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与文化政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一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
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农具。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观念:诸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唐代诗歌和宋代词作的代表,李白、 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大家的作品,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代小说与戏曲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 传》、《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 小说的最高成就。
古代戏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郑光祖的作品,以及明清传奇剧等, 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园林艺术与造园手法
01
园林布局
中国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蓄、曲折、变化,反对轴线对称和 一览无余。园林的景和境不仅有诗情画意,而且还蕴藏着 深邃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哲理。
02 03
山水景观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景观骨干,以花木、建筑为烘托,综合 而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整体。山水景观的创造讲究“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即要得自然之真趣。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术, 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复制速度和数量,促 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火药
指南针
起源于炼丹术,唐末用于军事。火药的发 明改变了战争形态,推动了热兵器的发展 ,并对世界军事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推动 了人类的航海事业,为地理大发现和全球 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孔子、孟子、荀子等。其中,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仁爱”等核心观念;孟子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需要通过 教育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儒家经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实 践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01
02
03
04
仁爱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 爱关系,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概要)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概要)广义“文化”: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是一个历史概念,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①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②关注的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文化内涵:事物从属于某一领域,只要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属文化范畴。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有规律性的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段)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文化思潮: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判观等等。
文化政策: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以国家为划分的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以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文化分科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
这里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地理概况。
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最高的山峰: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海地区是江河的发源地;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蒙古高原是进入中原的要冲,河套地区是必争之地。
汾河谷地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发祥地。
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一是众多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地区连系在一起。
文化政策名词解释

文化政策名词解释
一、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一种指导性的政策,通常由政府制定,用于实现政府的文化发展战略、维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和保护文化产业等目的。
文化政策旨在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政府在文化领域的改革,摆脱过去的文化形象,发展和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保护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文化社会秩序。
二、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发展战略指政府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具体方向和策略。
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提高文化建设的全民性;制定更多的政策措施,实现文化改革的有效实施;重视和促进文化的创新;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完善文化和艺术基础设施;加强文化建设的评价指导;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消费的环境,保护文化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完善文化资源的管理等。
三、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指一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总和,它主要包括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习俗、宗教信仰、政治文化、语言文字及服饰礼仪等,以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特色文化,如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历史及其他社会经济及生态文化。
四、文化改革
文化改革是文化发展的有机部分,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文化
事业传统的繁琐、低效的投入结构、低水准的文化创作和展演等进行全面的改革,运用先进的办法促进文化的发展,改善文化条件的现状,着力激发文化资源的活力,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向现代文明进军。
五、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指将文化、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专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文化展示、文化宣传等,以实现经济效益的行业。
文化产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数字文化、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9. 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30. 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5-213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26 •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A •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 土地的开垦27 •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A•战争B.宗教C.农耕D.渔猎E.天灾28 •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A .求子礼俗B .催生礼C.洗三D.满月礼E.周岁礼29 •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30 .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A .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 .广义文化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 •制度文化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岀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 •楚辞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楚辞的岀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1) 篇一: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大全名词解释 1 文化产品文化产品 2 文化内涵文化思潮 3 文化现象传统文化 4 文化事象 “天下”观念 5 文化观念地缘 6 文化思潮九州 7 文化政策三皇五帝 8 民族文化百家争鸣 9 国别文化丝绸之路 10 上层文化 察举制 11 底层文化 玄学 12 传统文化 般若学和涅槃学 13 文化传统《神灭论》 14 分封制 科举制 15 西域古文运动 16 十六国 新乐府运动 17 三省六部制 一条鞭法 18 王安石变法 摊丁入亩 19 理学文字狱 20 色目人中国的生产经济文 化 21 南人农政思想 22 回族政绩观 23 儒户勤农观 24 一条鞭法行会组织 25 王阳明 血缘 关系 26 乾亮学派姻缘关系 27 民居宗法制 28 服饰三公九卿 29 饮食三省六部 30 家庭郡县制 31 家族察举 32 宗法制 九品中正制 33 科举制诗赋取士 34 明经科行卷 35 法律制度策论 36“春秋决狱” 《法经》 37 春秋决狱《唐律疏议》 38 诞生礼五礼 39 冠礼“五服” 40 婚 礼人生礼俗 41 中庸整体思维 42 中和类比思维 43 避讳天人合一 44 利玛窦 因材施教 45 永 嘉之乱 教学相长 46 名家 诗言志 47 七巧板文以载道 48 中和之美 49 语言崇拜 50 河图洛书 说 51 “书同文” 52 对偶 53 顶真 54 骈体文 55 中体西用 56“全盘西化论” 57 “古今中外法” 1 文 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 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 的可见成果。
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 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 3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政策与法规

未来文化政策将更加注重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 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和趋势。
促进政策与法规的协同发展
未来将更加注重文化政策与法规的协同发展,使 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 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04
文化政策的国际比较
各国文化政策的比较研究
美国的文化政策
现代文化政策
现代文化政策更加注重文 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 的开放,如欧盟的文化产 业政策。
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过程
