频段先天不足,干扰强,讯号弱。
参看(图1)大地电磁场水平分量频谱展示图。
它反映了天然电磁场与人文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在1Hz左右,无论电场和磁场都是低谷;在1000Hz处磁场几近寂静,电场有一低谷。
在几十赫兹到104Hz范围内,人文活动的电磁场干扰特别严重。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地电磁法只适合于采集较低频率。
通常观测时间长,分辨率较低,适合解决深层宏观问题。
所以尽管电探方法起源最早,几十年来,由于以上的局限性,一直阻碍它的发展。
几十年来,1000米以内,几百米上下,正是人类经济、文明活动在地壳上层最活跃的深度。
其它物探方法,如地震勘探法,自40-50年代之后都开始大展身手,而浅、中深度范围的电探则相对寂寞冷落,处于陪衬地位。
EH4是全新概念的电导率张量测量仪。
它利用大地电磁的测量原理,但配置了特殊的人工电磁波发射源。
EH_4大地电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

实践经验,要求样本容量 n≥50 以及每一个 npi(或 np^ i)的值都≥5,而且
最好在 5 以上,若 npi(或 np^ i)<5,则适当地与相邻组的 npi(或 np^ i)进行合
并求 ni-np^ i 的值。
(2)提出原假设 H0:该门课程学生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
参数 μ 和 σ2 的极大似然估计为 μ= Σxi =x ,σ2= Σ(xi-x )2 =s2;备择假设
与 X-Dipole 的相互垂直,使用罗盘仪定向。
图 1 EH-4 工作示意图 3.3 磁棒布置 磁棒离前置放大器大于 5 米,为了消除人文因素干扰两个磁棒要 埋入地下,保证其平稳,用罗盘仪和水平尺使 HX、HY 两磁棒相互垂直且 水平。所有的工作人员离开磁棒至少 5 米,尽量选择远离房屋、电缆、大 树的地方布置磁棒。 3.4 AFE(前置放大器)布置 电、磁道前置放大器放在测量点上,即两个电偶极子的中心,为了 保护电、磁道前置放大器,应首先接地,AFE 远离磁棒至少 5 米。 3.5 主机布置 主机要放置在远离 AFE(前置放大器) 20 米的一个平台上,而且操 作员最好能看到 AFE 和磁棒的布置。 4.应用实例 4.1 目的要求 2007 年,我们利用 EH-4 电磁仪在云南对新庄隧道进行电磁勘探, 共完成有效物理测点 160 个,以查明: (1)断层的视倾角、破碎带宽度和深度; (2)岩溶洞穴、暗河、软弱带及富水带的埋深和规模; 4.2 地形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4.2.1 地貌概况 测区位于长江北岸低山区,属中~深切割的侵蚀、剥蚀低山地貌, 隧道顶部须家河组砂岩突起山岭形成地表水分水岭,须家河组上部侏 罗系地层形成 15~30°的斜坡,斜坡间纵向冲沟较发育,测区岩溶槽 谷,溶蚀洼地、落水洞、溶洞等岩溶发育。隧道位于云南省新庄村,区内 最高点为须家河组砂岩山岭—— —高程 570.3m,最低为进口段新庄村,高 程 167m。相对高差 400m。植被较发育,沿线居民点零星分布,隧道进口 无公路相通,出口附近有公路相通。 4.2.2 地质概况 测区内地层由新到老依次出露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Q4dl+pl)、坡残积层(Q4dl+el)、坡崩积层(Q4dl+col);下伏侏罗系下统 珍珠冲组 (J1z) 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上段砂岩夹页岩 (T3xj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下段页岩、砂岩夹煤线(T3xj1);三叠系中 统雷口坡组页岩夹盐溶角砾岩、泥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等(T2l);三叠系 下统嘉陵江组四段盐溶角砾岩与灰岩互层(T1j4)。 4.3 资料解释结果 把电测深曲线、等 ρs 断面图(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以及地质资料 作为资料解释的基本依据。根据电阻率断面图中背景值的大小、低阻异 常的形态、低阻异常值及其与背景值的差异等,并结合实际地段所对应 的地层岩性,对地层分界线、断层、岩溶及岩体的破碎、软弱或含水情况 进行判释。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阻率 - 深度断面图(图 2)。 由图 2 可以看出,地层分界线明显,基本查明 (下转第 501 页)
EH4在中国的应用

Ohm-m 推测含水区
测量单位: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1997.9.29
打水井最佳位置
0 50 100
含水层
-50
om-m
24 22
-100
-150
20 18 16
-200
14 12
-250
10 8
-300
6 4 2
-350
0
-400
深度 (米 )
0
50
100
内蒙古清水河县小缸房乡EH-4找水电阻率剖面
550
Pw
2
500
Pm
1
二叠系 茅口组灰岩
电阻率等值线 隧道 溶洞 溶蚀风化区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Pc
2
50
Pc
2
Pw
2
Pw
2
Pm
1
地层界限
DK131600
DK131800
DK132000
DK132200
DK132400
八字岭隧道向斜核部HMT法反演剖面
野 三 关 隧 道
-40
Depth(m)
-60
-80
冻土下限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Station(m)
内蒙砂岩型沉积盆地EH-4地质探测剖面
0 -50 -100 -150
Depth(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21000 22000 23000 24000 25000 26000 Distance(m)
EH-4 电磁测深在某地区隧道物探中的应用

EH-4 电磁测深在某地区隧道物探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EH-4 大地电磁测深法勘探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简单介绍了EH-4 大地电磁测深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际的野外施工工作,资料分析和异常解释,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为后面隧道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Abstract院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H-4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prospecting technology has got rapid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EH-4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and learns about the geology of the regionthrough the actual field construction work, data analysis and anomaly interpretation, which provides geological basis for the tunnelconstruction.关键词:EH-4;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异常;隧道Key words院EH-4;magnetotelluric sounding;resistivity anomaly;tunnel 中图分类号院P631;U4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9-0118-020 引言EH-4 大地电磁测深法伴随着仪器采集的提升,以及分析和反演解释技术的进步的产生的。
EH-4 可有效的运用于地下水调查、隧道勘探、矿产与地热勘探及工程研究。
本次勘查通过采用EH4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对后期的隧道开挖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浅谈物探技术中EH4和高密度电法在 公路隧道前期勘察中的应用

浅谈物探技术中EH4和高密度电法在公路隧道前期勘察中的应用摘要: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的勘察方法对相关地质地形以及环境参数进行收集,其对于公路隧道建设能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作用。
目前来看,传统的勘察方法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一些限制不利于勘察工作的展开。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物探技术进行全面的地理勘探,对于公路隧道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物探技术在公路隧道前期勘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物探技术;公路隧道;前期勘察;应用公路隧道建设会面临很多复杂地形,只有提供安全可靠的勘察成果,才能够让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物探技术能够对软土地基、破坏性熔岩以及地下管线等都进行仔细的勘探,为公路隧道前期勘察提供出科学依据。
目前来看,公路隧道前期勘察常用的物探技术有EH4和高密度电法两种,这两种都能为隧道的勘察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对EH4和高密度电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1.物探技术简介1.1物探概念物探技术也叫做地球物理勘探,它实质上就是通过对物理场之间不同的分析,来对一些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不同地质条件的探测。
物探技术的使用原理是因为地壳的各类岩层介质在弹性、导电性等很多特点上有着差异,这些差异就会导致不同物理场产生变化,所以物探技术根据物理场变化分析,完成相应的勘探工作。
物探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上,是将不同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特点差异作为勘探基础,能够对公路隧道的所有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进行全面观察,并且对变化规律进行掌握。
公路建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此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对进度和质量目标作出规划,保证隧道建设的稳定进行。
总之,物探技术是隧道工程建设前都必须要采用的技术,有着极强的应用优势。