文化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深入的调研 、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等环节,以确 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执行方式
文化政策的执行可以通过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等多种方式进行 ,以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尽管存在差异,各国在文化法规方面也存在一些共性,如保护本国 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比较研究的价值
通过比较研究各国文化法规,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本 国的文化法规体系,促进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国际文化法规交流与合作
01
国际文化法规交流平台
国际上存在多个文化法规交流平台,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文化合
竞争力。
文化法规的范围
文化法规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网络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到文 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
费等各个环节。
文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过程
文化法规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审议 和批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文化背景, 确保法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执行机构
文化法规的执行通常由相关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负责,这 些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文化活动,确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涉及知识点:绪论2.文化政策正确答案:指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涉及知识点:绪论3.通漕四渠正确答案: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4.《阿房宫赋》正确答案:作者杜牧。
该作品的描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5.名家正确答案: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
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6.玄学正确答案: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哲学思潮。
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
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
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
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7.九品中正制正确答案: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
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
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四要素: 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
对竞争地位;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选择和决策; 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规划的有
效性,调整和完善战略实施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 路径的谋划.文化发展战略具有以下特点: ---依据国家发展战略而研究制定,为国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与其它类型战略的区别: 发展战 略的目标指向不仅是总量增长,而且是 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制度变迁。
依据实施主体和空间范围不同,发展战 略可以从国家、区域、行业或企业等不 同层面进行研究,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 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从时间跨度看,发 展战略根据不同需要又可以分为短期战 略(3—5年);中期战略(5—10年) ; 长期战略(15年以上)。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学方法
研究型的教学方法 对话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相长.提倡提出问题,提倡不同观点的
研究和讨论 联系实际,思考人生战略规划,形成文化自
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生活态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课后阅读文献
孙子兵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祁述裕)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文献综
《孙子兵法》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研究军 事战略的权威著作,19世纪德国军事家 克劳塞维茨所著《战争论》则被公认为 近代以来研究军事战略的百科全书。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战略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国 家的学者提出更高层次的大战略、 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等,战略这一 概念也逐渐扩大延伸到军事领域之 外,为其它诸多领域所借用,如政 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外 交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文 化战略等.
述(胡惠林) 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欧阳
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一、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战略的英文”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 语“strategia”,原意是“将兵术”或 “将道”,属于军事术语,按照《中国 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战略是筹划和 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河北蔚县剪纸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发挥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引领作用、溢出效益和诱导作用, 推动国家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向全面、和谐与科学发展的方 向转变.实现”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仅 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 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财富.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顺应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4300美元,已迈 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大幅度增长,城乡文化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益活跃,但由于 传统文化体制弊端的束缚,文化产品和服务 供给不足,缺口很大,迫切需要加快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与文化政策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 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陈寅恪)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背景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建 构人类文明普适价值观需要发挥中华优 秀文化的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的不合理,建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需要 发挥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
发展战略服务. ---作为一种软实力,定性定量目标结合. ---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预见性. ---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动态性.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二、研究和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背景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转 变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加强文化 建设 ---发挥我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比 较优势,加快发展具有绿色经济特点 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 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屈原)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宏观思维、战略思维、辨证思 维、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学习和掌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方 法和研究能力,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
了解和掌握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 的基本要点,扩大学术视野, 具有国际化的 眼光
通过学习,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唯 上,不唯书,只唯实.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急剧转型阶段,这 既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 个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频繁爆发的风险 期(拉美陷阱)
---经济社会转型不仅是指从农业社会向 工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从以血缘为纽带 的宗法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而且 还包含了从传统的封闭型的道德文化向 现代开放型的契约文化的转型.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战略的定义: 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某一政
治、经济或社会主体为实现其未来 发展目标,对某一全局性的重大问 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和决策的一整套 谋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二战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 展战略的研究随之兴起。发展战略吸收 了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和内涵,使“战略” 这一军事概念进一步延伸到发展领域。 发展战略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般包含了发 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 略支撑条件(保障措施)、战略管理等 内容,是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自身的落后 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赶超发展战略目 标而进行前瞻性决策的一整套谋略和制 度安排.