1.2物探技术的应用价值物探技术本身就有着快速和准确的应用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为隧道工程提供决策依据。
它能够弥补传统勘察方法中的各种不足,比如传统勘察技术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并且仪器太重,移动比较困难,这些都会制约隧道勘察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效应 综合性反映
仪器
电法勘探
金属矿勘查:
感应类电法(TEM、CSAMT、MT):
主要研究的物探方法(金属矿勘探)
深边部找矿的主要物探方法
TEM、CSAMT是利用人工场源的感应类电法,其勘探的深度可达 1000m甚至更深。 MT则是利用天然场源的感应类电法,主要是用于深部构造勘探、 油气资源勘探、深部地热勘探等,勘探深度可达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属于部分可控源与天然源相结合的一种大地 电磁测深系统。深部地电信息通过天然背景场源成像(MT),其讯息 源为10Hz~100kHz。浅部地电信息则通过一个新型的便携式低功率发射 器发射1k~100kHz人工电磁讯号,补偿天然讯号的不足,从而获得高分 辨率的成像。
低阻现象
TEM
• 1、仪器:EM67 • 2、数据处理技术:
现状:
实用近区瞬变电磁法野外资料解释水平还很低, 除天然场源的大地电磁测深(MT)和音频大地电 磁(AMT)外,基本上仅限于一维解释,且只适 用于一维的简单地电条件。真正实用的TEM二维 和三维反演问题基本没有解决。
面积性普查
CSAMT
传统MT法的不足
大地电磁测深法利用天然电磁场,虽 然避免了大地电流供电,但天然电磁场不 稳定,而且某些频段先天不足,干扰强, 讯号弱。参看下面大地电磁场水平分量频 谱展示图。
大地电磁场水平分量频谱图
上图反映了天然电磁场与人文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在 1Hz 左右,无论电场和磁场都是低谷;在 1000Hz 处磁场几近寂静,电场有一低谷。在几十赫兹到 104Hz 范围内,人文活动的电磁场干扰特别严重。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地电磁法只适合于采集较低频率。 通常观测时间长,分辨率较低,适合解决深层宏观问 题。 所以尽管电探方法起源最早,由于以上的局限性, 一直阻碍它的发展。几十年来,1000 米以内,几百米 上下,正是人类经济、文明活动在地壳上层最活跃的 深度。其他物探方法,如地震勘探法,自40--50年代 之后都开始大展身手,而浅、中深度范围的电探则相 对寂寞冷落,处于陪衬地位。也正是这种现状激发了 国内外众多的科学家和仪器制造商不断研制开发新的 电探仪器,寻找新的电探方法。
解决的地质问题:
1、研究地球深部构造; 2、研究大地及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构造单元;研 究结晶基底的起伏及其内部成分和构造,圈定沉 积盆地的范围等; 3、寻找石油、天然气或煤等有远景的盆地;
4、与其他的物探方法配合,圈定金属及非金属成 矿带。
磁法勘探
发展最早、应用广泛 1、轻便易行、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 2、工作领域广(航空、井中) 3、应用范围广。 直接找铁 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构造的普查、区域及 全球构造的研究等
常规电法(电阻率法、IP):
快速、经济 主要用于硫化物矿床普查(某些氧化物矿床、地下 水等,有时还用于探测石油天然气、某些有色金属、贵 金属、稀有金属常与黄铁矿化或其他矿化共存(如石英 脉型金矿),因而可借以圈定有用矿产的矿化带)。 由于功率、地质条件等因素,勘探深度有限。
主要用于:面积性、普查
电法勘探
二、电法勘探方法
电法勘探利用的主要物性有: 导电性、介电性、导磁性、激发极化性、自 然极化性、压电性、震电性等
(1)传导类、感应类(电磁法) 化法( IP )、幅相 激电法(频率域)、充电法 感应类电法:瞬变电磁法(TEM)、可控源音频 大 地 电 磁 法 ( CSAMT ) 、 大 地 电 磁 法 ( MT ) 等 (自然电场法) 主动源电法 : 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 IP )、 充电法及电磁法(李金铭) 被动源电法 : 自然电位法、大地电磁法( MT ) 和甚低频电磁法等
重要性:地球探测(CT?、地壳?)
深部找矿(地质);电磁法(物探);综合学科(学科)
重力勘探
重力场的特点:
1、重力场是空间一个区域内的矢量场;
2、重力场是空间坐标(x,y,z)的函数;
3、重力场作用在空间中任何点处;
4、重力测量是测量重力的变化。
5、重力场由重力位确定,重力场是由位导出的场。
重力勘探
• 基础: 磁、电性差异 • 一次场: 瞬变磁场 • 研究对象:主要是二次场的时空 变化规律 • 目的: 解决目的物电、磁 性的空间分布
TEM原理
• • • • • • • • • • • • 电磁感应原理 磁性体:B=μH μ不随频率变化 μ随频率变化 电性体: 涡流:“烟圈”涡流: 半空间 导电薄层 二、三度体涡流 位移电流 集流 IP效应
在EH4的采集控制主机中插入两块附加的地震采集板,就可使一台 EH4兼作地震仪和电导率测量,为一机实现综合勘探首创先例
实时数据处理和显示,资料解释简捷,图像直观
应用装置
穿透深度或趋肤深度(δ):
503 f
仪
器
金属矿勘查:
物探技术与应用(EH-4)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二○一○年五月
敬荣中
主要内容
一、物探方法分类 二、电法勘探 三、应用实例
一、物探方法分类
物探学科
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放射性勘 探等(测井?)。
电法勘探:以岩矿石的电磁性差异为基础(导电性等);
磁法勘探:以岩矿石的磁性差异为基础(拉氏方程、地磁场);
TEM涡流原理
不同形状体二次电位衰减速规律
• 磁性体: • V(t) α t-m m=1.1~1.7 • • 电性体: • 均匀半空间:V(t) α t-5/2 • 导电覆盖层:V(t) α t-4 • 导电三度体:V(t) α e-t/τ
理想曲线
典 型 曲 线
水平圆柱体:
TEM用途
EH4的全新概念主要归结为如下 几个方面
1 EH4应用大地电磁法的原理,但使用人工电磁场和天然电磁场 两种场源共同作用的方式,人工场源弥补了天然场源在某些 频段的不足,而且人工场源对解决浅部地质问题尤为有用
2
3 4 5 6
EH4既具有有源电探法的稳定性,又具有无源电磁法的节能和轻便
EH4能同时接收和分析X、Y两个方向的电场和磁场,反演X-Y电导 率张量剖面,对判断二维构造特别有利 EH4仪器设备轻,观测时间短,完成一个近1000m深度的测深点, 大约只需15~20分钟,这使它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密点连续测量(首 尾相连),进行EMAP连续观察
电法勘探
TEM(瞬变电磁法:脉冲、时间域) • 瞬变电磁法(TEM)它是以介质的电性、 磁性差异为基础, 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 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电磁场,在一次电 磁场的激励下,地下介质产生感应二次电 磁场, 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电磁场, 并研究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从而确 定地下介质的电磁性分布结构的方法。 •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又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简称 TEM或TDEM。
TEM不足
• • • • • • 复杂(理论复杂、装置多) 早期干扰多(过渡过程影响) 仍然受地形影响 异常定位不准 场源体深度解释不够准确 受电磁干扰大
问
• • • • • • • • • •
题
1、高阻体二次电位异常:早高晚低? 2、低阻体二次电位异常:早低晚高? 3、低阻现象? 4、发射回线边长越大,探测深度越大吗? 5、接收回线边长多大合适(中心回线或重叠回 线)? 6、探测浅部目标物一定要用高频,探测深部目 标物一定要用低频吗? 7、如何知道TEM仪器的好坏? 8、观测时间越早,探测深度就越浅? 9、TEM能找磁性目标物吗? 10、二次电位曲线为什么早正晚负?
• 主要用于: • 磁性体 • 电性体: • 特高阻体 • 特低阻体
TEM应用条件
• (1)必要条件:磁、电性差异 • (2)充分条件: • 一次场能激发目的物; • 异常的可观测性 • (目的物大小、埋深、 • 仪器灵敏度等); • 干扰可排除或分辨; • 环境的允许性。
TEM的优点
• • • • (1)发现异常(探测能力)强 (2)探测深度较大 (3)穿透高低阻能力强 (4)适应环境能力强,海、陆、空、 地下均可用,供电困难地区可用。
位场(同重力场) 高精度磁测
磁法勘探
直接找铁:最有效方法 间接找矿与研究: 与磁性物质有关的矿产(蚀变带) 区域构造研究与勘探:航磁 基性、超基性岩体勘探
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
地震勘探
在勘探石油的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 勘探是最有效的方法。各种物探方法中, 地震:精度高、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 (地球圈层结构)。 三维地震勘探 工程中应用也较多
金属矿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
金属矿地震勘探:发展阶段
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 国外使用的主流方法是在利用反射波成像处理技术得到 的实测成果数据体中 , 采用强散射特征分析等属性分析 方法圈定矿体 ; 国内主要是利用常规反射波方法进行资 料处理,在反射剖面上利用散射波概念进行地质解释。 金属矿勘探所涉及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使得金属矿地 震勘探问题落入地震波散射领域 , 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从 散射观点出发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理论与 配套技术。因此,研究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散射波地 震技术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地震勘探:以岩矿石的弹性性质为基础(弹性波理论、速度界面)
重力勘探:以岩矿石的密度差异为基础(万有引力定律、加速度) 放射性勘探:以岩矿石的放射性差异为基础(如测氡)。
金属矿勘探主要应用电法勘探和磁法勘探,辅以重力勘 探(区域)。
物探学科
实质: 以物理方法找矿;以岩矿石的地球物理性质为基础。 综合性强:数学、物理、化学 电子学、计算机(尤其是反演)、电磁学…… 地质学(找矿的一种手段) 发展的方向:
电法勘探
注意: 1、通常所说的电阻率测深、中间梯度、三极或 联剖及偶极等,则是从不同勘探装置上来划分的 常规电法。(高密度电法) 2、地下物探方法(如测井、坑内物探等)、航 空电法等只是物探方法在不同空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